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上冊第六組復習指導
──同樣是“靜靜地躺在病床上”,小錢是因為缺乏生命力,奄奄一息地躺在病床上;而中國臺灣青年并非因為缺乏生氣而躺在病床上,他為了海峽彼岸的小錢不再“靜靜地躺在病床上”,而將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兩個“靜靜地躺在病床上”,將中國臺灣青年一心為他人著想、無私奉獻的精神躍然紙上。
篇章風味館
一、背誦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孟浩然的《過故人莊》古詩三首。
二、了解全組各篇課文的思想內容。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的前兩行敘事,后兩行寫景,景中卻包含著一個富有詩意的情節:帆影已消逝了,而詩人還在翹首凝望,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伴行舟,將友人送到目的地。這首詩既寫出了祖國河山的壯麗美好,又表達了詩人送別好友時無限依戀的感情。
《送元二使安西》這首詩既不刻畫酒筵場面,也不直抒離情別緒,而是別具匠心地借別筵將盡、分手在即時的勸酒,表達出對友人的留戀、關切與祝福。
《搭石》一課截取了農村生活的幾個平凡鏡頭──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情景,贊揚了鄉親們無私奉獻、一心為他人著想的精神,以及謙讓互助,尊老愛老的傳統美德。
《跨越海峽的生命橋》一文講述大陸青年小錢患了嚴重的白血病,而臺灣同胞冒著生命危險,用愛心挽救小錢的生命,架起了一座跨越海峽的生命橋。讓我們感受到中國臺灣和大陸難以割舍的骨肉親情,贊揚了李博士和中國臺灣青年一心為他人著想的高尚品質。
《卡羅納》一課講述小男孩卡羅納在失去母親后第一天去上學這個特殊的日子里,他雖然承受著巨大的悲痛,可身邊的人都真誠地理解他,熱情地安慰他,默默地關愛他,字里行間透露出人間真誠的關愛。
《給予是快樂的》一課主要寫了保羅在圣誕節之夜與一個小男孩在短暫的接觸中,由誤解到理解的變化過程,揭示了“給予是快樂的”人生哲理。給予是快樂的,分享是快樂的。樂于奉獻,人生才會美好充實。
閱讀拓展訓練
愛的定格
有這樣一幅照片,曾屢次閃現于我的腦海之中:一對年輕的夫婦高舉著一個不滿周歲的嬰兒,滿是泥沙的臉上掛著痛苦與絕望的神情,雙眼緊閉,眉頭擰成一團,只有那高高舉起的手臂透露著無限的力量與希望……
然而你一定想不到,這是三具已經僵硬的遺體。
事情發生在我讀小學五年級的那一年。由于發生了交通事故,一輛公共汽車沖破橋欄,掉進江中,全車20多人無一幸免。當有關部門組織打撈時,撈起了這三具緊緊相連的尸體。那是怎樣一幅慘不忍睹卻又感人肺腑的畫面啊!看著它,人們不禁想象到:在冬日寒冰覆蓋的水下,這對夫婦是如何忍受著徹骨的冰寒與針扎五臟般的疼痛,將孩子用力地舉起,哪怕是在昏厥的前一刻,也毫不放松,仿佛一旦托起了孩子,便是托起了整個世界,托起了所有的生命!這樣年輕的父母,卻付出了這樣深沉而偉大的愛!在自己不識水性,面對死神的情況下,他們不約而同地首先想到怎樣給予孩子生的希望!把屬于自己的短暫的最后時刻,無私地奉獻給孩子!
我被深深地震撼了!站在人行道的宣傳欄前,我凝視這張照片足有半個小時,這是父愛與母愛在死亡邊緣線上所形成的偉大定格,是光芒的人性在生命的最后一瞬塑造出的永恒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