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尋生活中的最佳——《最佳路徑》教學談
教學設想:
教學中我們為什么不能從最佳路徑的評選開始呢?
為何評委們要將最佳路徑授予迪斯尼樂園的路徑呢? 讀文找理由,然后模擬評委會開會討論的過程,在模擬中將格羅培斯的認真敬業,將道路設計的靈感的奇遇,將道路的優秀展現出來。
最后請孩子們給格羅培斯寫頒獎
讀文之后我們不能不思考,這最佳路徑是誰的最佳呢?1、游客的最佳選擇,方便快捷。2、格羅培斯的最佳,他創造性的完成了他的設計。3、專家眼中的最佳。因為道路是優雅、自然的。
教學設想:
教學中我們為什么不能從最佳路徑的評選開始呢?
為何評委們要將最佳路徑授予迪斯尼樂園的路徑呢?
讀文找理由,然后模擬評委會開會討論的過程,在模擬中將格羅培斯的認真敬業,將道路設計的靈感的奇遇,將道路的優秀展現出來。
最后請孩子們給格羅培斯寫頒獎詞。
這一課時的教學策略是緊扣重點語句,引導學生研讀,層層深入地理解內容,把握文章思想內涵。具體的過程分四大板塊:
第一板塊,復習導入。首先有選擇地出示部分詞語:格羅培斯、微不足道、焦躁、海濱、漫山遍野、任其選擇。讓學生讀后選擇其中幾個連起來說說課文內容。這樣既復習了詞語,又鞏固了課文內容,還滲透了文中給人自由,任其選擇的人文思想。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我創設問題情境:這個最佳路徑是在老奶奶做法的啟發下產生的,具體的路徑是游人的腳踩出的,你覺得這個最佳路徑獎應該頒給格羅培斯嗎,他稱得上是大師嗎?以此問題為切入點,引導學生深入閱讀文本。
第二板塊,體會格羅培斯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一般來說,剛才的問題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在問題的引領下,先讓學生自主研讀第二自然段。在組織交流中,出示重點語句,抓住“40多年、50多次、大傷腦筋、更加焦躁、”等詞語引導仔細品讀。引導體會格羅培斯精益求精的工作品質。然后回到切入點:你覺得格羅培斯稱得上大師嗎?為什么?此時指導學生帶著敬意讀這幾句話,這樣真正做到了有感情朗讀。
第三板塊,感受尊重他人,給人自由的人文思想。這是本課的核心內容,也是最大的難點。先讓學生像學習第二段一樣,先研讀3-8自然段,討論格羅培斯是否稱得上大師。交流中,若學生談到格羅培思的創新思維,則給予肯定和鼓勵。但是,對于這種設計策略中所體現出的人文思想學生不大能注意到,或者體會不深。為此,設計了3個層層深入的問題:1、老奶奶和格羅培斯都采用了“給人自由,任其選擇”的做法,但他們的出發點也相同嗎?引導學生再次品讀第4自然段,抓住老太太“年邁無力”、“還擔心”,格羅培斯“深受啟發”,“立即返回”等詞,通過比較發現,老太太是無奈之舉,而格羅培斯是自覺地為人著想!2、“最佳”就是最好的意思,現在你認為這些最佳路徑好在哪里?讓學生讀第六自然段。若學生理解不到位,可以扣住“有寬有窄”組織教學,有寬有窄正顯示了游客的意愿,路也好在尊重了游客的意愿。3、接下來,再一次回到中心問題:你覺得格羅培斯是大師嗎?并進一步引申:格羅培斯的大師之大,大在何處?學生就能夠認識到,大師之大,不僅在精湛的藝術,創新的思維,還在精益求精的精神,更在他尊重人,為人著想的人本思想。從而深化認識。從更高的層次上理解了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