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教案設計(精選17篇)
《泉城》教案設計 篇1
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寫景狀物的課文,介紹了泉城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觀。作者在細致觀察的基礎上,用優美的語言描寫了濟南名泉的奇麗景色。文章開頭總寫了濟南的泉不僅多而且美,結尾寫了泉城名字的由來。文中分四個自然段生動而詳細地介紹了珍珠泉的 “神奇”,五龍潭“泉多”,黑虎泉“水聲喧騰”,趵突泉的“大、清、美”,抒發了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背誦課文。
2、借助語言文字材料,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觀,體會泉城的泉多、水美,體會描寫泉城泉水流動的動詞在句子中的作用。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通過資料與文本學習,抓住重點詞句,學習作者的表達方式,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觀,體會泉城的泉水多、泉水美。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對泉城的熱愛,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
教學重點: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觀,體會泉城的泉多、水美
教學難點:體會描寫泉城泉水流動的動詞在句子中的作用。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師:這節課,我們繼續上第八課《泉城》,拿起右手和老師一塊寫課題。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泉城指的是?濟南為什么被稱為泉城?(板書:天下聞名)
誰能用因為……所以……連起來說一句完整的話?誰還能用之所以……是因為……說一說。男女生分別說。
二、感受泉水整體的美
師過渡:因為濟南的泉水天下聞名,所以
1、請大家讀課文的第一句話。師生接力,老師前半句,學生后半句。
2、這句話說明了什么?
還有一些事物它們的名聲也很大,我們來填一填吧!
一說到 就會 。
3、濟南的泉水名聲這樣大,一定有它獨到的特點。下面就讓我們透過文字去感受泉水的神奇與美麗。
4、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師提示:孩子們,只要你用心地去聽,用心地感受,一定會有如見其形,如聞其聲,如臨其境的感覺。
師:下面老師要提問題了“看看這句話共有幾個分句,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濟南的泉水的?”
俗話說的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沒找到答案,我們接著讀。
這些泉有的白浪翻滾,好像銀花盛開;有的晶瑩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聲音洪大,聽起來如虎嘯獅吼;有的聲音低細,聽起來如秋雨瀟瀟。
四個分句,從形態和聲音兩方面寫。
師:相信通過以上學習,我們一定能完成下面的練習。
5、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練習說話。
三.欣賞四大名泉
我們知道,濟南有72泉,作者只介紹了珍珠泉、五龍潭、黑虎泉和趵突泉。這是因為他們?這就是一種選材的方法,我們在寫文章的時候也要注意選擇最能表達中心的材料。讓我們走進這些景點,佇立潭邊,一飽眼福。
1、自己讀一讀2—5自然段,看看你最喜歡哪個泉?
2、老師最喜歡珍珠泉了,跟著老師一起欣賞(范讀第二自然段)。不動筆墨不讀書。邊聽邊想并用不同的記號標出來:珍珠泉在哪兒用...,為什么叫珍珠泉用 ,泉水是什么樣的?用~~~
1)珍珠泉在——泉城路北。
2)之所以叫珍珠泉是因為——泉水從地下往上涌,好像一串串珍珠。(小黑板出示句子)
3)在陽光的映照下,那珠串——忽聚忽散,忽斷忽續,忽急忽緩,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它們拎到了水面上來。
教師讀,學生四人一組表演。最佳表演獎。
女生們一齊有聲有色地讀一讀。這哪是朗讀啊,儼然就是在播音啊,太美了。誰再帶著我們欣賞一次?其他同學在欣賞的過程中別忘了我們的學習方法。
5、領略了珍珠泉的風采,我們可算是大飽眼福。三人一小組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個泉,去欣賞吧。注意我們的學習方法:(大屏幕出示學習法)
(1)邊讀邊畫:泉的位置;泉的名稱由來;泉水的特點。
(2)與同學交流。
(3)再讀、體會泉的美,表達你的喜悅。
6、遷移學法,匯報其他三泉。
7、指名說:你喜歡哪個泉?請教:五龍潭在什么地方?為什么喜歡它?(多)從哪兒看出來的?(匯注,泉群)匯注:幾處泉水從不同的方向流入,時間不同,聲音也不一樣,像秋雨瀟瀟。讀一讀,加深印象。
8、接下來我們又來到了哪個泉?誰來介紹?黑虎泉在哪兒?男生再一起來讀一讀。
9、名列七十二泉之首的趵突泉更是美妙奇特。
11、我們已經興致勃勃地游完了濟南的四大名泉,相信同學們一定能輕松地完成下面的表格。
有時間說說四個動詞的不同用法。
不知大家注意了沒有,同樣是在寫泉水的流動,課文卻用了四個不同的詞
涌、匯注、噴吐、冒
四、總結全文
請大家看著板書完成練習。
課文首先總寫濟南有 ,
然后分別寫了
、 、 、
最后再總寫濟南的泉水 .
同學們看出這篇文章的結構了嗎?總---分----總
五、作業
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8、泉城
珍珠泉 聞
72
五龍潭 名
泉
黑虎泉 天
趵突泉 下
《泉城》教案設計 篇2
教材分析:
《泉城》是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用書四年級上冊第八課。課文是一篇寫景狀物的散文,介紹了泉城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觀。作者在細致觀察的基礎上,描寫了濟南名泉的奇麗景色,抒發了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在對課文語言文字朗讀感悟的基礎上,體會作者對濟南壯麗景觀的發自心的贊嘆和熱愛。
4、背誦全文。
重點和難點:
1、理解掌握生詞。
2、體會濟南泉水的美麗、神奇。
3、體會作者對濟南壯麗景觀的發自心的贊嘆和熱愛。
教學準備:生詞卡片、教學圖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計:
一、直接導入,揭示課題。
欣賞一組美麗的圖片,讓學生猜出這是自己的家鄉-----美麗的大慶“油城”。
師:為什么大慶叫“油城”?
生:因為大慶盛產“石油”所以就叫大慶!
師:那你還能舉出這樣的例子嗎? 生:舉例。
師:濟南就是一座以“泉水眾多”而著名的城市,市區內有天然涌泉百余處,風景秀麗,所以人們成濟南為“泉城”。
今天我們就學習8.泉城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同學們讀的真響亮啊!
師:課前我們已經預習了課文,查閱了關于泉城的資料,下面我們簡單來匯報一下課前查閱有關泉城說的資料。
(那誰愿意來介紹一下你搜集到有關“泉城的資料”? ) 生:讀相關資料。
師:同學們知道得真不少,看來課前下了一番苦功。
老師也搜集了關于“泉城”的資料,誰愿意來讀一讀。
(呈東西走向帶狀 ) 出示幻燈片
師:這甲天下的濟南泉,到底有什么絕妙之處,能博得這天下第一的美譽?下面我們就一起跟隨作者游覽一番。
質疑:現在誰能告訴我你在游覽之前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呢?
到文中看一看,是否能在文中找到答案。
二、聽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
1、下面請同學們邊聽課文邊欣賞美景,然后談談你的感受? 美!
2、自由讀 美美地讀 概括說一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3、要想把課文讀好,要掃清字詞障礙,
出示幻燈片:讀詞語 變顏色的字寫字 范寫:
看來同學們對生字詞掌握得不錯,下面我們可以和作者一起去游覽泉城了。
4、指名讀課文,其他同學
思考:泉城這篇課文可以分成幾部分,有什么特點? 總分總
同學們我們在寫作文時也可以采用這樣的夠段方式
三、精讀課文。
我們所了解的泉城如此美麗,作者筆下的泉城又是怎樣的呢?現在我們就跟隨作者一起到泉城去游一游。
1、指讀第一自然段。其余同學仔細體會:通過課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1)這些泉有的白浪翻滾,好像銀花盛開;
由于白浪上下滾動、翻騰,所以看起來像銀花盛開一樣。說明泉水非常美麗。
2)有的晶瑩剔透,好像明珠散落;
泉水就像珍珠一樣晶瑩透亮,閃著光亮。我仿佛聽到了珍珠落地的清脆的聲音。
寫形
3)有的聲音洪大,聽起來如虎嘯獅吼;
誰來為我們模擬一下 虎嘯獅吼 呢? 你能在說就這樣帶有動物的詞語嗎?
模擬得逼真嗎?讓我們為他逼真的擬聲鼓掌!
4)有的聲音低細,聽起來如秋雨瀟瀟; abcc式
秋雨綿綿,秋風蕭瑟,寫的都是秋的凄涼,秋天容易讓人感覺悲楚,情緒低沉。秋天的雨尤其如此。誰知道秋天的雨聲有什么特點呢?
寫聲
① 作者通過泉水形、聲寫的如此美麗,老師要考考你們如果去掉一些詞, 你還會填上嗎 ?
② 試著背,如果老師在去掉一些詞語你還會填嗎?
咱們班的同學真棒,在這簡短的時間就會背誦了,你還能創作一段嗎?
這是一個并列式的分句,排比句。
③ 練習:
句式: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結束語:師:濟南的泉水引人入勝,其實它共有150多處,我們能全部走到嗎?
生:不能。
師:那我們去珍珠泉 五龍潭 黑虎泉和趵突泉四處,這句話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生:引起下文,
師:現在同學們的心情和老師的心情一樣,迫不及待地想去哪里游覽一番,那么我們下節課來繼續游覽在眾多泉中較著名的這四泉。
板書: 泉城
泉 美 多
/ \
形 聲
《泉城》教案設計 篇3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39
乘風飛揚 發表
這是一篇寫景狀物的散文,介紹了泉城最具有特色的自然景觀。作者在細致觀察的基礎上,按“總-分-總”的 順序介紹、描寫了濟南名泉的奇麗景色,抒發了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我覺得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從以下三點入手:
其一,充分地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我們可以以學生的問題和感受來組織教學,處理教學預設和生成之間的關系,讓學生在交流印象和感受過程中,理解和品讀課文語言,真正領略到珍珠泉的神奇。
其二,注重語言的積累。課堂教學中,我們不能只滿足于簡單的讓學生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而應該把閱讀和品位結合起來,在領會語言文字的基礎上,以生與生比賽讀、師與生比賽讀等方式,提高朗讀的效果。讓學生跟泉水進行心靈的“對話”,帶著自己的個性化的情感和認知體驗,再認真地讀課文,進一步促進語言地內化,最后的背誦練習也就水到渠成了。這樣的朗讀背誦才可能真正發揮積累之功,有利于學生以后的靈活運用。
其三,恰當地運用電教手段。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安排借助多媒體的影像技術為學生展現優美的畫面和精彩的過程。比如:在教學珍珠泉時,為安排學生觀看有關錄像,讓學生直觀地感知珍珠泉,為語言訓練提供了情境。通過談感受,進行口頭表達訓練,同時鍛煉了想象力;并且觀看錄像也為理解珍珠泉地神奇提供了感性經驗基礎,有助于學生進入課文,品味語言的魅力。最后讓學生邊看錄像邊背誦,既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語言,又促進了學生的積累。
(第一范文 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泉城)
此問轉載
《泉城》教案設計 篇4
教學內容:蘇教版小學語文《泉城》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觀,體會泉城的泉多、水美的特點,激發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的思想。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學習本課的生字。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觀及四處泉水的特點。
教學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去游覽一個美麗的地方——泉城 。(齊讀課題)
同學們讀得真響亮啊!看到課題你想說什么?
(生)泉城在哪兒?
(生)泉城是不是很多泉?
…….
(在學生回答后介紹濟南。)
評析:通過這一環節的設計,激趣導入,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創設情景,為下文的學習作鋪墊。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受。
(輕聲讀課文,力求讀準字音,讀通順。糾正易讀錯的字音。)
(學生閉眼聽配樂朗讀帶,要求邊聽邊想象畫面。)
師:來到美麗的泉城你想說什么?
生:濟南的泉水真美呀!
生:濟南的泉真多呀!
生:我覺得仿佛到了仙境一樣。
…….
(學生自讀課文感受泉城之美。)
評析:通過這一環節的設計,培養學生的想象力,放飛學生想象的翅膀,進行語言實踐。
三、精讀感悟文本。
師: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數一數這一段共有幾句話,每句告訴我們什么?
生答(略)
師:大家讀第二句,思考這句話共有幾個分句,從哪幾方面來寫濟南的泉水的?
(出示例句:
這些泉水有的白浪翻滾,好像銀花盛開;有的晶瑩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聲音洪大,聽起來入虎嘯獅吼;有的聲音低細,聽起來如秋雨瀟瀟。)
師:讀這兩句話你發現了什么?
生:在描寫泉水時,這句話用了“有的…….有的……..”讀起來很美。
師:你能把這種美讀出來嗎?
(生讀,然后指導學生齊讀)
生:我覺得第二句說泉水像明珠散落寫得很美。
生:這幾句都用比喻來寫泉水。
生:這兩句不僅寫了泉很美,還寫了泉的聲音。
………
師:這句話前兩句繪形,后兩句摹聲。運用比喻從形態和聲音寫出了濟南的泉多而美。
(指導學生有感情的讀文段,邊讀邊在腦海中展現畫面,并努力在展現畫面時能聽到聲音。)
生:讀書時我聽到了泉水翻滾的聲音。
生:我聽到了細碎的水流聲,有些像小鳥的叫聲。
…….
(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背誦文段。)
評析:在重點文段的閱讀中,努力挖掘教材中培養學生想象力的訓練點,引導學生在充分的、充滿個性的閱讀對話中,將文本語言轉化為會運用的“活”的語言。
四、練習:
觀察校園課間活動的一個場面寫一段話,用上“有的…….有的…….”。
評析:本課具有極強的語言感染力,用詞準確,語言優美,在教學中我力求讓學生在自由、輕松的狀態下,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情感,在誦讀中豐富體驗,形成積累。在閱讀的過程中,去感受泉水的種種形態和聲音,體會蘊含字里行間的意思和情味,進而去想象形象感受畫面之美。
《泉城》教案設計 篇5
泉城是一篇寫景狀物的散文,介紹了泉城濟南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觀。濟南泉水多如繁星,然而卻各具風采。珍珠泉,平地涌泉,形如珍珠,忽聚忽散,忽斷忽續,忽急忽緩,古人曾以百尺珠簾水面鋪的詩句贊美珍珠泉。趵突泉,泉水清澈,三股比吊桶還粗的清泉,水花四濺,噴射數尺,壯如白雪三堆。真是平地噴出三尺雪。作者在細致觀察的基礎上,描寫了濟南名泉的奇麗景色,抒發了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文章是很典型的總分總結構的課文。而且各段的布局及寫法也很相似。2-5段分別介紹了珍珠泉,五龍潭,黑虎泉和趵突泉這四大名泉,都是先介紹泉的位置,再抓住各自特點重點勾勒和描繪。我采用小導游的形式,讓學生分別介紹四大泉,后來考慮到文章的重難點,我還是設計分成三塊。把重點放在珍珠泉和趵突泉上。幫助學生抓住關鍵詞句體會泉水的特點。在珍珠泉的處理上,我讓學生去細細地品讀文章的語言文字,抓住“涌”“忽聚忽散,忽斷忽續,忽急忽緩”“拎”等關鍵詞,讓學生想象體會珍珠泉的美麗和神奇,再通過朗讀表現出來。五龍潭和黑虎泉這兩段比較簡單,我設計了一張表格,讓學生通過自讀填表來體會泉的地點,名字由來和特點,特點學生可能抓不住,因此我讓學生比較描寫泉水流動的詞語不同,由于已經給學生看了五龍潭和黑虎泉的圖片,體會到了這兩個泉的特點,因此,學生在說“匯注”和“噴吐”詞語的用法時說得比較到位。趵突泉是七十二泉之首,因此它的特點也是比較鮮明的,我先讓學生看圖說,然后去體會趵突泉的趵字的意思,最后學生水到渠成地理解了為什么趵突泉名列七十二泉之首。
《泉城》教案設計 篇6
一、教材分析:
《泉城》是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用書四年級上冊第八課。課文是一篇寫景狀物的散文,介紹了泉城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觀。作者在細致觀察的基礎上,描寫了濟南名泉的奇麗景色,抒發了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目的與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觀,體會泉城的泉水多、泉水美。
4、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憑借課文的語言材料,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觀,體會泉城的泉水多、泉水美,激發熱愛祖國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難點:通過關鍵詞句的品析,了解各個泉的特點,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
四、預習準備: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查字典理解認為較難理解的詞語,。收集有關泉城的一些材料。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談話導入:我們祖國山河壯麗,有許多名山大川,也有許多著名的城市,你們都知道哪些著名的城市,今天老師就以謎語的形式來考考你們。
a哪里被稱為春城?(昆明)
b哪里被稱為冰城?(哈爾濱)
c哪里被稱為山城?(重慶)
d那么濟南被稱為什么?(泉城)
2、板書課題:泉城
3、學生交流對泉城的了解。
4、教師簡介泉城資料:濟南是一座以泉水眾多而著名的城市,市區內有天然涌泉百余處,風光秀麗、奇特,所以,人們稱濟南為泉城。近代著名作家劉鶚在《老殘游記》中所寫“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佳句。就是泉城景物的生動寫照,那么,作者筆下的泉城又是怎樣的呢?這節課就讓我們跟隨作者去細細欣賞泉城泉水的美麗吧!
(二)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
1、請同學們自由讀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出示本課生字詞,找生認讀,糾正錯誤讀音。
3、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相機正音。
4、快速瀏覽課文,交流:本文主要介紹了泉城的哪幾種泉?泉城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生:本文主要介紹了珍珠泉、五龍潭 黑虎泉 趵突泉
生:濟南的泉水真美呀!
生:濟南的泉真多呀!
生:我覺得仿佛到了仙境一樣。
師:泉城是這樣的美麗和神奇,那么,課文是怎么描述的呢?我們來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三)品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感受泉水奇異的美,體會課文的表現方法。
1、自由朗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讀后交流:哪些句子寫的美?描寫了泉水的什么美?你能通過朗讀告訴我嗎?
出示:這些泉有的白浪翻滾,好像銀花盛開;有的晶瑩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聲音洪大,聽起來如虎嘯獅吼;有的聲音低細,聽起來如秋雨瀟瀟。
(1)小組討論。
(2)全班交流。
生:我感受到泉水形態美。
師:你從哪看出來的?
生:白浪翻滾、銀花盛開、晶瑩剔透、明珠散落。
師: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你看到的景象嗎?
生:泉水像閃亮透明的明珠灑落下來,這景象好美!
生:泉水像銀花盛開那樣美!
師:說的很好。你們能通過朗讀來告訴我泉水美嗎?
生讀…
師:這句話中你還感受到什么呢?
生:我還感受到聲音很美。我從聲音洪大、虎嘯獅吼、聲音低細、秋雨瀟瀟等詞語中感受到的。
師:你能來模仿一下虎嘯獅吼、秋雨瀟瀟的聲音嗎?
學生模仿
師:模仿的很像。你能讀好嗎?試試?
學生讀……
師:這么美的泉水,大家還愿意讀嗎?
生:想!(學生齊讀第一自然段)
3、作者筆下的泉水真是多姿多彩,那作者又是如何把這種美展示出來的呢?
學生交流:
生1:用了一連串的比喻,前半句是事實描寫,后半句是想象
生2:描寫有序,前兩個句子寫泉水的形態,后兩個句子寫泉水的聲音。
生3:運用了對比:水勢大的、猛的——水勢緩的、柔的,聲音低的——聲音洪大。
師:大家觀察的真仔細!寫泉水的這四個分句都用了哪個詞?
生:都用了 “有的”這個詞。
師:你真會發現。同學們回憶一下,平時的課外活動或者體育課上,你們都做了哪些活動?誰能學著作者的樣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來說一段話呢?如果能在后面加入自己的想象會更好。(學生思考片刻后)
生:體育課上我們活動開了:有的跳繩,有的踢毽子,有的跑步,有的跳遠。
師:你覺得自己造的句子好嗎?
生:不太好。
師:那么不好在哪呢?和書上這句再比較一下,我們一起來幫他提建議,好嗎?
生:書上用了比喻的方法,而他沒用,所以不太好。建議他也用上比喻句。
師:你真是個提意見的高手!讓我們采用這位同學的金點子再來說話。
學生交流……
師:本課描寫泉水的詞語非常的優美,你想將這些詞語變成自己的嗎?課后,老師布置你盡可能用上課文中的優美詞語,寫段話,好嗎?
5、總結,過渡談話:作者用凝練的語句,生動的比喻向我們展示了泉水的獨特魅力。在濟南的七十二泉中,最著名的要數珍珠泉、黑虎泉、五龍潭、趵突泉了。接下來,我們就跟隨作者,一起去游覽一下濟南的四大名泉。
(四)研讀2—5自然段。
1、找生讀第二自然段,其他學生體會:泉在哪兒?泉水有什么特點?你是怎樣看出來的?
(1)出示:在陽光的映照下,那珠串忽聚忽散,忽斷忽續,忽急忽緩,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它們拎到了水面上來。
生: 珍珠泉在泉城路北。
生:珍珠泉非常神奇。
師:你從哪些詞中感受到了珍珠泉的神奇?
生:我從“忽聚忽散”“忽斷忽續”“忽急忽緩” 這些詞中感受到了珍珠泉的神奇。
生:珠串一會兒聚在一起,有時又分散開,仿佛珠串落了滿地;有時又斷斷續續,有時上升得很慢,有時則快,真是變化多端啊。它神奇就神奇在變化多端,讓人捉摸不透!
師:誰來展現珍珠泉的神奇,讀出它的變化多端?(找生讀)
評價:我沒聽出急來,我沒聽出緩來,誰再來讀?
生:它還神奇在:這珠串就好像有人往上拎,顯得有生命力、有活力。
師:誰愿意來做做“拎”的動作?
師:你拎得這么快,你拎出來的泉水會是什么樣的呢?(提示:是急的還是緩的呀?)
師:你是在慢慢地拎,你拎出來的泉水又會是什么樣的呢?
師:神奇在“拎”,一個“拎”字給泉水賦予了生命力,再找找這段還有哪個字也讓我們感覺到泉水源源不斷的生命力?(涌)你真是個會讀書的孩子,你來讀讀這句話。(個別讀)
師:這一“涌”,涌出了串串珍珠,那珠串――(引讀)
(2)、現在我們已經游覽完珍珠泉,站在珍珠泉岸邊,你想對珍珠泉說些什么呢?
生:珍珠泉太美了!我真舍不得離開。
生:珍珠泉真不愧是濟南的名泉!
4、師:我們已經興致勃勃地游玩了珍珠泉,回顧剛才我們游珍珠泉時,先朗讀課文,找出描寫泉水特點的句子,再談體會。接下來我們要游覽濟南另外的三大名泉,請同學們先自瀆課文,找出描寫泉水特點的句子,再選一個你最喜歡的泉,仔細體會一下泉水的特點,一會兒請幾個同學領我們到另外的三大名泉游覽一番。
(1) 學生自學。
(2) 師:現在我們來到了五龍潭,誰來為我們導游一下五龍潭呢?其余同學對照課本插圖,看看你能發現什么?
生:它在舊城的西門外
生:我發現了五龍潭名稱的由來,它是由五處泉水匯注而成的,所以稱“五龍潭”
師:同學們注意了,這兒有一個詞表現了泉水的流動特點,為什么同樣是寫泉水的流動,珍珠泉用的是“涌”,而五龍潭卻使用“匯注”呢?
師:五處泉水匯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大的水潭。看,這就是五龍潭。水面很平靜,同學們能用學過的一句詩來形容嗎?
生:使我想起了“潭面無風鏡未磨”的詩句來。
師:你們能把泉的多給讀出來嗎?找生讀、 齊讀。
(3)、接下來我們又來到了黑虎泉,現在就請黑虎泉的小導游為我們介紹一下。
學生介紹。
(出示圖片)師:你看,這就是黑虎泉,泉水不斷地從老虎口中噴吐而出。從“噴吐”這個詞,你體會到什么?
生:可以看出泉流很急,水多而且流得快、猛;
師:你耳旁仿佛響起什么聲音?這聲音怎樣?
生:我的耳旁仿佛響起水聲喧騰的聲音,這聲音晝夜不息
師:你會用第一自然段學過的句子說說黑虎泉的水聲嗎?
生:黑虎泉聲音洪大,如虎嘯獅吼。
師:作者的用詞是多么精妙啊,不同的泉水有著不同的特點,請你把黑虎泉的聲勢給讀出來,好嗎?指名讀,
(4)師:我們現在又來到趵突泉,請喜歡趵突泉的小導游領我們去游覽一番好不好?其余同學觀看課本插圖。
學生介紹。
師:在濟南七十二泉中,趵突泉名列榜首,肯定有他獨領風騷的地方。誰知道趵突泉的“趵突”是什么意思?
生:跳躍、奔突,也就是泉水向上涌的意思。
師:【出示趵突泉的圖片】你們看,泉池中間正有一股清泉往上冒呢!課文又是怎樣描寫趵突泉的呢?請你讀一讀第五自然段。【出示圖片與文字】 指名讀
師:果真這樣嗎?看圖,說說趵突泉有什么特點?
生:泉池大,“占了大半個公園”;
生:泉水清,從“很清”“清清楚楚”這兩個詞可以看出;
生:泉水美,如同“三堆白雪”;
師:為什么是一堆堆的?
生:“比吊桶還粗”泉水量多,“咕嘟咕嘟”不停地在“冒”;
師: 現在你知道為什么趵突泉名列七十二泉之首了嗎?誰能讀出這天下第一泉特有的地位? 指名讀,齊讀
師:這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寫的《趵突泉的欣賞》一文中的片段,自己讀一讀!
生自讀
師:你感受到了趵突泉的清亮與活潑了嗎?再請你讀第五自然段,老師相信你能讀得更好!指名讀,師評,齊讀
(5)、師:剛才,隨著文字,我們領略了珍珠泉的神奇,五龍潭的泉多,黑虎泉的水聲喧騰和趵突泉的大、清、美,而又充滿活力。這四大名泉只是七十二泉中的一個縮影,七十二泉的美是多姿多彩的,讓我們再次來感受。(配樂齊讀)
(五)拓展延伸、激發情感,為美麗的泉城寫廣告詞。
生:人間仙境——泉城
生:最靈動的水域——泉城
…
(六)總結全文。
師:今天我們到濟南欣賞了那各具特色的四大名泉,難怪人們說:(齊讀課文最后一段)濟南的泉水天下聞名,所以,人們稱濟南為泉城。
(七)作業布置:
回家后給自己的爸爸媽媽當導游介紹濟南四大名泉
附:板書設計
珍珠泉: 涌 神奇
五龍潭: 匯注 泉多
泉城 黑虎泉: 噴吐 水聲喧騰
趵突泉: 冒、大、清、美
《泉城》教案設計 篇7
《泉城》教學實錄案例反思
案例:
師:濟南的七十二泉各有特點,但其中最著名的還要數……
生:珍珠泉、五龍潭、黑虎泉、趵突泉。
師:同學們想去這些泉看看嗎?老師給同學們準備了四輛旅游車,一輛通往珍珠泉,一輛通往五龍潭,一輛通往黑虎泉,還有一輛通往趵突泉。你們想參觀哪個泉就乘哪輛車。
生:(移動座位)
師:旅游車就要開了,臨開車之前老師還有個要求,那就是必須先讀讀旅游須知。
1、讀讀課文,想想你參觀的這處泉在什么地方?
2、到了那兒你看到了什么?
3、這處泉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4、小組同學可以在一起讀一讀,畫一畫或者演一演。
生:(分小組自學、師指導)分小組匯報。
師:哪個小組愿意第一個上來匯報。
生:我們這組參觀的珍珠泉,它在泉城路北。到了那兒我們看見它的泉水很清很美。好像一串串珍珠。最吸引我們的是那珠串忽聚忽散,忽斷忽續,忽急忽緩,很神奇。
師:你們這小組準備用什么辦法來展示?
生:我們想來演一演,我是導演。
生1演太陽。生2讀旁白。生3、4、5演泉水。
(開始表演:旁白開始有感情地朗讀,太陽發光,泉水向上涌,一會兒聚在一起,一會兒分開,一會兒斷開,一會兒連上,一會兒流得急,一會兒流得慢,旁白用一只手將它們拎了起來。)
師:剛才這小組同學通過表演體現出珍珠泉的特點,接下來的小組準備如何匯報呢?
生:我們小組參觀的是五龍潭,它在舊城的西門外。到了那兒我們看到了……,五龍潭最吸引我們的是……。
生:我們剛才根據書上的插圖以及自己的想象畫了一幅畫。
生:(介紹這幅畫)
師:五處泉水匯集在一起形成了五龍潭,我們可以用一個什么詞概括?
生:匯注而成。
師:看了他們這小組合作完成的這幅畫,我們可以感受到五龍潭泉群的特點。
生:泉很多。
師:這小組非常有創意,能通過畫來表現五龍潭的特點。
生:我們這組既不表演,也不繪畫,我們想有感情地來朗讀,我們相信我們能 讀得很好。我們這組參觀的是黑虎泉,它的源頭在懸崖下的洞穴中。到了那兒我們看 到了……,最吸引我們的是……下面我們全組來為大家朗讀這一段。(小組齊讀)
師:我覺得他們的朗讀能體現這兒的泉水很大。例如:“不斷地噴吐”這個詞,我仿佛看見水一直在不停地往外噴。
生:還有“喧騰”這個詞,也能感受到水大。感受水聲很大,很熱鬧。
生:“晝夜不息”他們是這樣讀的,“晝—夜—不息”感覺這個水不分白天黑夜地在流。
師:有哪個組想跟他們比一比嗎?
生:(踴躍嘗試)
師:看來每個小組都做了精心地準備。我感覺我們班的同學有的成了演員,有的成了畫家,還有的成了朗誦高手。
反思:
通過讀,豐富孩子的情感想象。
讀是語文教學的主要手段,如何通過讀來豐富孩子的情感想象,我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必須給學生提供充裕的時間,讓學生在讀中自得、自樂、自悟。例如:在學習 “黑虎泉”這一段時,學生通過朗讀理解重點詞句,從而了解“黑虎泉”的很大,很急。并從朗讀中找到樂趣。最后,我再引導學生開展賽讀,評讀。通過賽讀、評讀,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朗讀水平,最終達到通過讀,豐富學生情感想象的目標。
通過畫,培養孩子思維創新
語文教學如何與其它學科整合,達到既豐富語文教學內容,激活孩子語文學習的興趣,又能培養孩子各種綜合的能力,我在語文教學中常讓學生畫一畫,并且漸漸的發現孩子的興趣很濃。例如:在學習第三自然段時,學生選擇了畫一畫的方式來理解課文。小組同學在一起合作完成了“五龍潭泉群”圖,從他們所畫的畫中,感受到了他們對課文的理解。如通過畫面來表達“匯注而成”的意思,通過一些小圈小點來表達這是一個泉群。這不由地使我感嘆:學生的思維多么活躍,在我們大人看來是一件簡單的符號,而在孩子們看來卻是一次偉大的創作。
通過演,展示孩子的創新能力
《泉城》這篇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描繪了珍珠泉的特點,學生在小組學習時選擇了通過演一演來理解課文。有的演泉水,有的演太陽,演泉水的同學通過他們的動作來表現“聚、散、急、緩、斷、續”這些動詞,從而體會到珍珠泉泉水的多變。這些內容僅僅通過朗讀一是難以體會的。同時,在練習時充分體現了小班互動的特點,人人參與,相互啟發,合作完成。學習在表演時,也發揮了各自的想象力,能運用不同的動作來表達珍珠泉泉水的動態美,展示了他們的創新能力。
《徐悲鴻勵志學畫》案例反思
一、文本解讀
蘇教版教材第七冊第三《徐悲鴻勵志學畫》一文講述了徐悲鴻留學法國時,勵志學畫為國爭光的故事,其高尚的精神品質較易引起學生的共鳴。
全文的語言材料有形象支撐,并飽含情感,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契合。作者在第五自然段中運用了一系列準確生動的詞語,突出了徐悲鴻的高尚品格,如課文中的“潛心”深刻地表現出徐悲鴻提高畫技的刻苦精神。又如第六自然段中的“一間”、“一杯”、“兩張”這三個量詞突出了徐悲滿懷物質生活的極端清苦,還如第八自然段中的“震驚”逼真地體現了外國學生看到徐悲鴻的作品后十分驚訝的表情……這些都是我們在教學本課時可讓學生感知、感受、感悟的語言因素。
二、教學案例
學習活動一:(第一范文網 www.jcsycorp.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泉城)
此問轉載
師:“潛心”是什么意思?請你想象一下,徐悲鴻潛心臨摹時他的神態、動作會是什么樣?誰能用語言描述出來?
生:徐悲鴻兩眼緊盯著大師的作品,全神貫注地臨摹。
生:徐悲鴻的雙手不停的在畫板上臨摹,一刻也沒松懈過。
生:徐悲鴻就這樣一整天一整天的畫,雙眼已深深地凹陷了下去。
……
師:同學們說得真棒!請你想想看,他在這一整天里會忘記了……忘記了……忘記了……?
生:他忘記了吃,忘記了自己,忘記了全世界。
……
師:是啊,徐悲鴻就是這樣投入、認真,這樣“潛心”地臨摹,刻苦地學畫。
反思:
小學生抽象思維能力較弱,理解事物比較直觀,要領悟語言文字所表達的內涵,應充分調動他們的形象思維。在這一教學環節的設計中,我讓學生抓住“潛心”一詞想象,通過想象中的徐悲鴻的樣子感情語言,把語言文字描繪的情景“轉換”成生動的“圖象”材料,從而促使學生領會到徐悲鴻當時的那種忘我的境界。
學習活動二:
師:面對著徐悲鴻取得的如此優異的成績,那位曾對他很不禮貌的外國學生“震驚”了。“震驚”是什么意思?
生:十分驚訝,非常詫異。
師:假設你就是那個外國學生,誰能將它表演出來?請幾位學生上臺表演。
師:誰又能把“震驚”的表情描述出來?
生:那位外國學生瞪大了雙眼,嘴張得老大。
生:那位外國學生目瞪口呆,還往后退了幾步。
生:那位外國學生嘴里連連說:“不可思議!不可思議!……”
師:那位外國學生為什么會“震驚”呢?請用“因為……所以……”這樣的句式來回答。
生:因為他沒想到徐悲鴻會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所以他非常震驚。
生:因為他未曾料到徐悲鴻會有如此驚人的畫技,所以他非常震驚。
……
反思:
研究證明,人們對語言的敏銳感受和對生活的敏銳感受緊密相連。因此,在設計這一環節時,我注重引導學生聯系實際,先用表演的手段讓他們設身自地地體驗課文所描繪的情境,再讓他們輔以想象性的文字描述,二者結合,使“震驚”這一較為抽象的詞語在學生頭腦中形成逐漸鮮明具體的圖象,進而再讓他們理解外國學生此時心中的驚嘆之情。我引導學生結合實際,展開想象,創設情境,在一系列語言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感知、感受、感悟及積累運用語言這一教學理念來設計課堂教學的。
作為獲得語文素養的基本途徑——學習語言,通過本次案例的實施,讓我和學生都別有一番收獲,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學生對語言的理解、領悟,不再只是字典上的解釋,而能夠充分展開想象的“翅膀”,將一些抽象的語言因素用豐富的形象材料來支撐,如第五自然段“潛心”一詞,查字典解釋是“十分用心”,究竟到了什么樣的程度呢?我通過調動學生進行推想、表演、用語言描述、口頭填空等種種方式,引導他們明白了徐悲鴻學畫是何其的勤奮刻苦,體會到了作者于詞句中所流露出的對徐悲鴻的深深地贊嘆。(2)學習語言,最基本的方法當然是朗讀。反復朗讀,可以使學生積累語言、樹立形象、體會情感等。若能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活動起自己的五官,效果會更好。如理解“震驚”一詞時,我就請學生自己上臺表演出這個詞的意思來,通過肢體語言給了他們最直觀的形象感受,從而較快地學習了“震驚”這一極富表現力的語言。(3)理解語言并不是學習語言的終點,只有當學生能夠聯系生活實際,將所學的語言內化成自己的語言,才算真正地學會了一處語言。如學生在充分弄清徐悲鴻勵志成才的經過后,自然懂得了“功夫不負有心人”的含義。此時,我又讓學生聯系自己或他人的生活實際,也用上 “ 功夫不負有心人”說一段話,從而最終讓學生對語言的學習達到了“讀出去、記得住、用得出”的目的。
當然,對于本次案例的實施,我感覺自己還有許多不足之處。(1)對課文中語言因素的挖掘還不夠廣泛、力度還不夠深刻。如第七自然段中“優異”、“轟動”也是語言因素,而在教學過程中我卻簡單帶過。(2)課堂上讓學生充分、自主讀文、提問的時間還不夠長、空間還不夠大,要切實將讀與領悟、感受結合起來。
《泉城》教案設計 篇8
教學要求:
學習全文,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觀,體會泉城的泉多、水美,激發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8課——泉城。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泉城就是我國的——濟南。說到泉城濟南,自然會想到濟南的七十二泉。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泉城,一起去去細細欣賞泉城的美景。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同學們,你們想不想看看泉城的泉水呢?(出示圖片)
2.看了剛才的畫面,你有什么感受呢?
( 美,多,神奇。。。。。)
板書:泉多、泉美
3.課文哪一自然段總的說了泉水的這些特點呢?(出示第一自然段)
接下來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思考:
(1)哪些地方說明泉多?(七十二泉)
指讀。齊讀。
(2)哪些地方說明泉美?(白浪翻滾、銀花盛開、晶瑩剔透、明珠散落)
美在什么地方?(樣子)
泉水的姿態各具風姿,給我們視覺上以美的享受。濟南的泉還美在什么地方?
(虎嘯獅吼、秋雨瀟瀟)
你聽過嗎?分別給你什么樣的感覺?你能分別讀好這兩個詞語嗎?我們把這兩 個詞語連起來讀一下。
指讀。齊讀。
接下來呢,老師請我們班男生讀聲音洪大的這句,女生讀聲音低細那一句,一起來感受一下泉的聲音美。
聲音高低不同,給我們不同的聽覺沖擊。
二.學習第五自然段“趵突泉”
濟南的泉真多啊,其中最著名的要數——“珍珠泉、五龍潭、黑虎泉、趵突泉”,而在這幾個泉中,趵突泉最為出名,它又有什么過人的魅力呢?讓我們一起去領略一下吧。(出示文字)
1、接下來請同學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第五自然段,想一想這段話寫出了 趵突泉什么特點,動筆劃一劃、圈一圈能夠反映這些特點的詞或句子,再朗讀一下。
(1)誰來說說看,趵突泉有哪些特點?
大 從哪里感受到的?(開闊、占了大半個)
誰來把這句話讀一下,要讀出它的“大”。
指名讀。
齊讀。
清 你從什么地方感受到了泉水的“清”?
(很清、清清楚楚)
恩,連游魚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這泉水可真清啊。你能讀好這個句子
嗎?(指名讀.齊讀.)
現在,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此刻,你的面前出現了一池清泉,泉水很清,連游 魚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此時此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同學們,你們看到的景色真美啊,趵突泉的泉水清得真美啊。讓我們再一齊把這句話讀一下,再次體會一下趵突泉泉水的清。齊讀。
聽了你們的朗讀,老師仿佛也來到了一池清泉邊,真舒服,真清爽啊。那趵突泉還有什么特點呢?
美 從哪些詞語看出來的?
(三堆白雪 冒)
指名讀.
齊讀.
趵突泉那么大,那么清,那么美,不愧為七十二泉之首,讓我們再一起通過朗讀,再次體會體會。
三.學習第二至第四自然段“珍珠泉、五龍潭、黑虎泉”
1.剛才我們學習趵突泉,還記得是怎樣學的嗎?指名回答。
2.出示學法。齊讀。
3.請你用以上的方法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泉水來學習一下。
4.我們一起來交流一下自己所喜歡的泉水。
▲“珍珠泉” (出示圖片)
它有哪些特點呢?
清——“清澈見底” 誰能來讀好這個句子。
美——“泉水從地下往上涌,好像一串串珍珠。在陽光的映照下,那串珠忽聚忽散,忽斷忽續,忽急忽緩,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它們拎到了水面上來。”
指名讀。 齊讀。
《泉城》教案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3、在讀中體會泉水的奇麗,并體會作者的表現手法。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到朗讀課文。通過感情朗讀,品味泉水的奇麗,并能體會作者的表現方法。
一、激趣導題
1、談話導入:我們中國山河壯麗,有許多名山大川,也有許多著名的城市。老師有一個小小的題目來考考你們。
出示:日光城 重慶
冰城 拉薩
羊城 哈爾濱
泉城 廣州
山城 濟南
古城 南京
石頭城 北京
2、這些城市中,你去過哪兒?那兒好玩嗎?能否來說說你所看到的景象(生自由發言)
3、評價:有些地方雖然去過,但同學們還是說不清這些地方的獨特景致。今天,我們一起到泉城濟南去看一看,領略一下泉水的景象,看看作者是怎樣來描繪的?
板書課題:誰來讀讀課題。評價:你讀的泉水很清澈、活潑、有氣勢……
二、品讀課文§1,感受奇異的美,體會表現方法。
1、課文描寫的泉水是怎樣的?作者又是怎樣來描寫的呢?請同學們輕輕打開課本,讀讀課文的§1。
2、誰愿意來讀讀課文的§1(指名讀)
3、在這段課文中四個字的詞語特別多,大家能否把這些地方讀好?
出示:這些泉有的白浪翻滾,好像銀花盛開;有的晶瑩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聲音洪大,聽起來如虎嘯獅吼;有的聲音低細,聽起來如秋雨瀟瀟。
(指名多人次有滋有味地讀課文,以教師的評價促進學生的朗讀)
4、聽同學們一讀,老師似乎已來到了泉城,親臨其境,泉城的泉水是怎樣的?你從朗讀中感受到了什么?
5、大堂交流:
(泉水各具形態,讓學生想象描述,體會奇麗)
6、作者筆下的泉水真是多姿多彩,那作者又是如何把這種美展示出來的呢?
學生交流,有這幾點要讓學生體會到:
(1)用了一連串的比喻,前半句是事實描寫,后半句是想象
(2)描寫有序,寫了形、聲
(3)運用了對比:水勢大的、猛的——水勢緩的、柔的聲音低的——聲音洪大
7、作者用凝練的語句,生動的比喻向我們展示了泉水的獨特魅力。濟南有七十二泉,其中最著名的要數珍珠泉、黑虎泉、五龍潭、趵突泉了。你對什么泉最感興趣,在你的想象中,這些泉應該是怎樣的?
生自由想象,交流
8、這些泉到底是怎樣的?我們下堂課再學習。
三、課堂小結。
讀了課文§1作者生動的描繪后,我們不禁為泉城的泉水感到驚訝。在這一段內容的表現手法上,你有什么收獲嗎?
四、課堂練習
1、龍之韻廣場上的噴泉有的_________ ,好像____ ;有的_____ ,好像。
2、雨點兒可真調皮,有的落在樹葉上,聲音_______,聽起來如_____;有的敲在玻璃上,聲音________,聽起來如________。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在讀中感受泉水的不同特點,并體會作者是怎樣描繪出來的。
一、導入。
在前面,作者說泉城最著名的要數珍珠泉,五龍潭,黑虎泉,趵突泉等四處泉了,這四種泉究竟各有什么特點?作者在介紹這些泉時,又有什么優點值得我們學習的呢?這就是我們這堂課要學習的內容。
出示目標:
這四種泉究竟各有什么特點?作者在介紹這些泉時,又有什么優點值得我們學習的呢?
二、學生自讀研究
1、我們要想有所發現,必須好好地去讀課文,請同學們用心讀讀§2-5,看看在這兩方面能否有所發現?
建議:我們讀書的時候可以用對比的方法來讀,讀一遍的話是不夠的,必須要讀好幾遍。
三、解決問題
1、誰愿意來讀讀課文,能否把你的感受讀出來?(指名讀課文。把課文有滋有味地讀讀)
2、通過這么多遍的讀,你發現這四種泉各有什么特點嗎?誰來說說。
3、大堂交流。
(1、可能說一處泉的特點,加上自己的感受,師可以表揚提示:你還會結合具體的語言來說,還能加上自己的想象
2、可能只說一處,老師可以引導:其他學生有什么發現嗎?如果都很簡單,則讓學生再讀讀這段話,看看能否有更多的感受呢?
3、如果能對比著學習,應該表揚)
在讀、評、賞的過程中探究學習
4、小結:
讀了這四段課文,讓我們感受到濟南真不愧是泉城,每一種泉都與眾不同。那作者在介紹這四種泉的時候又有什么優點值得我們學習的呢?我還想請同學細細讀讀這四段內容,對比著看看,又有什么發現?
5、生再讀思考
6、交流:
每段都先介紹了泉水的位置(能否來說說各自的位置在哪兒。再介紹泉水是什么樣兒的)板書:先位置再介紹泉水
抓住每處泉水的特點板書:抓特點
用詞貼切
四、總結
這覺得同學們學得都很投入,大家都是用心在讀,學完有何收獲?
(可以說內容上的,也可以說寫法上的。)
五、作業
練習冊上有關內容
《泉城》教案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3、在讀中體會泉水的奇麗,并體會作者的表現手法。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到朗讀課文。通過感情朗讀,品味泉水的奇麗,并能體會作者的表現方法。
一、激趣導題
1、談話導入:我們中國山河壯麗,有許多名山大川,也有許多的城市。老師有一個小小的題目來考考你們。
出示:日光城 重慶
冰城 拉薩
羊城 哈爾濱
泉城 廣州
山城 濟南
古城 南京
石頭城 北京
2、這些城市中,你去過哪兒?那兒好玩嗎?能否來說說你所看到的景象(生自由發言)
3、評價:有些地方雖然去過,但同學們還是說不清這些地方的獨特景致。今天,我們一起到泉城濟南去看一看,領略一下泉水的景象,看看作者是怎樣來描繪的?
板書課題:誰來讀讀課題。評價:你讀的泉水很清澈、活潑、有氣勢……
二、品讀課文§1,感受奇異的美,體會表現方法。
1、課文描寫的泉水是怎樣的?作者又是怎樣來描寫的呢?請同學們輕輕打開課本,讀讀課文的§1。
2、誰愿意來讀讀課文的§1(指名讀)
3、在這段課文中四個字的詞語特別多,大家能否把這些地方讀好?
出示:這些泉有的白浪翻滾,好像銀花盛開;有的晶瑩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聲音洪大,聽起來如虎嘯獅吼;有的聲音低細,聽起來如秋雨瀟瀟。
(指名多人次有滋有味地讀課文,以教師的評價促進學生的朗讀)
4、聽同學們一讀,老師似乎已來到了泉城,親臨其境,泉城的泉水是怎樣的?你從朗讀中感受到了什么?
5、大堂交流:
(泉水各具形態,讓學生想象描述,體會奇麗)
6、作者筆下的泉水真是多姿多彩,那作者又是如何把這種美展示出來的呢?
學生交流,有這幾點要讓學生體會到:
(1)用了一連串的比喻,前半句是事實描寫,后半句是想象
(2)描寫有序,寫了形、聲
(3)運用了對比:水勢大的、猛的——水勢緩的、柔的聲音低的——聲音洪大
7、作者用凝練的語句,生動的比喻向我們展示了泉水的獨特魅力。濟南有七十二泉,其中最的要數珍珠泉、黑虎泉、五龍潭、趵突泉了。你對什么泉最感興趣,在你的想象中,這些泉應該是怎樣的?
生自由想象,交流
8、這些泉到底是怎樣的?我們下堂課再學習。
三、課堂小結。
讀了課文§1作者生動的描繪后,我們不禁為泉城的泉水感到驚訝。在這一段內容的表現手法上,你有什么收獲嗎?
四、課堂練習
1、龍之韻廣場上的噴泉有的_________ ,好像____ ;有的_____ ,好像。
2、雨點兒可真調皮,有的落在樹葉上,聲音_______,聽起來如_____;有的敲在玻璃上,聲音________,聽起來如________。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在讀中感受泉水的不同特點,并體會作者是怎樣描繪出來的。
一、導入。
在前面,作者說泉城最的要數珍珠泉,五龍潭,黑虎泉,趵突泉等四處泉了,這四種泉究竟各有什么特點?作者在介紹這些泉時,又有什么優點值得我們學習的呢?這就是我們這堂課要學習的內容。
出示目標:
這四種泉究竟各有什么特點?作者在介紹這些泉時,又有什么優點值得我們學習的呢?
二、學生自讀研究
1、我們要想有所發現,必須好好地去讀課文,請同學們用心讀讀§2-5,看看在這兩方面能否有所發現?
建議:我們讀書的時候可以用對比的方法來讀,讀一遍的話是不夠的,必須要讀好幾遍。
三、解決問題
1、誰愿意來讀讀課文,能否把你的感受讀出來?(指名讀課文。把課文有滋有味地讀讀)
2、通過這么多遍的讀,你發現這四種泉各有什么特點嗎?誰來說說。
3、大堂交流。
(1、可能說一處泉的特點,加上自己的感受,師可以表揚提示:你還會結合具體的語言來說,還能加上自己的想象
2、可能只說一處,老師可以引導:其他學生有什么發現嗎?如果都很簡單,則讓學生再讀讀這段話,看看能否有更多的感受呢?
3、如果能對比著學習,應該表揚)
在讀、評、賞的過程中探究學習
4、小結:
讀了這四段課文,讓我們感受到濟南真不愧是泉城,每一種泉都與眾不同。那作者在介紹這四種泉的時候又有什么優點值得我們學習的呢?我還想請同學細細讀讀這四段內容,對比著看看,又有什么發現?
5、生再讀思考
6、交流:
每段都先介紹了泉水的位置(能否來說說各自的位置在哪兒。再介紹泉水是什么樣兒的)板書:先位置再介紹泉水
抓住每處泉水的特點板書:抓特點
用詞貼切
四、總結
這覺得同學們學得都很投入,大家都是用心在讀,學完有何收獲?
(可以說內容上的,也可以說寫法上的。)
五、作業
練習冊上有關內容
《泉城》教案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 會讀“剔”“嘯”“晝”,學會10個生字,并能正確美觀地書寫。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 正確地朗讀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與背誦首尾兩個自然段。
3.理清課文脈絡,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觀,體會泉城的泉多與水美,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和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感受語言文字的特點與優美,想像畫面,適當借助視頻與音樂,體會泉城的泉多與水美,并能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表現出來。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都到過哪些地方?
師:是啊,我們的祖國有眾多的名山大川,風景名勝,你一定去過或通過閱讀身臨其境游覽過許多地方,下面老師考考大家,知不知道這是哪兒。
2.逐個出示圖片,師表述:
這里鮮花盛開,四季如春,被稱為中國的“春城”,這里是中國的——(生答:昆明)
這里有連綿不絕的山脈,整個城市依山而建,被成為“山城”,這里是——(生答:重慶)
這里是板橋故居,被成為“夢里水鄉”,這是——(生答:興化)
3.你們知道興化為什么被成為“夢里水鄉”嗎?(興化河道眾多、縱橫交錯)
4.師板書:濟南
師:同學們想到了什么?(泉城)
5.板書課題,學生伸出小手齊寫,讀題。
二、初讀課文
1.師:濟南為什么被成為“泉城”呢?課文哪句話能回答這個問題?生自由讀文。
2.生讀句交流,出示第六自然段:濟南的泉水天下聞名,所以人們城濟南為“泉城”。
板書:天下聞名,理解并讀好這個詞。
指讀這句話。
設疑:為什么濟南的泉水天下聞名?她到底有哪些獨特的地方呢?請大家自讀課文,要求:大聲讀文,借助課本注音與字詞典,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學生自讀課文。
4.檢查。
(1)出示生字,練讀,指讀,齊讀。
濟(jǐ)南 約(yuē)一畝見方 忽斷(duàn)忽續
懸(xuán)崖 洞穴(xué) 占(zhàn)
冒(mào) 三堆(duī)白雪
(2)出示文中難讀詞語,練讀,指讀,齊讀。
白浪翻滾 晶瑩剔(tī)透 明珠散(sàn)落
銀花盛開 虎嘯(xiào)獅吼 秋雨瀟(xiāo)瀟
晝(zhòu)夜不息
三、再讀課文,理清課文脈絡,完成填空。
1. 師:詞語讀好了,相信大家一定會把課文讀的更好,看看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下面大家默讀課文,并完成老師這道簡單的題目。
出示:課文首先總寫濟南有____,然后分別介紹了____、____、____、____,最后再總寫濟南的泉水____。學生自讀,思考。
2.交流。
四、又讀課文,思考濟南泉水天下聞名的原因,精讀第一段,領略泉城的泉多與水美。
1.師:我們再次回到我們剛才所提的問題,濟南的泉水為什么天下聞名呢?她究竟有什么獨特之處呢?學生再次思考,交流。
2.出示句子:說到濟南,自然會想到濟南的七十二泉。
濟南的泉水怎樣?(板書:多)
讀好“七十二”,讀好這句話。
師:“自然”是表示不需要人提醒,看來,濟南的泉已經和濟南緊緊地聯系在了一起,泉已經成了濟南的一張名片。其實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名片。出示:
說到濟南,自然會想到濟南的七十二泉。
說到北京,自然會________________。
說到興化,自然會________________。
說到____,自然會________________。
學生練說,完成。
3.師:濟南的泉不僅多,而且------(留有空白),播放濟南泉水視頻,師朗讀第一段。
4.師:大家覺得濟南的泉怎么樣?(板書:美)
師:濟南的泉美,課文用了很多的詞寫出了她的美。(出示第一段)找一找,畫一畫,讀一讀。
5.交流所畫詞語。小黑板出示詞語:
白浪翻滾 銀花盛開 晶瑩剔透 明珠散落
聲音洪大 虎嘯獅吼 聲音低細 秋雨瀟瀟
有不理解的詞語嗎?學生質疑。
(1)白浪翻滾的樣子一般在哪兒出現?讀出氣勢。出示畫面,理解“銀花盛開”。
(2)晶瑩是透明光亮的,剔透是明澈的,如晶瑩剔透的珍珠,又如晶瑩剔透的( ),生答,練讀“晶瑩剔透” “ 明珠散落”。
出示畫面,感悟,讀好詞語。
(3)師:濟南的泉不僅形態美,而且聲音也美。聽——有的聲音洪大,如(做好指導,讀好“虎嘯獅吼”),有的聲音低細,如(秋雨瀟瀟)。古人詩句“秋雨梧桐葉落時”,夏天是暴雨如注,而秋天的雨卻給人無限的遐想與沉思。
指讀,讀好“秋雨瀟瀟”。
(4)齊讀,想像形象。
6.自由練讀句子,感悟、想像泉水的美。指讀,男女聲讀,配樂讀。讀中見悟。
7.師:如此美麗的景色,如此美好的句子,我們有必要把它珍藏心中。出示提示:
說到______, 自然會想到 _______ 。這些____有的 ________ , 好像_______ ;有的_________,好像_______ ;有的 ________ ,聽起來如 _______ ;有的 ________ ,聽起來如________。
播放視頻,學生練背。
8.放音樂,指背,鼓勵。齊背。
五、欣賞泉水圖片,激發下節課學文興趣。
師:濟南泉水七十二,課文沒有全寫下來,而是——(生答)
想不想看看其它泉?點擊圖片欣賞,可適當聯想文中句子,說一說。
六、詩文朗誦,課堂小結。
師:讀了優美的詞句,看了優美的圖畫,老師不禁要作詩一首,贊美這可愛的泉水。同學們會寫詩嗎?
師結合板書與小黑板,稍作改動,形詩一首。
泉城
白浪翻滾像花開,晶瑩剔透像珠落。
聲音洪大如獅吼,聲音低細如雨瀟。
濟南泉水多而美,天下聞名是“泉城”!
七、書寫指導與訓練。
1. 指讀。
2. 觀察,指說注意點。
3. 師補充:(1)“崖”與“堆”的不同,用手齊寫。
(2)注重字的主筆,如“畝”“懸”,寫好長橫。范寫“畝”“懸”。
(3)注重字的部首,如三點水。范寫“濟”。
4. 學生臨寫。
《泉城》教案設計 篇12
教學要求(略)
學情分析(略)
教學重難點(略)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板題,讀題。質疑。
2、打開書,我們到文中去找答案吧!
3、師配樂范讀,生欣賞。
4、交流聽后感受(泉城給你留下了什么映象?)
5、談話:濟南素有“泉城”之美稱,元代地理學家于欽曾稱贊道:濟南山水甲齊魯,泉甲天下。濟南城內是“家家泉水,戶戶垂楊”。那么,濟南的泉水到底美在哪?還是讓那個我們跟隨作者的足跡,去親身感受下吧!
一、初讀:
1、學生自讀課文。
2、出示詞語,檢查:白浪翻滾 晶瑩剔透 明珠散落 銀花盛開
虎嘯獅吼 秋雨瀟瀟 水聲暄騰 晝夜不息
有什么發現?誰能讀好它?
3、開火車讀課文,評議。
4、概括課文,出示:濟南的泉水( ),共有( )泉。《泉城》一課具體介紹了其中最著名的( )、( )、( )和( )。
5、釋疑。(為什么叫泉城?)
二、精讀第六和第一自然段。
1、出示第六自然段:
a、什么叫“天下聞名”?和它意思相近的詞語有哪些?
b、 指導讀。
c、還有哪里也說明濟南的泉水“天下聞名”?
2、出示第一自然段:
a、出示第1句,理解“自然”。(自然而然,一提到…就會想到,名氣大)
b、 那濟南的泉水到底是什么樣的呢?指名讀第2句。
c、出示第2句。這句寫了泉水的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出示圖片1和2)
濟南的泉水只有這兩種形態,這兩種聲音么?(板書:形態各異 聲音有別)
出示各種泉水圖片,想象說話練習(有的,好像……有的,好像)
d、指導朗讀:濟南的泉水形態美,聲音美,讓人看不厭,聽不夠!讓我們一起來好好讀讀這句話,細細體會泉水的美麗、神奇吧!
e、引讀:在這七十二泉中,最著名的要數——
f、出示第3句,討論作用,總結寫法。
3、下節課,我們將繼續跟隨作者去欣賞濟南的四大名泉。
4、指導朗讀、背誦第一自然段。
三、生字教學:
師范寫、講解,生描紅、臨帖。
《泉城》教案設計 篇13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43
——全國第十三屆嘗試教學研討會小學語文教學評析之四
李祖香老師是云南省昭通地區威信縣第二小學優秀教師,其設計和執教的《泉城》一課較全面地、較好地體顯了小學語文教學的基本原則和方法。整堂課以“游覽”為線索來實施教學,先從云南昆明“導游”到山東濟南,再按“游覽”珍珠泉——五龍潭——黑虎泉——趵突泉的“游蹤”展開教學,最后以評選“最佳小導游”結束教學。
教學中,李老師突出地體現了“從整體到局部,從局部再回到整體”的語文教學原則或方法。首先,教師安排了齊讀全文,讓學生從整體上了解全文內容,把握全文;接著,教師安排了分部分讀課文、分部分介紹景物、分部分指導理解、分部分概括景物特點等;最后,教師又提出了“回到整體看看”的要求,安排了思考討論“全文中從哪些句子看出泉城的哪幾個特點”,又安排了齊讀全文。
教學中,李老師還突出地體現了“學習方法指導”和“從扶到放”的能力培養過程。首先,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了第一部分——珍珠泉,并引導學生提煉出了“看、讀、想、說”的學習方法;接著,教師明確要求學生運用所提煉的方法,在小組中開展自學和合作學習;最后,老師在組織學習成果匯報中再次突出加強了這一方法。
教學中還突出體現出了男教師思路清晰、語言簡潔、沉著穩健、氣勢宏大的教學風格和特點。
這節課的教學從總體上來說是很全面、很完整、很成功的,許多方面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但在設計和實施中,由于老師過分追求完整和全面,教學內容過多,教學程序過多,導致教學時間難于控制。
(第一范文 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泉城)
此問轉載
《泉城》教案設計 篇14
教學片斷1:
師:我國有許多城市都有美麗的別稱,你能舉幾個例子嗎?
生:南京的別稱是石頭城。
生:哈爾濱的別稱是冰城。
生:日光城是拉薩的別稱。
……
師:今天,我們再認識一個美麗的城市——泉城,知道她是哪個城市的別稱嗎?
生(紛紛答):她是濟南的別稱。
師:是呀,濟南素有“泉城”、“泉都”之稱。元代地理學家稱贊說:“濟南山水甲齊魯,泉甲天下。”(出示引用的話)這甲天下的濟南的泉,到底是有什么絕妙之處,能博得天下第一的美譽呢?“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出示這句話)。自己把課文好好讀一讀,讀準生字新詞,讀好長句。并邊讀邊思考,每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
在簡介“泉城”時,我引用了我國歷史上的元代地理學家于欽遷的一句話,即“濟南山水甲齊魯,泉甲天下。”并且出示該句子。旨在向學生傳達這樣的信息,泉城是有歷史淵源的,不僅現在有名氣,而且早在元代時就已經名聲大振。進一步激發學生想了解她的愿望。因引用的是古文,所以有必要出示句子,讓學生知道原話是怎么寫的。“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是古人總結的寶貴的讀書經驗,現在的學習照樣適用。引用這句話來讓學生更加明白“讀”的重要意義。
教學片斷2
師:出示詞語:白浪翻滾 銀花盛開 晶瑩剔透
明珠散落 虎嘯獅吼 秋雨瀟瀟
師:請大家讀讀這些詞語。這些都是描寫什么的詞語?
學生自由朗讀詞語
生:這些詞語都是描寫泉水的。
師:讀讀這些詞語,你想到了什么畫面?
生邊讀邊思考許久。
師:老師在讀“銀花盛開”這個詞語的時候,仿佛看到一朵銀白的鮮花正在慢慢地綻放。你們在讀到某個詞語時,眼前也會浮現一副畫面吧?把它描繪出來,讓大家分享。
生:我在讀“白浪翻滾”時,好像看到大海里的波浪在不斷翻滾著(邊說邊做動作)。
師:我也有這感覺。
生:我讀“明珠散落”時,仿佛看到許多潔白的珍珠像雨點那樣從天空中散落下來。
師:(輕輕感嘆)多么美妙的畫面啊!
(生紛紛說讀其他詞語想象到的情景)
師:再讀這些詞語,把你的想象通過聲音讀出來。
生自由讀、齊讀。
師:讓我們把這些詞語放到句子中去。(出示第一自然段,上述詞語用色筆點出)把這段話連起來讀讀。
生自由讀
師:濟南的泉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生:濟南的泉水真多呀。
生:濟南的泉水多姿多彩。
師:是呀,那就請大家把感受通過朗讀體現出來。
生再次朗讀這段話。
師:這一自然段中你最喜歡哪一句話呢?邊讀這段話邊畫出相關句子。
生:我最喜歡的是第二句:這些泉有的白浪翻滾,好像銀花盛開;有的晶瑩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聲音洪大,聽起來如虎嘯獅吼;有的聲音低細,聽起來如秋雨瀟瀟。
師:你為什么最喜歡這句話呢?
生:這句話寫出了泉水的多姿多彩,所以我最喜歡這句話。生紛紛:我也喜歡這句話,我也喜歡這句話……
師:這么多同學喜歡這句話,我們就一起來讀讀。(在第二句話下畫上紅線)
生齊讀第二句話。
師:自己再讀讀畫線部分,思考:作者是從哪幾方面對泉水進行描述的?
生:濟南的泉水千姿百態。
師:千姿百態,也就是說寫了泉水的姿態。從哪些詞句看出是寫泉水的姿態的呢?(板書:姿態)
生:白浪翻滾、銀花盛開。
生:晶瑩剔透、明珠散落。
生:還有虎嘯獅吼、秋雨瀟瀟。
師:虎嘯獅吼、秋雨瀟瀟到底是寫什么的?
生:這兩個詞語是寫聲音的。
師:是呀,這是描寫泉水聲音的詞語。(板書:聲音)
除此以外,作者還寫出了泉水哪方面的特點?
生:還寫了泉水的顏色。
師:從哪里看出的呢?
生:“白浪翻滾”的“白”、“銀花盛開”的“銀”寫出了顏色。
師:(板書:顏色)泉水本是無色的,而在流動的過程中,給人看起來就像是白色的了。所以作者說它是“白浪翻滾”、 “銀花盛開”呢。
師:我們一起讀讀第一自然段,你能把泉水不同的美和聲音的變化讀出來嗎?
學生自由讀。
指名讀,其余學生評價。
生:讀“虎嘯獅吼”時聲音要大些。
師:你來讀一讀。
該生范讀。
師:真有氣勢。
生:讀“秋雨瀟瀟”時要慢點,輕點。
師:也請你讀給大家聽一聽。
該生范讀。
師;真美呀。我們也像這兩位同學那樣,美美地讀一讀這段話。
生齊讀。
師:濟南的泉水是千姿百態的,你也能仿照書上的樣子說說其他樣子的泉水嗎?(出示句式:這些泉有的……,好像……;有的……,好像……;有的聲音……,聽起來如……;有的聲音……,聽起來如……)
生思考。
師:說不全四種沒關系,可以說其中的一種或幾種。
生:有的聲音響亮,聽起來如電閃雷鳴。
師:不錯,你是想象到了聲音響的泉水。
生:有的聲音低細,聽起來如綿綿春雨。
師:模仿得好。
生:有的一瀉而下,好像白色的綢緞;有的波浪滾滾,好像萬馬奔騰。
……
師:大家的想象真豐富。那你能不能把別人想到的和自己想的結合起來,說全這段話呢?
學生紛紛舉手發言。
師:如果請你用一兩個詞語來概括濟南的泉的特點,你打算怎么說呢?
生:泉水很多。(師板書:多)
生:泉水很美,美。(師板書:美)
師:正因為濟南的泉水那么多那么美,所以濟南的泉水天下聞名,所以人們稱濟南為“泉城”!
教學反思:
這是教學第一自然段的一個片斷,在備課時,我把集體備課時吳勇老師講的方法和自己想到的方法整合起來,重點指導學生朗讀品味寫泉水的四個分句。然而,在實施的過程中才感覺到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與預設的教學目標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比如在讓學生朗讀詞語想象畫面時,他們口中念念有詞,就是不愿主動表達出來。于是,我以“銀花盛開”一詞作了個示范。這樣,學生就能比較流暢地把自己想象到的畫面描述了出來,實際上,也就理解了這些詞語。
再如,進行仿照句式想象說話時同學們又不愿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了。我估計他們不是不會說,而是怕說不全四個分句。于是,我鼓勵大家說出一、兩個分句就行。這樣就大大降低了說話的要求,同學們的發言一下子踴躍了起來。最后,我又鼓勵大家把人家的智慧和自己的智慧結合起來,說全四個分句。這樣既完成了學習任務,又讓學生感覺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這是篇要求背誦的課文,背誦第一自然段也是本課時預設的教教學目標之一。但由于在分自然段朗讀課文時節奏比較緩慢,教學過程拖沓了一點,因而沒來得及進行背誦的練習。沒有完美地完成本課時預設的所有目標。
由此,我想到,在設計教案時,不僅要詳盡地分析好教材,還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因素。課前預設周全,課堂生成才會更精彩。
《泉城》教案設計 篇15
教材分析:
《泉城》是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一篇寫景狀物的散文。介紹了泉城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觀,作者在細致觀察的基礎上,描寫了濟南名泉的奇麗景色,抒發了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在對課文語言文字朗讀感悟的基礎上,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觀,體會泉城的泉多、水美,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以小導游的形式介紹泉城的名泉,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難點:
1、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觀,體會泉城泉水的多,泉水的美麗與神奇。
2、體會作者對濟南壯麗景觀的發自心的贊嘆和熱愛。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計:
一、導入:
1、同學們,我們的祖國有許多的名山大川,在三年級的時候我們就學過很多城市的別稱,老師現在想考考大家是否還記得。(出示課件:考考你)
同學們都好聰明哦,那你們還記得“泉城”是什么地方的別稱嗎?(濟南)
這節課我們就帶大家一起去《泉城》看看(指題目,生讀題),老師發現大家對文中的四字詞語很感興趣,誰愿意來讀讀?
指名讀(1—2個),咱們一起來把這些詞語讀好。
2、誰能用上其中的幾個詞語用一兩句話描述一下濟南的泉給你留下的印象? 指名交流
過渡:是啊,濟南的泉水美得天下聞名,所以人們稱濟南為“泉城”。那就讓我們跟隨課文去看看那里天下聞名的泉吧!
二、精讀感悟:
學習第一自然段
1、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讀。
2、聽了他的朗讀,你仿佛看到了、聽到了怎樣的泉水?(劃出相關語句)
齊讀劃出的語句,談談各自的感受。
a、相機理解:“白浪翻滾”,潔白的浪花上下滾動,不斷地翻騰,多有氣勢呀!好像——(讀句子) (出示白浪翻滾的圖片)
b、相機理解:“晶瑩剔透”,(像露珠、鉆石、水晶、雨滴、水珠…)多么透明、細膩、純凈的泉水!好像——(讀句子)(出示明珠散落圖)
師:這泉水真是形態各異呀,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吧!(齊讀)
c、從這句話中你還感受到了什么?
你從哪兒感受到泉聲的大?( “洪大”、“虎嘯獅吼”) 引讀:這聲音洪大,如——(個別讀) 誰來表演一下虎嘯獅吼。(出示虎嘯獅吼圖片)
d、有的聲音還很小呢, 低細得如——( “低細”“秋雨瀟瀟”)(個別讀)
秋天的雨聲有什么特點呢?我們一起來聽聽。(評價:真是泉聲綿綿!沙沙的泉聲給人以寧靜、柔和的感覺。)
個別讀,評價指導:這聲音是雄渾的!這聲音是輕柔的! 看來,聆聽著來自泉城的聲音,也足以令人陶醉!(齊讀)
感情朗讀:濟南的泉形態美,聲音美,讓人看不厭,讓人聽不夠!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段話,細細體會泉水的美麗、神奇吧!
過渡:那眾多清冽甘美的泉水,從城市地下涌出,匯為河流、湖泊。特別是盛水時節,在泉涌密集的地方,更是呈現出了“清泉石上流”的綺麗風光。下面就讓我們去細細地品位一下濟南的四大名泉。
【板書:珍珠泉 五龍潭 黑虎泉 趵突泉】
學習課文2~5自然段
(一)、欣賞珍珠泉
我們現在到了哪兒了?珍珠泉在哪兒呢?
珍珠泉【課件出示第二自然段】
1、請你讀一讀描寫珍珠泉的第二自然段!
2、談談你讀后的體會。(泉池大:泉池一畝見方,大約有十幾間我們的教室這么大;泉水清:清澈見底,一眼可以看見水底;泉水美:像一串串珍珠,晶瑩剔透,難怪把這泉水叫做珍珠泉。在陽光的映照下,那珠串還忽聚忽散,忽斷忽續,忽急忽緩。)
3、從“忽聚忽散,忽斷忽續,忽急忽緩” 這三個詞,你讀出了什么?(這些珠串有時聚在一起,形成了一顆圓潤的大珍珠,有時又散開,仿佛顆顆珍珠散落了滿地;有時斷斷續續,有時上升得快,有時又升得慢。)
4、這三個詞,非常動感地寫出了泉水往上涌的變化,實在是神奇極了!
【板書:涌】
你能將這種變化,這種動態的美給讀出來嗎? 指名讀,評議
6、寫到這兒,作者仍覺得意猶未盡,“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他們拎到了水面上來。”這泉水能拎嗎?那這兒的“拎”有什么意味呢?(這里其實是說珍珠泉里的水珠一顆接著一顆不斷地往上涌,就好像有誰用手拎住了這串珍珠項鏈一樣。)
7、誰能用朗讀來展示珍珠泉的美麗、神奇、變化萬千? 指名讀
你們讀得這么好,能讓我也試試嗎? 師讀
8、珍珠泉的美麗不僅在于它像珍珠,更在于它特別有生命力,那串串晶瑩的水珠自水底翻涌而上,多么輕盈與神奇啊!
【出示珍珠泉圖片】這么美的泉水,這么美的句子,老師建議你們不妨把它們都記下來吧!齊讀!
(二)、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3~5自然段,想一想,你最喜歡四大名泉中的哪一處泉水,它在哪兒?有什么特點?并在關鍵的詞句上圈圈畫畫,抓住這些關鍵的詞句,好好地去研究研究泉水的特點,看看你能從中體會到什么。
2、組織交流:現在誰可以告訴老師你喜歡哪一處泉水?
五龍潭【課件出示第三自然段】
1、讀一讀這一自然段
2、你讀懂了什么?(五龍潭名稱的由來,它是由五處泉水匯注而成的,所以稱“五龍潭”。)
你是怎么理解“匯注”這個詞的?【板書:匯注】(匯合,聚集)
五處泉水匯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大的水潭。看,這就是五龍潭。水面很平靜,使我想起了“潭面無風鏡未磨”的詩句來。
3、你還讀懂了什么?(泉城的泉水確實比較多,僅在五龍潭的周圍就有不少泉水,難怪濟南素有泉城的美稱。)
4、你能把泉水的多給讀出來嗎? 齊讀
黑虎泉【課件出示第四自然段】
1、請喜歡黑虎泉的同學起立,我們一起把這個自然段讀一下吧。
2、你們為什么喜歡黑虎泉呢?(黑虎泉的泉口是用石頭雕成的老虎頭,泉水正好從老虎的口中噴吐出來,它的設計非常巧妙;從“噴吐”這個詞,可以看出泉流很急,水多而且流得快、猛;從“不斷”“水聲喧騰”“晝夜不息”體會到泉水流個不停,聲音很大,如虎嘯獅吼。)
3、作者的用詞是多么精妙啊,不同的泉水有著不同的特點。請你把黑虎泉的聲勢給讀出來!指名讀,男生讀
趵突泉【課件出示第五自然段】
1、在濟南七十二泉中,趵突泉名列榜首,肯定有他獨領風騷的地方。誰知道趵突泉的“趵突”是什么意思?(跳躍、奔突)也就是泉水向上涌的意思。
【出示趵突泉的圖片】你們看,泉池中間正有一股清泉往上冒呢!課文又是怎樣描寫趵突泉的呢?請你讀一讀第五自然段。【出示圖片與文字】 指名讀
2、果真這樣嗎?看圖,你體會到什么?(泉池大“占了大半個公園”;泉水清“很清”“清清楚楚”“三堆白雪”;泉水美“比吊桶還粗”“咕嘟咕嘟”“冒”,說明了泉水向上涌出的力度大而且量很多。【板書:冒】
3、現在你知道為什么趵突泉名列七十二泉之首了嗎?誰能讀出這天下第一泉特有的地位? 指名讀,齊讀
4、看著圖,我們一起試著背一背這一段!
5、師:濟南泉水多如繁星,然而卻各具風采。珍珠泉,平地涌泉,形如珠串,忽聚忽散,忽斷忽續,忽急忽緩,古人曾以“百尺珠簾水面鋪”的詩句來贊美她。趵突泉,泉水清澈,三股比吊桶還粗的清泉,水花四濺,噴射數尺,真是“平地噴出三尺雪”。讓我們把這美景牢牢記在心中。一起來讀一讀2~5自然段,讀出四大名泉的不同特點,也讀出作者和你自己對濟南泉水的喜愛和贊美! 齊讀
三、拓展延伸:
1、小導游介紹名泉:
同學們,如果你是泉城的小主人,你會怎樣向游客介紹你們這的泉水呢?選擇你最喜歡的一處泉水試著介紹介紹,可以用書上的原話,也可以加進自己的語言,如果能結合課前你收集的資料補充一些課外的知識則更好。小組內一人介紹,其他三人可以扮演游客,給出恰當的意見。試試看!
師生互動,扮演游客、導游,介紹濟南名泉。
2、布置課后作業:
推薦閱讀:
關于濟南名泉還有許多的文字介紹,課后大家不妨去搜集一下,讀一讀,你會對濟南的泉水有更多的了解!
習作仿寫:
依照課文第二自然段的寫法,介紹一處自己熟悉的景物,先交代在什么地方,再具體地把它的特點寫出來。
附:板書設計:
珍珠泉 神奇
泉 城 五龍潭 泉多
(天下聞名) 黑虎泉 聲勢大
趵突泉 大、清、美
《泉城》教案設計 篇16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61
魏旖 發表
《泉城》……一篇篇情文并茂的散文,展現了我們偉大祖國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美姿。文章語言清奇秀麗,頗具詩意,讓人讀了如臨其境。教學中我加強了單元的整體教學,重點放在朗讀訓練上,同時抓住文章細筆細繪的特點引導學生仔細品味,使學生的習作水平也有一定的提高。學習描寫景物的散文,首先通過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咀嚼推敲,來領會它們精彩的寫法和表現的情景美。二是加強思維和語言的訓練。幫助學生對課文進行分析,明確課文寫了些什么,從哪些角度描繪的,哪些詞或哪些句子用得特別精當,描繪時主要用了哪些方法。最后,帶領學生有感情地背誦課文。在教學中為學生創設詩一般的意境,使學生陶醉于優美的情境中,受到了美的陶冶。在語文能力方面,學生把理解、口述、朗讀結合起來,收獲同樣頗豐。”
(第一范文 www.第一范文.com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關鍵字:泉城)
此問轉載
《泉城》教案設計 篇17
泉水叮咚入夢甜--《泉城》一文課后感
關于濟南的泉水,很小的時候就有聽聞,上師范的時候,有機會去了濟南,親眼見到了那姿態各異的泉水,驚嘆之余,真想寫下它來,可是在教科書中就知道老舍先生已經寫下《趵突泉》這一名篇。
今天又一次走進濟南《泉城》,遺忘了的記憶如潮水般涌出。《泉城》中多眼泉水,在作者的細致的描繪中各展豐姿。
教學本課,首先通過自讀了解全文內容,學生說說在濟南看到了那些著名的泉池?整體把握全文。接著步入文本語言文字,學生通過細致讀自己喜歡的“泉池”,從文本的字里行間中找出喜歡的原由,給大家介紹介紹。在深入文本時,抓住作者如何將不同泉池的特點描寫得生動詳盡的,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的教學。
片斷:
一個學生在讀“泉水便從老虎口中不斷地噴吐出來”時,將“噴吐”讀成了“噴”,抓住這個契機,因勢利導,請學生聯系上下文,說說是此處是用“噴吐”好,還是“噴”好。
生:我覺得“噴吐”好,因為這段中有這樣一句“水聲暄騰,晝夜不息”這里說明水量很大,噴的時候,一定還有些水從虎口中流出,所以才是“噴吐”
生:我也覺得“噴吐”好。因為這里的水是從老虎口中流出的,老虎的威風都在這兩個字中表現了。
生:我覺得“噴吐”好,這一句中有個“不斷”的詞,說明水沒有間斷,而噴有時要停歇一下。
最后,我們一同到課文的第一段,欣賞沒有看到的,作者沒有機會描繪到的“泉眼”。體會泉水的聲音,姿態不同,加深對泉水的整體印象。
學生課堂表現十分積極,對語言文字的理解也有獨到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