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語文天地》教學指導
〖日積月累〗寫摘錄筆記
本單元的摘錄筆記指導,可以結合主體課文中的重點語段進行。《中華民族的最強音》運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關于比喻,老師不要講太多的修辭知識,要讓學生通過朗讀、比較來體會這種寫法的妙處。《月光曲》一文,以形象的情景描述取勝,尤其是后三節文字,景色描寫尤為突出,還有《林中樂隊》中二、三小節的擬人描寫,都是培養學生感悟、品味語言能力的好素材。教師可以利用這些內容對學生進行摘錄方法的指導,通過這種方式積累語匯,提高理解能力。
讀古詩
四句詩選自白居易的長詩《琵琶行》。《琵琶行》作于白居易貶官到江州的第二年,全詩共分四段,八十八句。作品借著敘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涼身世,抒發了作者個人政治上受打擊、遭貶斥的抑郁悲凄之情。
《琵琶行》一詩中集中描寫音樂的十四句詩是: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詩人在這里用了一系列的生動比喻,使比較抽象的音樂形象一下子變成了視覺形象。這里有落玉盤的大珠小珠,有流囀花間的間關鶯語,有水流冰下的絲絲細細,有細到沒有了的“此時無聲勝有聲”,有突然而起的銀瓶乍裂、鐵騎金戈,它使聽者時而悲凄、時而舒緩、時而心曠神怡、時而又驚魂動魄。
嘈嘈:聲音沉重悠長。
小弦:指最細的弦。
切切:弦聲幽細瑣碎。
〖自讀課文〗
這是一首西班牙民歌。歌詞分為三段,最后一段是結束句。前三小節分別將吉他比喻成丑小鴨、竹籬笆、少年的夢想和童話、星星、朝霞、友人的悄悄話、駝鈴、燈塔、我需要的聲聲回答。充分反映了吉他在西班牙詩人心中的地位和影響。每一段歌詞的結尾都是一句:你是我的吉他。重復出現,反復強調,抒發了詩人熱愛音樂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朗讀歌詞,找出詩人把吉他分別比喻成什么。交流討論,這樣的比喻是否合適。有條件的可介紹吉他這種彈撥樂器的相關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歌詞意思,體會詩人熱愛音樂的思想感情。
〖習作〗
進行此項活動,教師可在開始學習本單元時就有計劃地指導學生著手準備。例如:出示主題單元《音樂》之后,就可以讓學生談一談自己喜歡什么音樂,初步交流 ―――“我最喜歡的歌曲和樂曲”,或“我最喜歡的樂器”;學習完《中華民族的最強音》一文后,可以引導學生結合本課的寫法想一想:自己為什么喜歡這種音樂,是因為一個難忘的故事?是因為聽著它能引起美好的想像……力爭讓學生把喜歡的原因說具體,避免三言兩語就無話可說。學生在此基礎上從中任選一題著手準備。單元學習結束后,請學生們以自己選擇的話題分成小組來交流,在此基礎上,鼓勵所有的學生就“假如世界上沒有了音樂……”話題展開想像,并能夠把自己的想像寫成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