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單元《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教材分析
本單元教學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點以及它們的高。學生在第一學段直觀認識了平行四邊形,而梯形則是第一次學習。全單元的內容分成兩部分編排: 先教學平行四邊形,再教學梯形。編寫的一篇“你知道嗎”介紹了平行四邊形容易變形的特性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安排的一道思考題讓學生體會應用圖形的平移和旋轉可以把平行四邊形剪拼成長方形、把梯形剪拼成長方形、把長方形剪拼成三角形。
1 讓學生通過“做”圖形發現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點。
《標準》要求學生“通過觀察、操作,認識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短短一句話,指出了學生學習圖形特征的方法和途徑: 要以發現為主,而不是僅*接受。
(1) 第43頁例題要求學生憑已有的直廴鮮斷氚旆ā白觥幣桓銎叫興謀咝危親齙姆椒ㄒ歡ê芏啵灘睦锍氏值鬧皇瞧渲械囊徊糠鄭蕓贍芑褂斜鸕淖齜ā!白觥蓖夾蔚哪康氖翹寤崞叫興謀咝蔚奶氐悖萄幣⒁饉牡悖?/span>
① 課前要有充分的物質準備,如小棒、釘子板、方格紙……這些材料可以是教師準備的,也可以是學生準備的。有些材料是預設的,有些材料是教學中即時想到的。
② 在做中發現特征,要讓學生說說做的體會。“做”圖形的目的是感受圖形的形狀特征,所以,要組織學生交流做法與思考。如用小棒擺平行四邊形,上、下兩根小棒一樣長,左、右兩根小棒也一樣長。在方格紙上畫平行四邊形,上、下兩條邊互相平行,左、右兩條邊也互相平行……
③ 要抓住平行四邊形的主要特征進行教學。平行四邊形有許多特點,如對角相等、鄰角和是180°等。例題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建立平行四邊形的概念,所以要抓主要特點——兩組對邊分別平行,兩組對邊長度分別相等。至于其他特點,不必提出過多的要求。
兩組對邊分別平行是平行四邊形的本質特征,必須使學生充分體會。不僅憑眼睛看,還要用畫平行線的工具和方法進行驗證。兩組對邊長度分別相等是平行四邊形的重要特點,在以后計算面積時經常用到。也要讓學生通過度量發現或驗證。
④ 要促進學生在交流中集思廣益、互補共享。每個學生的發現往往是點滴的,用小棒擺容易發現對邊相等,不注意對邊平行;用直尺畫容易體會對邊平行,不注意長度相等。因此,相互傾聽、相互評價、相互吸收、共享發現成果尤為必要。聽聽別人的發現,看看自己“做”的平行四邊形是不是也這樣,就能做到互補共享。教師參與學生一起交流,要幫助學生提高語言水平,如把上、下兩條邊互相平行,左、右兩條邊互相平行概括地說成兩組對邊分別平行。
(2) 在活動中體會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關系,進一步認識這兩種圖形。“想想做做”第3、4題都是把一個平行四邊形通過“分——移——拼”的活動變成一個長方形,讓學生一方面體會到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的形狀不相同,另一方面體會到變化前后的兩個圖形的面積相同。這些都為以后探索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作了準備。第6題把4根飲料管先串成一個長方形,再拉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這些操作活動幫助學生發現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都是四邊形,兩組對邊都互相平行且長度相等。它們的不同點主要表現在四個角上。
(3) 第一次教學梯形,先讓學生觀察屋頂的一個面、梯子、清潔箱的拋物口、足球門的側面,形成對梯形的直觀感知。然后通過“做”梯形體會它的特點。教學線索和主要活動與平行四邊形基本相同,僅有兩點變化: 一是“白菜”卡通的提問方式變了,不是問梯形有什么特點,而是問“梯形與平行四邊形比較,有什么區別”;二是多了“辣椒”卡通在回答問題。這些變化是引導學生尋找梯形的本質特征,幫助他們建立準確的梯形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