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教學設計14
討論后歸結到:修長城的古代勞動人民。
2、默讀第三自然段:
想想古代勞動人民修長城的艱難有哪些?
聯系文中句子體會磚石多、重;運輸的工具原始;環境險惡。
文中又說長城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智慧體現在哪里?
。ň脑O計使之易守難攻,開鑿搬運巨大條石的方法等。)
3、這段第三句中的“凝結”是什么意思?“才”是什么意思?
這磚石那么重、運輸的工具那么原始,環境那么險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付出了多少血汗,發揮多么非凡的智慧,才建造出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這里的“才”字既表達出建造長城的不容易,又飽含著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
4、創設情境(配樂描述):
想象古代勞動人民的勞動場景:逶迤綿延的山峰記錄了勤勞勇敢的古代勞動人民一個個堅實的足印,遼闊無邊的天空記錄了聰明智慧的古代勞動人民一聲聲粗重的呼吸,一曲曲嘹亮的號子。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萬里長城。
5、指導感情朗讀:
要求讀出勞動的艱辛,讀出非凡的創造,讀出由衷的贊嘆。
6、小結:
為什么說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奇跡”?
五、自由抒發讀──贊美長城
1、通讀全文引發學生對古代勞動人民的敬佩,激發民族自豪感。
2、心里話大聲說:
高呼對長城的由衷贊美。
3、2008年,奧運會將在我國首都北京舉行,到時,會有很多的外國朋友來到我們國家,他們大都會來參觀我們的萬里長城,如果你是一位導游,你會怎樣把長城介紹給這些外國朋友呢?請你創作一篇長城介紹詞。
六、知識拓展延伸讀──深識長城
閱讀課后“資料袋”,激發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之旅的興趣。
1、自主交流搜集的有關長城的傳說、故事、歌曲、圖片資料,如:
毛主席詞中名句“不到長城非好漢”,傳說故事《孟姜女哭長城》等。
教師適當追問資料搜集的辦法,鼓勵學生克服困難多搜集相關資料。
2、課件出示29處中國的世界遺產圖片,讓學生談一談感受,讀一讀“資料袋”,激發探究興趣。建議學生自主或小組合作在課外去搜集資料,建立專用的資料袋,為后面課文及語文園地的學習作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