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詩情》說課稿
三、說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新課
著名特級教師李吉林的“情境教學法”風靡全國,影響深遠,就在于這種方法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的熱情,因此本節課一開始,我就讓學生欣賞多媒體展示的畫面:畫面中有運河、草原、郁金香、奶牛、駿馬、長毛山羊、燈塔┄┄同時配以清遠悠閑的音樂。學生在享受音像帶來的美妙感受之余,很想知道課文是怎樣描寫這充滿情趣的田園風光的。
再者,《田園詩情》所描繪的是荷蘭的異國風情,學生在這方面的感性積累較少,創設情景渲染,給予學生感官的體驗,能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需求。學生在享受音像帶來的美妙感受之余,一定很想知道課文是怎樣描寫這充滿情趣的田園風光的。這就為下面的學習奠定了情感基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內容
1、出示自讀要求: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邊讀邊想,作者在荷蘭看到了哪些美麗的景色。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課堂的主人,讓他們充分地、自由地與文本對話,意在繼續讓學生認認真真地讀書,培養語感,增加其規范化語言的積累,同時有利于在朗讀課文中初步感知)
(三)師生互動,檢查自學情況
孩子初讀之后設計一個形勢新穎的闖三關來檢查學生的讀書效果,可以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第一關老師檢查學生生字詞的掌握情況。第二關,依據“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的原則引導學生運用多種策略理解詞語。第三關指名分自然段試讀課文,師生相機正音,指導讀通讀順,初步感知各自然段內容。這三關環環相扣,步步深入,體現了學習的螺旋上升。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字教學要重視對學生寫字姿勢的指導,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因此,我著重指導學生寫好易錯字“頑”和“肅”,以一字帶多字,讓學生扎扎實實地練好寫字基本功。
(四)誦讀課文,初步感受“詩情”
1、聽課文錄音(或自由誦讀),在自己認為具有詩情畫意的地方或優美的詞句下畫線,不懂處做上記號。
2、小組交流。
3、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個段落先美美地讀一讀,然后讀給大家聽一聽。
(“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精彩句段”是第二學段的一個重點訓練項目,讓學生嘗試練習美讀課文,是為下節課分散難點。)
(五)課堂小結
教師激情描述:“遼闊無垠的草原,儀態端莊的奶牛,自由馳騁的駿馬,悠然自得的羊群,荷蘭的牧場就如同一幅幅充滿詩情的田園風景畫。下節課,我們將繼續通過誦讀去品味那里獨特的田園詩情。”這樣的結束語既總結課堂,又為下節課的教學做了很好的鋪墊,達到“課已盡,情未了”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