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紉鳥
教學目標:
1. 學會12個生字(含有一個多音字“差”)和新詞,認讀7個字含一個多字糊.
2. 學生能夠結合課文內容感受作者的細致觀察和有序描寫.
3. 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4.積累詞語.在艱巨” 顧名思義” 和前功盡棄”三個詞語中選擇兩個造句.
5.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作者對縫紉鳥的贊賞之情.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作者對縫紉鳥的贊美之情.
教學難點:
能夠結合課文內容感受作者的細致觀察和有序描寫.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 一課時
教學目標:
1. 學會12個生字(含1個多一字差)和新詞,認讀7個字(含1個多音字糊”)
2. 初步感知課文內容,,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新課的學習.
今天我們學習29課<<縫紉鳥>>,齊讀課文.看到課文你會想到什么?
注意縫紉的寫法.
二. 檢查預習.
1. 誰能看著生字表組詞讀生字.
處理:差” 和糊”兩個多音字
2. 師對韌和紉進行指導和點撥
3. 12個生字中有幾個是左右結構的字?寫一寫要注意左右之間的避讓關系.
4. 注意梭”字的寫法.
5. 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正確,把句子讀正確.
6. 兩人一組互相讀課文,注意互相幫助.
7. 指名課文.師注意點撥.
三.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怎么想就怎說.(課文繼續了我在坦桑尼亞觀察縫紉鳥編織巢穴.修補巢穴.
四. 你有什么不懂的問題,默讀課文,提出來.
五. 作業:
1. 生字組詞.寫在田格本上.
2. 完成課后作業4題.
3. 查閱有關縫紉鳥的資料.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能夠結合課文內容感受作者的細致觀察和有序描寫。
2、 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3、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作者對縫紉鳥的贊賞之情。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作者對縫紉鳥的贊賞之情。
教學難點:能夠結合課文內容感受作者的細致觀察和有序描寫。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作者從字里行間表達了對縫紉鳥的喜愛之情,我們也走進縫紉鳥,欣賞欣賞它美麗的身姿,體會體會它勤勞的品質。
二、 輕聲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幾次寫“我”觀察縫紉鳥,“我”觀察到的情況有什么不同。把幾次觀察的情況畫出來。
三、匯報學習結果。
(一)“我”第一次觀察,看到了什么?在學生說的基礎上出示:
它們從印度洋沿岸的草叢中銜來一根根兩三尺長的嫩草,用自己的尖嘴,先是把草打成幾道圓圈,而后用人類織布的原理,有經有緯地開始把長長的嫩草左右穿梭。看上去它們那尖嘴的靈巧程度,一點也不比人類的雙手差。但那勞作是相當艱巨的。它們雙腳的爪子,首先要緊緊抓住樹枝以保護自己,惟一能勞動的就是它們那只尖嘴。一只鳥要花兩三天時間不停歇的勞動,才能給自己編織成一個能讓它自己和情侶相依而居的窩。
1、 你能不能把縫紉鳥編鳥籠的過程加上幾個順序詞?加上后自己讀一讀,你知道了什么?
它們先從印度洋沿岸的草叢中銜來一根根兩三尺長的嫩草,接著用自己的尖嘴,把草打成幾道圓圈,而后用人類織布的原理,有經有緯地開始把長長的嫩草左右穿梭。看上去它們那尖嘴的靈巧程度,一點也不比人類的雙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