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云》教學案例
教學內容:《火燒云》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課文學習,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及豐富的想象力和仔細觀察事物的良好習慣。
2、能抓住課文中表現敘述順序的句子了解敘述順序。了解課文是按火燒云的“出現——變化——消失”的順序敘述的。并懂得課文以“變”為主線,突出火燒云變化“多”與“快”兩個特點。
3、學會6個生字:積累11個詞語;會照樣子寫“abb”形式和用某種事物命名的表示色彩的詞。
4、體會排比句在課文中的作用。
研究主題:學生語言的積累和推敲
教師情況:一級小學語文教師教齡:一年半
學生情況:學生進校三年,家庭里家長文化層次較低,學生自我學習能力較差,課外知識量較少。
教學過程:
[案例描述]:
一: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都看見過天空中千變萬化的云嗎?不同時間、不同季節有不同形狀的云,有春天早晨輕薄的浮云,夏日凝結不散的層云,秋天美麗的魚鱗云,初冬稀疏的條云;早晨的云海,傍晚的彩云,風和日麗的朵云,風雨欲來的烏云,臺風前夕的火燒云。今天我們來學習《火燒云》,這篇文章是現代女作家蕭紅寫的,她用最自然、最優美、最生動的語言,描繪了火燒云在夕陽西下時的瑰麗情景。
師:怎樣的云才叫“火燒云”?打開課本,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一讀課文,可以是大聲朗讀,可以是輕聲速讀,可以是默讀課文,從課文中找出一句話來回答。
生:“天上的云從西邊一直燒到東邊,紅通通的,好像是天空著了火。”這就是火燒云。
師:我們可以把這句話的“燒”字換成別的意義相近的詞嗎?
生:紅
生:燃
生:著
師:作者為什么用“燒”,不用紅、燃、著呢?
我們可以看看火燒云上來時的景象,邊看邊體會。
(課件展示:火燒云從西邊逐漸燒到東邊,火焰彌漫了大半個天。)
生:用“紅”字和“紅彤彤”重復。
生:因為題目是火燒云,和題目照應。
生:寫出了火燒云紅的范圍大,彌漫了大半個天空。
生:“燒”字給人以動感,看起來很壯觀。
生:用“燒”字說明了天空中有很多種顏色,不只是一種紅色。
師:祖國的語言文字真是太美妙了!一個“燒”字既寫突出了范圍大,又寫出了氣勢宏偉,色彩鮮艷。
(教學分析:讓學生思考什么叫火燒云為突破口,用說明文中火燒云名字的來歷的句子“天上的云從西邊一直燒到東邊,紅彤彤的,好像是天空著了火。”哪個字用得特好?(燒)換個詞,帶進去讀一讀,從而體會到“燒”用在此處,給人最大的感覺有動態,速度快,有氣勢,形象,面積廣等特點。這個題目學生很感興趣,在教師的啟發下,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越說興致越高。同學們有的說句子中已有“紅彤彤”一詞,用“紅”字就重復了,有的說課題是《火燒云》,用“燒”字起點題作用。還有的說用了“燒”字,能跟句后“著了火”照應。這個練習,目的是培養學生“咬文嚼字”、推敲詞語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
二.初讀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