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1,認識13個字.正確讀寫"蜿蜒,盤旋,城磚,城墻,屯兵,堡壘,呼應,肩膀,凝結,奇跡,氣魄雄偉"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勢.
3,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以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產生了解我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教學重點:圖文結合,在閱讀中理解長城的高大堅固,感受長城的雄偉其實,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課件,長城的相關資料.
教學方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師生交流,導入課題
1,同學們,提起長城大家一定不陌生吧.你去過長城嗎 你對長城有哪些了解呢 (學生依據搜集的資料或見解感受,自由交流.)
2,長城不僅是中華民族靈魂的象征,也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跡.讓我們通過這篇文章,一同來感受這偉大的長城. (齊讀課題)
二,出示圖畫,比較觀察
1,這兩幅圖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
2,觀察兩幅圖畫:
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圖上畫了什么景象了嗎
(引導生觀察和描述圖時,要有一定的順序,由近到遠,由主體到周圍景物.)
三,圖文對照,理清脈絡
讀讀課文:
注意讀準字音,語句讀通順,想想課文中的哪些內容是圖中所描繪的.
(生自讀課文找出對應段落.)
四,感悟表達,交流感受
1,進行寫法上的引導,知道作者按照由遠到近的順序,由整體景象到局部描寫的方法.
2,首先請同學們自由的放聲朗讀課文:
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完以后,試著用一個詞語來概括一下你眼中的長城. (生自由讀課文)
3,自由交流.
五,圖文對照,感悟朗讀
1,學習第一自然段,感受"長"的特點:
預設交流一:
研讀重點句: "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全長13000多里."
體會長城的長.
⑴ 在這句話當中,作者把長城比作什么 (長龍)
這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那你知道蜿蜒是什么意思嗎
課件出示: 蜿蜒曲折的長城圖像.
理解重點詞.
⑵ 體會比喻,列數字的表達方法.
⑶ 激發情感,感情朗讀.
2,學習第二自然段,感受"高大堅固,設計巧妙"的構造特點:
預設交流二:
⑴ 從課文的第二段中,你還能感受到長城的其他特點呢
⑵ 細細的自由的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看看作者分別給我們介紹了構成城墻的哪些部分
(學生自由朗讀第二段,了解長城的構造特點,感悟堅固,巧妙.)
⑶ 課件出示長城構造圖:
誰能當上小導游,看著圖向大家介紹長城的結構呢
⑷ 了解每部分的作用,引導體會設計的巧妙.
⑸ 感情朗讀,升華情感體驗
3,學習三,四自然段,感受古代勞動人民修筑長城付出的艱辛,智慧:
⑴ 預設交流三:
① 同學們,你們誰知道修筑長城的年代是一個怎樣的年代 你從課文那句話中知道科技非常不發達
② 重點研讀:
"單看那數不清的條石……一步一步臺上這陡峭的山嶺".
交流體會:你從那些詞語中體會到勞動人民的不容易和艱辛
(一步一步,陡峭,數不清,兩三千斤重)
③ 激情朗讀:
是啊!在當時科技非常落后的時代,要把這些數不清的巨大的條石,靠無數的肩膀無數的手,一步一步,抬上陡峭的山嶺,想想看,要流多少汗水;多少鮮血,甚至多少生命啊 同學們,你們能讀出這種艱辛和不易的感覺嗎 (指讀)
④ 拓展畫面,激發想象,披文入情:
引入課外資料,指讀談感受.
⑤ 激情朗讀,反復誦讀.
⑵ 預設交流四:
① 一起看課文的最后一句話"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這句話的時候應該懷著怎樣的情感去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