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老師”
模仿 速度 捏碎 承受 薄薄 均勻
蛋殼 建筑師 輕便省料 袋鼠 跳躍
越野汽車 貝殼 坦克 某些 新式
堅固 薄殼結構
多音字:模(mo)(mu)行(sxing)(hang)
薄 (bao)(bo)
寫生字《習字冊》
學生自己學習后交流注意點(從字音、字形、字義上交流)
通過學習生字交流自己學習生字的好方法,從而相互啟發,相互幫助。
第二課時:
時間 教學環節 教學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25分
一、繼續感知課文內容,重點感悟。
讀課題質疑:人類的老師是誰?他們為什么是人類的老師呢?我們這節課共同來研究。 為什么說自然界種種生物真是人類的好老師呢?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邊讀邊想,細細地體會,可以把關鍵的詞句圈圈劃劃,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多讀幾遍,還可以做上記號。 交流人類在飛行設計、輪船設計、建筑設計三方面向生物是如何學習的?
學生自讀課文,體會理解。
學生交流討論:
(1)科學家從魚兒在水中自由升降的現象得到啟示,發明潛水艇。
(2)科學家研究鳥兒飛行的原理,發明了飛機。從蜻蜓那兒找到防止機毀人亡事故的方法。
研究蒼蠅、蚊子、蜜蜂等動物的飛行特點,造出了許多具有各種優良性能的新式飛機。
(3)工程師模仿鯨的形體,改進了船體的設計,大大提高了輪船航行的速度。
(4)建筑師根據“薄殼結構”的特點,設計出許多既輕便又省料的建筑物。
(5)人們模仿袋鼠造出了會跳躍的越野汽車。
(6)人們模仿貝殼制成了外殼堅固的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