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時田園雜興》教學設計
1.指導讀準字音,讀出節奏:
⑴ 請說說詩應該怎樣讀?有什么要求?
⑵ 明確詩歌的朗讀方法:朗讀詩歌,要求正確、流利、讀出詩的節奏。
⑶ 聽范讀
⑷ 個人自由朗讀。
⑸ 指名試讀,評議。
2.讀了這首詩,你能簡要的說說詩歌寫什么情景嗎?
3.小聲自讀,邊想邊畫: 想想這首詩描寫的是什么季節的田園風光?詩中都寫了哪些人物?他們分別在干什么?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季節:從哪個詞讀到的?理解“桑陰”師:桑就是桑樹,桑陰就是——桑樹成陰了,當桑樹成陰時,那就是——夏天)
引導回答上面問題,并小結板書: 村莊兒女──耘田織布 童孫────學種瓜
齊讀(正音,注意讀出詩的節奏)
三、學習詩文,探究詩意
1、交流學法
師:同學們,古詩語言簡練,但含義深遠,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先要了解詩的大概意思,平時遇到一首新的古詩你是怎么學的?(交流學習方法)
師:是的,這些都是學習古詩的方法。接下來,咱們就先借助詩句下面的注釋,來讀懂重點字詞的意思,把這些詞的意思串起來就是每行詩句的含義,再把每行詩的意思連起來,用上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整首詩的意思啦!
2、學生自學
3、大概說說詩句的意思。(同桌說,指名說)
(1)剛才,你讀懂了哪句?
(指點“傍、績、各當家”等重點詞在詩句中的意思。)
師:“績”,在這兒是指一個動作,搓;“夜績麻”就是指——
“各當家”,指各有各的本領,各有各的事做,“村莊兒女各當家”就是——
“傍”,表示靠近的意思;“也傍桑陰學種瓜”的意思是——
師:知道了這些詞在古詩中的意思,誰能把這首詩的意思連起來,再來說說?(2)教師隨機點撥語言表述上的流暢。
師:照剛才他的說法,你覺得還缺少些什么?(借助注釋,能把意思說完整了;借助工具書,讀懂詩意,是一種學習方法,但在說的時候我們還要有自己的想法)
4、質疑:還有哪地方不明白的?
四、品詞賞句想象悟情
1、(過渡)師:“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是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請大家再自由讀讀這首詩,邊讀邊想象,讀著讀著,你的腦海里,除了剛才讀懂的畫面,還出現了哪些畫面?(生自由讀詩,想象)
2、賞析“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⑴ 詩歌一、二句寫了什么內容?
⑵ 交流:(勞動的辛勞、繁忙及勞動所帶來的快樂)
想象:晝和夜分別指什么?圍繞耘田績麻啟發想象農民們除了“耘田績麻”還要干些什么活?(插秧、收割、犁地、積肥……)。想象范成大見此情景會對“村莊兒女”說些什么?(辛苦、勤勞、各有各的本事……)心里有什么感受?
明確:農民勞動的繁忙景象。
⑶ 結合想象誦讀(讀出敬重之情,讀出詩的節奏)
那好,請你來讀一、二兩行詩。(指名讀)
剛才你在讀的時候,眼前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誰再來讀?你的感受呢?
預設:
a、辛苦(你把這種感受讀出來。學生讀)
評語:你讀出了時間很長,是從“晝”到“夜”。你把他們的勞動內容讀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