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一課案例與評價
【教學目標】
l、學會6個生字(肆、桅、撕、唬、鉤、瞄)。能正確讀寫:環游、風平浪靜、取樂、放肆、眼巴巴、故意、齜牙咧嘴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從孩子的行為中吸取教訓和對船長的行為深感敬佩。
4、了解事情發展的前后聯系,領悟故事的來龍去脈。
【重點、難點分析】
鼓勵學生扣住文章的重點詞、句細心品味感悟,培養學生自己感悟的自信心,在感悟中促進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是教學的重點。
當孩子爬到了桅桿的頂端,把自己陷入了危險境地,如何使學生真切感受到危險到了極點,如何真正領悟船長的果斷與機智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活動】
一、啟發談話,激發興趣。
同學們,如果你被一只猴子戲耍,你會有什么反應?
今天,我們要了解的主人公和你們心情一樣,我們來看看事情究竟是怎樣發生發展的。
評析:看似簡單的問題,卻能調動起學生豐富的想像力,“氣憤”“羞辱”“一定要抓住他”……答案的紛繁,使學生與文中孩子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了解故事的心情就顯得格外迫切些。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l、自由朗讀課文,注意生字字音。
2、檢查生詞,學習生字:肆、桅、撕、唬、鉤、瞄,了解多音字“扎”。
3、質疑。
評析:自由朗讀課文目的在于讓學生沉浸到故事中感知大意;學習生字和多音字“扎”,為理解課文掃清障礙;質疑這一環節,師生可以討論理解一些淺顯的問題,如了解“帆船”“桅桿”“橫木”,理解“放肆”,有難度的問題可以放在深讀課文中。
二、深讀課文,交流感悟。
1、談話:這篇故事寫得精彩而扣人心弦,接下來的時間就請同學們用心讀書。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做上朗讀提示(在文中注上:急、慢、重、輕、停),畫出好詞佳句,有感悟的地方在旁邊寫上感悟。
評析:①語文課改提倡個性化朗讀。寫朗讀提示是希望學生用心品味語句,做出自己的朗讀判斷,更好地體會文中的思想感情,為后面更好地讀作準備;②畫出好詞佳句,意在于使學生在讀書中養成積累好詞、好句的習慣。③讓學生在文邊寫感悟,實際是教給了學生邊讀邊思,深挖字詞、理解課文的方法。語文教師的職責就是要使學生愛學語文,并逐漸會學語文。這就要培植每個學生對語文的信心。在感悟全文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地鼓勵學生,使他們用心讀書,有信心獨立思考。當學生們或多或少地有一些感悟時,他們首先體驗到的是獨立讀書的喜悅和漢語言文字的魅力,看到了自己的進步和能力。
3、交流讀書結果。
生:在“這一天,風平浪靜,水手們都在中板上”一句中,“風平浪靜”應該讀慢些;“它顯然知道大家拿它取樂”中“顯然”要讀快些!
師:贊揚,并請其示范朗讀。
生:在“眼巴巴地望著猴子坐在桅桿……”中“眼巴巴”要讀出渴望。
師:請其示范朗讀,發現讀得較重。接著請學生朗讀,這名學生讀得較輕。再讓學生們區別判斷該怎樣讀,引導學生讀好“眼巴巴”。
生:從文中我感悟出了猴子頑皮。
師:引導學生在文中畫出描寫猴子頑皮的重點詞,請學生做“呲牙咧嘴”的樣子,讓學生進一步感悟出猴子不僅機靈頑皮,而且很放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