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復習九:小學常見語病及修改
1、玲玲學習成績和的主要原因是她平時刻苦學習(的結果)。
2我們(忍不住)情不自禁地笑出聲來。
這種方法也用于修改成分殘缺、搭配不當和歸類不當的病句。例如:
1、通過老師的反復教育,(使)我認識了錯誤。
2、這蘋果(的味道)又香又甜。
3、西瓜、(南瓜)、香蕉、菠蘿這些水果我都愛吃。
(三)換法。這種方法多用于修改用詞不當、搭配不當、指代不明和不合事理的病句。例如:
1、無論誰(違背)違反紀律,都要受到批評。
2、他的寫作水平有了明顯的(改進)提高。
3、他(心上)身上仿佛有使不完的勁。
(四)調法。這種方法多用于修改詞序混亂的病句。例如:
1、我們學校過去注意得不夠對衛生工作。這句話應該把“注意得不夠”放在“對衛生工作”的后面,改為“我們學校過去對衛生工作注意得不夠。”
2、大隊部小記者了解到許多小明的先進事跡。這句話應該把“小明的”放在“許多”的前面,改為“大隊部小記者了解到小明的許多先進事跡。”
另外,修改病句還要注意因為詞語的調換、刪補,而造成句子里標點符號的不妥,修改時,標點符號要有隨之移動修改。
第一種,用詞不當類。
1、小明出席了市里的作文競賽。
2、我高興得坐立不安。
3、學校的操場擴張了不少。
4、張延雖然學習成績好,而且他一點也不驕傲。
5、我們學校展現出一批助人為樂的同學。
6、同學們都很愛護今天幸福的學習生活。
7、詹天佑經常獎勵工作人員說:“我們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半點兒馬虎。”
8、在公共汽車上,看到一位老奶奶上車,一個小學生連忙讓座,嘴里說:喂,老奶奶,坐這兒來!
9、 他出席了學校舉行的秋季運動會短跑競賽。
10、所有的同學都尊重小學生守則。
第二種,指代不明類。
1、老師把王虹和曉敏喊到跟前,對她說:“上課要積極發言。”
2、小麗和小華一起去上學,她在路上撿到一個錢包。
3、張文和王勤約定一起在自己家做作業。
4、李剛和小海是好朋友,他經常幫助他。
第三種,搭配不當類。
1、江心島的夜晚是人們乘涼的好地方。
2、“六一”那天,同學們穿著鮮艷的衣服和紅領巾到學校參加慶祝活動。
3、城外聳立著一座小巧的房子。
4、我們要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的革命事業。
5、劉平望見遠處的那架飛機,嗡嗡的聲音。
6、她圍著一條白圍巾,一件紅衣裳,好看極了。
7、隨地吐痰的人,是一種不文明的習慣。
8、我們要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的革命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