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人家 案例
三、深入文本角色,顯現樸實語言
根據文章內容,創設一定的情景,讓孩子置身其中,并開展與角色相吻合的實踐活動,從中體驗這一角色的思想、情感、能力、素質等,從而深入理解和感悟文本內涵。使學生的心靈受到振憾,文本中的內涵已經轉化為孩子內心世界的靈動與激qing了。
在本節課中,我讓學生在柔和的音樂中想象,“假如你就是一個竹筍,從春天的泥土探出頭來,你最想做些什么?說些什么呢?”讓學生想象寫話。有的學生寫“我是一個可愛的竹筍,從春天的泥土里探出頭來,我想看看我的媽媽長得有多高。”有的學生寫:“我是一個小小的竹筍,從春天的泥土探出頭來,我想經受得住風吹雨打,長得更加茁壯。”有的學生寫:“我是一個脆弱的竹筍,從春天的泥土里探出頭來,我想看看這個世界有多精彩。”還有的學生寫:“我是一個漂亮的竹筍,從春天的泥土里探出頭來,我想看看我的伙伴們,我想跟他們一同快樂地玩耍。”學生在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后,張揚了個性的同時,雨后春筍的情景仿佛在學生的眼前油然而生,再讓學生去通過朗讀聲把自己的體驗表現出來。通過這樣的語言訓練,學生真正走進了文本,與作者的情感融為一體了。
在課堂中,教師應以學生為本,精心設計,尋找文中的語言的訓練點,讓學生科學、扎實地進行語言實踐,使學生的閱讀、理解、表達中接受作者的思想,感悟語言的魅力,讓學生的解讀、品味文本的過程中,聽說讀寫能力也得到發展,情感得到熏陶,那么,我們的語文課堂就會呈現出紛呈的生態化發展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