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數學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 > 數學 - 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七冊教案全集2

數學 - 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七冊教案全集2

數學 - 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七冊教案全集2

以下為節選點擊此處打開,或右鍵另存為下載

第三單元乘數、除數是三位數的乘法和除法

整體感知

本單元是在學過了乘數、除數是二位數的乘法和除法后繼續學習乘、除數是三位數的乘、除法,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使學生對乘、除法的法則有了全面認識,為今后各種計算打下基礎.

本單元分四節,乘數是三位數的乘法,除數是三位數的除法,乘、除法各部分間的關系,以及乘、除法中的一些簡便算法.

本單元的口算是乘、除數是整百的口算,它是后面學習筆算的基礎,學好這部分內容,有利于提高計算能力.本單元的筆算是乘數、除數是三位數的乘、除法,這些內容是兩位數筆算乘、除法的擴展,筆算的計算法則是教學重點.在教學中應注意運用知識的遷移規律,鼓勵學生運用已有知識(兩位數乘、除多位數的方法)通過自己思考,小組討論等形式,概括三位數乘、除的計算法則,這樣,不僅促進學生對知識的遷移,加深對計算法則的理解,便于記憶,而且能使學生建立知識間的聯系,形成認知結構,滲透比較、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維方法,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此外,本單元還安排了積的變化規律和商不變的規律,這些既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又能使一些計算簡便.

乘、除法各部分間的關系,是學生在對前面的學習有一定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概括起來的一些知識,學生通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對乘、除法已知與未知之間的聯系就有了比較全面、深入的認識,為進一步概括乘、除法的意義做準備.乘、除法的一些簡便計算,不論是乘法簡算還是除法簡算,它們都是使學生初步發現一些規律,有利于學生計算能力的提高.本單元主要是計算,對學生來說難免有枯燥、乏味的感覺,這就需教師利用多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加學習興趣,體會成功的愉悅.

口算乘法

教學內容:教材49頁例1、例2及“做一做”,練習十二1-5題.

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使學生理解并掌握乘數是整百數的口算方法.

(二)能力訓練點:使學生能夠正確地、比較熟練地口算,培養學生的類推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培養學生認真負責,一絲不茍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使學生掌握用整百數乘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發現總結出用整百數乘的口算規律.

教具、學具準備:投影片.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投影片出示口算題)請同學們口算:

100×6300×54×208×60

200×7400×813×3023×20

2.通過上述后四個題的練習,你能說出乘數是整十數的口算乘法應該怎么想嗎?(通過以上兩個內容的復習,使學生明確乘數是整十數的口算方法和算理,突出了新舊知識的連接點,為學習新知識創設了條件)

3.引入課題:我們已經學過了乘數是整十數的口算乘法,那么乘數是整百數又該怎樣口算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乘數是整百數的口算乘法.

板書課題,乘數整百的口算的乘法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1)出示(投影)例1的坐標紙圖,讓學生橫著數每排有幾個小方格,有幾排,這張坐標紙上一共有多少個小方格?

引導學生先明確,用乘法計算:100×4板書:100×4=400

(2)再引導學生豎著數有多少個小格?

啟發學生明確:用乘法計算4×100板書:4×100

(3)教師啟發學生觀察上面兩個算式,你知道了什么?

引導學生明確:根據被乘數和乘數交換位置,得數不變.因為100×4=400所以4×100=400

2.出示100×1212×100啟發學生先思考,然后分組交流

引導學生明確:100×12表示求12個100是多少,即12個一百是1200

12×100就是算一個數乘以100,可以想100乘以這個數,簡便算法實際上是幾乘以100就在幾的末尾添寫兩個0.

反饋練習:6×10018×10027×10049×100

(先口算,再指名說說你的口算方法)

(通過說算理,既加深了學生對例1算理的理解,又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為例2的學習做了鋪墊)

3.教學例2:

(1)出示例2,7×200引導學生想200是幾個百?

(2)那么7和200相乘得多少可以怎樣表述

引導學生口述:7和2個百相乘得14個百,也就是1400

(3)出示算式:12×300學生獨立試算,訂正時匯報算法.

[通過(12×100)、(7×200)逐步過渡到(12×300)不但使教學的層次清楚,而且也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4.總結用整百數乘的口算規律.

(1)教師提出問題:根據上面的學習,你發現了什么規律?分組討論后匯報.

(2)根據學生回答教師簡要概括:用整百數乘,要把整百數看成幾個百和被乘數相乘,得多少個百,再在得數后面添上2個0.

(3)完成49頁做一做(訂正時,找三個題說應怎樣想)

(通過基本題的練習,檢查學生對新知的掌握情況,促進學生新知內化)

三、鞏固發展

1.50頁練習十二第1題,先獨立完成,然后指名三人說說前三組題中上下兩題的關系(含義和計算的想法)

2.練習十二的3、4題,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3.練習十二的第2題,做為小組搶答題,教師出示題目,每小組指一名學生搶答,哪組搶答的多,哪組優勝.

四、全課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布置作業 :練習十二第5題.

六、板書設計 

乘數是整百的口算乘法

例1:100×4=400例2:7×200=1400

4×100=40012×300=3600

100×12=1200想:7和2個百相乘得14個

12×100×1200百是1400

筆算乘法

教學內容:教材52-53頁例3及做一做,練習十三的1-4題.

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理解乘數是三位數的乘法計算方法.

2.知道因數概念及檢查乘法的計算是不是正確可以用交換因數的位置再乘一遍的驗算方法.

(二)能力訓練點

1.能抽象概括出乘數是三位數的乘法法則.

2.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通過前后知識的聯系向學生滲透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點:理解乘數是三位數的乘法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抽象概括乘數是三位數的計算法則.

教具、學具準備:投影片.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314×2314×5314×30314×200314×400

2.算出下面的乘法題,并在右面的方框填上數

(一人板演,其它同學填在52頁書上)

3.說說乘數是兩位數的乘法法則

4.導入  :乘數是兩位數的乘法分別用乘數的個位數、十位上的數去乘被乘數的每一位數,乘數是三位數的乘法又該如何計算呢?這節課我們就學習這方面內容,板書課題:筆算乘法.[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復習,充分利用知識的遷移,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3

(1)學生試做例3

(2)小組討論

(3)訂正引導學生明確:

①乘數是三位數的乘法用乘數的個位數十位數去乘被乘數的計算方法與乘數是兩位數的相同.

②用乘數百位上的2乘被乘數,表示200個314是628個百,所以第三部分積628的末位數8應與百位對齊.

③最后把三次求得的數加起來.

(4)擴展:若乘數百位上的2改為3去乘,表示什么?積的末位數應該寫在哪里?為什么?若改為4、5、6……呢?

(5)練習:52頁的做一做

2.概括法則

(1)比較乘數是三位數的乘法和乘數是兩位數的乘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概括乘數是三位數的乘法法則.使學生明確:

①從低位到高位用乘數每一位上的數去乘被乘數.

②用乘數哪一位上的數去乘,乘得的數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對齊.

③然后把三次求得的數加起來.

(3)練習:235×314

3.教學因數概念及乘法驗算方法

(1)學生自學53頁下半部分內容,同時完成書上填空.

(2)通過自學使學生明確:

①被乘數和乘數都叫做積的因數.

②檢查乘法計算結果是否正確,可以用交換因數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

(3)練習:在這三個乘法算式中誰是誰的因數?

221×123=271837×9=63a×b=c

(4)完成53頁做一做

(5)看書質疑

三、鞏固發展

1.填空:

(1)在乘法里,被乘數和乘數都叫做積的()

(2)用乘數()去乘,乘得的數的末位就要和()對齊.

2.判斷改錯.

3.55頁3題

4.55頁4題

四、全課小結

教師引導學生回憶本節課學習了什么?五、布置作業 :55頁1題.

六、板書設計 

乘數是三位數的筆算乘法

例3:

法則:1.從低位到高位分別用乘數每一位上的數去乘被乘數.

2.用乘數哪一位上的數去乘,乘得的數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對齊.

3.然后把三次求得的數加起來.

乘數中間有0的乘法

教學內容:教材57頁,練習十四1-4題.

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掌握乘數中間有0的乘法的計算方法.

(二)能力訓練點

1.培養學生靈活地運用知識進行乘數中間有0的乘法的簡便計算.

2.提高計算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通過教學乘數中間有0的乘法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重點:掌握乘數是三位數的乘法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 :掌握乘數中間有0的乘法這一步可以省略,省略后注意用乘數哪一位上的數去乘,乘得的數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對齊.

教具、學具準備:投影片.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投影出示)

24×2031×30025×40300×2260×2

304×24100÷413700÷37

2.計算下面各題(分小組完成)

306×213621×167

提問:結合具體題目說一說乘數是三位數的乘法法則.

二、探究新知

1.導入  新課: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乘數是三位數的乘法.(板書課題)

2.教學例題

(1)出示例題287×304

(2)啟發學生自己計算:

287×304=87248

(3)揭示簡便算法

教師提問:從式題當中你發現了什么?引導學生口述:第二部分積是0,既然這一步乘積為0,在計算中是不是可以省略?引導學生明確:用0乘這一步分可以省略.教師提問:省略這一步作你能準確計算嗎?應該注意什么?試試看.學生在書上完成.學生板演.

請板演的學生講述計算過程:第二部分得零不寫,第三部分的積末位與百位對齊.

3.把計算補充完整

4.完成57頁做一做(學生能運用法則和所學簡便算法去完成)教師訂正.并提問用2和5去乘被乘數所得積的末位與哪位對齊?

5.小結新知:通過以上的學習知道了什么?師生共同總結:乘數中間有0的乘法用0乘這一步可以省略.但要注意用乘數哪一位上的數去乘,乘得數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對齊.(投影出示)

6.引導學生閱讀課本,質疑問難.

三、鞏固發展

1.填空.(投影出示)

乘數中間有0的乘法用()乘這一步可以省略.但要注意用乘數()上的數乘,乘得的數的()就要和()對齊.

2.判斷并說明理由(投影出示)60頁4題.

[此練習設計突出乘數中間有0的乘法,用0這一步乘可以省略,但要注意下一位的對位這一難點,強化重點]

3.計算:(小組賽)

60頁1題的后2個

60頁2題的前2個

四、全課小結

今天你又學會了哪些知識?

師生共同總結乘數中間有0的乘法計算法則.

五、布置作業 :60頁3題.

六、板書設計 

乘數中間有0的乘法

因數和積的變化規律

教學內容:教材58-59頁例6例7及做一做練習十四的5-9題.

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知道“擴大”“縮小”的含義

2.理解乘法里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或縮小)若干倍積也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的規律.

(二)能力訓練點

1.能抽象概括: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或縮小)若干倍,積也擴大(或縮小)相同倍數的規律.

2.能運用積的變化規律進行簡便計算.

(三)德育滲透點

通過“因數和積的變化規律”這一數學規律的教學滲透函數思想,培養學生發現規律,進行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或縮小)若干倍,積也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這一數學規律.

教學難點 :理解因數和積的變化規律,并運用規律計算.

教具、學具準備:投影片.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24×2015×3016×20018×300

2.下面兩題,用豎式怎樣計算比較簡便?

28×402800×30

二、探究新知

1.教學“擴大”或“縮小”幾倍的含義.

(1)講授把一個數“擴大”幾倍就是把這個數乘以幾.

如5擴大3倍就是5×3=15板書: 15,把一個數縮小幾倍就是把這個數除以幾.如15縮小3倍就是15÷3=5板書: 5

(2)練習:

①6擴大4倍是多少?②3擴大10倍是多少?

③200縮小20倍是多少?④8縮小8倍是多少?

2.教學例6.

(1)出示表格

(2)學生口算填表

(3)想:發現了什么?分組討論

引導學生明確:

①第2、3、4、5組的第二個因數同第一組比較,分別擴大5倍、10倍、100倍、500倍,積也隨著擴大5倍、10倍、100倍、500倍.

②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若干倍,積也擴大相同的倍數.

(4)練習:58頁做一做,說說是怎么想的

[通過觀察—思考—討論—交流,使學生的認識逐步加深,通過教師必要的點撥,使每位學生透徹理解]

(5)觀察1、2、3、4組第2個因數與5組第2個因數比較,引導學生歸納出: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縮小若干倍,積也縮小相同的倍數.

(6)啟發學生把發現的兩條規律進行概括.

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或縮小)若干倍,積也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

(7)填空練習:

①在4×5=20中,如果4不變,5擴大2倍,那么積也()倍

②在6×8=48中,如果8不變,6縮小3倍,那么積也()倍

3.教學例7.

(1)出示例7

(2)啟發學生從用兩位數乘的方法類推出用三位數乘的方法

①先自己試算.

②訂正:使學生明確怎樣列豎式最簡便

(3)練習:59頁做一做1(直接填在書上)

59頁做一做2

三、鞏固發展

1.填表

觀察:每次計算同前一次比較,因數有什么變化?積有什么變化?

2.填空:

(1)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積也().

(2)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5倍,積();一個因數縮小7倍,另一個因數不變,積(),一個因數不變,要想使積擴大24倍,另一個因數().

3.練習十四6題(填在書上)

4.改錯

5.練習十四7題第一橫行(三人板演,全班齊練)

6.練習十四8題

四、全課小結:今天你又學得了哪些新知識?

五、布置作業 :練習十四61頁7題第二橫行、9題.

六、板書設計 

因數和積的變化規律

例6:

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擴大(或縮小)若干倍,積也擴大(或縮小)若干倍.

例7:280×340=95200

口算除法

教學內容:教材67頁例1、例2及“做一做”練習十六1-5題.

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使學生掌握除數是整百數的口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二)能力訓練點:培養學生的類推能力,提高口算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培養學生認真學習的習慣.

教學重點:幫助學生理解算理,掌握用整百數除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總結用整百數除的口算規律.

教具、學具準備:投影儀、投影片、口算卡片等.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

360÷6360÷9410÷10540÷60500÷10

2.用整十數除的口算方法是什么?

3.口答:500是多少個百?1300是多少個百?3200呢?

4.我們已經學過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除法,今天我們來學習除數是整百數的口算除法,板書課題“口算除法”.(通過復習,一方面老師可弄清學生的知識基礎,另一方面通過口算方法的復習,為把口算規律遷移到除數是整百的口算除法做了鋪墊.)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1)出示例1

(2)根據除數是整十數的口算方法,你能推導出500÷100得多少嗎?(學生思考)

(3)指名說結果并追問:你是怎樣求出得數是5的呢?引導學生說出:想500里面有幾個百,因為500里面有5個百,所以500÷100=5

(4)再出示2400÷100,你能很快算出它的商,并說出你是怎樣想的嗎?引導學生口述2400里面有幾個百,因為2400里面有24個1百,所以2400÷100=24(通過遷移,擴展和學生思考,發現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從而使學生自覺地學會用己有的知識去解決新問題)

2.教學例2:

(1)出示例21200÷400

引導學生想:1200是多少個百?400是多少個百?12個百里面有幾個4百?

使學生明確:因為12個百里面有3個4百,所以1200除以400等于3.

(2)出示3600÷300

教師啟發學生,應該怎樣想?

引導學生明確:36個百里有12個3百,所以3600÷300=12

3.總結規律:

(1)根據剛才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學生分組討論)師生一起總結出用整百數除的口算規律:先把被除數和除數分別看成幾個百,再除.

(2)完成67頁做一做(訂正時,找兩題說應怎樣想)

三、鞏固發展

1.68頁第1題

2.第3題找朋友練習(把第3題的算式和得數分別做成卡片分兩組,每組10人,其中5人手拿算式,5人手拿卡片)

3.練習十六第2題,做為小組搶答題,教師出示板條每小組指名一人作為代表搶答,哪組搶答的又多且對,哪組為優勝.

四、全課小結:引導學生總結口算除法的方法.

五、布置作業 :練習十六4、5題.

六、板書設計 

口算除法

例1:500÷100=5例2:1200÷400=3

2400÷100=243600÷300=12

筆算除法:商多位數

教學內容:教材78-79頁例7例8及做一做練習十九1-4題.

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理解除數是三位數除法的計算算理.

2.掌握筆算除法的計算法則.

(二)能力訓練點

1.能運用除數是三位數的除法法則正確地進行筆算.

2.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通過知識間的遷移類推,滲透辯證唯物主義.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掌握用三位數除商多位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商多位數的算理.

教具、學具準備:投影片、投影儀.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計算:

(1)2432÷421(2)4832÷592

[復習商的定位和試商方法]

2.計算并講算理:

(1)845÷32(2)2736÷48

3.口答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法則.

4.導入  :教師在845÷32的被除數、除數的后邊加一位變成8450÷325,從而揭示出這節課要學的內容,筆算除法:商多位數.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7

(1)出示例78450÷325

(2)請同學們根據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法則試算(全班齊練,一人板演)

(3)訂正,引導學生明確:

①除數是三位數,先用除數去試除被除數的前三位,就是除845個十.

②商2寫在十位上表示2個十.

③325除1950商6,商寫在個位上面,這道題的商是26.

(4)啟發學生用乘法驗算,檢查商是否正確.

(5)練習,先確定商的最高位在哪一位,再計算

2.教學例827480÷482

(1)學生交流比較例8與例7有什么不同?

(2)引導學生明確算理,自己試算,互相訂正,并檢驗.

(3)練習:下面各題,先說出商是幾位數,再計算出來.

[教師鼓勵學生運用已學的知識確定商的位置與位數,并大膽放手讓學生獨立計算,使之學有信心,并且印象深刻]

3.概括法則:

(1)引導學生明確:

除數是三位數的除法與除法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①都是從被除數的高位除起.

②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寫商.

③每次除得的余數必須比除數小.

④除數是兩位數,先用除數試除被除數的前兩位數,如果它比除數小,再試除被除數的前三位數.除數是三位數的除法,先用除數試除被除數的前三位數,如果它比除數小,再試被除數的前四位數.

(2)引導學生閱讀課文

(3)概括法則

(4)練習:79頁做一做(兩人板演,全班齊練)

三、鞏固發展

1.填空

(1)計算25144÷449時,先用449去試除被除數的前()位,商是()位數.

(2) ()內填哪些數字商是兩位數?()內填哪些數字商是三位數?

2.確定商是幾位數,再計算

3.下面的計算對嗎?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4.小組賽:80頁練習十九2題

5.練習十九3題(一人板演、全班齊練)

6.練習十九6題

四、全課小結:今天你又學到了哪些新知識?

五、布置作業 :練習十九3題(1)(2).

六、板書設計 

筆算除法商多位數

例7:8450÷325=26

325除854個十,商2個十余195個十,325除1950商6

法則:

1.先用除數試除被除數的前三位數,如果它比除數小,再試除前四位數.

2.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寫商.

3.每次除后余下的數必須比除數小.

例8:27480÷480=57……6

商不變的規律

教學內容:教材84-85頁例10、例11、例12.85頁做一做:練習二十的1-4題.

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使學生理解和掌握被除數、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商不變.

2.能運用商不變的規律進行被除數、除數末尾有零的口算除法和筆算除法的計算.

(二)能力訓練點

1.培養學生初步的抽象概括總結規律的能力.

2.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通過引導學生揭示知識間的聯系,探索規律,滲透函數思想,培養學生對科學知識的探索精神.

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商不變規律.

教學難點 :運用商不變規律進行計算.

教具、學具準備:投影片、投影儀.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投影出示)

288÷4003600÷3005400÷9008000÷800

1200÷2004200÷7001500÷5006000÷600

2.提問:擴大幾倍是什么意思?縮小幾倍是什么意思?

3.填空(投影片出示)

(1)把24擴大10倍是()

(2)把4800縮小200倍是()

(3)70擴大()倍是490

(4)4800縮小()倍是120.

4.填表(小黑板出示)

提問:從表中發現了什么?

二、探究新知

1.導入  新課:表中被除數,除數變了,商為什么不變呢?你想知道其中的奧秘嗎?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

2.教學例10,引導學生總結商不變的規律

(1)教師引導學生觀察:

①2組同1組比較,被除數有什么變化?除數有什么變化?商有什么變化?

②學生匯報,教師引導準確表述:被除數,除數同時擴大了5倍,商不變.

③讓學生分別照上面的樣子總結出:3組同1組比較,4組同1組比較,5組1組比較被除數、除數、商的變化.

④教師提問:如果被除數,除數同時擴大30倍,100倍3000倍商會怎樣?

教師提問:通過觀察討論你發現了什么規律?學生總結.教師板書:被除數除數同時擴大相同的倍數,商不變.

(2)教師提問

①我們把2、3、4、5組同1組比較發現了以上規律,如果我們把4、3、2、1組同5組比較又會發現什么?

②學生認真觀察思考并說給同桌.

③師生一起訂正討論結果:

第4組與第5組比較,被除數和除數同時縮小2倍,商不變.

第3組同第5組比較,被除數和除數同時縮小20倍,商不變.

第2組同第5組比較,被除數和除數同時縮小了200倍,商不變.

第1組同第5組比較,被除數和除數同時縮小了200倍,商不變.

教師板書:縮小了2倍、20倍、40倍、200倍.

④如果同時縮小20倍、50倍、500倍,商會有什么變化?板書:被除數、除數同時縮小相同倍數,商不變.

(3)概括規律:你能用一句話來總結今天學到的規律嗎?

(4)看書理清重點詞語.

①如果被除數擴大100倍,要使商不變,除數應該怎樣?

②如果被除數縮小100倍,要使商不變,除數應該怎樣?

③如果除數擴大了10倍,要使商不變,被除數應怎樣?

④如果除數縮小了10倍,要使商不變,被除數應怎樣?

3.教學商不變規律的應用.

(1)出示例11,說明式題特點.3600÷600,啟發怎樣利用所學規律算出商?(板書)

3600÷600=6

想:把3600和600同時縮小100倍變成36÷6,得6

4800÷400得多少?怎樣想?

把4800和400同時縮小100倍,變成48÷4=12

嘗試練習(投影出示)

420÷60660÷64800÷8005400÷9006000÷3000

53000÷1000(提問1-2個是怎樣想的?)完成書上85頁做一做

(2)出示例128760÷120

提問:被除數、除數有什么特點?根據剛才的口算方法,怎樣算更簡便?在豎式上怎樣表示呢?請觀察老師怎樣做? (老師演示)提問:老師怎樣做的,表示什么?如果同時劃出2個0,3個0呢?876表示的是什么?(876個十),12表示什么?(12個十)

學生完成筆算部分,一生板演.

練習(投影出示)

①判斷:(投影)劃的0對不對,為什么?

②計算:

8060÷62013500÷270(2人做投影片,其余做練習本)

三、鞏固發展

1.根據商不變的規律判斷(投影片)

48÷12=4

(4×5)÷(12×5)=4

(48×6)÷(12÷6)=4

(48÷3)÷(12÷4)=4

(4÷2)÷(12÷2)=4

48÷(12÷3)=4

2.填空:

在除法里,被除數和除數()擴大(或縮小)()倍數,()不變.

3.下面計算對嗎?(投影出示)

4.87頁1、2題在書上完成.

四、全課小結

今天你學得了什么知識?(學會了商不變規律和運用規律口算除法和筆算除法).

五、布置作業 :87頁3題.

六、板書設計 

商不變的規律

例10:

在除法里,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或縮小)相同的倍數,商不變.

例11:3600÷600=64800÷400=12

想:把3600和600同時縮小100倍,變成36÷6=6

例12:8760÷120=73

乘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教學內容:教材95-96頁例1、例2、例3及做一做練習二十二.

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使學生掌握乘法各部分間的關系,并應用這些關系,對乘法進行驗算和求乘法算式中的未知數X.

(二)能力訓練點:培養學生在觀察比較中,進行分析、判斷、推理、概括的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同時,讓學生體會到“事物是普遍聯系”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點:通過實例引導學生做出判斷推理,概括出關系式.

教學難點 :根據乘法各部分間的關系熟練進行乘法驗算和求未知數X.

教具、學具準備:投影片、小黑板.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下面各題:

65÷517×345÷517×0×4

15×512×8480×160÷25×9

25×()=100()×14=280

2.說出下面各題中X的值,并指出計算根據.

X+15=45X-6=2490-X=3036+X=40

3.引入新課:

同學們對加、減法各部分間的關系已經很清楚了,那么乘法各部分間又存在什么樣的關系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內容.

板書:“乘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1)出示例1的圖:

教師口述題意:每盤30個雞蛋,3盤一共有多少個雞蛋?引導學生口述算式:30×3=90(個)(板書)

學生口述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及各部分間的關系.

板書:因數×因數=積

(2)出示例1的(2)(3)兩題

學生先口述題意,然后引導學生在書上直接計算,啟發學生匯報.

教師板書:90÷3=30(個)90÷30=3(盤)

2.觀察比較,總結關系.

(1)引導學生觀察比較:

(2)式和(3)式與(1)式比較,發現了什么?

(2)學生思考后,小組討論,互相講自己的想法.

(3)以小組為單位匯報討論結果.

啟發學生明確(2)式(3)式與(1)式比較,都是知道了兩因數的積和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

同時板書: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3.教師提示:應用此關系,可以對乘法進行驗算.

(1)引導學生說出怎樣驗算

(2)完成“做一做”驗算24×36=1008112×43=4736

4.應用乘法各部分間的關系,求未知數X.

(1)教學例2啟發學生思考X在什么位置上,用什么方法計算.引導學生口述:X是乘法算式中的一個因數,根據已知兩個數的積與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用除法計算.

(2)教師板書:X×6=96

X=96÷6

X=16

(3)引導學生進行檢驗:16×6=96

(4)教學例3:出示例3后,先啟發學生議論,然后獨立試算,匯報時說一說是怎樣計算的.

5.看書質疑.

三、鞏固發展

1.填空:

(1)一個因數=()○另一個因數

(2)因數×因數=()

2.練習二十二第1題(分兩個小組練習)

3.填表,說說你是怎樣想的,97頁2題

4.練習二十二第3題(分組練習,每組選一個題說方法)

5.共同完成第5題,并說說你的根據.

四、全課小結.引導學生共同總結乘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五、布置作業 :練習二十二第4題.

六、板書設計 

乘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除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教學內容:教材98頁—99頁,例4.例5.例6.99頁做一做,練習二十三第1-4題.

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初步掌握除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2.會應用這些關系進行除法驗算和求除法算式中的未知數x.

(二)能力訓練點

1.培養學生初步的判斷推理能力.

2.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使學生受到辯證唯物主義的啟蒙教育,體會“事物之間的普遍聯系”的道理.

重點:除法各部分間的關系式.

難點:除法各部分間關系的推導過程.

教具、學具準備:紙盒3個,月餅模型18塊.(也可以用其它代替)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

28÷7= 8÷4= 4×7= 25÷5=

17×2= 45÷9= 35×4= 18÷3=

18÷6= 6×3=

2.口答:

求未知數x,并說明根據:

35x=70 x+18=20 x-6=15 42-x=40

3.導入  :

通過同學們自己的學習,已經掌握了乘法各部分間的關系那么除法各部分又有什么關系呢?我們還是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掌握它.板書:除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二、探求新知

1.教學例4:

(1)引導操作:指導學生操作并完成(1)小題.

拿出學具,把18塊月餅,平均放在三個盒子里,怎么分?如何列式,并說出18.3和6的名稱.

你是怎樣求商的?它們有什么關系?

商=被除數÷除數

(2)學生完成(2)小題.引導學生說出已知什么?求什么?列式回答.

和(1)小題比較,你發現了什么?

18÷6=3(盒)

此題中的18.6和3在原來(1)小題中各是什么數?

已知的是被除數、商,求得是除數.

(3)指導學生按(2)小題的學習方法學習(3)小題.此題中的6.3和18在原來(1)小題中各是什么數?

已知的是商、除數,求得是被除數.

2.歸納總結關系式:

仔細觀察(2)、(3)小題,各求得是什么?各用什么方法計算?從而各得到什么?

因此由學生歸納出:除數=被除數÷商

被除數=商×除數

3.關系的應用:

(1)驗算:

以前我們都是用乘法驗算除法,今天我們學習了除法各部分間的關系,還可以用除法驗算除法.

完成做一做.

讓學生匯報你是怎樣驗算的.

(2)求未知數x.

我們學習了除法各部分間的關系,可求除法算式中的未知數x.

出示例5,

求280÷x=56中的未知數x

引導學生口述,x在除法算式中是什么位置,根據什么來計算?

280÷x=56

x=280÷56

x=5

(3)解文字敘述題:

出示例6.

一個數除以48得15.這個數是多少?

啟發學生列出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引導學生口述,x是除法算式中的什么數?怎樣來計算?

設要求的數是x

x÷48=15

x=15×( )

x=( )

指導學生完成做一做,并說出根據.

三、鞏固發展

1.填空:

除數=( ) 被除數=( )

2.判斷:

(1)驗算“1944÷36=59”時,因為59×36=1944,所以此題的計算是正確的.( )

(2)求“4815÷x=45”中的未知數x的過程是:

4815÷x=45

x=4815÷45

x=107( )

(3)解“什么數除以64得28”文字題時,過程是:

x÷64=28

x=64×28

x=1792( )

3.選擇:

(1)根據“120÷8=15”,驗算正確的算式是( )

①120×15=8 ②15×8=120 ③120÷15=8

(2)被除數=( )

①商÷除數 ②商×除數 ③被除數÷商

(3)在“x÷50=14”中,求x的式子是( )

①50÷14 ②14÷50 ③14×50

(4)在“256÷x=64”中,x的值是( )

①4 ②9 ③16384

4.求未知數x(分組練習,并說出根據)

x÷104=9 x÷120=31 141÷x=47

5.文字題:

15375是哪個數的75倍?

四、全課小結:這節課我們學到了哪些新知識?

五、布置作業 :練習:二十三,1:(2),2:(后三題),3:(2).

六、板書設計 

除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例4.例5.

商=被除數÷除數

(2)18÷6=3(盒)

例6:x÷48=15

除數=被除數÷商x=15×48

(3)6×3=18(塊)x=720

被除數=商×除數

乘除法的一些簡便算法

教學內容:教材107—108頁例1、例2及做一做,練習二十五的1—5題.

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理解一個數連續乘以兩個一位數,改成乘以這兩個一位數的積的算理.

2.理解一個數乘以一個兩位數轉化為一個數連續乘以兩個一位數的算理.

(二)能力訓練點

1.能正確運用一個數連續乘以兩個一位數和一個數乘以兩位數的簡便算法.

2.正確、合理地進行簡算.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三)德育滲透點

通過靈活、合理的簡便算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掌握一個數連續乘以兩個一位數和一個數乘以一個兩位數的簡便算法.

教學難點 :選擇合理的簡便算法.

教具、學具準備:投影片.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12×30 18×20 24×40

35×4 25×4 45×2

2.把兩位數寫成兩個一位數相乘

15=( )×( ) 30=( )×( ) 24=( )×( )

3.應用題:商店有5盒手電筒,每盒12個.每個手電筒賣6元,一共可以賣多少元?(讓學生自己用不同方法列綜合算式解答)一人板演,其它學生完成在練習本上.

第一種解法: 第二種解法:

6×12×5 6×(12×5)

=72×5 =6×60

=360(元) =360(元)

你發現什么?

使學生明確:

(1)兩種解法的結果是一樣的,即6×12×5=6×(12×5)從而得出:三個數相乘,除了從左到右依次相乘外,可以先把后兩個數相乘,再和第一個數相乘,結果不變.

(2)當兩個乘數相乘得整十數時,第二種算法簡便.

板書課題:簡便算法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1)出示例135×5×2

學生試做

(2)訂正:使學生明確簡算方法

35×5×2

=35×(5×2)

=35×10

=350

(3)拓展補充45×2×9

(4)學生完成做一做

2.教學例2

(1)出示例225×16

①討論怎樣計算簡便?

引導學生說出把16分成4×4,這樣25×4×4計算起來比較簡便.

25×16

=25×(4×4)

=25×4×4

=100×4

=400

②啟發學生想不同的算法.

(2)拓展補充

15×12怎樣算比較簡便?

(3)練習:108頁的做一做

三、鞏固發展

1.填空:

(1)27×4×5 (2)15×12

=27×[()○()] =15×[()○()]

=27×[()○()] =15×[()○()]

=27×[] =15×[]

= =

2.在()里填上適當的數,在○里填寫適當的運算符號,使計算簡便

46×25×4=46×[()○()]

3.練習二十五1題

4.練習二十五3題(填寫在書上)

5.練習二十五5題

四、全課小結:今天你又學得了哪些新知識?

五、布置作業 :練習二十五4題.

六、板書設計 

簡便算法

有時一個數連續乘以兩個一位數,改成乘以這兩個一位數和積,比較簡便.

例1:35×5×2

=35×(5×2)

=35×10

=350

有時一個數乘以兩位數,改成連續乘以兩個一位數,計算比較簡便.

例2:25×16 25×16

=25×(4×4) =25×(2×8)

=25×4×4 =25×2×8

=100×4 =50×8

=400 =400

簡便算法(二)

教學內容:110-111頁例3、例4.111頁做一做.練習二十六的1-5題.

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理解一個數連續用兩個數除,每次都能除盡的時候,可以先把兩個除數相乘,用它們的積去除這個數,結果不變的規律.

2.使學生掌握除法中兩種簡便算法:

(1)一個數連續除以兩個一位數,如果這兩個一位數的乘積是整十數時,就可以把兩個一位數先乘起來,再用它們的積去除被除數:

(2)一個數除以一個兩位數,如果能把除數分解成兩個一位數,而且用其中的一個位數去數被除數比較簡便時,就可以用這兩個一位數依次去除被除數.

(二)能力訓練點

1.進一步掌握總結規律的方法.

2.提高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1.培養學生由具體到抽象的概括能力和積極探索規律的精神.

2.通過對規律性知識的運用,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教育學生做事要符合實際不要生搬硬套.

教學重點:了解一個數連續用兩個一位數去除,每次都能除盡的時候,可以先把兩個除數相乘,用它們的積去除這個數結果不變這一規律.掌握由此規律得出的兩種簡便方法.

教學難點 :在除法中,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簡便計算.

教具、學具準備:投影片.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投影出示)

240÷20 360÷40 450÷30

350÷70 450÷50 630÷70

800÷100 240÷80

2.填空,把下面各數,分解成兩個一位數相乘.

35=( )×( ) 54=( )×( )

32=( )×( ) 40=( )×( )

25=( )×( ) 28=( )×( )

3.應用題(小黑板出示)

三年級同學參加春季植樹,把90人平均分成2隊,每隊3組,每組多少人?(兩種方法解答)

讀題,學生獨立完成,一生板演,教師巡視點撥學生,訂正.

二、探究新知

1.教師:剛才我們用兩種解法解同一應用題,觀察兩種算式有什么聯系和區別?學生明確:已知數相同,計算結果也一樣,只是運算順序不同.

教師說明:也就是說兩個算式相等.

教師板書:90÷2÷3=90÷(2×3)

教師:拋開具體的事理,單看兩個算式,90÷2÷3還可以用90除以2和3的乘積計算

填空練習:

180÷4÷5=180÷( ) 140÷5÷4=140÷( )

240÷5÷6=240÷( ) 190÷5÷2=190÷( )

教師提問:由以上練習,你能得到什么規律?請同桌討論,學生試述.

教師引導明確:一個數連續用兩個數除,每次都能除盡的時候,可以先把兩個除數相乘,用它們的積去除這個數,結果不變.(投影出示)

教師:學習了這一規律,可以幫助我們進行除法中的簡便計算,這也就是我們今天學習內容“除法中的簡便算法”教師板書課題.

2.教學例3

(1)出示例3390÷5÷6①學生獨立完成,②引導學生匯報,先算出5和6的積,再用積30去除390.

提問為什么?因為兩個一位數的乘積是整十數利用上面的規律計算簡便.

反饋練習1360÷8÷5引導學生口述思路.

(2)練習810÷9÷2怎樣計算簡便?學生獨立試算,教師巡視把學生的不同作法板書并比較:

810÷9÷2 810÷9÷2

=90÷2 =810÷(9×2)

=45 =810÷18

=45

教師提問:(啟發學生)你發現了什么?

引導學生明確:在計算連除法時,如果兩個除數的積是整十數時,就可以先把兩個除數先乘起來,用它們的積去除被除數,計算起來比較簡便.

教師提示:計算時方框的步驟不必寫出來.

(3)反饋練習:111頁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并補充:190÷19÷2(加強對比靈活運用)

教師巡視,指點差生,集體訂正.

3.教學例4

教師:在例3中,我們利用這一規律把連續除以兩個數,改成除以這兩個數的積來簡算.

(1)出示例4:420÷35

教師:你能進行簡便計算嗎?試試看,學生獨立去完成,教師巡視,了解學生中的不同作法,然后板書:

420÷35 420÷35

=420÷7÷5 =420÷5÷7

=60÷5 =84÷7

=12 =12

請同學們比較兩種作法哪種要簡便?為什么?

引導學生明確第一種簡便,因為第一步用7去除,能迅速地用口訣求商,所以比較簡便.

(2)教師小結:在計算時,要注意,要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怎樣使計算比較簡便,就怎樣計算.

(3)反饋練習:111頁做一做(幻燈出示)

350÷25480÷32

4.新知小結:今天你又學得了哪些新知識?

教師提示:今后我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使用使計算簡便.

三、鞏固發展

1.用簡便算法填空:(投影出示)

750÷2÷5=720÷( )

420÷3÷7=420÷( )

190÷5÷2=190÷( )

180÷36=180÷( )÷( )

360÷24=360÷( )÷( )

420÷28=420÷( )÷( )

2.判斷哪種方法更簡便?

(1)360÷8÷5 360÷8÷5

=360÷(8÷5) =45÷5

=360÷40 =9

=9

(2)810÷45 810÷45

=810÷5÷9 =810÷5÷9

=162÷9 =90÷5

=18 =18

3.簡便計算:

800÷5÷8 240÷48

4.112頁3題(小組賽)

四、全課小結:引導學生總結又學習了什么新知識?通過今天的學習你還存在哪些問題?

五、布置作業 :112頁4、5題.

六、板書設計 

簡便算法

90÷2÷3=90÷(2×3)

例3:390÷5÷6

=390÷(5×6)

=390÷30(整十數)

=13

810÷9÷2

=810÷(9×2)

=810÷18(非整十數)

=45

例4:420÷35

=420÷7÷5

=60÷5(口訣求商)

=12

420÷35

=420÷5÷7

=84÷7(不能口訣求商)

=12

第四單元小數的初步認識

整體感知

本單元教材是在學生已經熟練地掌握了億以內數的四則運算、初步認識了分數的基礎上教學的.通過本單元教學,使學生初步理解小數的含義,會讀、寫一、兩位小數,學會比較小數的大小和簡單的小數加、減法.學習這部分知識既可以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又為以后系統學習小數打下堅實的基礎.

依據教材編排上小步子特點,在教學小數意義時注意加強小數與分數的聯系;根據學生認知規律,結合整數加減法教學小數加、減法.由于學生初次接觸,教學中采取多種直觀手段,結合幾何初步知識和計量單位知識,通過觀察、操作、遷移、類推等教學方法,培養學生主動探求知識的能力.

認識一位小數

教學內容:教材127—118頁例1、例2:118頁的“做一做”.練習二十八1—3題.

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初步理解一位小數的含義.

2.知道一位小數的讀、寫方法.

(二)能力訓練點

1.熟練的讀寫一位小數.

2.通過直觀演示、觀察等方法,培養學生分析能力和遷移、類推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1.通過小數的學習,鼓勵學生在知識的領域里探究.

2.在初步認識小數產生的過程中,滲透“實踐第一”的辯證唯物主義思想.

教學重點:理解一位小數的含義.

教學難點 :一位小數的寫法.

教具、學具準備:米尺示意圖,投影儀、學生準備米尺.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投影出示:用分數表示圖中的陰影部分.

2.把一米平均分成10份,1份是1米的——,是——米;

3份是1米的——,是——米.

3.口答.1米=()分米1元=()角

二、探究新知

1.設疑導入  .出示(標有實物及價格的商標紙).

觀察:從這些數中發現了什么?(3.6)(7.8)(1.5)比整數多一個小圓點.

導入  :這就是今天學習的新知識.

板書課題四、小數的初步認識

1.認識一位小數

2.新授.教學例1(出示米尺示意圖).

學生拿出米尺.

(1)觀察后說出圖意.

(2)引導學生明確:①每段長幾分米?

②1分米用分數表示是多少米?

2分米、3分米……

(學生依次把分數寫在圖下面)

(3)提示:

①說明:這些十分之幾的分數還可以這樣表示, 米可以寫成0.1米(圖下標出)“0.1”中圓點左面不夠1米,用0占位,右面的“1”表示 ,讀作:零點一.

②學生類推:2分米、3分米……寫成小數.

③討論交流:1米4分米=()米

④學生舉例(任意說小數)

(4)反饋練習:118頁“做一做”第1題.

(獨立做,巡視時糾正學生寫法上的錯誤)

3.教學例2.出示:1元=10角.

(1)引導學生討論:把1角、2角、1元3角以元為單位分別用分數、小數表示

(2)使學生明確:錢數以元為單位的小數的表示方法.

(3)交流后板書:1角=元=0.1元

2角=元0.2元

1元3角=1.3元

(4)反饋練習:118頁“做一做”2題(獨立做,同桌交流)

4.一位小數的讀寫.

(1)自學課本117頁—118頁前三行.你知道了什么?

(2)使學生明確:①整數、小數的概念及區別

②小數的讀法

(3)反饋練習:118頁“做一做”3題

(同桌互讀,糾正錯誤,對讀、寫有困難的學生適當提示)

三、鞏固發展

1.119頁練習二十八1題(填在書上,同桌互議)

2.讀出下面各小數.

0.30.81.73.54.410.6100.8

3.填上適當的小數.

1角=()元3角=()元

8分米=()米6分米=()米

1元2角=()元9米4分米=()米

4.在每個圖里,涂上顏色表示下面的小數.

四、全課小結: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新知識?

五、布置作業 :練習二十八2.

六、板書設計 

小數的初步認識

1.認識一位小數

例1

例2

1角=元=0.1元1米4分米=1.4米

2角=元=0.2元1元3角=1.3元

(注:.用紅色標出)

認識兩位小數.

教學內容:教材121頁—122頁例4、例5、例6,122頁做一做,練習二十九1—3題.

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初步理解兩位小數的含義;

2.知道小數的各部分名稱,理解小數的數位;

3.學會兩位小數的讀、寫方法.

(二)能力訓練點

1.能熟練地讀、寫兩位小數;

2.通過直觀演示、遷移類推等方法,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主動探求知識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1.根據小數點易丟、易錯,對學生進行做事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

2.滲透“知識來源于實踐,又為實踐服務”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點:理解兩位小數的含義.

教學難點 :小數數位的理解.

教具、學具準備:米尺、投影儀、米尺示意圖.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口答:1米=()分米=()厘米

1元=()角=()分

二、探究新知

1.導入  .

大家知道,1分米是10厘米,那么1厘米用分數、小數表示是多少分米?1厘米用分數、小數表示是多少米呢?這節課繼續學習兩位小數.

板書課題:認識兩位小數

2.教學例4.

出示米尺示意圖.

(1)引導學生觀察思考:①1厘米用分數表示是多少米?為什么?

②2厘米、5厘米、15厘米……

使學生明確:1厘米可以用 米來表示,幾厘米可以用 米來表示.(引導學生在米尺示意圖上標出各分數)

(2)鼓勵學生任意舉例.

(3)教學兩位小數的寫法.

提示:百分之幾的分數也可以用兩位小數來表示.

①回憶 寫成0.1的方法;

② 米寫成小數.不夠1米,整數是0;也不夠1分米,小數點右邊第一位也寫0. 米要在小數點右邊第二位寫“1”,就是0.01米,讀作:零點零一米.

③類推:2厘米、5厘米、15厘米……寫成小數是多少米.

(要求學生說出思考方法,注意:將15厘米寫成0.15米后,讀數可能有難度,教師給予點撥)

④學生任意說出幾個兩位小數.

⑤反饋練習:122頁做一做第3題.(獨立填空,同桌交流)

3.教學例5.

(1)引導學生討論:1分、2分、2角5分、1元3角8分用分數、小數表示是多少元?

明確:

①元、角、分為單位的錢數改寫成以元為單位的小數的表示方法;

②區分2分、2角5分中的兩個“2”表示的意義.

交流后板書:1分=元=0.01元

2分=元=0.02元

2角5分=元=0.25元

1元3角8分=1.38元

(2)反饋練習:122頁“做一做”第2題.(獨立完成,同桌交流)4.教學例6.

出示復合片(抽拉)

(1)引導學生觀察:一小格用分數、小數表示分別是多少?

3個格、36個格、10個格……

(學生任意舉例)

明確:

①每個正方形圖都表示整數1”.

②表示百分之幾的數可以寫成兩位小數.

(2)滲透“十進”關系.

討論:0.10為什么等于0.1?

點撥:10個小方格是 即0.10,也可以看作1個長條,即 ,小數表示是0.1.

明確:①10個0.01是0.1;

②10個0.1是1.

板書: =0.01 =0.36

=0.03 =0.10=0.1

(3)反饋練習:122頁“做一做”第1題.(獨立完成,同組互議)

5.教學小數數位和讀法.

(1)引導學生自學122頁上半部分.

思考:通過讀書你明白了什么?

使學生明確:

①小數的數位順序;

②小數的讀法.

(2)點撥:

①整數、小數相鄰數位之間的進率都是“十”;

②小數部分順次讀出每一個數位上的數字;

③百分位后面還有數位,以后再學.

(3)檢查效果:出示120.85

要求:

①指出整數部分和小數部分的數位名稱.

②讀出小數.

板書:(見板書設計 )

(4)質疑.

(5)反饋練習:讀出下面各小數,說出各小數的數位名稱.

出示:10.115.49100.480.70.340.0590.062.07

三、鞏固發展

1.124頁二十九第1題(填書,同桌互議)

2.124頁練習二十九第2題

(互問,重點明確同一個數字“1”所在位置不同表示的意義也不同)

3.填空.

(1)10個0.01是().

(2)0.01是()分之一.

(3)98厘米=()米.

(4)4元零7分=()元.

(5) =().

(6) =().

(7) =()=()

4.判斷.

(1)0.37中,沒有整數部分,只有小數部分.()

(2)7.25讀作:七點二十五.()

(3)3.02元表示3元2角.()

5.出示:7、0、6三張卡片,一學生將“.”放在三個數字之間,使它們成為一個較大的數和一個較小的數,并讀出來.

(目的是讓學生體會到小數點位置的重要性,滲透做事要認真仔細的思想)

四、全課小結

這節課對小數又有了新的認識,知道了一位小數表示十分之幾,二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懂得了小數的數位和讀法.有關小數的知識今后還要繼續學習.

五、布置作業 :練習二十九.3題.

六、板書設計 

認識兩位小數

例4

例5例6

1分=元=0.01元 =0.01

2分=元=0.02元 =0.03

2角5分=元=0.25元 =0.36

1元3角8分=1.38元 =0.10

=0.1

讀作:一百二十點八五

簡單的小數加法

教學內容:教材127—128頁例1、例2、128頁“做一做”,練習三十第1-3題.

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理解并掌握小數加法的計算方法.

2.正確區分整數加法和小數加法的異同.

(二)能力訓練點

1.能正確計算小數加法,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2.通過學習、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通過計算小數加法,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學習習慣教育.

教學重點:小數加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對齊數位、滿十向前一位進1的算理.

教具、學具準備:投影儀、投影片.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答.說出下列小數中每一位數表示的意義.

0.40.081.0323.715.26

2.說出下面的錢數各是幾元幾角幾分.

1.82元0.03元7.90元0.65元0.27元15.04元

3.整數加法法則是什么?

(強調: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

二、探究新知

1.導入  :

豎式計算1283+2642479+560

轉化成12.83+26424.79+5.60導入  課題.

板書簡單的小數加法

2.新授.

(1)教學例1.

出示:小紅買一支自動鉛筆用0.65元,買一支轉筆刀用0.27元.一共用了多少錢?

啟發學生思考:通過看題,你知道了什么?

引導學生明確:

①列式.

②用幾角幾分知識計算.(學生試算,教師巡視時提示:列豎式時把數位對齊)

(2)小數計算的方法.

學生討論交流.教師巡視時提示:

①0.65中的“6”“5”、0.27中“2”“7”的意義.

②豎式排列的道理:明確相同數位對齊,即小數點對齊.

③從低位加起,滿十向前一位進一.

④和的小數點和加數的小數點對齊.

板書(見板書設計 )

(3)啟發思考:小數加法的計算方法.

明確:①相同數位對齊.

②從低位加起,滿十向前一位進一.

③結果對齊加數的小數點點上小數點.

(4)比較以上兩種方法哪種簡便?

(5)反饋練習:127—128頁“做一做”1、2.(要求獨立完成,同桌交流)

(6)教學例2.

出示:王宏的媽媽買花布1.5米,買白布2.6米.一共買了多少布?

①用例1的方法類推,學生獨立計算.

(教師巡視時點撥十分位上滿10個0.1向前一位進1的道理.)

②檢查效果.

板書1.5+2.6=4.1(米)

③質疑.

④反饋練習:182頁下面的“做一做”1、2題.(分組做,互相交流)

(7)啟發學生思考:小數加法和整數加法有什么相同點?計算時應注意什么?

明確相同點:(1)相同數位對齊(2)從低位加起,滿十向前一位進一.

不同點:小數加法在和里點上小數點.

(8)計算導入  時的兩個小數加法.

12.83+2.6424.79+5.60

三、鞏固發展

1.填空(用小數計算)

(1) =()+()=()

(2) =()+()

(3) =()+()=()

2.判斷對錯,并改正.

3.計算.

0.45+0.780.34+0.520.54+0.080.47+0.37

4.129頁2題.

四、全棵小結:這節課,你又學到了哪些新知識?

(重點從小數加法的計算方法及整數加法的異同方面總結)

五、布置作業 :練習三十1題后4個題.

六、板書設計 

簡單的小數加法

答:一共用了9角2分.

簡單的小數減法.

教學內容:教材130頁例3、例4.131頁做一做,132頁練習三十一1—3題.

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理解并掌握小數減法的計算方法.

2.懂得小數減法與整數減法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二)能力訓練點

1.能正確地計算小數減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2.通過減法教學,培養學生知識的遷移、類推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通過計算小數減法,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學習習慣教育.

教學重點:小數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本位不夠減向前一位借1的算理.

教具、學具準備:投影儀、投影片.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

0.32+0.450.27+0.691.4+1.90.33+1.25

引導學生說出小數加法的計算方法.

2.豎式計算:489-2641000-905

說出整數減法的計算方法.

(強調:相同數位對齊,從低位減起,不夠減向前一位借1)

二、探究新知

1.導入  .

(1)出示:

求:梳子和牙刷一共多少元錢?(學生計算)

(2)思考:梳子比牙刷貴多少元錢?怎樣列式?

板書:0.65-0.48

(3)揭示:這就是今天要學習的小數減法.

板書:簡單的小數減法

2.教學例3.

(1)啟發學生思考:根據0.65-0.48這個算式,你想到什么?

(2)使學生明確:①用幾角幾分計算,②用小數計算.

(3)學生試算.

揭示:①用元、角、分計算時,分與分不夠減,怎樣退位;

②小數計算時,相同數位要對齊;

③百分位不夠減要從十分位退1作10,在百分位上加10再

減.

(4)交流后板書:0.65元=6角5分

0.48元=4角8分

元角分

(5)討論:小數減法的計算方法.

①相同數位對齊;②從低位減起;③百分位不夠減向十分位借1,然后再減.

(6)反饋練習:131頁“做一做”第一題.(同桌訂正)

3.教學例4.

出示:跳遠比賽,張明跳3.1米,李華跳2.9米,張明跳的比李華跳的遠多少米?

(1)啟發思考:通過看題,你知道了什么?

明確:①列式,②計算.

點撥:十分位不夠減時的借位方法,個位相減應得“0”.

(2)交流后板書:3.1-2.9=0.2(米)

(3)反饋練習:131頁“做一做”第2題.(獨立完成,互相訂正)討論交流:小數減法和整數減法有什么相同點?計算小數減法要注意什么?

明確:(1)小數減法與整數減法都要相同數位對齊,從低位減起;

(2)哪一位不夠減都要向前一位借1;

(3)和里小數點的位置.

4.反饋練習:131頁“做一做”第3題.

三、鞏固發展

1.判斷.

2.選擇.

(1)1.35-1.30=()①1.05②1.22③0.05

(2)12.12-8.88=()①4.34②3.24③3.34

3.計算并驗算(板演).

5.8-4.30.93-0.478.1-6.9

4.132頁練習三十一第3題.

5.計算比賽.

0.46-0.132.2-1.50.49+0.65

4.3-1.93.4+2.75.1-3.8

四、全課小結:這節課你又學到了哪些新知識?引導學生總結.

五、布置作業 :132頁練習三十一第1題后4個題.

六、板書設計 

簡單的小數減法

第五單元面積單位

整體感知

本單元教材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長方形、正方形的知識以及它們的面積計算的基礎上,學習土地面積單位一公頃、平方千米.通過學習,可使學生對土地面積有一感性的認識,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因為土地面積單位是抽象的,靠教師的室內講解是很難使學生建立這些土地面積單位觀念的,所以教學時一定要指導學生進行實地測量,實地觀察,以便使學生對1公頃有多大具有明確的表象.第136頁上的例題是一道聯系實際的題目,計算出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后再換算成公傾.在初步感知1公傾有多大的基礎上,教材接著說明計算大面積的土地用平方千米作單位,1平方千米土地有多大,以及1平方千米也叫做1平方公里.然后讓學生推想1平方千米土地有多少公頃,進而引出土地面積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得出相鄰兩個土地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數學 - 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七冊教案全集2 相關內容:
  • 人教版小學數學第十二冊《節約用水》課堂實錄(通用13篇)

    教學目的:1、在學習了統計表和統計圖這一單元后,讓學生利用所學的統計知識,認識我們身邊浪費水的現象,從而樹立節約用水的意識。2、通過動手操作和分析,認識水環境的污染,認識到節約用水要從節約每一滴水做起。...

  • 人教版小學數學第十一冊《比的應用》教案(通用12篇)

    人教版小學數學第十一冊《比的應用》教案河北省唐山市開平區八里小學 劉海香教學要求:使學生能夠應用比的意義,初步掌握解答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方法。 教學重點:掌握解答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步驟。教學難點:掌握解題的關鍵。...

  • 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精選9篇)

    教學目標:1、認識等式,以具體的實例引導學生通過自主的探索活動,初步理解等式的特征。2、通過觀察比較,使學生認識到含有未知數的等式是方程,感受等式與方程的聯系與區別,體會方程是特殊的等式。...

  • 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三冊《數學廣角-----簡單的排列組合問題》(通用2篇)

    數學廣角----簡單的排列組合問題教學目標: l、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實驗等活動,找出簡單事物的排列組合規律。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和推理能力以及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 新人教版小學數學第四冊《統計》參考教案(精選12篇)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了解統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表現數據。2.使學生認識條形統計圖,明確用1格表示5個單位的表現形式,能根據統計圖提出問題,并初步進行簡單的預測。...

  • 人教版小學數學比認識教案優秀范文(精選2篇)

    教學目標:1、通過數數、比較活動,體驗多少的比較方法。2、使學生認識和“=”這三種符號及其含義,同時知道這三種符號的讀法和作用。3、使學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來描述5以內數的大小,建立符號感。...

  • 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案(精選13篇)

    教學內容: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4單元第32頁。教學目標1.理解和掌握小數的意義。2.理解整數、小數、分數之間的聯系。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小數的意義。教學難點:認識小數的計數單位。...

  • 人教版小學數學《軸對稱圖形》教案范文(通用14篇)

    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A在豐富的現實情境中,經歷觀察生活中的軸對稱圖案,探索軸對稱及軸對稱圖形的共同特點等活動,進一步發展空間觀點。B通過豐富的生活實例認識軸對稱,能夠識別簡單的軸對稱圖形及軸對稱。...

  • 新人教版小學數學第四冊《統計》教材說明和教學建議(精選17篇)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了解統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2.使學生初步認識統計圖(一格代表五個單位)和簡單的復式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并能夠進行簡...

  • 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二冊第一單元教案(精選2篇)

    第一單元(位置)單元教材分析:“位置”的教學內容具有豐富性、開放性和鮮明的時代特點,它是人們更好地認識和描述生活空間,并進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 人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優秀教案(精選8篇)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蘇教版)一年級上冊第98~99頁教學目標:1.通過創設情境、小組合作學習,在實踐活動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2.在觀察、討論中逐步發展自主探究、思考的意識和能力。...

  • 人教版小學數學優秀教案設計最新(通用4篇)

    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結合生活經驗,學生借助觀察年歷卡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有關大月、小月、平年、閏年等方面的知識,記住每個月各多少天,平年、閏年的天數,掌握判斷閏年的方法。...

  • 人教版小學數學第十一冊《比的應用》教案(精選15篇)

    人教版小學數學第十一冊《比的應用》教案河北省唐山市開平區八里小學 劉海香教學要求:使學生能夠應用比的意義,初步掌握解答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方法。 教學重點:掌握解答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步驟。教學難點:掌握解題的關鍵。...

  • 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圖形的變換》教案(精選12篇)

    第一單元 圖形的變換第一課時課題:軸對稱教學內容:教材第3~4頁例1和例2。教學目標:1.通過畫、剪、觀察、想象、分類、找對稱軸等系列活動,使學生正確認識軸對稱圖形的意義及特征;2.掌握已學過的平面圖形的軸對稱情況,能正確地找出其...

  • 新人教版小學數學第四冊《統計》參考教案(通用14篇)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了解統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表現數據。2.使學生認識條形統計圖,明確用1格表示5個單位的表現形式,能根據統計圖提出問題,并初步進行簡單的預測。...

  • 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av资源免费观看 | 久久综合久久88 | 天堂8在线新版官网 | 麻豆伊人 | 在线免费观看福利 | 久久精品xxx | 黄色一级视频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久久婷婷 | 五月天男人天堂 | 久久黄色免费视频 | 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播放网 | 爆乳喷奶水无码正在播放 | 国产熟睡乱子伦午夜 | 91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 高潮抽搐潮喷毛片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日韩6页 看久久毛片 | 97在线播放 | 涩999| 久久伦理精品 | 国产三区在线观看 | 欧美人与物ⅴideos另类 | 在线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无码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 亚州成aⅴ人国产毛片久久 免费又爽又黄1000禁片 | 欧美的一卡2卡3卡4卡5在线 | 日韩五区 | 毛笔玩弄高潮h | 极品美女高潮呻吟国产剧情91 | 国产av毛片一区二区 | 少妇被爽到高潮喷水久久欧美精品 | jvid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av免费不卡国产观看 | 国产情侣真实露脸在线 | 成年人观看免费视频 | 成人羞羞视频免费 | 久久99久久98精品免观看软件 | 欧美群妇大交乱视 |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国产香蕉 | 中文字幕成人在线 | 欧美精品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