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之舟》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了解駱駝適應沙漠生活的生理特點,明白人們為什么把駱駝稱為"沙漠之舟".
2,學習課文抓住特點,選擇有關材料,具體化的描寫方法.
3,課前能主動搜集積累資料,課上交流積累資料,完善和補充課文內容幫助理解課文內容.
4,培養學生愛動物的情感,增強保護動物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課文抓住特點,選擇有關材料,具體化的描寫方法.
2,理解為什么把駱駝稱為"沙漠之舟".
教學準備:
1,學生查找有關描寫駱駝身體特點和生活習性的相關資料.
2,電腦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板書課題)提問:"舟"是什么意思 (船)船在哪里航行 (江,河,湖,海)
沙漠里有船嗎 (沒有)沙漠之舟指的是什么 (駱駝)
看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嗎 (為什么人們把駱駝稱為沙漠之舟 ……)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
2,采用聯系上下文等多種方法解釋文中生字新詞.
3,教師出示詞語,檢查學生認讀.
滾熱的沙子 松軟的沙子 陷進沙子里 寬廣無邊的沙漠
刮起卷著沙子的旋風 大風卷著沙粒飛滾 移來整座沙丘
說一說這組詞語有什么特點 (都是描寫沙漠的.)
請你根據自己對沙漠的了解,用上這些詞語為大家描述一下沙漠的情景.
出示課件,感受沙漠,學生可以邊看邊說.
4,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再次朗讀,讀到自己滿意為止.
三,深入學習,理解課文內容.
1,駱駝為什么能在沙漠里生活
(1)學生自學.
①分組學習,在書中找出相關詞句,畫出來.
②邊讀邊討論:駱駝身體各部分有什么特點 這些特點跟駱駝在沙漠里的生活有什么關系
③填表
特殊生理構造 適合沙漠生活 成為交通工具
身高,脖子長望到很遠的地方
嗅覺靈敏 找水源,避旋風
鼻子能張能閉 沙塵難以侵入 沙漠里重要的交通工具.
腿上有胼胝 不會燙傷
腳掌寬厚,腳趾分開不會陷入沙子里
背上有駝峰 儲存養料
(2)檢查自學情況.
指名學生展示自己所填的表格.
用"由于……因此","因為……所以",或"是因為"等詞語將句子連起來.
例如:由于駱駝腿上有胼胝,因此不會被滾熱的沙子燙傷.
(3)學生補充介紹查找到的有關駱駝的資料.
(4)指導學生朗讀第一自然段.
(5)討論:駱駝身上的這些特點是按什么順序介紹的 (從上到下,從頭到腳的順序)
(6)小結:這一段除了第一句外,其他的句子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前半句介紹特點,后半句說明作用.
2,人們為什么把駱駝稱為"沙漠之舟"
(1)小組進行合作學習.先讀讀課文2,3,4自然段,然后討論,找出答案.看哪個小組又快又對.交流前提示:將駱駝的特殊本領和駱駝的特點相結合進行交流.
(2)學生交流.
(駱駝身體高,脖子長,能望到很遠的地方,能夠為旅行的人帶路;駱駝嗅覺靈敏,人們可以用它來預報氣象;駱駝有寬厚的腳掌,腿上有胼胝,背上有駝峰,人們可以利用它做沙漠里的交通工具,所以人們把駱駝稱為"沙漠之舟".)
(3)思考:沙漠和大海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大海和沙漠都是"寬廣無邊"茫茫一片;大海波濤起伏,沙漠里"到處是高高低低的沙丘";海上的風浪很大,沙漠里的大風"很可怕",經常"卷著沙粒飛滾".)
駱駝和船相似的地方 (船是海上重要的交通工具,駱駝是沙漠里的重要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