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云》說課設計 3份
朗讀要求:
1 、讀第1 、2 自然段,可把文中“了”字的讀音適當延長,讀成近似“啦”的讀音,感情就出來了。
2 、第3 自然段寫顏色變化又多又快,要讀出急切的語氣,速度可稍快些。
3 、讀第4 自然段至第7 自然段時,隨著一種形狀的出現到模糊、消失,要讀出先驚喜、后惋惜的感情。
以上朗讀要求不是讀前提出來的,而是在學生朗讀過程中逐步提出,并通過各種教學手段加以貫徹: 或通過教師范讀,或通過誘發想象,或通過師生共議。總之,就是要讓學生讀得有勁,讀得投入。
6 、總結深化:
學完了課文,我讓學生看板書,說說作者從哪幾方面來描寫火燒云的。之后,我又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誰來說說,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可以引導學生從思想感情和觀察方法兩方面來談。)
結束語我是這樣設計的:今天,我們領略了火燒云這一壯觀的自然景觀,在我們的生活中還可以遇到更神奇的自然景觀,只要我們多用心觀察,并將這些內容積累下來,我們的習作便會有源源的材料。
布置作業:按描寫火燒云的方法,展開合理的想象,以《霧》或《雨》為題寫一片斷。
五、說板書:
板書,是文章結構的簡縮。通過板書,能使學生直觀地抓住線索,理清思路,體會中心,知道選材。因此,我的板書力求體現這些,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火燒云》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描繪了晚飯過后火燒云從上來到下去過程中,顏色和形狀的變化,可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程序四個部分來說課。
一、說教材
《火燒云》一課是訓練學生認真觀察,注意積累的好課例。本課訓練重點確定為:
1.通過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晚霞的美麗景色,激發學生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培養想象能力。(基本技能目標)
2.學習作者抓住火燒云顏色和形狀變化進行觀察的方法。(能力目標)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語感目標)
教具準備:實物投影儀、投影片、彩筆、教學錄像帶。
二、說教法
一堂好的語文課應充分體現十六個字:書聲朗朗、議論紛紛、高潮迭起、讀讀寫寫。針對以上教學思想,這節課,主要選用“自學探究”式教學方法,采用電教、討論、展開想象等多種教學手段,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自學能力。
三、說學法
向學生傳授“學法”。讓學生“會學”是教學這節課的真正目的、根據教材和學生認知水平,主要向學生讀滲透自學的方法,讓學生學會讀書。通過學生的讀讀、想想、議議等活動,調動學生積極思維,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僅讓學生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智慧。
四、說教學程序
研究了教材,確定了教法和學法,可將本節課劃分成5個環節:
1.導入新課
在早晨或傍晚,我們經常會看到天空中現一些美麗的云霞,誰能用自己的語言給大家描述一下?(這個問題可以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和自由發散思維,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學生發言后,小結:看來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這些美麗的云霞叫火燒云。(板書:火燒云)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第10課《火燒云》(板書: 10)看看作家蕭紅是怎樣把絢麗多彩的火燒云展現在我們面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