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說課稿
2、教學目標:
①、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觀,體會泉城的泉水多、泉水美,激發熱愛祖國大自然的思想品德。
②、理解第1自然段的句式特點,會用“有的……有的……”練寫一段話。
③、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教學重點:
理解第1自然段的句式特點,會用“有的……有的……”練寫一段話。
難點:體會趵突泉冒上的水像三堆白雪。
4、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二、說教法、學法
1、教法:采用變序教學法進行教學。先讓學生復習課文最后一小節內容,弄清為什么稱濟南為泉城,練習用上關聯詞說清楚。然后自然過渡到第一段的學習,讓學生感受到泉水不但多、而且美。最后讓學生選學課文中詳寫的一處泉水,弄清這一處泉水的位置和特點,并練習以導游的身份進行介紹。
2、學法:啟發式自讀自悟法。
三、說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主要是帶領學生學習生字詞,掃清文字障礙,讀通課文。下面我重點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初步了解了課文內容,人們為什么稱濟南為“泉城”呢?
2、出示句子:濟南的泉水天下聞名,所以人們稱濟南為“泉城”。誰能加上“因為”連起來說一說。
【設計意圖】:一是讓學生回顧課文的主要內容,二是讓學生學習使用簡單的常見的關聯詞。
3、過渡:說到濟南,自然會想到濟南的七十二泉。
(二)、精讀第一段
1、出示句子:說到濟南,自然會想到濟南的七十二泉。學生齊讀句子。
練習填空:說起北京,自然會想起 。
說起杭州,自然會想起 。
說起上海,自然會想起 。
說起 ,自然會想起 。
【設計意圖】:讓學生發現句式的特點,聯系平時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進行語言的積累和知識的擴充。另外對活躍課堂氣氛有一定幫助。
2、自由讀第一自然段,思考:作者從哪幾方面寫泉水的,這些泉有什么特點?
3、出示句子:這些泉……秋雨瀟瀟。
a、讀一讀這個句子,思考:這些句子有什么相似之處?
b、學生交流討論:
(都有“有的”;前兩個句子寫泉水的形態,后兩個句子寫泉水的聲音;先寫看到的聽到的,再寫想像到的。)
c、回憶一下,平時的課外活動時間或者是體育課上,你們都做些什么活動呢?學生練習用上“有的”說一句話,如果能在后面加上自己想象到的,那就更好了。
【設計意圖】:首先是引導學生發現句式的特點,幫助學生悟透句式特征之后,我引導學生將目光轉移到歡騰的操場上,仔細想想同學們開展了哪些活動,是怎么開展的?又采用先扶后放的方式,引導學生用四個“有的……”說話。并拓展學生的思路,把視野放得更寬廣些,除了說運動項目,還可以說其它的內容。如天上的云、果園里的水果等。通過訓練使學生更深層次地積累語言。
d、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一段。再讀最后一小節。
【設計意圖】:在感情地朗讀課文是學生學習語言、感悟語言、培養語感的最有效的途徑。
4、過渡:濟南的泉水不僅多,而且也很美。在濟南的七十二泉中,最著名的要數珍珠泉、五龍潭、黑虎泉和趵突泉了。你最喜歡其中的哪一個泉呢?
【設計意圖】: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交給學生,給學生自由選擇學習內容的機會,以充分體現課堂教學的開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