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燒云
教學這一部分時,可采取以下步驟:
1.火燒云從上來到下去,有哪些變化?課文中是從哪兩方面來寫火燒云的變化的?
2.重點寫了火燒云的什么變化?(形狀)
3.火燒云的色彩有什么變化?
4.火燒云的形狀有什么變化?云狀變化按什么順序寫的?(一匹馬→一條大狗→一頭大獅子→什么也不像)
5.說說哪些是火燒云的靜態描寫?哪些是火燒云的動態描寫?重點分析火燒云形狀變化里的動態靜態描寫,體會動態描寫和靜態描寫相結合的作用。
三、結篇自然,耐人尋味
“一會兒工夫,火燒云下去了。”結句嘎然而止,余音縈繞,既照應了課題和篇首,又點明該文是剎那間的實錄,同時顯示了火燒云變化之神速。末段的兩個 “象……”和“什么也……”的排比句,留下了似是而非,若有若無,虛實相兼的感覺;擬人句“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愛好它的孩子”很有情趣,尤其是“偏偏”一詞,突出了火燒云似乎故意逗弄孩子,也表達出孩子懊惱悔恨未曾看清的心情和依依不舍、迷戀向往的感情。為了解除孩子這種懊悔的心情,教學時可讓學生合攏課文,想象回憶火燒云的景象,以引起強烈的心理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