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教學設計10
3、討論:
作者是按照怎樣的順序來寫長城的構造的?
作者先寫整個長城高大堅固,再寫城墻頂,接著寫城墻頂上的跺子,垛子中的射口和瞭望口,這是先整體、后部分的說明順序。
4、讓學生就這一段內容發表感想,體會長城構造科學,利于防守。
第二課時
一、走上長城,體驗偉大
1、學生齊讀第3段。
2、范讀:
站在長城上,踏著腳下的方磚,扶著墻上的條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長城的勞動人民來。作者為什么會想起長城的修建者?
3、提問:
從哪里可以看出修建長城的艱難?
4、小組討論:
為什么說長城是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
5、全班交流: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是怎樣發揮自己的智慧來修筑長城的?
二、品味長城,升華情感
1、指名朗讀最后一段。
2、師:他讀得怎樣?有沒有人覺得自己比他讀得更好?
學生自告奮勇地朗讀。
3、師:老師從大家的朗讀中聽出大家將“氣魄雄偉”和“偉大”讀得特別的重。誰能告訴我,你在讀這句話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呢?
學生說出自己是帶著自豪的心情來讀這句話的。再請大家帶著無比自豪的心情齊讀這一段。
4、師:長城對于我們來說不僅是一個偉大的建筑,它甚至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征。外國人一提起中國,首先想到的通常就是長城。由于古代的統治者修筑長城的目的是為了防御外敵的入侵,使得長城被賦予了一種自強不息、抵御外辱的精神,有了護國安邦的使命。它被印上了人民幣(課件出示一元紙幣的長城圖像),被寫進了國歌,為無數文人墨客所歌頌。下面讓我們唱起國歌,去感受長城的豪邁,去體會中華兒女的氣概吧!
(播放國歌)
三、拓展交流,學習資料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