人教版第七冊第四單元 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教材分析
四、平行四邊形和梯形(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垂直與平行的概念,會用直尺、三角尺畫垂線和平行線。
2.使學生掌握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
3.通過多種活動,使學生逐步形成空間觀念。
(二)教材說明和教學建議
教材說明
本單元是在學生學習了角的度量的基礎上教學的,內容包括: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特殊位置關系,即垂直與平行;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認識。學生在前面已經學習了有關四邊形的知識,對平行四邊形也有了初步的認識,這里著重給出的是平行四邊形的特征以及與正方形、長方形的關系。梯形在這里是第一次正式出現,教材除教學梯形的特征外,還注意說明與平行四邊形的聯系和區別。
本單元的具體內容與要求如下表
標題例題具體內容及要求垂直與平行例1認識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特殊位置關系:平行和垂直。例2學習畫垂線,認識“點到直線的距離”。例3學習畫平行線,理解“平行線之間的距離處處相等”。平行四邊形和梯形例1把四邊形分類,概括出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征,探討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正方形的關系。例2認識平行四邊形的不穩定性,認識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及梯形的的各部分名稱。學習畫高。教學建議
1.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把握教學的起點和難點。
教學的任務是解決學生現有的認識水平與教育要求之間的矛盾,為學習而設計教學,是教學設計的出發點,也是歸宿。這一單元中涉及的知識點:平行與垂直,平行四邊形與梯形等,一方面這些幾何圖形在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學生頭腦中已經積累了許多表象;另一方面,經過三年的數學學習,也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基礎。這些都是影響學生學習新知最重要的因素。為此,教師必須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從學生出發,把握教學的起點和難點,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增加或補充一些內容。
2.理清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突出教學的重點。
由于數學知識的系統性和嚴密的邏輯性,決定了舊知識中孕育著新內容,新知識又是原有知識的擴展。教學時,要善于理清知識間的聯系,根據教學目標來確定內容的容量、密度和教學的重點,有機地聯系單元、全冊,乃至整個年級、整個學段的教學內容加以研究。如果把“平行與垂直”這一內容放到整個教材體系中,就不難發現它的學習既需要直線及角的知識做基礎,同時又是認識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基礎。
3.注重學用結合,就地取材,充實教材內容。
盡管教材在素材的選材上盡可能地提供一些現實背景,設計了一些學以致用的習題,如借助于運動場景里的一些活動器材引出垂直與平行的內容,要求學生思考和討論怎樣測定立定跳遠的成績、怎樣修路最近等。但由于教材的容量有限,還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做必要的充實和拓展,使學生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的發生和發展過程,進一步認識和體會數學知識的重要用途,增強應用意識。
4.加強作圖的訓練和指導,重視作圖能力的培養。
這一單元涉及到許多作圖的內容,如畫垂線、畫平行線、畫長方形和正方形、畫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高等,對四年級學生來說,這些都有一定的難度,教學時要加強作圖的訓練和指導,重視作圖能力的培養。
5.本單元可用6課時完成。
(三)具體內容的說明和教學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