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正確讀寫11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勢。
3、了解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
4、知道長城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奇跡,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產生了解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5、結合理解課文,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學習重點:了解長城的構造,理解長城的氣勢雄偉和高大堅固,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
學習難點:圖文對照,展開想象,理解課文的內容,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的情感。
學習媒體:多媒體電教平臺。
學習時數:2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要點:
1、認識8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圖文對照,展開想象,理解課文的內容,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的情感。
學習過程:
一、談話導入,初讀課文。
1、談話導入:同學們,毛主席曾經說過,不到長城非好漢。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跨越時空的界限,盡情領略長城的風采。請翻開書本17課,齊讀課題:長城。長城到底有多長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匯報。
(1)長城有一萬三千多里長,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
(2)開火車讀生字詞——齊讀。
二、了解長城構造,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導語:有人說,在普通游客的眼中,長城是一座建筑物,在有藝術品位的游客眼中,長城是世界偉大的奇跡,在中國人的心中,長城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板書:建筑物 奇跡 驕傲)
(一)了解長城的構造。
1、指導觀察文中的兩幅畫。
那作為一座建筑物,長城的構造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觀察這兩幅長城圖,你看到了什么?(第一幅畫是遠看長城,有一個整體的感覺(板書:整體)。第二幅畫是近看長城,看到了城墻頂上,城墻外沿上有垛子、嘹望口和射口,城臺,一部分一部分地觀察,(板書:部分)無論看什么,都有一定的順序,作者按照從整體到部分,從遠到近的順序觀察。)
2、快速默讀課文,找出圖文相符的段落。
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看看文中哪些內容是描述畫面景象的?
3、了解長城構造。
課文是怎樣描述第一幅畫面的?(學生回答:遠看長城,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多有氣勢的長城啊!你想感受一下嗎?(練讀——評讀——齊讀)
課文又是怎樣描述第二幅畫的呢?(學生回答:盡量要求學生用課文語言回答。)
4、創造情景,加深理解。
同學們,你明白了長城的構造了嗎?現在請你根據自己的理解,用簡筆畫畫一畫長城。(學生畫)畫完的同學,向小組的同學介紹一下。(小組交流)誰愿意上來展示。(全班交流)
5、拓展小知識:有關長城的課外知識。
(二)、知識深化,情感內化。
1、同學們,當你看到無數的城磚、無數的條石是那樣整齊、堅固,你會想到什么呢?(學生回答)教師引導到勞動人民處。是啊!萬里長城上印刻著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啊!(出示句子: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請同學們看著長城上的一磚一石,想著勞動人民修建的場面,讀一讀這個句子。
2、用心感受長城,看來同學們已經有點藝術品位的感覺了。那就讓我們用朗讀和作者進行一次心靈的交流吧!(學生齊讀第三自然段)你感受最深刻的是哪句話呢?請你用筆劃下來,想象場面讀一讀。(學生自由練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