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生命 生命》
再讀課文,整體感悟:
師:我看到此時你們臉上的表情和剛才已經不一樣了。你們一定很欽佩,很震驚,一定有許多沒有想到的事情!來,孩子們,捧起書,把給你感受最深的句子畫出來,反復讀一讀。可以默讀,可以放開聲音讀。
生:自由讀、用筆畫。(師巡視提醒學生坐姿。)
師:邊讀邊畫時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作者在文中寫了哪幾件事?
品讀學習2──4段
師:誰能用自己的話概括的說說文中的三件事。
生:飛蛾在我頭上飛來飛去,我捉住了它,它求生的欲望讓我放了它。
師:能再簡練點嗎?
生:飛蛾那種求生的欲望令我震驚。
師:好極了!就用它:飛蛾求生(板書)第二件呢?
生:磚縫里掉進一粒瓜子,小瓜子在沒有陽光、沒有泥土的磚縫里長出一截小瓜苗。
師:用書上一個詞概括。
生:冒出一截小瓜苗。
師:太好了!磚縫冒苗。(板書)還有?
生:我用醫生的聽診器靜聽自己的心跳。
師:很準確!靜聽心跳。(板書)我們班同學的概括能力真的了不起。
第二課時
一、在交流中入課──引發對生命的思索
師: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生命 生命》一課。
師:生命是什么呢?你問過自己嗎?
生:(依然坐著,不好意思地)我沒有想過。
生:(抓抓腦袋)我也沒有想過。
師:我知道,很多同學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師:說實話,我和你們一樣,從沒想過“生命是什么”的問題。但是,有人想過,就是她。(出示課件:杏林子照片)她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師生齊說:杏林子)
師:你發現了嗎,這個題目和我們以前經常讀到的文章題目,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呢?
生:這是重復的。
師:哈哈,我沒有聽明白。
生:以前我們學的都是一個題目,而這次是同樣的,而且是重復的。
師:終于聽明白了!也就是說,原來我們學的文章題目一般都是一個詞,或者是一句話,而這一次的題目是兩個詞,并且兩個詞──
生:(恍然大悟般)──是同一個詞的重復。
師:那么像這樣的題目你會讀嗎?你來!
生:生命(停頓)、生命。
師:她會讀,她知道在這兩個詞語之間要有所──
生:停頓。
師:對!要有停頓,不要連起來讀它,誰再讀?
生:生命(停頓)生命(第二個詞音量加大加重)
師:她也會讀,你知道我為什么說她也會讀嗎?
生:他把第二個生命加強調了。
師:對,他讀出來的兩個詞語在聲音的高低、輕重上的變化,讀出了區別,所以,你也會讀,
師:我們一起來讀。
生:生命!生命!
二、在閱讀中品悟:觸摸生命的脈搏
1、初讀感知文章內容:
師:誰來把課文讀給大家聽?先讀第一段。
生: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第一自然段)
師:她讀得非常流利,吐字清晰,但是,我有一個更高一點兒的要求:讀書的時候要盡量把這個句子中所表達的內容,通過你的朗讀表達出來。比如這段話中,寫作者在干什么。
生:在思考。
師:對,在思考,讓我感受到你也在思考。再試讀一遍。
生: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
師:好多了,哪位同學再來試一試?
生: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
師:同學們一起來!
生: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
師:對,盡量把文字所傳遞的信息通過你的朗讀表達出來。第二自然段,誰來讀,
生:夜晚,我在燈下寫稿子,一只飛蛾在我頭頂上飛來飛去,騷擾著我。
師:騷擾,理解嗎?
生:打擾,擾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