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教學設計
(4)同學相互之間試著說說詩句的意思。
2、學生自學。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必須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而要擁有自學能力,必須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因而讓學生帶著已有的知識儲備,帶著工具書、課外資料,帶著自己的學習伙伴共同學習,這樣的課堂才是真正屬于學生的,才是真正關注學生發展的,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3、檢查自學情況,理解詩歌的意思。
師:同學們剛才學得非常認真,現在是你們展示學習成果的時候了。
(1)、指名讀古詩:誰來讀一讀這首詩?很好,這位同學把這三個生字都讀正確了。爆(bào)屠(tú)符(fú)。指導字的寫法,注意結構勻稱,橫筆畫較多,寫時應當平行等距。
(2)、輕聲讀一讀這首古詩,你有什么疑問?你知道古人過春節都有哪些習俗?你是從哪句話中讀出的?
(3)、質疑:屠 蘇:屠蘇酒
曈曈日:太陽初生時光亮耀眼的樣子
桃 符:古代風俗,農歷正月初一時人們用桃木板寫上“神荼”“郁壘”兩位神靈的名字,懸掛在門旁,用來壓邪。“桃符”后來就是指春聯。
交流:古人過春節的習俗有:燃爆竹 飲屠蘇 迎紅日 新桃換舊符
(4)、說詩意:理解了詩中疑難的字詞,那么詩歌的大概意思是什么呢?誰來說說?
詩意:在陣陣鞭炮聲中送走舊歲,迎來新年。人們迎著和煦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旭日的光輝普照千家萬戶。每年春節人們總要拿新春聯換掉舊春聯。
三、精讀感悟,體會詩情詩景。
春節是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期盼的節日,那么過春節時的氣氛是怎樣的呢?(歡天喜地、熱鬧萬分)
1、生自由朗讀古詩,思考從詩中什么地方我們能感受到過年時那歡天喜地、熱門萬分的氣氛。
師生交流:
(1)“爆竹聲中一歲除”
你有過放爆竹的經歷嗎?讀著這句詩你的眼前仿佛出現了怎樣的景象?(引導生觀察文中的插圖,并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描述放爆竹時那快樂的情景。)
(2)“春風送暖入屠蘇”
師補充介紹:古時飲屠蘇酒,方法很別致。一般人飲酒,總是從年長者飲起;但是飲屠蘇酒卻正好相反,是從最年少的飲起。大概年少者一天天長大,先飲酒以示祝賀,而年長者過一年少一年,后飲以示挽留。從這我們知道喝屠蘇酒不僅是為避邪,而且還為了慶祝年少者一天天長大,同時也是為了祝愿年長者更加長壽。想一想,在酒席上人們互相敬酒時,會說些什么呢?
(3)“千門萬戶曈曈日”
看到這普照千家萬戶的光輝燦爛的陽光時,你看到的僅僅是陽光嗎?還有怎樣的感覺?這陽光還象征著什么?象征無限光明美好的前景。
(4)“總把新桃換舊符”
看到家家戶戶都貼著那紅紅的春聯,你有什么感受?看看書上的這戶人家門上對聯寫的什么內容?從這副對聯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過年了,你家門上都貼了什么春聯?從自己家貼的春聯上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設計意圖】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已有的知識儲備對于學生的學習效果有很大的影響。而春節對于學生們來說不是一個陌生的話題,提到春節,學生頭腦中總會浮現出許許多多幅美好歡樂的畫面,而詩中的放爆竹、喝酒(屠蘇酒)、貼春聯,學生都有直接的生活體驗,因此結合詩歌回憶生活場景,這些生活場景通過古詩再次讓學生們很快感受到了那份歡樂,自己的生活體驗實際上很好的幫助他們理解了詩句,而詩句所描繪表達的內容又反過來加深擴大了孩子們對新年到來的感受,二者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