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 > 冀中的地道戰(通用13篇)

冀中的地道戰

發布時間:2022-12-12

冀中的地道戰(通用13篇)

冀中的地道戰 篇1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我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頑強斗志、無窮的智慧和冀中地道戰的產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結構特點。

  2.理清課文的條理。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4.練習用“如果……就……”“不但……還……”造句。

  教學重點

  了解冀中地道的結構特點。理清課文的條理。

  教學難點 

  了解我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頑強斗志,無窮的智慧。

  課前準備

  組織學生觀看電影《地道戰》。

  課時安排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揭題,釋題。

  1.同學們看過《地雷戰》、《地道戰》的電影,還記得那里的人民是怎樣神出鬼沒地打擊敵人的嗎?

  2.板書課題:冀中的地道戰

  3.從課題來看,哪一個詞是中心詞?(地道戰)

  “冀中”是河北省的簡稱,河北省的中部就叫“冀中”。

  二、初讀課文。

  要求:1.讀通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自學生字詞。(讀準字音,記住字形)

  3.理清課文層次,考慮分段。

  三、逐題檢查、討論。

  1.指名讀課文,并說出課文大意。

  2.小黑板出示生字詞。

  ①指名讀,齊讀。

  ②強調“廁”是平舌音,“辣”左邊最后一筆是撇,右邊要封口。比較:妨-紡惑-感

  3.討論分段。

  第一段(1~3)講地道戰的產生及其作用。

  第二段(4~7)介紹了地道的式樣、特點。

  第三段(8)講地道戰在我國抗日戰爭史上的地位。

  四、學習課文第一段。

  1.指名朗讀課文第一段。

  2.討論交流。地道戰是怎樣產生的?(為了……創造了……)

  “地道戰簡直是個奇跡”這是個總起句,課文從幾個方面分述地道戰簡直是個奇跡?板書: 不計其數(形式多 數量多)

  敵來敵走(保存自己 打擊敵人)

  3.結合課文內容解釋“掃蕩”“封鎖”。

  4.總結第一段段意。 

  五、作業 。

  1.抄寫課后詞語。

  2.思考課后練習一、二題。

  第二課時

  一、學習課文第二段。

  1.指名讀課文第二段。

  2.讀講討論:

  ⑴默讀課文第4自然段,思考:這段話講了幾層意思?每層說了什么?(有四層意思。第一層講地道的式樣多,有100多種;第二層講地道有位置和高度;第三層講地道里有許多大洞,生活設備齊全。第四層講地道中有通氣孔,既透氣又透光。)

  ⑵地道的出口是怎樣的?有幾種情況?(開在隱蔽的地方,用荊棘掩護,有的出口旁是陷坑;有的出口旁是警戒洞,迷惑洞;地道里的每一段都有“孑口”。)“迷惑”“孑口”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迷惑”是辨不清,摸不著頭腦的意思。“迷惑洞”是讓敵人分不清什么是死道,什么是活道。“孑口”這里指地道里小得只能容一個人過去的關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意思是:一個把住關口,一萬個人都打不進來。形容孑口之險窄。)

  ⑶“想方設法”是什么意思?敵人是怎樣想方設法來破壞地道的?冀中人民是怎樣對付敵人的進攻的?(火攻,水攻,毒氣攻)(用土和沙來滅火,;用吊板來擋毒氣;地道和枯井暗溝連起來,使水流走;還可以轉移到別的村子里去。)

  ⑷人們在地道里是怎樣進行通訊聯系的?無線電和有線電為什么要加上引號?(人們一一個口傳稱“無線電”;用鐵絲拴小銅鈴稱“有線電”。)(因為不是真正的有線電和無線電。)“為了打擊敵人,什么辦法都想出來了,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這句話在課文里是什么意思?(這句話對利用地道打擊敵人的許多辦法進行了總結,贊揚了冀中人民對敵人斗爭的智慧和才能。)

  3.總結段意。(這段是全文的重點,作者對地道的式樣、特點作了詳細介紹。)

  4.齊讀課文第二段。

  二、作業 。

  1.朗讀課文,背誦第四自然段。

  2.根據課文第二段的內容,畫出地道的示意圖。

  3.填空:(書后第2題)

  第三課時

  一、指名讀課文第二段,并說說這段主要講了什么?

  二、學習課文第三段。

  1.指名讀第三段。

  2.這段有兩句話:

  第一句講了什么?和前面的哪句話相呼應?(地道戰粉碎了敵人的掃蕩。)(“為了粉碎敵人的掃蕩,冀中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創造了新的斗爭方式,這就是地道戰。”)

  第二句講了什么?(冀中人民堅持生產,還有力地打擊了敵人,是驚人的奇跡。)這段話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地道戰是我國抗日戰爭史上驚人的奇跡。)

  三、自由朗讀全文。

  四、結合課文,學習句式,練習口頭造句。

  如果……就……

  不但……還……

  五、練習概括課文中心思想。

  1.冀中人民是怎樣利用地道打擊敵人的?

  2.“為了打擊敵人,什么辦法都想出來了,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舉例說說你對這句話的體會。

  3.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表達的中心思想是什么?(這篇課文記敘了在抗日戰爭中,冀中地道戰的產生、作用,地道的結構特點,歌頌了我國人民在對敵斗爭中表現出來的頑強斗志和無窮無盡的智慧。)

  六、了解記敘方法。

  1.這篇課文講了冀中人民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頑強斗爭精神和無窮無盡的智慧。那么,課文的這一中心思想是怎樣一層層表達出來的呢?

  2.討論:(引導學生弄清課文圍繞中心,先講地道戰是在什么情況下產生的,有什么作用;再講地道的樣式和特點,構造有得于隱蔽自己,打擊敵人;然后講怎樣粉碎敵人的火攻、水攻、放毒氣,怎樣進行通訊聯絡;最后講地道戰在抗日戰爭史上留下了驚人的奇跡。)

  3.教師總結。課文有條理地記敘了內容,一步步深入地表達了課文的中心思想,這是我們要學習的寫作方法。

  板書:

  位置 高度

  大洞 小洞 氣孔

  出口

  迷惑洞

  孑口

  土沙滅火

  吊板擋毒氣

  連通溝井放水

  通訊聯絡

  作業 設計:

  一、抄寫詞語。(課后第四題)

  二、多音字組詞。

  橫h唍g( )h坣g( ) 擱g ( )g ( ) 都 d島( )d ( )

  三、把括號里不合適的詞劃掉。

  ⑴冀中人民(創建 創造 建造)了新的斗爭方式,這就是地道戰。

  ⑵在(寬大 寬闊 廣闊)的平原的地下,挖了不計其數的地道。

  四、填空。(書后第三題)

  五、造句。

  如果……就…… 不但……還……

  ( 教學設計者:呂冬生)

冀中的地道戰 篇2

  作者郵箱: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冀中地道戰的產生、作用和地道的結構特點。 

  2、學習理清課文條理。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4、練習用“如果……就……”“不但……還……”造句。 

  教學重點: 

  通過語言文字了解冀中地道的結構特點。學習理清課文的條理。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了解地道戰的產生及作用。 

  2、理清課文的條理。 

  教學過程 : 

  一、了解單元要求。 

  二、導入  新課文,提示課題。 

  “冀中”什么意思?你是怎樣理解“地道戰”的? 

  三、課堂預習。 

  1、默讀課文。 

  2、各自小聲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3、思考預習題。 

  4、提出不理解的內容。 

  四、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 

  2、每個自然段講了什么? 

  3、全文可分幾段? 

  (1—3)(4—7)(8) 

  五、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 

  2、討論交流。 

  (1)為什么稱“掃蕩”? 

  (2)敵人為什么修封鎖溝、封鎖墻? 

  3、總結第一段段意。 

  (講了地道產生的時間、原因及作用) 

  六、作業 : 

  1、朗讀課文。 

  2、思考文后1、2。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了解地道的結構特點和地道戰的歷史地位。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導入  。 

  1、出示生字詞卡片,讀詞。 

  2、有感情朗讀課文。 

  二、學習第二段。 

  1、指名讀第二段。 

  2、讀后討論。 

  (1)地道的式樣和特點是在第幾自然段講的?這段話講了幾層意思,每層說了什么? 

  (2)地道的出口是怎樣的,有幾種情況?“孑口”有什么作用?“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3)“想方設法”是什么意思? 

  冀中人民是怎樣對付敵人的進攻的? 

  (4)人們在地道里怎樣進行通訊聯系? 

  “無線電”和“有線電”為什么加引號? 

  “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這句話在課文里是什么意思? 

  3、總結段意。 

  (這段主要講地道戰的特點。) 

  三、學習第三段。 

  1、指句讀第三段。 

  2、這段有兩句話,第一句講了什么?第二句講了什么? 

  3、這段話主要意思是什么? 

  四、自由朗讀全文。 

  五、練習背誦第四自然段。 

  六、作業 : 

  1、熟讀課文。 

  2、根據課文第二段的內容,畫一張地道示意圖。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 

  1、練習概括本文中心思想。 

  2、了解記敘方法。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引入。 

  交流地道示意圖?! 

  二、概括中心。 

  1、冀中人民怎樣利用地道打擊敵人的? 

  2、舉例說“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 

  3、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什么?表達了什么中心? 

  (這篇課文通過講冀中地道戰的產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結構特點,表現了冀中人民在對敵斗爭中的頑強斗志和無窮無盡的智慧。) 

  三、了解記敘方法。 

  1、課文是怎樣一層一層將中心表達出來的? 

  2、討論。 

  3、小結:學習課文有條理地記敘。 

  四、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1、學習生字,識記字形。 

  “廁”“虛”         半包圍。 

  2、默記本課生字,然后寫在練習本上。 

  3、指名讀本課出現的生字新詞。 

  4、用“如果……就……”“不但……還……”造句。 

  (指導結合句式了解詞語用法。) 

  五、作業 : 

  預習《赤壁之戰》。 

冀中的地道戰 篇3

  [課文說明]

  這篇課文以地道的特點為線索,有序地介紹了冀中地道戰的產生、作用,地道的結構特點以及地道戰在我國抗日戰爭史上留下的驚人奇跡,對冀中地道戰作了高度評價,頌揚了人民群眾的無窮智慧和頑強的斗志。

  這篇文章可分三個部分,前面一部分說明冀中地道戰產生的原因和作用,后一部分對其作出高度評價,中間的重點部分則主要介紹地道的樣式及特點。按由總到分的順序和空間轉換的順序,先介紹冀中地道的總體結構,再分別介紹各種具體的設計樣式及其保護自己、打擊敵人、防止破壞和傳遞信息的功用,體現了它設計周密、易守能攻、靈活多樣、富有創造性的特點。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是:1.了解我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不屈不撓的頑強斗志和無窮無盡的智慧;2.了解文章的敘述順序,學習按一定順序寫作。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引導學生在了解冀中地道戰的產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結構特點的基礎上,感受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頑強斗志和無窮無盡的智慧,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學習按一定順序寫作。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中的生字新詞,理清條理。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我國人民在艱難的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頑強斗志、無窮智慧。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建議]

  1.有條件的在課前可以組織學生觀看電影《地道戰》,搜集有關資料,以便對冀中地道戰有些感性認識。

  2.課上可讓學生交流,也可由教師介紹時代背景,比如抗日戰爭、“掃蕩”與反“掃蕩”、抗日軍民開展游擊戰爭的情況。使學生通過交流和介紹,充分感受中國人民的英雄氣概和無窮無盡的智慧,并進入學習的情境。

  3.在引導學生了解課文的內容和敘述的順序時,可以采取學生提出問題、邊閱讀邊討論的方式,也可以引導學生根據“閱讀提示”中的問題,邊讀書邊思考,理解課文內容。

  4.為突破難點,抓住重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了解全文大意的基礎上,看全文重點寫了什么,在重點部分的前后各寫了什么內容,幫助學生弄清全文的寫作順序。并從中感悟到這樣表達的好處。這樣的表達順序,使復雜的冀中地道很有條理地呈現出來,使人讀后對冀中的地道有比較清楚的了解。

  5.學生在了解課文內容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畫一畫地道的示意圖。

  6.本課生字的記認書寫,可以在講述課文的過程中隨文學習。也可以在學習課文之前集中學習字詞,讓學生將自己認為較難記寫的字畫出來,分析音、形、義,加深記憶。

  [參考資料]

  周而復(1914—),現當代作家。生于南京。他的小說反映了中國不同時期的現實生活。代表作《上海的早晨》以改造民族工商業者為題材,塑造了富有個性的資本家形象,規模宏大,構思嚴謹,在國內外都有較大的影響。以抗日為題材的小說有長篇《長城萬里圖》,散文報告集《諾爾曼•白求恩》《晉察冀行》等。

  冀,是河北省的簡稱。“冀中”是河北省的中部平原。在抗日戰爭時期,冀中平原是打擊敵人的重要戰場。

  1941年秋,冀中平原的抗日斗爭進入困難時期,日偽軍“掃蕩”日益殘酷。冀中人民抗日武裝為了保存自己的力量,長期堅持平原游擊戰爭,開始利用地道與日偽軍進行斗爭。民兵依托地道,采取靈活機動的戰術,在多次戰斗中給日偽軍以沉重的打擊。

  【教學設計舉例】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中的生字新詞,理清條理。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我國人民在艱難的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頑強斗志、無窮智慧。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了解冀中地道的結構特點;理清課文的條理。

  [教學難點]

  了解我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頑強斗志、無窮的智慧。

  [教學準備]

  組織學生觀看電影《地道戰》。

  [教學時數]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揭題,釋題

  1.同學們看過《地雷戰》《地道戰》的電影,還記得那里的人民是怎樣神出鬼沒地打擊敵人的嗎?

  2.板書課題:冀中的地道戰

  3.從課題來看,哪一個詞是中心詞?(地道戰)

  “冀”是河北省的簡稱,河北省的中部就叫“冀中”。

  二、初讀課文

  要求:

  1.讀通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自學生字詞。(讀準字音,記住字形)

  3.理清課文層次,考慮分段。

  三、逐題檢查、討論

  1.指名讀課文,并說出課文大意。

  2.小黑板出示生字詞。

  (1)指名讀,齊讀。

  (2)會認字:強調“廁”是平舌音,“棘”不要讀成“辣”。“任”是多音字,在本課中讀rén,另一個讀音是rèn。

  (3)會寫字:注意“妨”的部首是“女”,不要寫成“纟”;“栓”的部首是“木”,不要寫成“扌”。

  3.討論分段。

  第一段(1~3自然段)講地道戰的產生及其作用。

  第二段(4~7自然段)介紹了地道的式樣、特點。

  第三段(8自然段)講地道戰在我國抗日戰爭史上的地位。

  四、學習課文第一段

  1.指名朗讀課文第一段。

  2.討論交流。地道戰是怎樣產生的?(為了……創造了……)

  “地道戰,簡直是個奇跡”這是個總起句,課文從幾個方面分述“地道戰,簡直是個奇跡”?

  板書:不計其數(形式多,數量多)

  敵來我走(保存自己打擊敵人)

  3.結合課文內容解釋“掃蕩”“封鎖”。

  4.總結第一段段意。

  五、作業

  1.抄寫本課要求會寫的8個字。

  2.思考課后練習一。

  第二課時

  一、學習課文第二段

  1.指名讀課文第二段。

  2.讀講討論:

  (1)默讀課文第4自然段,思考:這段話講了幾層意思?每層說了什么?

  (有四個意思。第一講地道的式樣多,有100多種;第二講地道的位置和高度;第三講地道里有許多洞,功用各別,生活設備齊全。第四講地道中有通氣孔,既透氣又透光。)

  (2)地道的出口是怎樣的?有幾種情況?

  (開在隱蔽的地方,用荊棘掩護;有的出口旁是陷坑;有的出口旁是警戒洞,迷惑洞;地道里每一段都有“孑口”。)

  “迷惑”“孑口”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迷惑”是辨不清,摸不著頭腦的意思。“迷惑洞”是讓敵人分不清什么是死道,什么是活道。“孑口”這里指地道里小得只能容一個人過去的關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意思是:一個人把住關口,一萬個人都打不進來,形容孑口險與窄。)

  (3)“想方設法”是什么意思?敵人是怎樣想方設法來破壞地道的?(火攻、水攻、毒氣攻)冀中人民怎樣對付敵人的進攻?(用土和沙來滅火;用吊板來擋毒氣;地道和枯井暗溝連起來,使水流走;還可以轉移到別的村子里去。)

  (4)人們在地道里是怎樣進行聯絡的?(一個個口傳稱“無線電”;用鐵絲拴小銅鈴稱“有線電”。)“無線電”和“有線電”為什么要加上引號?(因為不是真正的有線電和無線電。)

  (5)“為了打擊敵人,什么辦法都想出來了,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這句話在課文里是什么意思?(這句話贊揚了冀中人民在對敵斗爭中表現出的智慧和才能。)

  3.總結段意。(這段是全文的重點,作者對地道的式樣、特點作了詳細介紹。)

  4.齊讀課文第二段。

  二、作業

  1.朗讀課文,背誦第四自然段。

  2.根據課文第二段的內容,畫出地道的示意圖。

  第三課時

  一、指名讀課文第二段,并說說這段主要講了什么

  二、學習課文第三段

  1.指名讀第三段。

  2.這段有兩句話:

  第一句講了什么?和前面的哪句話相呼應?

  (地道戰粉碎了敵人的“掃蕩”。)(“為了粉碎敵人的‘掃蕩’,冀中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創造了新的斗爭方式,這就是地道戰。”)

  第二句講了什么?(冀中人民堅持生產,還有力地打擊了敵人,是驚人的奇跡。)這段話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地道戰是我國抗日戰爭史上驚人的奇跡。)

  三、自由朗讀全文

  四、結合課文,學習句式,練習口頭造句

  如果……就……

  不但……還……

  五、練習概括課文主題

  1.冀中人民是怎樣利用地道打擊敵人的?

  2.“為了打擊敵人,什么辦法都想出來了,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舉例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3.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這篇課文記敘了在抗日戰爭中,冀中地道戰的產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結構特點,歌頌了我國人民在對敵斗爭中表現出來的頑強斗志和無窮無盡的智慧。)

  六、了解記敘方法

  1.這篇課文講了冀中人民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頑強斗爭精神和無窮無盡的智慧。那么,課文的這一思想是怎樣一層層表達出來的呢?

  2.討論:

  引導學生弄清課文圍繞中心,先講地道戰是在什么情況下產生的,有什么作用;再講地道的樣式、構造和特點;然后講怎樣粉碎敵人的火攻、水攻、毒氣攻,怎樣進行通信聯絡;最后講地道戰在抗日戰爭史上留下了驚人的奇跡。

  3.教師總結。

  課文有條理地記敘了內容,這是我們要學習的寫作方法。

冀中的地道戰 篇4

  教學要求

  1.地道戰是冀中人民創造的一種十分巧妙的對敵斗爭方式,通過學習了解地道戰,激發學生愛國主義熱情,增強其民族自豪感。

  2.理解地道戰在抗日戰爭史上的特殊地位。

  3.為課文分段,歸納段意,并學會分層和寫出層意。

  4.朗讀。背誦課文第4自然段。

  教學重點

  了解冀中地道的結構特點。理清課文的條理。

  教學難點 

  理解冀中地道戰的特殊地位。

  教學時間 2課時。

  板書設計 :

  利用地道 堅持斗爭

  地道 結構獨特

  出口隱蔽 能守能攻 頑強的斗志

  巧妙防備 水火毒氣 無窮的智慧

  有線無線 聯絡方便

  粉碎掃蕩 創造奇跡

  作業 設計:

  課內:抄寫詞語、選詞填空、按課文內容填空、造句

  課外:朗讀課文、背誦第四自然段

  教學準備 光盤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教學生字新詞、了解課文大意,給課文分段。

  一、板書課題:冀中地道戰

  解題:冀,河北省簡稱;冀中:指冀中平原;地道:在地下挖洞,形成通道。

  二、整體入手,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自由讀,思考:

  ①地道戰這種斗爭方式是在什么情況下產生的?

  ②地道的式樣和特點各是什么?

  2.預習生字、新詞。

  堡壘:作防守用的堅固建筑物。

  妨礙:阻礙。

  隱蔽:借旁的事物來遮掩。

  迷惑:辨不清,摸不著頭腦。

  三、讀熟課文、理清順序,劃分段落

  第一段(1~2自然段)為了粉碎敵人的“掃蕩”,冀中人民用地道戰同敵人斗爭。

  第二段(3~7自然段)地道戰簡直是個奇跡,有效地打擊了敵人,體現了人民無窮無盡的智慧。

  第三段(8自然段)地道戰在我國抗日戰爭史上留下了驚人的奇跡。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理解課文,了解我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頑強斗志、無窮的智慧和冀中地道戰的產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結構特點。理解冀中地道戰的特殊地位。

  一、復習引入

  提問:通過預習你知道什么了?這節課你還想知道什么?

  二、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思考寫了什么?

  時間、地點、事件。

  抓重點:斗爭方式——地道戰。

  2.自由讀,體會內容。

  三、學習第二段(逐自然段學習)

  1.自由讀全段,然后用一句話概括全段意思:

  地道戰,簡直是個奇跡。

  2.指名讀第3自然段,思考:地道在打擊敵人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地道——是人民武裝堅強的堡壘。

  3.自學4~7自然段。

  自學題,在書中找一找哪些地方體現了“地道戰,簡直是個奇跡”?

  ①自由讀文。

  ②勾劃。

  ③討論。

  ④匯報。

  教師摘錄要點作總結。

  地道:式樣100多種,洞內設施較完備。出口隱蔽,虛實結合。洞內“關口”多,防毒,防水,設“有線電”等等。

  4.朗讀,把地道的奇跡及對人民無窮智慧的感受讀出來。

  四、學習第三段

  1.齊讀,說說寫了什么?

  2.追問:你怎樣理解“地道戰在我國抗日戰爭史上留下了驚人的奇跡”?

  3.說一說。

  4.讀全文,再次體會課文內容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冀中的地道戰 篇5

  教學要求

  1.地道戰是冀中人民創造的一種十分巧妙的對敵斗爭方式,通過學習了解地道戰,激發學生愛國主義熱情,增強其民族自豪感。

  2.理解地道戰在抗日戰爭史上的特殊地位。

  3.為課文分段,歸納段意,并學會分層和寫出層意。

  4.朗讀。背誦課文第4自然段。

  教學重點

  了解冀中地道的結構特點。理清課文的條理。

  教學難點 

  理解冀中地道戰的特殊地位。

  教學時間 2課時。

  板書設計 :

  利用地道堅持斗爭

  地道結構獨特

  出口隱蔽 能守能攻 頑強的斗志

  巧妙防備 水火毒氣 無窮的智慧

  有線無線 聯絡方便

  粉碎掃蕩創造奇跡

  作業 設計:

  課內:抄寫詞語、選詞填空、按課文內容填空、造句

  課外:朗讀課文、背誦第四自然段

  教學準備 光盤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教學生字新詞、了解課文大意,給課文分段。

  一、板書課題:冀中地道戰

  解題:冀,河北省簡稱;冀中:指冀中平原;地道:在地下挖洞,形成通道。

  二、整體入手,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自由讀,思考:

  ①地道戰這種斗爭方式是在什么情況下產生的?

  ②地道的式樣和特點各是什么?

  2.預習生字、新詞。

  堡壘:作防守用的堅固建筑物。

  妨礙:阻礙。

  隱蔽:借旁的事物來遮掩。

  迷惑:辨不清,摸不著頭腦。

  三、讀熟課文、理清順序,劃分段落

  第一段(1~2自然段)為了粉碎敵人的“掃蕩”,冀中人民用地道戰同敵人斗爭。

  第二段(3~7自然段)地道戰簡直是個奇跡,有效地打擊了敵人,體現了人民無窮無盡的智慧。

  第三段(8自然段)地道戰在我國抗日戰爭史上留下了驚人的奇跡。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理解課文,了解我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頑強斗志、無窮的智慧和冀中地道戰的產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結構特點。理解冀中地道戰的特殊地位。

  一、復習引入

  提問:通過預習你知道什么了?這節課你還想知道什么?

  二、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思考寫了什么?

  時間、地點、事件。

  抓重點:斗爭方式——地道戰。

  2.自由讀,體會內容。

  三、學習第二段(逐自然段學習)

  1.自由讀全段,然后用一句話概括全段意思:

  地道戰,簡直是個奇跡。

  2.指名讀第3自然段,思考:地道在打擊敵人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地道——是人民武裝堅強的堡壘。

  3.自學4~7自然段。

  自學題,在書中找一找哪些地方體現了“地道戰,簡直是個奇跡”?

  ①自由讀文。

  ②勾劃。

  ③討論。

  ④匯報。

  教師摘錄要點作總結。

  地道:式樣100多種,洞內設施較完備。出口隱蔽,虛實結合。洞內“關口”多,防毒,防水,設“有線電”等等。

  4.朗讀,把地道的奇跡及對人民無窮智慧的感受讀出來。

  四、學習第三段

  1.齊讀,說說寫了什么?

  2.追問:你怎樣理解“地道戰在我國抗日戰爭史上留下了驚人的奇跡”?

  3.說一說。

  4.讀全文,再次體會課文內容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冀中的地道戰 篇6

  【教學目標 】

  1、通過活動,進一步弄清翼中地道的結構,作用,體會它是中國勞動人民的戰爭的智慧。

  2、培養學生借助課文語句練習表達,并能結合畫面或片斷,學習做“小導游”。

  【教學準備】

  1、電影《地道戰》畫面剪輯(可跳躍式播放電影《地道戰》,取其中對地道的介紹部分),學生根據課文內容,畫好地道剖面圖,播放設備,小廣播或話筒。(城區學校可用)

  2、布置學生學習根據課文畫地道剖面圖,小木棒,用卡紙做成小廣播喇叭。(農村學校可用)

  【教學過程 】

  一、激趣。

  1、同學們,今天我們將帶大家參觀一個特殊的地方,它不是壯觀輝煌的古代建筑,也不是名勝古跡,但它同樣表現了中國人民的智慧。這就發生在1937-1945期間的八年抗日戰爭時留下的戰爭遺跡——翼中地道。

  2、不過,大家因為都讀了課文《翼中地道戰》,所以,今天我們的任務不僅是自己要參觀這個地方,更重要的能夠把我們所知道的翼中地道,向身邊的人介紹,向比我們小的同學知道,甚至向全世界的人介紹,這就要求我們學會根據具體的實物和圖或者電影片斷,來向別人介紹,大家知道擔任這項工作的人叫什么——導游,對今天,我們就人人都來當回小導游,我們要介紹的是什么?翼中地道。

  二、為了能夠做好小導游工作,我們再一次地閱讀課文。指導學生瀏覽、閱讀課文。

  1、翼中地道哪些地方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指名說一說。能用自己的話來說嗎?

  三、出示地道剖面圖或播放片斷,學生練習介紹。

  (要求:口齒清楚,聲音響亮,結合畫面)

  1、教師示范:歡迎你來到河北省任丘參觀,當年,這里是硝煙彌漫的抗日戰場,翼中人民為了打擊的日本侵略者,粉碎敵人的“大掃蕩”,發明了地道戰。地道既能有效安全地保護自己,還能狠狠地打擊敵人,這些村村相連,洞洞相連的地道,在抗日戰爭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可以用黑板或幻燈打出這段文字,出示圖1,師示范導游。

  2、看,這些地道離地面有幾米深,長十幾公里,是家家相連,村村相通。有的連接到村里的水進,有的連接到村里的地里,游擊隊員們依靠這地道狠狠地打擊了日本侵略者。

  指導學生結合圖練習“導游”。

  3、分別出示地道剖面圖1、圖2、圖3……,讓學生自由練習介紹。

  四、重放電影片斷、剖面圖,讓學生到臺前試講(帶上小喇叭,指示棒)。

  1、指名學生一個片斷或一幅圖講,大家評析,再練習講。

  指名講后,再組織學生進行評議。

  A、提示學生注意,說話的人要力求讓別聽清楚,聽明白,爭取有感染力。

  進行要結合“導游”說的要求進行,言辭清晰,語句流利,有感染力。

  B、注意圖的內容,可充分運用課文中的語句來講。

  書本中的語言是最好的語言,盡管自由地使用。

  2、全班學生跟著練講,自由練講。

  3、四人一組,各人選自己繪制的一幅圖或幾個片斷,練習講。

  五、活動小結。

  翼中地道,既是當年抗日戰爭年代里,翼中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堅持敵后游擊戰爭的最有力的武器,也是翼中人民的偉大創造。在地道中,翼中人民還有許多了不起的發明,比如地道的通訊等。通過今天的活動,我們進一步地了解了翼中地道,也明白了當年我中華兒女,在遭受外敵侵略的情況下,是怎樣同敵人進行浴血奮戰的,這些地道將永遠地載入中國革命斗爭的史冊。

  那么大家想一想,怎樣做好小導游?

  指名說,然后小結:要想做一名好導游,知識要豐富,語言通順、流暢、熟練。

  同學們,今天,我們通過做小導游的形式,進一步了解了當年在戰爭的硝煙中中原兒女用智慧和勞動,創造出來的地道戰,了解這些地道的式樣、結構、用途等,體會了當年翼中人民浴血奮戰于敵后戰場的英勇頑強,你們愿意做這樣的小導游嗎?回家后請結合你們自己畫的幾幅圖,練習給身邊的人做小導游,行嗎?

  關于翼中的地道和當年的地道戰,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可以去讀有關的課外書,或者上因特網查詢。可以使用“地道,翼中,地道戰”字段進行搜索。

冀中的地道戰 篇7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我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頑強斗志、無窮的智慧和冀中地道戰的產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結構特點。

  2.理清課文的條理。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4.練習用“如果……就……”“不但……還……”造句。

  教學重點:

  了解冀中地道的結構特點。理清課文的條理。

  教學難點:

  了解我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頑強斗志,無窮的智慧。

  課前準備:

  組織學生觀看電影《地道戰》。

  課時安排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揭題,釋題。

  1.同學們看過《地雷戰》、《地道戰》的電影,還記得那里的人民是怎樣神出鬼沒地打擊敵人的嗎?

  2.板書課題:冀中的地道戰

  3.從課題來看,哪一個詞是中心詞?(地道戰)

  “冀中”是河北省的簡稱,河北省的中部就叫“冀中”。

  二、初讀課文。

  要求:1.讀通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自學生字詞。(讀準字音,記住字形)

  3.理清課文層次,考慮分段。

  三、逐題檢查、討論。

  1.指名讀課文,并說出課文大意。

  2.小黑板出示生字詞。

  ①指名讀,齊讀。

  ②強調“廁”是平舌音,“辣”左邊最后一筆是撇,右邊要封口。比較:妨-紡惑-感

  3.討論分段。

  第一段(1~3)講地道戰的產生及其作用。

  第二段(4~7)介紹了地道的式樣、特點。

  第三段(8)講地道戰在我國抗日戰爭的地位。

  四、學習課文第一段。

  1.指名朗讀課文第一段。

  2.討論交流。地道戰是怎樣產生的?(為了……創造了……)

  “地道戰簡直是個奇跡”這是個總起句,課文從幾個方面分述地道戰簡直是個奇跡?板書: 不計其數(形式多 數量多)

  敵來敵走(保存自己 打擊敵人)

  3.結合課文內容解釋“掃蕩”“封鎖”。

  4.總結第一段段意。

  五、作業。

  1.抄寫課后詞語。

  2.思考課后練習一、二題。

  第二課時

  一、學習課文第二段。

  1.指名讀課文第二段。

  2.讀講討論

  ⑴默讀課文第4自然段,思考:這段話講了幾層意思?每層說了什么?(有四層意思。第一層講地道的式樣多,有100多種;第二層講地道有位置和高度;第三層講地道里有許多大洞,生活設備齊全。第四層講地道中有通氣孔,既透氣又透光。)

  ⑵地道的出口是怎樣的?有幾種情況?(開在隱蔽的地方,用荊棘掩護,有的出口旁是陷坑;有的出口旁是警戒洞,迷惑洞;地道里的每一段都有“孑口”。)“迷惑”“孑口”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迷惑”是辨不清,摸不著頭腦的意思。“迷惑洞”是讓敵人分不清什么是死道,什么是活道。“孑口”這里指地道里小得只能容一個人過去的關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意思是:一個把住關口,一萬個人都打不進來。形容孑口之險窄。)

  ⑶“想方設法”是什么意思?敵人是怎樣想方設法來破壞地道的?冀中人民是怎樣對付敵人的進攻的?(火攻,水攻,毒氣攻)(用土和沙來滅火,;用吊板來擋毒氣;地道和枯井暗溝連起來,使水流走;還可以轉移到別的村子里去。)

  ⑷人們在地道里是怎樣進行通訊聯系的?無線電和有線電為什么要加上引號?(人們一一個口傳稱“無線電”;用鐵絲拴小銅鈴稱“有線電”。)(因為不是真正的有線電和無線電。)“為了打擊敵人,什么辦法都想出來了,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這句話在課文里是什么意思?(這句話對利用地道打擊敵人的許多辦法進行了總結,贊揚了冀中人民對敵人斗爭的智慧和才能。)

  3.總結段意。(這段是全文的重點,作者對地道的式樣、特點作了詳細介紹。)

  4.齊讀課文第二段。

  二、作業。

  1.朗讀課文,背誦第四自然段。

  2.根據課文第二段的內容,畫出地道的示意圖。

  3.填空:(書后第2題)

  第三課時

  一、指名讀課文第二段,并說說這段主要講了什么?

  二、學習課文第三段。

  1.指名讀第三段。

  2.這段有兩句話

  第一句講了什么?和前面的哪句話相呼應?(地道戰粉碎了敵人的掃蕩。)(“為了粉碎敵人的掃蕩,冀中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創造了新的斗爭方式,這就是地道戰。”)

  第二句講了什么?(冀中人民堅持生產,還有力地打擊了敵人,是驚人的奇跡。)這段話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地道戰是我國抗日戰爭驚人的奇跡。)

  三、自由朗讀全文。

  四、結合課文,學習句式,練習口頭造句。

  如果……就……

  不但……還……

  五、練習概括課文中心思想。

  1.冀中人民是怎樣利用地道打擊敵人的?

  2.“為了打擊敵人,什么辦法都想出來了,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舉例說說你對這句話的體會。

  3.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表達的中心思想是什么?(這篇課文記敘了在抗日戰爭中,冀中地道戰的產生、作用,地道的結構特點,歌頌了我國人民在對敵斗爭中表現出來的頑強斗志和無窮無盡的智慧。)

  六、了解記敘方法。

  1.這篇課文講了冀中人民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頑強斗爭精神和無窮無盡的智慧。那么,課文的這一中心思想是怎樣一層層表達出來的呢?

  2.討論:(引導學生弄清課文圍繞中心,先講地道戰是在什么情況下產生的,有什么作用;再講地道的樣式和特點,構造有得于隱蔽自己,打擊敵人;然后講怎樣粉碎敵人的火攻、水攻、放毒氣,怎樣進行通訊聯絡;最后講地道戰在抗日戰爭留下了驚人的奇跡。)

  3.教師總結。課文有條理地記敘了內容,一步步深入地表達了課文的中心思想,這是我們要學習的寫作方法。

  板書:

  位置 高度

  大洞 小洞 氣孔

  出口

  迷惑洞

  孑口

  土沙滅火

  吊板擋毒氣

  連通溝井放水

  通訊聯絡

冀中的地道戰 篇8

  教學目標:

  1.了解冀中地道戰的產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結構特點。

  2.學習作者是按照怎樣的順序把這一“奇跡”記敘下來的,怎樣具體介紹地道的式樣和特點的。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繼續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通過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我國人民在戰爭中表現出來的頑強斗志和無窮無盡的智慧。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二、播放情景朗讀課文。

  三、提出自學要求。

  1.學生默讀思考:仔細讀讀課文,看看你最喜歡文章的哪個部分?說說為什么?準備好以后,說給你的伙伴聽聽(學生默讀后,把自己的理解在書上加以批注,以便在小組內交流討論。在師生共同探討的基礎上,歸納總結出:地道戰產生的背景、作用;地道的式樣和特點;地道戰的地位——在抗日戰爭留下了驚人的奇跡。)

  2.說地道戰是抗日戰爭驚人的奇跡,那么它奇在哪兒?(圍繞“奇跡”這一中心詞深入學習地道的式樣和特點這一重點內容。)

  (1)介紹地道結構時,重點介紹了哪幾個部分?每部分有何特點?通過這些內容的介紹,地道奇在哪里?(自學、討論后板書:地道、地洞、氣孔)然后再引導學生歸納:從總體結構看,地方隱蔽:街道下面、莊稼地下面;高深適宜:四尺多高,離地面三尺;構造齊全: 住人、拴牲口、做廁所、氣孔;作用極大:保護群眾。

  (2)地道的出口是怎樣的?有幾種情況?你又怎樣理解地道之“奇”? (小組討論交流后,引導學生歸納:從隱蔽自己,打擊敵人方面的結構看,口外:隱蔽安全,堆滿荊棘,設置陷坑;口內:活道——“孑口”,死道——地雷。“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3)冀中人民利用地道對付敵人的破壞從哪兩方面講的?地道又奇在哪里? (小組討論交流后歸納:從對付敵人破壞方面的結構看,防火攻——土和沙;防毒攻— —吊板;防水攻——跟枯井暗溝相連;從通訊聯絡方面的結構看:“無線電”——吆喝聲,“有線電”——拉鈴聲。這些都說明了地道的“奇”。)

  小結:

  (1)為了打擊敵人,什么辦法都想出來了,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此時你們最想說什么?(啟發引導學生聯系讀過的課外書,看過的電影、電視,談自己的理解、感想。)

  (2)作者把結構十分復雜的地道,介紹得條理分明,井然有序,使我們一目了然,如臨其境。你能根據課文介紹畫出地道示意圖嗎?試著畫一畫。

  四、總結、擴展

  1.課文按怎樣的順序把地道戰這種斗爭方式講明白的? (先講地道戰是在什么情況下產生的,有什么作用;再講地道的式樣特點;然后講怎樣粉碎敵人的火攻、水攻、毒氣攻;最后講地道戰在抗日戰爭留下了驚人的奇跡。) 課文抓住了事物的幾個方面,有條理地記敘了地道戰,今后寫作時要學習運用這種方法。

  2.談體會:學了這篇課文,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教學板書:

  冀中的地道戰

  產生 式樣 大洞、氣孔頑強斗志 打擊敵人無窮無盡 特點聯絡自己的智慧

冀中的地道戰 篇9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冀中地道戰的產生、作用和地道的結構特點。

  2、學習理清課文條理。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4、練習用“如果……就……”“不但……還……”造句。

  教學重點:

  通過語言文字了解冀中地道的結構特點。學習理清課文的條理。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了解地道戰的產生及作用。

  2、理清課文的條理。

  教學過程 :

  一、了解單元要求。

  二、導入  新課文,提示課題。

  “冀中”什么意思?你是怎樣理解“地道戰”的?

  三、課堂預習。

  1、默讀課文。

  2、各自小聲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3、思考預習題。

  4、提出不理解的內容。

  四、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

  2、每個自然段講了什么?

  3、全文可分幾段?

  (1—3)(4—7)(8)

  五、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

  2、討論交流。

  (1)為什么稱“掃蕩”?

  (2)敵人為什么修封鎖溝、封鎖墻?

  3、總結第一段段意。

  (講了地道產生的時間、原因及作用)

  六、作業 :

  1、朗讀課文。

  2、思考文后1、2。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了解地道的結構特點和地道戰的歷史地位。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導入  。

  1、出示生字詞卡片,讀詞。

  2、有感情朗讀課文。

  二、學習第二段。

  1、指名讀第二段。

  2、讀后討論。

  (1)地道的式樣和特點是在第幾自然段講的?這段話講了幾層意思,每層說了什么?

  (2)地道的出口是怎樣的,有幾種情況?“孑口”有什么作用?“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3)“想方設法”是什么意思?

  冀中人民是怎樣對付敵人的進攻的?

  (4)人們在地道里怎樣進行通訊聯系?

  “無線電”和“有線電”為什么加引號?

  “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這句話在課文里是什么意思?

  3、總結段意。

  (這段主要講地道戰的特點。)

  三、學習第三段。

  1、指句讀第三段。

  2、這段有兩句話,第一句講了什么?第二句講了什么?

  3、這段話主要意思是什么?

  四、自由朗讀全文。

  五、練習背誦第四自然段。

  六、作業 :

  1、熟讀課文。

  2、根據課文第二段的內容,畫一張地道示意圖。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

  1、練習概括本文中心思想。

  2、了解記敘方法。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引入。

  交流地道示意圖?!

  二、概括中心。

  1、冀中人民怎樣利用地道打擊敵人的?

  2、舉例說“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

  3、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什么?表達了什么中心?

  (這篇課文通過講冀中地道戰的產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結構特點,表現了冀中人民在對敵斗爭中的頑強斗志和無窮無盡的智慧。)

  三、了解記敘方法。

  1、課文是怎樣一層一層將中心表達出來的?

  2、討論。

  3、小結:學習課文有條理地記敘。

  四、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1、學習生字,識記字形。

  “廁”“虛”半包圍。

  2、默記本課生字,然后寫在練習本上。

  3、指名讀本課出現的生字新詞。

  4、用“如果……就……”“不但……還……”造句。

  (指導結合句式了解詞語用法。)

  五、作業 :

  預習《赤壁之戰》。

冀中的地道戰 篇10

  教學目標:

  1.地道戰是冀中人民創造的一種十分巧妙的對敵斗爭方式,通過學習了解地道戰,激發學生愛國主義熱情,增強其民族自豪感。

  2.理解地道戰在抗日戰爭的特殊地位。

  3.為課文分段,歸納段意,并學會分層和寫出層意。

  4.朗讀。背誦課文第4自然段。

  教學重點:

  了解冀中地道的結構特點。理清課文的條理。

  教學難點:

  理解冀中地道戰的特殊地位。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準備:

  光盤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教學生字新詞、了解課文大意,給課文分段。

  一、板書課題:冀中地道戰

  解題:冀,河北省簡稱;冀中:指冀中平原;地道:在地下挖洞,形成通道。

  二、整體入手,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自由讀,思考

  ①地道戰這種斗爭方式是在什么情況下產生的?

  ②地道的式樣和特點各是什么?

  2.預習生字、新詞。

  堡壘:作防守用的堅固建筑物。

  妨礙:阻礙。

  隱蔽:借旁的事物來遮掩。

  迷惑:辨不清,摸不著頭腦。

  三、讀熟課文、理清順序,劃分段落

  第一段(1~2自然段)為了粉碎敵人的“掃蕩”,冀中人民用地道戰同敵人斗爭。

  第二段(3~7自然段)地道戰簡直是個奇跡,有效地打擊了敵人,體現了人民無窮無盡的智慧。

  第三段(8自然段)地道戰在我國抗日戰爭留下了驚人的奇跡。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理解課文,了解我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頑強斗志、無窮的智慧和冀中地道戰的產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結構特點。理解冀中地道戰的特殊地位。

  一、復習引入

  提問:通過預習你知道什么了?這節課你還想知道什么?

  二、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思考寫了什么?

  時間、地點、事件。

  抓重點:斗爭方式——地道戰。

  2.自由讀,體會內容。

  三、學習第二段(逐自然段學習)

  1.自由讀全段,然后用一句話概括全段意思

  地道戰,簡直是個奇跡。

  2.指名讀第3自然段,思考:地道在打擊敵人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地道——是人民武裝堅強的堡壘。

  3.自學4~7自然段。

  自學題,在書中找一找哪些地方體現了“地道戰,簡直是個奇跡”?

  ①自由讀文。

  ②勾劃。

  ③討論。

  ④匯報。

  教師摘錄要點作總結。

  地道:式樣100多種,洞內設施較完備。出口隱蔽,虛實結合。洞內“關口”多,防毒,防水,設“有線電”等等。

  4.朗讀,把地道的奇跡及對人民無窮智慧的感受讀出來。

  四、學習第三段

  1.齊讀,說說寫了什么?

  2.追問:你怎樣理解“地道戰在我國抗日戰爭留下了驚人的奇跡”?

  3.說一說。

  4.讀全文,再次體會課文內容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五、作業

  課內:抄寫詞語、選詞填空、按課文內容填空、造句

  課外:朗讀課文、背誦第四自然段

  板書設計:

  利用地道堅持斗爭

  地道結構獨特

  出口隱蔽 能守能攻 頑強的斗志

  巧妙防備 水火毒氣 無窮的智慧

  有線無線 聯絡方便

  粉碎掃蕩創造奇跡

冀中的地道戰 篇11

  教學目標 :

  1、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了解記敘文如何使用說明方法介紹事物的。

  2、讀懂課文,了解我國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樹立民族自信心。

  教學重點:

  學習文章圍繞“地道戰是個奇跡”來說明事物的方法。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

  1942-1944年,日本帝國主義調集了幾十萬軍隊對我國華北敵后根據地進行“大掃蕩”,實行野蠻的三光政策。修筑封鎖墻,封鎖溝,十里一碉,八里一堡,對抗日根據地實行封鎖政策。抗日戰爭進入了最困難的時期。但冀中人民沒有屈服。

  二、學習第一段:

  1.朗讀第一段,說段意

  (地道戰的產生和作用)

  2.板書:地道戰的產生是為了粉碎“掃蕩”。

  3.這一段中哪個詞最能概括地道戰的情況?

  理解“奇跡”(意想不到的,不平凡的)

  4.課文從哪兒看出地道戰是個奇跡?

  規模作用(1)保護人民(2)堅持生產(3)打擊敵人

  三、過渡:

  這是全文內容的概括,下文具體介紹了地道的式樣和特點,說明地道戰是個奇跡。

  1.指名讀第二步節,其他同學邊聽邊想地道的式樣,并試著把它畫出來。

  2.投影顯示,對照課文內容,看畫的對不對。

  3.說說這種構造的地道有哪些好處。

  a.不同用處的地道在固定的地點,便于辨別。

  b.地道既隱蔽又不妨礙種莊稼。

  c.大洞既牢靠,又能容納很多人。

  d.小洞用處多,為人們生活提供方便。

  e.氣孔設置,隱蔽又透氣,透光。

  總結:這樣的結構可以有效地保存自己,正常生活,堅持生產,足以體現勞動人民的智慧。

  4.再讀第3節。

  四、地道不僅能保護人民群眾,同時還巧妙地設置了一些御敵結構。

  1.自讀課文第5節,找一找地道中設置了哪些御敵結構。

  (陷坑警戒洞迷惑洞孑口)

  2.設想:一群日本鬼子進了村,他們發現了一個地道口,請大家讀一讀第5節,想一想這群鬼子的下場會是怎樣的。

  3.可用“一...就...”來說話,體現地道結構的巧妙。

  “就算...也...”

  總結:這樣的結構,使地道能攻能守,具有了靈活機動地打擊敵人的特點。

  五、敵人嘗到了地道的厲害,想方設法來破壞,什么火攻呀,毒氣攻呀,大家又是用什么妙法來防備的呢?

  引讀:

  敵人用火攻——

  敵人放毒氣——

  敵人用火攻——

  六.那么人們呆在地道里是否就一無所知了呢?

  請同學們自讀課文,請兩位同學介紹無線電和有線電。

  總結:

  文章從奇跡開始,到奇跡結束,展現了地道的一系列巧妙設計,從而說明了地道戰是個驚人的奇跡,反映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

冀中的地道戰 篇12

  教學目標:

  1.了解冀中地道戰的產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結構特點。

  2.學習作者是按照怎樣的順序把這一“奇跡”記敘下來的,怎樣具體介紹地道的式樣和特點的。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繼續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通過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我國人民在戰爭中表現出來的頑強斗志和無窮無盡的智慧。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二、播放情景朗讀課文。

  三、提出自學要求。

  1.學生默讀思考:仔細讀讀課文,看看你最喜歡文章的哪個部分?說說為什么?準備好以后,說給你的伙伴聽聽(學生默讀后,把自己的理解在書上加以批注,以便在小組內交流討論。在師生共同探討的基礎上,歸納總結出:地道戰產生的背景、作用;地道的式樣和特點;地道戰的地位——在抗日戰爭留下了驚人的奇跡。)

  2.說地道戰是抗日戰爭驚人的奇跡,那么它奇在哪兒?(圍繞“奇跡”這一中心詞深入學習地道的式樣和特點這一重點內容。)

  (1)介紹地道結構時,重點介紹了哪幾個部分?每部分有何特點?通過這些內容的介紹,地道奇在哪里?(自學、討論后板書:地道、地洞、氣孔)然后再引導學生歸納:從總體結構看,地方隱蔽:街道下面、莊稼地下面;高深適宜:四尺多高,離地面三尺;構造齊全: 住人、拴牲口、做廁所、氣孔;作用極大:保護群眾。

  (2)地道的出口是怎樣的?有幾種情況?你又怎樣理解地道之“奇”? (小組討論交流后,引導學生歸納:從隱蔽自己,打擊敵人方面的結構看,口外:隱蔽安全,堆滿荊棘,設置陷坑;口內:活道——“孑口”,死道——地雷。“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3)冀中人民利用地道對付敵人的破壞從哪兩方面講的?地道又奇在哪里? (小組討論交流后歸納:從對付敵人破壞方面的結構看,防火攻——土和沙;防毒攻— —吊板;防水攻——跟枯井暗溝相連;從通訊聯絡方面的結構看:“無線電”——吆喝聲,“有線電”——拉鈴聲。這些都說明了地道的“奇”。)

  小結:

  (1)為了打擊敵人,什么辦法都想出來了,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此時你們最想說什么?(啟發引導學生聯系讀過的課外書,看過的電影、電視,談自己的理解、感想。)

  (2)作者把結構十分復雜的地道,介紹得條理分明,井然有序,使我們一目了然,如臨其境。你能根據課文介紹畫出地道示意圖嗎?試著畫一畫。

  四、總結、擴展

  1.課文按怎樣的順序把地道戰這種斗爭方式講明白的? (先講地道戰是在什么情況下產生的,有什么作用;再講地道的式樣特點;然后講怎樣粉碎敵人的火攻、水攻、毒氣攻;最后講地道戰在抗日戰爭留下了驚人的奇跡。) 課文抓住了事物的幾個方面,有條理地記敘了地道戰,今后寫作時要學習運用這種方法。

  2.談體會:學了這篇課文,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教學板書:

  冀中的地道戰

  產生 式樣 大洞、氣孔頑強斗志 打擊敵人無窮無盡 特點聯絡自己的智慧

冀中的地道戰 篇13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我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頑強斗志、無窮的智慧和冀中地道戰的產生作用以及地道的結構特點。

  2.理清課文的條理。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4.練習用“如果……就……”“不但……還……”造句。

  教學重點:

  了解冀中地道的結構特點。理清課文的條理。

  教學難點:

  了解我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頑強斗志,無窮的智慧。

  課前準備:

  組織學生觀看電影《地道戰》。

  課時安排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揭題,釋題。

  1.同學們看過《地雷戰》、《地道戰》的電影,還記得那里的人民是怎樣神出鬼沒地打擊敵人的嗎?

  2.板書課題:冀中的地道戰

  3.從課題來看,哪一個詞是中心詞?(地道戰)

  “冀中”是河北省的簡稱,河北省的中部就叫“冀中”。

  二、初讀課文。

  要求:1.讀通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自學生字詞。(讀準字音,記住字形)

  3.理清課文層次,考慮分段。

  三、逐題檢查、討論。

  1.指名讀課文,并說出課文大意。

  2.小黑板出示生字詞。

  ①指名讀,齊讀。

  ②強調“廁”是平舌音,“辣”左邊最后一筆是撇,右邊要封口。比較:妨-紡惑-感

  3.討論分段。

  第一段(1~3)講地道戰的產生及其作用。

  第二段(4~7)介紹了地道的式樣、特點。

  第三段(8)講地道戰在我國抗日戰爭的地位。

  四、學習課文第一段。

  1.指名朗讀課文第一段。

  2.討論交流。地道戰是怎樣產生的?(為了……創造了……)

  “地道戰簡直是個奇跡”這是個總起句,課文從幾個方面分述地道戰簡直是個奇跡?板書: 不計其數(形式多 數量多)

  敵來敵走(保存自己 打擊敵人)

  3.結合課文內容解釋“掃蕩”“封鎖”。

  4.總結第一段段意。

  五、作業。

  1.抄寫課后詞語。

  2.思考課后練習一、二題。

  第二課時

  一、學習課文第二段。

  1.指名讀課文第二段。

  2.讀講討論

  ⑴默讀課文第4自然段,思考:這段話講了幾層意思?每層說了什么?(有四層意思。第一層講地道的式樣多,有100多種;第二層講地道有位置和高度;第三層講地道里有許多大洞,生活設備齊全。第四層講地道中有通氣孔,既透氣又透光。)

  ⑵地道的出口是怎樣的?有幾種情況?(開在隱蔽的地方,用荊棘掩護,有的出口旁是陷坑;有的出口旁是警戒洞,迷惑洞;地道里的每一段都有“孑口”。)“迷惑”“孑口”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迷惑”是辨不清,摸不著頭腦的意思。“迷惑洞”是讓敵人分不清什么是死道,什么是活道。“孑口”這里指地道里小得只能容一個人過去的關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意思是:一個把住關口,一萬個人都打不進來。形容孑口之險窄。)

  ⑶“想方設法”是什么意思?敵人是怎樣想方設法來破壞地道的?冀中人民是怎樣對付敵人的進攻的?(火攻,水攻,毒氣攻)(用土和沙來滅火,;用吊板來擋毒氣;地道和枯井暗溝連起來,使水流走;還可以轉移到別的村子里去。)

  ⑷人們在地道里是怎樣進行通訊聯系的?無線電和有線電為什么要加上引號?(人們一一個口傳稱“無線電”;用鐵絲拴小銅鈴稱“有線電”。)(因為不是真正的有線電和無線電。)“為了打擊敵人,什么辦法都想出來了,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這句話在課文里是什么意思?(這句話對利用地道打擊敵人的許多辦法進行了總結,贊揚了冀中人民對敵人斗爭的智慧和才能。)

  3.總結段意。(這段是全文的重點,作者對地道的式樣、特點作了詳細介紹。)

  4.齊讀課文第二段。

  二、作業。

  1.朗讀課文,背誦第四自然段。

  2.根據課文第二段的內容,畫出地道的示意圖。

  3.填空:(書后第2題)

  第三課時

  一、指名讀課文第二段,并說說這段主要講了什么?

  二、學習課文第三段。

  1.指名讀第三段。

  2.這段有兩句話

  第一句講了什么?和前面的哪句話相呼應?(地道戰粉碎了敵人的掃蕩。)(“為了粉碎敵人的掃蕩,冀中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創造了新的斗爭方式,這就是地道戰。”)

  第二句講了什么?(冀中人民堅持生產,還有力地打擊了敵人,是驚人的奇跡。)這段話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地道戰是我國抗日戰爭驚人的奇跡。)

  三、自由朗讀全文。

  四、結合課文,學習句式,練習口頭造句。

  如果……就……

  不但……還……

  五、練習概括課文中心思想。

  1.冀中人民是怎樣利用地道打擊敵人的?

  2.“為了打擊敵人,什么辦法都想出來了,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舉例說說你對這句話的體會。

  3.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表達的中心思想是什么?(這篇課文記敘了在抗日戰爭中,冀中地道戰的產生、作用,地道的結構特點,歌頌了我國人民在對敵斗爭中表現出來的頑強斗志和無窮無盡的智慧。)

  六、了解記敘方法。

  1.這篇課文講了冀中人民在抗日戰爭中表現出來的頑強斗爭精神和無窮無盡的智慧。那么,課文的這一中心思想是怎樣一層層表達出來的呢?

  2.討論:(引導學生弄清課文圍繞中心,先講地道戰是在什么情況下產生的,有什么作用;再講地道的樣式和特點,構造有得于隱蔽自己,打擊敵人;然后講怎樣粉碎敵人的火攻、水攻、放毒氣,怎樣進行通訊聯絡;最后講地道戰在抗日戰爭留下了驚人的奇跡。)

  3.教師總結。課文有條理地記敘了內容,一步步深入地表達了課文的中心思想,這是我們要學習的寫作方法。

  板書:

  位置 高度

  大洞 小洞 氣孔

  出口

  迷惑洞

  孑口

  土沙滅火

  吊板擋毒氣

  連通溝井放水

  通訊聯絡

冀中的地道戰(通用13篇) 相關內容:
  • 人教第十冊《冀中的地道戰》教學設計(精選14篇)

    教學要求1.地道戰是冀中人民創造的一種十分巧妙的對敵斗爭方式,通過學習了解地道戰,激發學生愛國主義熱情,增強其民族自豪感。2.理解地道戰在抗日戰爭史上的特殊地位。3.為課文分段,歸納段意,并學會分層和寫出層意。4.朗讀。...

  • 《冀中的地道戰》第二課時(通用14篇)

    教學目標:1、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了解記敘文如何使用說明方法介紹事物的。2、讀懂課文,了解我國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樹立民族自信心。教學重點:學習文章圍繞“地道戰是個奇跡”來說明事物的方法。...

  • 《冀中的地道戰》教學設計(通用10篇)

    教學目標:1.地道戰是冀中人民創造的一種十分巧妙的對敵斗爭方式,通過學習了解地道戰,激發學生愛國主義熱情,增強其民族自豪感。2.理解地道戰在抗日戰爭的特殊地位。3.為課文分段,歸納段意,并學會分層和寫出層意。4.朗讀。...

  • 冀中地道戰(通用6篇)

    教案示例教學目標:1.認識本課的6個生字。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3.讀懂課文內容,體會人民群眾無窮的智慧和偉大的創造力,認識人民戰爭的巨大威力,受到愛國主義教育。4.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 4.冀中地道戰

    教學要求 1.地道戰是冀中人民創造的一種十分巧妙的對敵斗爭方式,通過學習了解地道戰,激發學生愛國主義熱情,增強其民族自豪感。 2.理解地道戰在抗日戰爭史上的特殊地位。 3.為課文分段,歸納段意,并學會分層和寫出層意。 4.朗讀。...

  • 冀中地道戰

    教案示例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6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體會人民群眾無窮的智慧和偉大的創造力,認識人民戰爭的巨大威力,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4.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 語文教案-冀中地道戰

    教案示例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6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體會人民群眾無窮的智慧和偉大的創造力,認識人民戰爭的巨大威力,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4.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 冀中地道戰

    教案示例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6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體會人民群眾無窮的智慧和偉大的創造力,認識人民戰爭的巨大威力,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4.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 人教第十冊《冀中的地道戰》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地道戰是冀中人民創造的一種十分巧妙的對敵斗爭方式,通過學習了解地道戰,激發學生愛國主義熱情,增強其民族自豪感。 2.理解地道戰在抗日戰爭史上的特殊地位。 3.為課文分段,歸納段意,并學會分層和寫出層意。 4.朗讀。...

  • 冀中地道戰

    教案示例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6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內容,體會人民群眾無窮的智慧和偉大的創造力,認識人民戰爭的巨大威力,受到愛國主義教育。 4.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 18《冀中的地道戰》教學設計之一

    教學要求 1.地道戰是冀中人民創造的一種十分巧妙的對敵斗爭方式,通過學習了解地道戰,激發學生愛國主義熱情,增強其民族自豪感。 2.理解地道戰在抗日戰爭史上的特殊地位。 3.為課文分段,歸納段意,并學會分層和寫出層意。 4.朗讀。...

  •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色婷婷久久精品AV蜜桃小说 | 最近中文字幕日本 | 国产又粗又硬又长又爽的视频 | 亚洲一卡一卡二新区无人区 | aaa级黄色 | 男女啪啪免费体验区 | 男女性高爱潮是免费国产 | 一级特色黄大片 | 国产亚洲日韩在线播放更多 | 四虎影视国产在线视频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9 | 麻豆成人精品视频 | 桔子影院午夜免费观看 | 四虎成人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 好紧好滑好湿好爽免费视频 | 国产综合精品久久亚洲 | 天天爽夜夜爽夜夜爽 | 免费一级视频在线观看 | 人人干人人舔 | 91?清免费| 三年片免费观看大全在线观看了 |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看 | 91丨九色|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无码 | 免费观看视频91 | 成人中文乱幕日产无线码 |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2区 | 欧美精品二 | 欧美成人精品在线观看 |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免费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无遮挡 | 熟妇女领导呻吟疯狂 | 亚洲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 很污网站| 成年人免费在线看惊悚片动作片 |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成人 | 国产在线视频网站 | 久久精品影视免费国产大片 | 中文av在线免费观看 | 国产做爰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