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黃羊》教學設計三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讀通課文,重點讀準“祁黃羊 中軍尉 晉悼公 解狐 壓根兒 落下了毛病”;
2、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3、以課文中心句“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為支點,通過分段,理清課文脈絡;
4、學習生字。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在這一單元里,沿著歷史的足跡,我們認識了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劉備,我們認識了大智若愚、拒收禮物的公儀休。他們猶如夜空的星辰、始終照耀著我們,感動著我們。今天,我們學習又一篇感動人心的課文——(板書并要求學生書空)祁黃羊。
師:這篇課文同學們一定讀過。能讀準這些詞嗎?
出示:祁黃羊 中軍尉 征伐 落下毛病
晉悼公 準許 辭職 合適 接替 推薦 舉薦 鄭重 慎重
教師引導逐組朗讀——1、糾正不準的讀音;2、點拔:“推薦”與“舉薦”是一對近義詞,“鄭重”與“慎重”不一樣。(慎重,小心謹慎地思量,深思熟慮,側重于內。而鄭重是嚴肅認真,多指表情凝重,側重于外)。
二、初讀(課堂上的初讀,而不是也不可能是真正意義上的“初讀”)
師:這些“攔路虎”都讀準了,再來讀課文也就容易了。下面請同學認真地讀一篇課文,讀了完課文,把書放下,要養成一個“掩卷沉思”習慣,思考這篇主要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并把它畫出來。然后再思考,根據這句話,課文可以分成哪幾段。在書上作個記號(雙斜線),明白嗎?開始讀——
教師巡視,點拔,提示學生分段沒有統一的答案……
三、讀書、交流
師:課文主要圍繞哪句話來寫的——“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你們是怎么分段的?
a1-2;3-11;12
b1-2;3-7;8-12。
c1;2;3-7;8-12(學生說出段意即可)
師:這則故事不像《三顧茅廬》那樣具有扣人心弦的情節,它就是由簡單的人物對話構成的,但聽同學們的分段,我忽然發現它也有一個清晰的過程。有起因,有發展,有波折而且還一波二折呢?
師:誰來讀‘事情的起因’
師:誰接著讀‘波折中的第一波’。(鼓勵學生多讀一句——讀到不久就去世了)
師:可是一波未平,又起一波,誰著讀。
(注意隨機指導學生讀好書——注意人物的語氣等!)
四、在感情朗讀的基礎練習并指名復述
師:飛將軍李廣因為盧綸的一首詩《塞下曲》而婦孺皆知,三顧茅廬的劉備因為羅貫中的筆而家喻戶曉,與他們相比,祁黃羊的知名度可差遠了,怎樣才能讓更多的人知道祁黃羊,領略他那種“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無私精神呢?只能*我們同學一而十,十而百地講,繪聲繪色地講給別人聽,大家愿意自己試試嗎?
五、指導生字書寫布置家庭作業(課后習題3)
重點指導:伐(斜鉤挺直)、晉(中橫拉長、托上蓋下)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通過研讀人物對話,感受祁黃羊一心為公的形象。
2、深入理解“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含義
3、對祁黃羊這一歷史人物有自己的評價。
一、導入:
課前板書:(四個歷史人物——祁黃羊、晉悼公、解狐、祁午)
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祁黃羊》這篇課文,課文里一共出現了四個歷史人物,誰大聲地讀讀。祁黃羊與他們分別是什么關系,他們之間的故事是圍繞一件什么事展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