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江南》說課稿
(二)“胖”讀全詞,古詩新談。
[設計理念: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應“以讀為本”,教師剛才的范讀已潛移默化地激發了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的求知欲望。“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胖”讀全詞,不在于質好,只在于量大,讓學生在反復自由地讀字、讀詞、讀句的訓練過程中,先領悟詩的大意,初步感悟詩的意境。]
這一環節分以下步驟進行教學:
1、學生自由朗讀并提出循序漸進的要求:讀準字音,讀正確,讀通順,爭取熟讀成誦。
2、小組合作,探究學習。
出示課件三:重要詞的注解。
要求:
①根據注釋讀懂詞的大意,不懂的地方能質疑提問并作上記號。
②書寫“諳”字兩個,在自己與同伴都認為美觀的字下畫“☆”。
(三)“瘦”讀全詞,搜尋詞眼
[設計理念:一個既淺又俗的“好”字,包羅了江南春色的種種佳處,作者的贊揚之意與向往之情,也盡寓其中,同時,只因“好”字之甚,方能“憶”之不休,“好”和“憶”二字在詞中相互驗證,相得益彰,實為絕妙之筆]
1、品析佳句,引導想象。
(1)江南好,好在何處?(景美)
(2)詞中寫了哪些景物?用“”把它畫出來。(太陽、花、水、春天)
(3)分別抓住景物的什么特點來進行描寫?(色彩)
教師引導學生口頭填充:
()的花兒()的江水
()的太陽()的春天
課件四出示:“日出江花紅勝地紅,春來江水綠如藍。”
①輕讀句子。
②說說這個句子寫得怎樣?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③把詞中的“勝”換成“似”、“像”,比較朗讀,進一步理解“勝”的妙處。
④江邊的花為什么會紅勝火,江花為什么會綠如藍呢?
(太陽很紅,花兒在太陽的照射下,更紅了,勝地過了火焰。美麗的江水綠得很純凈,如同藍草一般)
⑤心誦詞句。(提示學生眼睛看著文字,嘴上說著語句,腦海想像畫面)
課件五:出示江南美景圖:日出→江花→江水→全景。
①說說你在圖上看到了什么?這時的江南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
②如果你身臨其境,你會怎么說?會怎么做?(會大聲感嘆,會把它畫下來,拍下來,會流連忘返……)
2、搜尋詞眼,品讀“江南好”。
師:剛才,大家解譯詞意,想象詩句描繪的畫面,不知不覺就把這首詞讀“胖”了。如果把我們剛才說的話全寫下來,那該是多長一篇文章啊!但我們看這首詞,它只有幾個字?(27字)。這就是詞的優美、簡潔、凝練、含蓄的魅力所在。
想把這首詩讀“瘦”嗎?請再放聲地讀讀全詞,看能不能把整首詞讀成一個詞語?找找整首詞是圍繞哪一個詞來寫的?
提問引導學生質疑:江南好,除了景色美,還好在哪些地方呢?(引導學生說:天氣好、人好、人杰地靈、美食多……),師:一個“好”字,包羅了詩人對江南的無限贊嘆和向往之情,你能把這種感情讀出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