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實與信任》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19課,齊讀課題
1、請同學們打開課本,默讀全文,找出含有課題的那句話,用"~~~~~~"劃出。
2、課文中說,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我們該怎樣讀課題呢?
二、學習1—3自然段
過渡:作者為什么這樣說?誠實和信任真的比金錢還重要嗎?請同學們輕聲讀1-3小節,讓我們一起回到那個夜晚。
1、學生自讀1---3自然段
2、誰能用簡潔的話說說那個晚上發生的事?
3、那么,在這個故事中,大家覺得"我"是個怎樣的人呢?請同學們再一次默讀課文1-3自然段,可以在你印象深的地方圈圈劃劃。
(1)出示:“我環顧四周,看不見一個人。便在路燈下寫了一張紙條,壓在小紅車的雨刷下。字條上,我寫明自己的姓名,電話,希望車主與我聯系。”
a、讀了這句話,你有什么體會?
b、深入探究:
(a)什么叫環顧?我為什么要環顧?(讓學生討論理解:環顧的目的是看看車主是否在場,以便及時道歉,賠償。并非想溜之大吉。)
(b)在“我”當時所處環境下,換了有些人,可能就會一走了之。讀讀課文,找找一走了之的理由。(學生聯系課文說理由:①這輛車的車頭超出停車線二三十厘米,小紅車車主也有責任。②“天很黑,又有點霧,盡管有路燈,能見度仍很差”我完全可以趁黑一走了之。③“我環顧四周,看不到一個人。”反正沒有人,誰也不會知道這是我干的事。)
(2)小結:應該是雙方共同承擔的責任,作者卻嚴于律己,寬以待人,這種精神真令人敬佩,誰能讀好這句話?
出示:這輛車的車頭超出停車線二三十厘米,但它畢竟是停著的,責任應該在我。
(3)“我”留下了字條,字條上會寫些什么呢?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你會怎么寫這張紙條?
a、學生說紙條內容。要求學生說清事件,并告知自己的名字、電話。
b、現在你準備把這張紙條……?(生:壓在車刷下。)
c、我想勸你別放,為什么呢?防人之心不可無,你能信任一個素不相識的人嗎?(學生思索到底要不要放。)
d、指名問決定留下紙條的同學:你依然決定留下紙條,為什么?(生說理由:“我”如此誠實,小紅車主人肯定很感動,相信他不會來訛詐“我”的。)
(4)“我”留下了字條,你覺得我還留下了什么?(板書:寫紙條留下誠實與信任)
(5)就是這么個夜晚,作者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主動留下字條,希望車主與他聯系。同學們,假如你是小紅車主人,當你看到這張字條時,你會怎么想呢?
過渡:是啊,剛才同學們說的,正是小紅車主人所想的。所以,事隔三天,他主動打電話與作者聯系,請同桌分角色練讀"打電話"部分。
三、學習4---10自然段
(1)出示第一次對話。
a、請兩生合作讀對話。
b、讀了這一次對話,有什么問題嗎?(作者把小紅車的反光鏡撞碎了,為什么小紅車的主人還要感謝他?)
是啊,讓我們帶著這個疑問讀第二次對話。
(2)出示第二次對話。
a、生自由讀,思考(小紅車主人自己也有錯,但作者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主動留下字條,這使小紅車主人很感動,所以他要感謝他。小紅車主人覺得作者是個誠實的,值得敬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