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實與信任教學反思
誠實與信任教學反思
《誠實與信任》一文記敘了“我”深夜驅車回家途中,不小心撞碎了路邊小紅車的反光鏡后,主動留下寫有自己姓名、電話的字條。后來,雙方通過電話使事情得到圓滿解決,說明了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的道理。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誠實與信任》這篇文章,我認為,其中“誠實”和“信任”是具有因果關系的。事實上,正是因為作者的誠實(主動留下字條要承擔責任)和對一個陌生人的信任(留下真實姓名和地址),才贏得了對方的信任。因此,在課堂上,我著重引導學生通過字里行間去體會“我”“誠實”的種種體現。
一、責任
“這輛車的車頭超出停車線二三十厘米,但它畢竟是停著的,責任應該在我。”這是文中有關此次事故責任認定的一句話。通過閱讀,我們當然明白,“我”是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可是,到底從那看出“我”具有責任心呢?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這一點。我和學生一起為這次事故做一個責任劃分:兩車碰撞,開車的“我”當然負有責任;可是停車位置的偏差也是導致這一事故的一方面原因,所以小紅車的主人也有責任。而在文中,“我”并沒有因此而去責怪他人,卻是將責任攬在了自己身上,這更加說明“我”是一個有責任心的人。
學生明白了這一點,也就為理解下面的“誠實和信任”打下了一個情感基礎。
二、字條
“我環顧四周,看不見一個人,便在路燈下寫了一張字條,壓在小紅車的雨刷下。”
這是很短的一句話,在文中卻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這是“我”誠實行徑的體現。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誠實。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我”環顧四周是希望看見人還是看不見人呢?“我”希望看見的人是誰呢?這樣一來,學生就很容易進入當時的那個情境之中,將自己當作了文中的“我”,一切從“我”的思考角度出發。在一番述說之后,學生也就加深了對“誠實”的理解。
三、聯系
“事隔三天,一位陌生男子打來電話……”
在打電話聯系的著部分教學中,我抓住一個關鍵詞語——感謝。打來電話的陌生男子并不是為了興師問罪,反而說出了“感謝”這個詞,這不是讓人很有些疑惑嗎?我就從這疑惑出發,和學生一起讀、一起研究,最后得出,感謝是源于感動(我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留下字條),感動是因為小紅車主人的對誠實與信任的理解(人與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你給我留下了誠實和信任,這比金錢更重要)。當然,最后這話的出現因為了有了前面地鋪墊,此時出現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最后的拓展階段,我就從“人與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入手。讓學生說書這世界上還有哪些東西比金錢更貴重?愛情、親情、友情、尊嚴、理解……學生此時應該知道了什么東西珍貴了。
《誠實與信任》教學反思
今天的課堂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是很高的,對誠信有了一個很好的認識,主要源于課文中的故事確實感人。主人公在無人知道的情況之下,能夠留下地址和電話號碼,而被撞壞反光鏡的車主也能寬宏大量,這是人與人之間多么美好的境界啊!這樣的一篇道德范文怎能不打動學生呢?因此,學生上課的積極性高也在情理之中。但是細細推究起來,也不全是。在處理一二三自然段時,我設計了一個比較有爭論的問題:你認為“我”有責任嗎?于是學生就此展開了爭議,有學生說責任在我,因為小紅車是停著的,車內沒人,而我是開車的,當然責任歸我。也有學生說我沒責任,因為小紅車頭超出了停車線二三十厘米,這是小紅車主自己不好。也有學生說盡管小紅車有責任,但我畢竟是開著的車,而對方是停著的車,所以責任在我。一個小問題引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也很自然地化解了難點,為理解“人與人之間還有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你給我留下了金錢和信任,這比金錢更重要。”這一句全文的中心句,也是課文的重點句做好了鋪墊。對后文的處理我采用了角色朗讀的方法,學生也很感興趣。而且學生真的是有所感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