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哨》教學設計、反思
1、默讀課文,畫出你做喜歡的部分,體會作者豐富生動的語言。2、交流:讀自己喜歡的句子,談感受,隨機指導朗讀。
⑴ 那一張張紅撲撲的臉蛋,蒙上了一層晶瑩的細汗,猶如一朵朵沾滿露珠的月季花。(這是一個比喻句,這里把“孩子們的臉蛋”比作了“一朵朵晶瑩剔透的月季花”,這樣形象生動的語言,會產生一種意境的美)
⑵ 金黃的油菜花謝了,結出了密密的嫩莢;黑白相間的蠶豆花謝了,長出了小指頭似的豆莢;雪白的蘿卜花謝了,結出了一蓬蓬的種子。(這是一個排比句。作者通過細致的觀察,將一個五彩斑斕的田間世界再現出來,同時也蘊涵著一種豐收的喜悅)
(3)每根麥稈都擎起了豐滿的穗兒,那齊刷刷的麥芒,猶如樂譜上的線條,一個麥穗兒,就是一個跳動的音符。
(麥田正演奏著豐收的樂曲,這曲子令人欣喜。結合畫面進行朗讀指導)
(4) 草地柔軟而有彈性,比城里的體育館的墊子還要強,這簡直是一個天然的運動場!(“簡直”表示完全如此,這里運用對比、比喻的手勢形象地寫出了草地的茂密、柔軟,也寫出了孩子們的玩耍是那樣地貼近自然,更寫出了作者由衷的贊嘆。閱讀時,要讀出贊嘆的語氣)
小結:本文語言優美,細細讀來既有畫的意境美,又有音樂的韻律美。而這歡快柔美、悠遠綿長的麥哨聲,不正如孩子們那無拘無束、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嗎?
五、課外拓展,豐富語言
1、老師帶來自編的一首小詩,聽老師讀,大家再一起來讀讀。
2、作業
(1)把你喜歡的描寫生動的句子,積累到“讀書筆記”本上。
(2)閱讀選讀課文《可愛的草塘》。
【板書設計】
24*麥哨
歡快 柔美
豐收樂游戲樂服飾美 景色美 味道美
《麥哨》教學流程圖:
一、創設情景,揭題導入
1、賞鄉村風光,談直觀印象。
2、引入課題,認識“麥哨”。
二、初讀感知,吹田園牧歌
1、檢查生字,重點識記。
2、接讀課文,及時正音。
3、交流體會文章開頭、結尾兩次描寫麥哨的情景。
4、指導呼應吹麥哨,有感情朗讀。
三、細讀品味,賞田園畫意。
1、小組合作,讀書交流。
2、匯報品讀,感受生活。
3、再讀體味,學習寫法。
4、揭示主題,回歸課題。
四、激qing拓展,抒田園詩情
1、師范讀自編小詩《麥哨》。
2、引導孩子創編小詩,網上交流。
3、推薦閱讀《可愛的草塘》。
《麥哨》教學反思:
《麥哨》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六組的最后一篇略讀課文,主要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了解鄉村孩子的生活,體會其中的“歡快與柔美”,并品味作者優美語言,主動積累。上完這節課,自己感覺較好地達成既定目標,學生們在這節課上通過多次不同形式、不同層次的朗讀,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借助多媒體的運用,創設聲音與情境,讓學生們一路“讀、聽、賞、抒”,擁有一路的風景,最終到達文本所描繪的唯美境界,產生情與美的共鳴,用個性的語言與情感構筑起屬于自身的一片新的意境。
因為課前沒有了解孩子預習情況,感覺他們課文讀得不熟,在糾正字音上花了不少功夫,這是我備課時沒有預想到的,以至于最后想讓孩子“現場吟詩”這一環節沒能進行,只好放到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