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教學設計
生:齊讀
師:“我”告訴了你們什么?
生:重的物體落的快,輕的則慢。
師:信奉亞里士多德的忠實的你們,他說得對嗎?(隨便問幾名學生,統統相信)
二、扣“懷疑”,一疑激起千層浪。
師:幾百年前,人們都絕對相信亞里士多德?删驮谶@時,伽利略出來了,他第一個公然懷疑亞里士多德。他受盡了人們對他的責罵,就像剛才你們指責“我”一樣……
師:伽利略不單單是個人觀點的懷疑,他還要站在比薩斜塔上做公開試驗,公然挑釁亞里士多德的權威。
師:我就是年輕的伽利略,我就要在比薩斜塔上公開試驗啦。(教師表演立即站上凳子上俯視大家)同學們,你們都是前來看熱鬧的人們,你們會怎么說怎么做?
生1:這個青年真是膽大妄為,竟想找亞里士多德的錯處!
生2:等會兒他就固執不了啦,事實是無情的,會讓他丟盡了臉!
師:課件出示
“消息很快傳開了。到了那一天,很多人來到斜塔周圍,都要看看在這個問題上誰是勝利者,是古代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呢,還是這位年輕的數學教授伽利略?有的說: ‘這個青年真是膽大妄為,竟想找亞里士多德的錯處!’有的說:‘等會兒他就固執不了啦,事實是無情的,會讓他丟盡了臉!’”
生:個性朗誦
師:難道這么多的人們就這兩種聲音?請同學們動筆寫一寫,把他寫在這段話的后面。比一比看誰寫得好,說得又好,誰就有資格與老師一起參加表演。(課件出示)
“消息很快傳開了。到了那一天,很多人來到斜塔周圍,都要看看在這個問題上誰是勝利者,是古代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呢,還是這位年輕的數學教授伽利略?有的說: ‘這個青年真是膽大妄為,竟想找亞里士多德的錯處!’有的說:‘等會兒他就固執不了啦,事實是無情的,會讓他丟盡了臉!’”還有的人( )地說:“___________。”
生:匯報(精彩的出列參與表演)
師:(站在凳子上俯視大家)我就是伽利略,我站在比薩斜塔上正在做試驗。我左手拿著1磅重的鐵球……
生:(議論紛紛)參與表演的同學則盡情的想怎么說就怎么說(合理安排好擴音器)。
師:從剛才的議論聲中,你聽出了什么?(猜疑、指責、唾罵、懷疑、鼓勵……)
師:伽利略頂著人們的種種猜疑,甚至是唾罵,依然堅信自己的觀點。他是不是平白無故,只是年輕人為了出出風頭而故弄玄虛呢?他是怎么懷疑推理的?
三、明理,豐實伽利略形象
師:課件出示
(他想:如果這句話是正確的,那么把這兩個鐵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會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就應當比10磅重的鐵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兩個鐵球看作一個整體,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就應當比10磅重的鐵球快。這樣,從一個事實中卻可以得出兩個相反的結論,這怎么解釋呢?)
生:自由誦讀,談自己的收獲。
師:課件分別演示伽利略的兩種推理。誰愿意做小小解說員,老師一邊演示,你就一邊幫伽利略解說?
師:是的,從同一個事實中卻得出了兩個截然相反的結論,這的確讓人難以質信。我們再來看看當時的權威人士——亞里士多德的觀點。
師:兩個鐵球,一個10磅重,一個1磅重,同時從高處落下來,10磅重的一定先著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同時演示亞里士多德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