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坐敬亭山》課堂實錄
一、溫故知新,初識李白t:你認識我么?(s回答略)
t:蘇東坡認識么?杜甫知道么?李白知道么?知道的把手舉高點!
你知道李白有幾個名字?(根據學生的回答老師板書:李白 李太白 )
s:青蓮居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李青蓮)
t:那我們就可以說是“李青蓮”。
t:回顧李白的詩。誰來背幾首?誰來!(s都比較緊張)
《靜夜思》(指名生背)
t:從本詩你覺得他是一位怎樣的詩人?
s:思念家鄉。
t:是啊,那是一個滿懷鄉愁的李白(板書:鄉愁滿懷),還有么?
s:《望廬山瀑布》(指名生背)
t:這又是一個怎樣的李白?
s:瀟灑的李白。
s:很愛游玩。
t:是啊,這是一個寄情山水的李白。(板書:寄情山水)
t:從《贈汪倫》中我們又能感受到一個怎樣的李白?
s:戀戀不舍 (板書:有情有意)
t:從上面詩歌中,我們感受到了一個豐滿的李白,今天我們再來
學一首李白的詩。
二、朗讀切入,感受孤獨
1、讀題,解題。
(1)t:誰知道敬亭山?(講解:很多大詩人都去過敬亭山,留下
了很多詩篇,所以后來又叫做“詩山”。——讓學生理解江南詩山的來
由。)
(2)再讀題。
t:敬亭山前面有獨坐,你覺得應該怎樣讀?它帶著點什么?
s讀(讀得很慢)
t:你為什么這么讀?
t:再請個小朋友讀。(再讀課題)引:為什么這么輕?
s:李白很孤獨。
2、讀詩歌。
s:李白獨坐敬亭山,坐出了怎樣的情懷呢?
(1)自由練讀。
(2)指名讀。
t:讀的多好啊!字正腔圓。
t:誰再來讀給其他同學聽聽。
t:誰來做個小小講解員啊,來評價評價啊。
s1:他讀得孤獨一些
s2:他讀的比較漫長,說明他看到了敬亭山很久很久。
(3)t:讀詩光讀通不行,更應該讀出韻味來,只有理解了本詩,
才能讀出韻味。
再讀本詩。
(4)t:你想了詩的意思嗎?
再指名生讀。
(5)質疑:
t:小朋友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啊?
s:為什么相看兩不厭?t:這是一個很有價值的問題。
s:“盡”是什么意思?
s:“孤云獨去閑”什么意思?
s:詩人看什么很滿足?
t:李白為什么要寫這首詩?他寫這首詩想告訴我們什么呢?讓我
們走進《獨坐敬亭山》
t:請同學們讀課題。(s讀)
(6)解“獨”悟“獨”
獨:說詞語。
s:孤獨、獨自、獨一無二……
(7)再讀題。
三、通讀詩句,感知詩意。
1、找
t:下面的古詩里面分別也寫了作者一個人,那些詞語告訴你只有
李白一個人呢?一句一句地讀,一個一個地劃。
s找
2、交流:
s:眾鳥高飛盡的“飛盡”
t:這句話寫了什么?
s(回答略)
t:一只鳥也沒有了,那是一座怎樣的敬亭山啊?還有么?
s:孤云獨去閑的“獨去”。就是說……(略)
t:滿山不見一只鳥,不聞一絲鳥鳴;遼闊的上空不見一朵白云
……這是一座怎樣的敬亭山啊!
s:死氣沉沉
s:清閑
3、指讀。齊讀。
t:最后的云也不見了,李白的心里悠閑么?
s再讀。
t:“你的眼里只有我,我的眼里只有你。相看兩不不厭,只有敬
亭山!
t:還有么?
s:“只有敬亭山。”
t:在李白的眼里有云么?
s:沒有!
t:有鳥么?
s:沒有!
t:還有么?
s:“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t:兩個人看來看去,怎么也看不厭。……李白看敬亭山,敬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