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雞教案
師: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個句子?母雞發生了什么變化?(孵出小雞雛) 作者的態度和感情發生了什么變化(改變了心思)?誰能用“因為……所以”這個關聯詞把這兩個意思連接起來,并不改變句子原來的意思?
生:……
師:同學們回答得很好,從句子表面上來看,是母雞孵出了小雞雛改變了“我”原來討厭母雞的心思,但這其中到底是什么真正打動了作者的心?使作者對這只原先討厭無比的母雞,改變到到最后的“不敢再討厭”,甚還產生了敬佩之情?(展課件)同學們能不能從剛才第二組句子里體會得到?
(引導學生引出“母愛”主題)
師:是呀,母愛!多么神圣而高尚的字眼,似乎只有人類才配擁有的情感,今天卻在老舍先生的筆下的一只令人討厭的母雞身上演繹得如此的淋漓盡致!因為母愛,母雞可以由原來的無病呻吟變得認真負責;因為母愛,媚俗、欺軟怕硬的母雞可以變得勇敢,不辭辛苦;因為母愛,無比炫耀的母雞可以變得慈愛,甘于奉獻;也因為母愛,作者不僅不再討厭母雞,除了喜歡,甚至還對它產生一種由衷的敬佩!這一切都源于母愛的力量!正如作者在文中結尾說到,一位母親必定是一位英雄!而老師還要補充說,一位母親必定是一位偉大的英雄,不管她是動物的母親還是人類的母親,不管她是平凡還是非凡!
師:孩子們,學到這里,你會想起日夜圍繞在你身邊操勞的偉大的英雄——母親嗎?你還會討厭她整天對你生活上學習上的羅哩羅嗦嗎?你還會討厭她不立刻給你買玩具不天天帶你上麥當勞嗎?你還會討厭她在菜市場上與人討價還價而丟你的臉嗎?現在老師想請同學們再到老師的博客來看一段有關母愛的視頻。(鏈接博客)
師:孩子們,看完這段視頻,你最想對你的母親說點什么?請同學們放學回家后利用15分鐘上網進入老師的博客“親子互動”欄目(點擊博客),把你最想對媽媽說的話發表在“媽媽,我想對您說”的話題中,同時也邀請你們的媽媽進入該欄目中“孩子,我也想對你說”的話題中對你們進行回帖,咱們一起來聽聽媽媽的心里話,好嗎?(家里還沒具備電腦上網的同學不用擔心,你可以把你想說的話寫在作業本上,親手交給媽媽收閱簽名。)
師:好了,通過這節課,老師希望也相信同學們以后能做得更好,用實際行動,用優越的成績來回報我們偉大母親那份那沉甸甸的母愛!下面讓我們再一起來齊讀一遍這篇課文,請同學們要有感情地讀出自己的感受。
課后互動:
小結:師:好了,同學們,這篇課文咱們就學到這里,俗話說:“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情”其實我們生活中,時刻都在演繹著感人的母愛故事,課后同學們可以繼續留意我們的生活,留意報紙雜志,留意網絡資源,把有關母愛的感人故事,有關母愛的古詩、名句進行收集,有條件的同學還可以把你收集到的資料發到老師博客中“課后互動”專欄“有關母愛”話題中進行共享和交流。
師:同時,回顧《貓》的這篇課文,它和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母雞》都是老舍先生的作品,請同學們仔細地對比一下兩篇文章,它們在寫法上有哪些相同點和那些不同點呢?(側重在文章結構和情感表達上。)把你的看法發表在老師博客中“課后互動”專欄“對比《貓》和《母雞》的異同”話題中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