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教學設計
齊讀。
3.俯瞰長城,感受“城”長
(課件圖片瀏覽:長城全景)
遠看長城,你看了什么?(長)課文里說?指多名同學反復讀(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我們都看了長城──齊讀。
長龍有頭有尾,長城再長也有盡頭?它的兩個頭在哪兒?(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有一萬三千多里。)(課件出示地圖)師邊演示邊讀(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有一萬三千里,對嗎?)(不對,是一萬三千多里)一個多字你有什么啟發?(說話、寫作、描寫、讀書的精確性)請同學們以后讀書也要仔細。
請允許我把說錯的話再說一次: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
4.觀賞長城,認識長城
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有一萬三千多里。今天我們不從山海關出發,也不從嘉峪關出發,我們從北京出發,一起去近距離的觀賞這歷史的遺物。
⑴組織朗讀,交流“觀賞”
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讀完以后我們一起來交流“你觀賞到了什么?”
從北京出發,不過一百多里就來到長城腳下。這一百多里真是漫長啊,可是為什么作者說“不過一百多里”呢(對比長城,一百多里的路程實在是太短了)于是耐著性子吧,終于來到了長城腳下!此時你的心情怎么樣?(激動)你激動地迫不及待地登上了長城,你觀賞到了什么?
觀賞:
①這一段長城修筑在八達嶺上,高大堅固,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筑成的。
②城墻頂上鋪著方磚,十分平整,像很寬的馬路,五六匹馬可以并行。
③城墻外沿有兩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擊用。
城墻頂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臺,是屯兵的堡壘。打仗的時候,城臺之間可以互相呼應。
同學們觀賞之后,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高大堅固,有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城墻)
剛才有同學說“城臺是屯兵的堡壘;打仗的時候,城臺之間可以互相呼應。”城臺是什么時候屯兵的堡壘?打仗現在還打嗎?那么什么時候打仗的時候,城臺之間可以互相呼應?(古代)有多古?追溯到秦始皇最初建造長城,到眼前由明朝修繕過的長城,我們的長城真是歷史悠久了!長城保存到現在,此時我們不禁由衷地贊嘆到:長城啊,你真是(高大堅固)!
課件出示:
長城啊,你真是(高大堅固)!當我吃力地踏上城墻,走在十分平整的方磚上時,當我吃力地沿著城墻上兩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時,當我在垛子前方形的(瞭望口)駐足時,當我蹲下身撫摩(射口)時,我若有所思地扶著墻上的條石緩緩起身……
“我”在想什么?(是誰建筑了這萬里長城、他們是在怎樣建造而成的)這些想法這些疑問,是你們站在長城上,情不自禁,不由自主──很自然地想到的!
第二課時
5.智慧結晶,長城永存
同學們啊,作者此刻的心情和你們一樣嗎?
站在長城上,踏著腳下的方磚,扶著墻上的條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長城的勞動人民來。
作者一站,一踏,一扶,想起了什么?(想起古代修筑長城的勞動人民來)而且是?(很自然的)想起了勞動人民來。
課件出示:
當我吃力地踏上城墻,走在十分平整的方磚上時,當我吃力地沿著城墻上兩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時,當我在垛子旁、在方形的(瞭望口)駐足時,當我蹲下身撫摩(射口)時,我若有所思地扶著墻上的條石緩緩起身,很自然的,我想起古代修筑長城的勞動人民來。遠方,蜿蜒的長城看不到盡頭,俯視,是險峻的山嶺,我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