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
教學目標:1.使學生初步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方法,學會運用公式正確地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2.通過嘗試、操作、討論等實踐活動,推導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公式。
3.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分析、比較、推理、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過程:
一、 新課導入
1.回顧舊知,上節課同學們認識了面積和面積單位,什么叫面積?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呢?
出示下圖,這兩個圖形哪個面積比較大,大多少?你們有什么辦法比較嗎?(對學生的方法,教師及時肯定,并表揚)
2.現在如果要想知道我們學校的操場面積有多大,你們怎么測量呢?要想知道中國土地的面積有多大,你怎么測量呢?
3.如果都用面積單位去測量的方法太不現實了,那么有沒有一種簡便的計算方法可以求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的計算(板書)。
二、展開新課
1.分組操作。
⑴每四小組學生為一大組,每大組發給每個學生長方形紙板,要求學生先用直尺量出長方形的長和寬。
⑵用面積是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量一量長方形的面積,引導學生量時注意方法。
2.分組討論。
根據學生自己動手的情況小組內討論如下問題。
①你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沿長方形的長邊擺,一排可以擺( )個1平厘米,擺一排的面積是( )平方厘米。
②沿著長方形的寬邊可以擺( )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也就是可以擺( )排。
③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和寬有什么關系?
組別 每排平方厘米數 × 排 數 = 面 積
長的厘米數 × 寬的厘米數 = 長和寬的厘米數的積
一 5 × 2 = 10
二 6 × 3 = 18
↑ ↑ ↑
長 × 寬 = 面積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整理填寫下表。
3.抽象概括。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歸納得出長方形所含的平方厘米正好等于長和寬所含厘米數的積。
長方形面積=長×寬(板書)
4.理解反饋。
⑴指導學生看書中的內容,完成相關的()里的問題。
⑵指名學生說出5×3=15(平方厘米)中的5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15表示什么?
5.驗證結論。
用12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長方形,怎么想就怎么拼,小組內可以共同協作,然后回答如下問題:
① 你是怎么拼的?
② 你拼的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
③ 長方形的面積與長和寬所含的厘米數的乘積有什么關系?
④ 怎樣用簡便方法求長方形的面積?
6.運用公式。
⑴口答下面長方形的面積。
① 長10厘米,寬2厘米;②長10米,寬2米;
③ 長4分米,寬3分米;
⑵計算圖形面積(把新課導入時的圖形標上數量)
第二個圖形是什么圖形,誰能說一說正方形的面積怎么計算?(引導學生通過討論得出 正方形面積=邊長×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