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道》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 教學要求]
1、深入學習“救幼龜”的經過,能與大家交流自己的閱讀體會,培養復述能力。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抓住關鍵詞句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3、樹立尊重自然規律的意識,激發探究大自然規律的興趣和情感。
[教學重點]
1、了解“救幼龜”的經過,抓住關鍵詞句體會人物情感。
2、樹立尊重自然規律的意識,激發學生探究大自然規律的興趣和情感。
[教學難點]
明白“救幼龜”是一種違背自然規律的行為,懂得尊重自然規律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引出主線“救幼龜”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9課《自然之道》。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道”
指什么?(規律) “自然之道”呢?(大自然的規律)
2、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作者和幾名同伴在觀察太平洋綠龜離巢入海時,出于善心,救下龜群的偵察兵,卻最終導致龜群慘遭食肉鳥捕食的悲劇。)
二、 學習課文3~4自然段,初識自然之道
1、課文哪句話點出了課題?(叼就叼吧,自然之道。)
師:向導說的自然之道指的是什么呢?讀了下面這段話你們就明白了。
2、課件出示:一只幼龜把頭探出巢穴,卻欲出又止,似乎在偵察外面是否安全。正當幼龜躊躇不前時,一只嘲鶇突然飛來,它用尖嘴啄幼龜的頭,企圖把它拉到沙灘上去。
3、自由讀這段話。
4、通過剛才的讀,你體會到什么?是怎么體會到的?
生:我體會到幼龜很機警。
生:我體會到幼龜很危險。
……
5、這段話是用第三人稱寫的,你能把它換成第一人稱來敘述嗎?
(1)自由練習。 (2)指名匯報。 (3)師生評議。
師:同樣是看著眼前的一幕,向導和游客的態度卻截然不同。請女生讀游客的話,男生
讀向導的話,我讀作者敘述的語言。
6、分角色朗讀第四自然段。
師:現在,你們明白向導說的自然之道指什么了嗎?
教師小結:向導認為嘲鶇啄幼龜,這是自然之道。作為人類,不能插手介入,可是在一片“不能見死不救”的呼喊聲中,他極不情愿地救下了這只小海龜。這樣做帶來了什么后果呢?請同學們讀一讀下面這段文字。
三、 學習課文5——8自然段
1、課件出示: 那只先出來的幼龜,原來是龜群的“偵察兵”,一旦遇到危險,便
會返回龜巢。那只幼龜被向導引向大海,巢中的幼龜得到錯誤信息,以為外面很安全,于是爭先恐后地結伴而出。從龜巢到海邊的一大段沙灘,無遮無攔,成百上千的幼龜結隊而出,很快引來許多食肉鳥。于是,很多幼龜成了嘲鶇、海鷗、鰹鳥的口中之食。
2、自由讀后談體會。
3、把上面這段話換成第一人稱用巢中幼龜的口吻來敘述。
(那只先出來的幼龜是我們派出的偵察兵,一旦遇到危險,便會返回龜巢。我們的偵察兵被向導引向大海,我們得到錯誤信息,以為外面很安全,于是爭先恐后地結伴而出。從龜巢到海邊的一大段沙灘,無遮無攔,成百上千的幼龜結隊而出,很快引來許多食肉鳥。于是,我們的很多同伴成了嘲鶇、海鷗、鰹鳥的口中之食。)
4、學到這里,你有何感受?
過渡:目睹了慘劇發生的經過,游客們后悔莫及,向導更是悲從中來。他們說了些什么,又做了些什么來補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