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人家教學設計
教材依據 《鄉下人家》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六組,第21課。
設計思想
《鄉下人家》這篇課文,作者緊扣“獨特、迷人”,向我們展示了鄉下人家所具有的特色。根據中年級兒童的認知特點,學生對故事內容感興趣,而散文“形散神聚”,對于四年級學生而言,是陌生的,學生不容易在頭腦中形成表象。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以誦讀和品味為主。教學中首先抓住題眼,從學生較熟悉的場景入手,激發學生讀的欲望,然后通過不同的朗讀要求,引導學生不斷與文本對話,自主探尋美,體驗美和交流對美的感受,逐步感悟課文內涵,體會其意境。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有感情朗讀課文,體會文字所描繪的意境。 過程與方法:通過自主閱讀、主動探究。開展交流、感受美好。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鄉下生活的美好,領略文中所描繪的美景,發現家鄉的美、自然的美,由衷地喜愛家鄉、喜愛自然。
教學重點
能在品味文字的基礎上體味鄉下人家生活的美好。 教學難點 體會從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場面展現出來的鄉村生活的美。
教學準備
有關鄉村生活場景的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1、播放課件: 池塘里嬉戲的鴨鵝、小河邊搗衣的婦女
檐下掛著的串串紅辣椒、院子里悠閑的公雞
田間戴笠勞作的農人、夜空下的聲聲蛙鳴。 問:看到這些情景,你有什么感受?
2、請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自己所了解的鄉下生活是怎樣的。
3、今天,讓我們隨著作家陳醉云細膩、優美的筆觸一起走進鄉村生活,一起領略它那份獨特的美。(師板書:21、鄉下人家) [設計意圖:觀看課件,直觀感受鄉下美景,從而讓學生進入的優美的情境,激發其學習的興趣,巧妙地引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說說鄉下人家給你的感覺。
2、全班交流
(1)你覺得鄉下人家是怎么樣的?師隨機板書:獨特 迷人 (2)原來鄉下人家這么美,怪不得作者感嘆道:
生齊說: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有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
(3)全班齊讀最后一節,理解“獨特”“迷人”的含義,進而理解整段話的含義。 師小結:“獨特”指“獨有的;特別的”;“迷人”是說“吸引人”,這句話是說鄉下人家,在任何時候,在任何季節都有著自己特別的,很吸引人的美。真是這樣嗎?同學們,讓我們再來讀讀課文,從作者的描述中去發現鄉下人家那“獨特”“迷人”的美吧!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認真讀文,抓住課文主旨。]
三、精讀課文,品味語言。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你認為課文描寫的哪一處鄉村風景最美,劃出來,反復讀,并聯系課文內容說說自己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