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塔》教案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2、讓學生體會并學習烏塔獨立自主的精神和遇到問題有自己主見的品質。
3、培養學生敢于發表自己的觀點。
教學重點:體會并學習烏塔生活上和思想上的獨立精神。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課前交流:你們喜歡旅游嗎?為什么?你到過哪些地方?
2、通過課前交流我知道很多同學都喜歡旅游。今天我們來認識一個也很喜歡旅游的小女孩烏塔。來,讓我們一起親切地跟她打個招呼。
3、板書課題:烏塔(齊讀課題兩遍)
二、初讀課文
1、課文寫了烏塔一件什么事呢?請同學們帶著問題自由地讀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讀通課文。
2、匯報:課文主要講了一個14歲的德國小女孩烏塔在暑假里獨自一人游歐洲的事。
三、體會烏塔生活上的自立
1、過渡語:如果讓你一個人去外國旅游,你敢去嗎?(不敢)大家都不敢,怎么烏塔就有這么大的膽子呢?我真想問問她。
你們讀了課文,肯定對烏塔有一定的了解。這樣吧,我們來進行一次采訪,我當一名記者,你們當烏塔,來回答我的一些問題。比一比,看誰這個烏塔當得最好!
2、采訪過程:
(1)記者:你一個人去那么遠的地方旅游,你不怕遇到危險嗎?你爸爸媽媽一定會非常擔心吧?
烏塔:我在家里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個地方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然后給家里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
(2)記者:你游歷了歐洲的哪些地方呢?
烏塔:我已經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意大利,還有希臘等一些國家。
(3)記者:你怎么知道這些國家的哪些地方好玩呢?
烏塔:我用了三年的時間準備這次旅行,閱讀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
(4)記者:旅游要花很多錢的,你的錢是向父母要的嗎?
烏塔:不是,是我自己打工掙的。
(5)記者:你怎么掙的呢?
烏塔: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里陪兒童玩。
(6) 記者:一個小孩子獨自在外,你是怎么安排自己的生活呢?
烏塔:我帶了鬧鐘控制自己的起居,還知道外出前把一大瓶礦泉水裝進背包。
3、總結:啊!你真了不起!知道自己安排生活,知道自己掙錢,知道怎么去游玩,知道自己照顧自己的安全,既能玩得開心,又不讓父母為你擔心。
4、提問:聊到這里,你覺得烏塔身上有什么品質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獨立生活的能力)
四、體會烏塔思想上的獨立
1、過渡語:我們都感覺到了烏塔在生活上的獨立精神,其實在她的身上還有另一種精神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這另一種精神到底是什么呢?我們還從課文中找一找。
文中有兩處寫到了作者與烏塔的爭論,看看我們能否從他們的爭論中體會點什么?
2、第一次爭論
(1)找出寫他們第一次爭論的內容。齊讀一遍。
(2)說說他們各持什么觀點?
(作者認為:中國的家長愛孩子,所以不放心讓孩子一個人出遠門。烏塔認為:我也是家里的寶貝,愛孩子為什么就不能讓他們出遠門?)
(3)你認為誰說得有道理?
(4)你也像烏塔學習,發表發表自己的觀點。你認為家長愛孩子,應該怎么愛?我們這樣說:愛孩子,就給(讓)他們¬¬¬¬
(5)總結:同學們說得真好,你們的回答讓我們知道了你們需要的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