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貓 教學反思
生:蹭出了老舍爺爺和貓之間的友誼。
師:是呀,一個小小的“蹭”字不僅寫出了小貓的可愛,還把老舍爺爺與貓之間互相喜愛的感情也表達得淋漓盡致,老舍爺爺真不愧是個了不起的語言大師啊!
通過最后這一環節,不僅升華了感情,體會到了人與動物和諧相處之美,還感受了一代語言大師的語言魅力!可謂一箭雙雕!
當然,很難有完美的課堂,還是留有小遺憾。比如最后讓學生背誦自己喜歡的句子時,才三分鐘就讓他們停了,讓學生抄寫生字本。還是觀念上的問題,總覺得第一課時就非得寫生字。呵呵,其實可以繼續背誦,并且把喜歡的句子好好抄寫,這樣不就有寫的作業了嗎?還可以繼續圍繞著教學內容。還有在學習第一自然段時自己扶得還是太多,給學生思考、學習的空間不夠多。
短短的五天,自己的收獲真的很大。最有感觸的是,千萬不要一開始就仿別人的教學設計,一定要靜下心來好好鉆研教材,吃透、吃準。其次,教師要做文本和學生的知音,了解學生需要什么,而不是一味地把自己的感悟強給學生。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在今后的語文教學中一定還要花時間、花精力,努力讓自己的課堂變得靈動且扎實有效!
《貓》教學反思
《貓》是老舍先生寫的一篇狀物抒情散文。文章結構嚴謹,條理清晰,以風趣親切,通俗曉暢的語言,表現了貓的性情,字里行間流露出作家對貓的喜愛之情。
理解貓的性格古怪是本文的重點,也是一大難點,針對這個難點,我是這樣設計教學的:
1、讀讀課文,看看老舍先生家里養的是只什么樣的貓,邊讀邊畫出有關的句子。
教師、學生合作板書:
老實 貪玩 盡職
可愛 古怪 溫柔可親 一聲不出
膽小 勇猛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全文有初步的了解,又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
2、以貓的“貪玩”和“盡職”對比為例,體會貓的性格的古怪。
(1)有同學談到課文中的貓是只貪玩的貓,讀出有關句子
(2)讀出表現貓盡職的句子,標畫有關詞句,說說從哪里看出貓的盡職。
3、貓很貪玩,但卻又很盡職,學到這里你對這只貓又有了什么新的認識(認為這是只怎樣的貓)?
(1)你能從黑板上圈出一個詞語嗎?
(2)再讀讀這兩段話,讀出貓性格的古怪。
(設計意圖:在通過理解、朗讀領悟到貓貪玩、盡職之后,學生很容易能夠在先前的板書中找到與之相關的對貓新的認識——古怪。這樣的設計為理解大貓性格的古怪作出了引導,又為更好的理解另外幾處大貓的性格古怪做好了鋪墊。)
4、舉一反三,從課文的1-3自然段中,你還能從哪些地方讀出貓的性格古怪?
(1)請你通過朗讀告訴同學們哪里還表現了貓的性格古怪。
(2)填空: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它既(),又();既(),又();既(),又()。(試著說說古怪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