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上冊:《幸福是什么》教學設(shè)計(精選13篇)
四年級語文上冊:《幸福是什么》教學設(shè)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
2.讀懂課文內(nèi)容,知道什么是幸福,受到熱愛勞動、樂于助人的教育。
3.能把課文演一演。
教學重點
1.初步形成自己的幸福觀。
2.演課本劇。
教學難點
1.初步形成幸福觀。
2.理解文章內(nèi)容。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談話導入
1.這篇是閱讀課文,主要由同學們通過自學來讀懂,F(xiàn)在就請大家自己讀讀課文,看你能讀懂什么。
2.學生交流,并談談自己的幸福觀。
3.認讀生字。
學習新課
一、了解文章內(nèi)容
1.牧童們開始時,認為幸福是什么?(不知道)
2.牧童們后來認為幸福是什么?(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自由發(fā)言。)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做了什么?
注:引導學生讀13到22自然段。
3.小結(jié):正是因為他們從自己的勞動中感受到了幫助人的快樂……
4.智慧的女兒是怎樣回答三個牧童的?(她肯定了三個牧童的體會,指出: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知道什么叫“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嗎?(“義務”就是應盡的責任。例如,作為學生,應盡的責任是好好學習;作為子女,應盡的責任是孝順父母。把自己應該做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就是智慧的女兒說的“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
5.反復讀:智慧的女兒的話: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建議:引導學生聯(lián)系實際來理解。
6.談談你的幸福觀,并以名言的方式概括成一句話。
注:根據(jù)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學生在此環(huán)節(jié)上的積極性比較高,教師在這里要采用多種方式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爭取出彩。
二、演課本劇
1.分角色朗讀。
建議:在這個過程中,要對學生的眼神、語氣作指導,為演做好準備。
2.學生排練,教師巡視。
3.匯報演出。
作業(yè) 布置
閱讀自己喜歡的童話。
本課小結(jié)
。ǜ鶕(jù)當時情景而定)
板書設(shè)計 :
10*幸福是什么
。ǹ縿趧 盡義務 有益的)
幫助別人 有用的 養(yǎng)活別人
四年級語文上冊:《幸福是什么》教學設(shè)計 篇2
教材分析:
《幸福是什么》是一篇童話,通過三個小孩在智慧女兒的提示下用了十年時間弄明白幸福是什么的故事,使學生懂得“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的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這個道理。
教學設(shè)想:
給五一班學生上課是教研會上抽簽決定的,不是我教的學生,但以前曾給他們上過一堂課,學生對我比較熟悉,師生有效溝通應該不是問題,但學生年齡較。11歲左右),生活閱歷不深,“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的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這個道理對他們說顯得過大,顯得比較空洞,如果引導不當,就不能引起學生共鳴,催生不出表達欲望,最多只是“空對空”的泛泛而談,進而影響口語交際訓練的效果。鑒于此,我根據(jù)語文教學時“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原則,針對五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從實際出發(fā),將“幸!钡亩x轉(zhuǎn)化為“幸福就是高興,當我們高興時就是幸福的”,使“幸!钡母拍钪庇^化、具體化、貼近學生的生活,有利于得到學生的理解和認同,促進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和生活認知的提升。
教學目標:
1:憑借教材使學生懂得感恩別人,感恩社會,明白自己時刻都處于幸福之中。
2:通過自學、討論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生活認知水平。
教學流程:
一:課前談話
師: 同學們,大家認識我嗎?
生:(齊聲)認識。
生1:去年你還給我們上過一堂課。
師:你的記性可真好!我曾經(jīng)給大家上過一堂課,后來因為工作需要沒有繼續(xù)教大家語文課,現(xiàn)在又給大家上課是因為上一周我到外地學習,學到一些教學方法,就想為老師們上一堂匯報課,咱們學校每一個班的同學都很優(yōu)秀,給哪一個班上呢?我想到了用撲克牌來抽簽的方法,我準備了3、4、5、6四張撲克牌,當著全體老師的面抽兩次,第一次抽到的撲克牌的數(shù)字代表年級,結(jié)果我抽到了5,這就表示我要給五年級上課,抽第二次時撲克牌上的數(shù)字代表班,3代表一班,4代表二班,5代表三班,大家猜我抽到了幾?
生:(齊聲)3
師:就這樣,我就來給同學們上課,大家說,我們是不是很有緣分。。ù谁h(huán)節(jié)既拉近了師生的距離,又潛移默化地訓練了學生的傾聽能力。)
二:直接導入 板書課題
生默讀童話,讀準字音,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也可以問同學或老師。
(了解課文,為學生、師生間的交流提供材料; 不認識的字問同學或老師是口語交際的實際運用。)
三:圍繞問題 進行交流
師:找到十年后三個青年說的話,說一說他們弄明白幸福是什么了嗎?是怎么弄明白的?
生1:他們弄明白了。
生2:第一個青年當了醫(yī)生,給病人治病,病人恢復了健康,第一個青年感到很幸福。
生3:第二個青年在火車上、輪船上工作過,當過消防隊員,當過花匠,還做過許多別的事。他勤勤懇懇地工作,對別人都是有用的。他的勞動沒有白費,所以感到幸福。
生4:第三個青年耕地養(yǎng)活了很多人,他的勞動沒有白費,他也感到幸福。
師:三個小孩見到小姑娘之前是否產(chǎn)生幸福的感覺?通過哪個詞能看出來。
生:三個小孩見到小姑娘之前產(chǎn)生過幸福的感覺?通過“高興”這個詞能看出來。
師:原來“高興”就是“幸!, 同學們你什么時候感覺得高興?
生:我過生日得到禮物感到高興。
師:受到關(guān)心是一種幸福。
生:我遇到困難,同學們幫助我,我感到高興。
師:同學們是不是也感到很高興呢?
生:他們也感到很高興。
師:看來幫助別人也是一種幸福。
生1:我生病了,爸爸、媽媽帶我去看病,還給我買許多好吃的,我感到很高興。
生2:爺爺奶奶經(jīng)常給我買禮物,也經(jīng)常給我買好吃的,我感到很高興。
師:看來被人愛是一種幸福。
生1:我有一道題不會,我認真思考,后來終于做出來了,我感到很高興。
生2:那次我做了好事,老師表揚了我,我感到很高興。
師:戰(zhàn)勝困難是一種幸福,受到表揚是一種幸福。
生:我覺得和同學們作游戲很高興。
師:休息、娛樂也是一種幸福。
……
以上環(huán)節(jié)教師像主持人一樣引導、總結(jié),從某種意義上說,口語交際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也是認知水平提高的過程。
四:教師小結(jié)
通過學習同學們懂得了什么是幸福,原來幸福就是高興,當你覺得高興的時候,就說明你獲得了幸福,得到關(guān)心、被愛、愛別人、勞動、受到表揚、玩耍、成功……都是幸福,原來大家擁有的幸福竟然有這么多,希望大家都能珍惜自己的幸福,在以后的人生路上獲得更大的幸福。
四年級語文上冊:《幸福是什么》教學設(shè)計 篇3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本課 6 個生字,讀準“鐵鍬、詫異、耕地”等詞。
2.使學生懂得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來獲得。人們從你的勞動中得到了好處和快樂,你也就得到了幸福。
3.朗讀課文,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自主閱讀能力,愿意的話可以和同學演演這個故事。
[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在三個牧童對幸福的尋找和認識當中體會幸福的真正含義。
2.教學難點:理解智慧的女兒與牧童兩次對話的深刻含義。
[教學課時] 2 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好奇,導新課
1.幸福是什么?多少年來人們尋尋覓覓……在那遙遠充滿神奇力量的童話王國里,有一位謙虛、善良、美麗的智慧的女兒,她能告訴你幸福是什么,你們想知道嗎?
2.那就需要每一位同學靜下心來細細讀懂第十課。
二、帶好奇,初讀文
1.默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遇到難讀的反復多讀幾遍。
2.你能用上“先……再……接著……最后……”來說說課文是怎么敘述這個故事的嗎?
3.指名答,教師適當引導。
。ㄏ葘懭齻牧童把一口老噴泉挖成一口小水井,再寫他們得到了智慧的女兒的祝福,并讓他們自己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接著寫十年以后,三個青年與智慧的女兒在小井旁邊再次相遇,此時他們已通過自己的勞動親身體會到了幸福。)
4.按照故事的發(fā)展順序,你可以將課文分成幾大部分內(nèi)容呢?
5.師:幸福是什么?讀了課文后你知道了嗎?
三、解好奇,精讀文
1.默讀全文,想想三個牧童分手后,各自都做了些什么。
2.同桌交流,列寫小標題。
3.師生交流。(板書:學做醫(yī)生,為人治;勤懇工作,對人有用;耕地種麥,養(yǎng)活多人。)
4.十年后,三個牧童已經(jīng)變成三個青年,他們明白什么是幸福了嗎?從哪些句子讀懂的呢?引導學生交流中品讀重點詞句。
如:“弄明白了,很簡單。我給病人治病。他們恢復了健康,多么幸福。我能幫助別人,因而感到幸福。”
仔細讀讀這句話,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讓這個青年感到幸福的原因是什么嗎?
這里有兩個“幸福”,你怎么理解它們的含義。
你能想象這位青年是怎么治病的嗎?當他看到自己的醫(yī)術(shù)治好了病患時,心里會怎么想?會有怎樣的感覺呢?
又如:“他們感到自己只做了一件這么小的事,卻給別人帶來這么大的好處。”
這三個青年曾經(jīng)做過什么?對當時的他們來說,這是件怎樣的事情?(生答:多么小的事情、多么快樂的事情等。)
現(xiàn)在來看呢?從哪里你讀懂了這是件給別人帶來好處的事情?
指名答。
指導讀好“小”與“大”的對比感。
5.三位青年找到的幸福是什么?你再讀讀他們各自說的話,談談你的看法。
6.指導讀好這些句子,邊讀邊想象他們找到幸福后滿足的笑容。
【設(shè)計意圖】好奇是引發(fā)學生學習的最大動力,因為好奇所以求知,因為好奇所以探究,因為好奇所以記憶!
四、留思考,引下文
是誰讓三個牧童去尋找幸福的呢?又為什么要去尋覓?她最終告訴牧童的幸福和你想的一樣嗎?
下節(jié)課我們將繼續(xù)學習。
五、課后作業(yè)
熟讀課文。
六、板書設(shè)計
10.幸福是什么
學做醫(yī)生,為人治;
勤懇工作,對人有用;
耕地種麥,養(yǎng)活多人。
第二課時
一、找人物,抓特點
1.課文中有個人物,一直在指點著迷茫中的人們到生活中去體會真正的幸福,你知道她是誰嗎?(指名答。)
2.作者筆下的“智慧的女兒”這個人物形象有什么特點呢?(指名答。)
師:她不僅擁有著神奇的力量,而且美麗、善良、謙虛,你從哪些語句體會到她的這些品質(zhì)的呢?
學生自由發(fā)言,圍繞智慧的女兒出現(xiàn)的原因,引導牧童體會幸福的含義,揭示幸福的真正含義三大板塊內(nèi)容,找到有關(guān)語句,小組合作理解。
二、談體會,悟啟示
1.智慧的女兒把幸福的真正含義藏在了她說的話中,你能通過反復朗讀,并結(jié)合三個牧童的經(jīng)歷體會到嗎?
2.小組討論,師巡視了解學生想法。
3.讀智慧的女兒的話,結(jié)合三個青年的體會說說幸福是什么。
。ㄍㄟ^自己的勞動,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給人們帶來快樂,這就是幸福。)
4.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或三個牧童的行為談談對“義務”“有益”兩個詞的理解。
5.朗讀全文并想想本文給我們的啟示。
【設(shè)計意圖】在文本中感悟幸福,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幸福,在和作者同眼看、同耳聽、同心知的過程中體會幸福。
三、品特點,學方法
1.課文中智慧的女兒能夠突然而來,飄然而去,有著非比尋常的本領(lǐng),之前我們學習的《巨人的花園》一文中,誰也有著這樣神奇的本領(lǐng)呢?(指名答。)
2.想想原來你讀過的童話故事和這兩天我們學習的課文,你發(fā)現(xiàn)了童話故事的人物形象、故事情節(jié)有什么特點嗎?(指名答。)
3.《巨人的花園》和《幸福是什么》在寫法上也各有特點呢,你發(fā)現(xiàn)了嗎?
【設(shè)計意圖】歸類與概括能幫助學習事半功倍!
四、選作業(yè),勤實踐
作業(yè) ab 餐:
a 餐 選擇幾種動物或幾件物品,以它們?yōu)橹魅斯,編個童話故事。
b 餐 選擇自己喜歡的童話故事和心愛的小伙伴一起表演表演。
五、板書設(shè)計
10.幸福是什么
學做醫(yī)生,為人治;
勤懇工作,對人有用;
耕地種麥,養(yǎng)活多人。
通過自己的勞動,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給人們帶來快樂,這就是幸福。
六、名言鏈接
人類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幸福。——歐文
金錢和享受的貪求不是幸福。——赫拉克利特
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但愿你首先會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想不付出任何代價而得到幸福,那是神話。——徐特立
四年級語文上冊:《幸福是什么》教學設(shè)計 篇4
a級基礎(chǔ)知識達標(時間30分鐘,滿分50分)
一、寫出下面漢字的音節(jié),并按音序表順序排列(6分)
(彼) 。ㄦ@) 。ㄨ荆 。湥 。▌眨
二、火眼金睛,辨字組詞(16分)
皮( ) 秋( ) 宅( 。 ∩剑ā 。
彼( 。 ℃@( 。 ≡專ā 。 ∠桑ā 。
三、我會填(10分)
1、如果你不認識“務”,應按 查字法查字典,先查 ,再查 畫。
2、如果你不會寫“麥”,應按 查字法查字典,先查 ,再找 。
四、在花里填上合適的量詞(12分)
一(。┡菽 ∫唬ā。┖檬隆 ∫唬ā。┖⒆
一(。├先 ∫唬ā。┦濉 ∫唬ā。┬【
五、給句子中加粗的字選擇正確的意思(4分)
1、疏:
① 去掉阻塞使暢通 、凇》稚ⅰ 、邸】仗摗 、堋〈帧 、荨〔皇煜
他們疏通泉眼,把堵在泉口的小樹杈和爛在水里的樹葉挖開。( )
2、盡:
、佟⊥辍 、凇∪坑贸觥 、邸《、全
幸福要*勞動,要*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
六、寫好鋼筆字(2分)
b級重點難點過關(guān)(時間30分鐘,滿分50分)
一、藍貓巧答(閱讀并作答)(34分)
這時候,又是突然之間,那位姑娘又出現(xiàn)了。她沒有變樣,還是金黃色的頭發(fā),頭上還是(帶 戴)著那個白色的花環(huán)。她顯得那么謙虛、美麗、善良。
“我很高興,你們都依照我的話又來和我見面了!彼f,“你們說的話我全聽到了。你們?nèi)齻人都明白了:(幸 辛)福要*勞動,要*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1、在括號中正確字的下面畫橫線。(2分)
2、寫出帶點詞語的近義詞和反義詞。(12分)
謙虛──近義詞:( 。 ∶利惄ぉそx詞:( 。
反義詞:( ) 反義詞:( 。
善良──近義詞:( 。
反義詞:( 。
3、這位姑娘是誰?(5分)
。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
4、讀了這段話,你明白幸福是什么?(1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樂園(16分)
村里住著兩只山羊,他們倆誰也不服氣誰。一天,兩只山羊在獨木橋上相遇。老贍養(yǎng)訓斥小山羊道:“我年紀大,你應當給我讓路!毙∩窖蛘f:“你的意思是讓我轉(zhuǎn)回去不成?”老山羊反問道:“那么,難道讓我退回去嗎?”他們倆互不相讓,并伸出角來頂撞對方。只聽“撲通”一聲,兩只山羊都掉進了水里。
1、請給這個故事加個題目: (4分)
2、兩只山羊在獨木橋上相遇,它們是怎么做的?結(jié)果怎樣?你從中受到啟發(fā)?(12分)
。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加題
看圖猜成語:
口→禍 ______
發(fā)=50×2
50×2=中。撸撸撸撸撸
四年級語文上冊:《幸福是什么》教學設(shè)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
2、讀懂課文內(nèi)容,知道什么是幸福,受到熱愛勞動、樂于助人的教育。
3、能把課文演一演。
【教學重點】
1、初步形成自己的幸福觀。
2、演課本劇。
【教學難點】
1、初步形成幸福觀。
2、理解文章內(nèi)容。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這篇是閱讀課文,主要由同學們通過自學來讀懂,F(xiàn)在就請大家自己讀讀課文,看你能讀懂什么。
2、學生交流,并談談自己的幸福觀。
3、認讀生字。
二、學習新課
1、了解文章內(nèi)容:
、拧∧镣瘋冮_始時,認為幸福是什么?
。ú恢溃
⑵ 牧童們后來認為幸福是什么?(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自由發(fā)言。)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做了什么?
注:引導學生讀13到22自然段。
⑶ 小結(jié):
正是因為他們從自己的勞動中感受到了幫助人的快樂……
、取≈腔鄣呐畠菏窃鯓踊卮鹑齻牧童的?(她肯定了三個牧童的體會,指出: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知道什么叫“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嗎?
。“義務”就是應盡的責任。例如,作為學生,應盡的責任是好好學習;作為子女,應盡的責任是孝順父母。把自己應該做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就是智慧的女兒說的“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
⑸ 反復讀:
智慧的女兒的話: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建議:引導學生聯(lián)系實際來理解。
、省≌務勀愕男腋S^,并以名言的方式概括成一句話。
根據(jù)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學生在此環(huán)節(jié)上的積極性比較高,教師在這里要采用多種方式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爭取出彩。
2、演課本。
、拧》纸巧首x:
建議:在這個過程中,要對學生的眼神、語氣作指導,為演做好準備。
⑵ 學生排練,教師巡視。
、恰R報演出。
3、本課小結(jié)。
。ǜ鶕(jù)當時情景而定)
【板書設(shè)計】
10、幸福是什么
(靠勞動 盡義務 有益的)
幫助別人 有用的 養(yǎng)活別人
幸福的
【教學后記與反饋】
這篇課文時按照故事發(fā)展的順序記敘的。故事情節(jié)奇異,充滿了幻想。在教學時,我以“討論幸福是什么”為線索組織學生學習,首先放手讓孩子們自讀課文,在學生充分子度的基礎(chǔ)上,組織學生交流讀后的體會。交流時,我重點引導了學生聯(lián)系課文內(nèi)容談談對幸福含義的理解,還注意擴展,聯(lián)系生活加深學生對幸福含義的理解。課后,我還讓孩子們搜集很多有關(guān)幸福的名人名言,相信孩子們對“幸福”二字有了進一步的理解。
四年級語文上冊:《幸福是什么》教學設(shè)計 篇6
【案例】
在教學《幸福是什么》時,我安排了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說說自己對幸福的理解,再說說自己是否幸福,為什么?這個環(huán)節(jié)生成了這樣一個片斷:
師:同學們,“幸!边@個詞,我們并不陌生,現(xiàn)在誰來說說“幸!笔鞘裁茨?
生:幸福,就是有吃不完的好吃的。
。ā梆捸垼 ,許多同學小聲說。)
生:幸福就是全家人和睦相處,不吵架,快樂地生活在一起。
生:幸福就是過年時收到許多紅包。
。▏u聲四起。)
生:幸福就是有取之不盡的好吃的,用之不竭的好玩的。
。ê逄么笮。)
生:幸福就是一家人一直快樂地生活在一起,永不分開。
師:同學們對幸福的理解都很有意思!老師覺得自己很幸福,因為我現(xiàn)在每天都能看到你們可愛的笑臉。你們覺得自己幸福嗎?為什么?
生:我覺得自己很幸福,因為我成長在一個幸福的家庭,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很愛我,我也很愛他們。
生:我也覺得自己很幸福,因為家里的人都很關(guān)心我。
生:我覺得自己很幸福,因為我媽每天都供應許多好吃的給我,但又覺得不太自由,因為我上哪兒去都要經(jīng)過媽媽批準。
生:我覺得自己很不幸,因為爸爸媽媽總是為了錢吵架。有時我真想快快長大,掙許多的錢,讓他們別吵了。
生:我覺得你還可以啦,爸爸媽媽雖然吵架,但還有個完整的家,我呢,爸媽離婚了,想聽他們吵架都聽不到了。
生:是呀,我也很不幸,爸媽離婚了,媽媽走了,我真想她呀!可是……
(說著流下淚來,周明也紅了眼。)
師:不要太傷心,雖說父母雖分開了,但他們各自對你們的愛仍然存在并且會繼續(xù)下去……想想在自然災害、戰(zhàn)爭中失去父母的孩子吧,你們比他們可幸福多了,至少想看媽媽,還是能看到的。
生:幸福就是世界和平!
生:幸福就是社會穩(wěn)定!
師:你們真棒!是啊,幸福是世界和平,是社會穩(wěn)定,是家庭和睦。它是要靠我們大家的雙手去創(chuàng)造的,現(xiàn)在我們來讀課文,看看文中的三個青年是如何用雙手去創(chuàng)造幸福的吧!
【教學反思】
一、肯定真實答案,鼓勵大膽表達
學生對幸福的理解雖然是片面的,但都是真實的。要講真話,不說假話,孩子們從小就受到大人們這樣的教育,從小便知道了愛說謊的孩子不是好孩子,大人們并反復以故事為佐證,以至于“狼來了”的故事孩子們個個耳熟能詳,銘記于心。孩子們是天真的,真誠的,他們的心靈還沒有受到污染,他們還沒有學會察言觀色,投其所好,還沒有學會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但孩子們又是可塑的,善于觀察、善于學習的。面對著一次次講假話時得到的獎賞,孩子們在成長中不斷地接受、不斷地效仿,就這樣在真真假假中講著最好聽的話,講著最滋潤人心的話,在不知不覺中,純真的天性變得復雜,率真的性格變得圓滑。因此,筆者在這里就沒有附和那些“小大人”的笑聲與噓聲,反而對他們的幼稚觀點表示認同。
二、直面生活中的問題,關(guān)注學生心理發(fā)展
面對那兩個父母離異的學生,我不禁覺得自己的安慰是多么的蒼白無力。怎樣才能讓這些孩子徹底走出父母離婚的陰影,從此正常快樂地生活、學習呢?對于孩子們心里的傷口,是裝作不知道以期自然愈合,還是剖開它,刮去“膿痂”,敷上辛辣的“消炎藥膏”呢?
我認為我采取的辦法效果會更好,這樣從心理學角度而言,孩子接受了既定的事實──最壞的結(jié)果,就不會再對其結(jié)果產(chǎn)生不必要的希望,進而產(chǎn)生各種變數(shù):整天想著這件事,影響生活、學習情緒;為取得父母親的注意,故意制造矛盾;人格發(fā)展不正常,有偏激行為;性格扭曲,對人、事產(chǎn)生不信任感;形成不正常的婚姻觀……課下我又找他們詳談了一番,成功地消除了他們的心理陰影。
四年級語文上冊:《幸福是什么》教學設(shè)計 篇7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編排劇本并能積累運用文本語言。
3、通過表演,懂得幸福的內(nèi)涵,并學會珍惜幸福。
教學重點了解故事內(nèi)容。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中所講的幸福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課文,明確學習要求
1、同學們這一單元要求我們和同學們合作演童話,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演童話《幸福是什么》。
。ò鍟n題)
2、要演好童話,我們先要了解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還要寫好劇本。
。úシ拧缎腋E氖指琛氛{(diào)節(jié)氣氛)
二、初讀了解內(nèi)容,學當編劇
1、請孩子們自由讀課文,要求:
讀準、讀通課文,生字處、難讀處多讀幾遍。
2、了解故事大意:
要演好這個童話,首先得有劇本,這篇童話篇幅較長,默讀故事,想想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拧⊥瑢W們交流:課文講的是一個怎樣的故事?
。ㄏ戎该麑W生說。再師生合作概括出課文主要內(nèi)容。)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出示提綱:
第一幕:
時間:從前的一天。
地點:樹林的老泉旁。
人物:牧童甲、乙、丙,智慧姑娘。
牧童甲:來,咱們把這口老泉清理一下,再挖一口小井,好不好?
牧童乙、丙 :好。
(快樂地)
……
第二幕:
時間:十年后的一天。
地點:樹林的小井旁。
人物:青年甲、乙、丙,智慧姑娘。
青年甲:你們知道我這十年做了些什么?我們分手以后,我到一個城市去 了,進了學校,學到了很多東西,現(xiàn)在是一個醫(yī)生。
青年乙、丙:你弄明白是什么了嗎?
……
。ǖ谝荒灰越處煹膶橹,第二幕放手讓學生自己列。)
板書:清理老泉、給病人治病、做過很多事、耕地種麥子
、啤「鶕(jù)學生補充的劇本或板書,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交流:三個牧童清理老泉,因而得到智慧的女兒的祝福,并讓他們自己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后,三個青年與智慧的女兒在小井旁邊再次相遇,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親身體會到了幸福是什么!
三、自主想象,研讀重點片段
1、請學生自讀16~26小節(jié),指導:
充分朗讀對話,想想三位青年體會到幸福是什么了嗎?默讀十年后三個牧童相聚時的對話并用直線劃一劃。
交流回答:
、拧〉谝粋青年對幸福的理解是什么?
。▽W做醫(yī)生,為人治病。)
想象:醫(yī)生為人治病,想象一下他給病人治好病后,他會說些什么,病人又會說些什么呢?再次齊讀“弄明白了……”
、啤〉诙䝼第三個青年對幸福的理解又是怎么樣的呢?并回答第二個青年對幸福的理解是:
勤懇工作,對人有用。
第三個青年對幸福的理解是:耕地種麥,養(yǎng)活多人。
、恰↓R讀三青年的對話。
2、這是三個青年對幸福的理解,此時此刻出現(xiàn)了誰?(智慧的女兒)她說了些什么?用波浪線劃一劃。男生齊讀,女生齊讀,全體齊讀。
。ㄐ腋R縿趧,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板書:靠勞動,盡義務,做益事。
是的,智慧的女兒肯定了三個牧童的體會,指出: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那你們知道什么叫“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嗎?
。“義務”就是應盡的責任。例如,作為學生,應盡的責任是好好學習;作為子女,應盡的責任是孝順父母。把自己應該做的事情都做得很好,就是智慧的女兒說的“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
四、自演故事當演員
1、交流劇本,再次熟悉角色。
2、以四人組為單位合作表演。
3、根據(jù)情況組織評議。
五、再次感悟文本內(nèi)涵
1、讀了童話,編了劇本,演了故事,幸福是什么,結(jié)合生活中的例子說一說。
你認為幸福是什么呢?是否覺得幸福?
2、填空:
幸福是 , 。
幸福是 , ;
幸福是 , 。
六、交流和幸福有關(guān)的名言警句
關(guān)于“幸福”的名人名言
人類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獲得幸福。——歐文
金錢和享受的貪求不是幸福。——赫拉克利特
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但愿你首先會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想不付出任何代價而得到幸福,那是神話。——徐特立
如果我們不能建筑幸福的生活,我們就沒有任何權(quán)利享受幸福,這正和沒有創(chuàng)造財富無權(quán)享受財富一樣。——蕭伯納
四年級語文上冊:《幸福是什么》教學設(shè)計 篇8
教材分析:
這篇童話是按照故事發(fā)展的順序記敘的。先講三個牧童發(fā)現(xiàn)樹林里一口老泉已經(jīng)不涌泉水了,他們主動帶來鋤頭、鐵鍬,疏通泉眼,開溝引水,砌井加蓋。他們這樣做是為了讓人們能喝到干凈的泉水。再講智慧的女兒看見了他們的所作所為,稱贊他們做了一件好事,并祝他們幸福。這時,三個牧童并不理解什么是幸福。智慧的女兒沒有直接告訴他們幸福是什么,而是引導他們自己去弄明白。接著講十年以后三個牧童又在小井旁邊相遇。他們看到了自己的勞動給別人帶來的好處:有了泉水,樹木茁壯成長,人畜可以隨時飲用。他們?yōu)榇烁械娇鞓;仡櫢髯允甑纳罱?jīng)歷,他們對幸福是什么有了比較深刻也比較一致的體會:因自己的勞動給別人帶來益處而感到幸福。最后講智慧的女兒再次出現(xiàn),她概括了他們的體會,揭示了幸福的含義。
故事情節(jié)奇異是本文的一大特點。文中“智慧的女兒”突然而來,飄然而去。她肯定、贊揚三個牧童疏通泉眼的勞動;引導他們通過自己的實踐弄明白什么是幸福;在他們有了體會之后,揭示幸福的含義。她就像有著無窮智慧的導師,指引三個牧童去實踐,去發(fā)現(xiàn),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思想。智慧的女兒這一形象在文中起到了“魂”的作用,正是這一人物形象,使整個故事變得神秘而有趣,大大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懂得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人們從你的勞動中得到了好處和快樂,你也就得到了幸福。
2.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并說說課文的中心思想,培養(yǎng)閱讀能力。
教學重點:
了解三個牧童對幸福各有怎樣的體會,從而懂得真正的幸福是什么。
教學難點:
理解智慧的女兒兩次話語中的深刻含義。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引入課文。
每個人都想得到幸福,那么同學們有沒有認真想過幸福到底是什么呢?今天我們學的這篇課文題目就是“幸福是什么”。(板書課題)自己去讀讀課文,遇到生字多讀幾次,把它讀正確。邊讀邊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并標出自然段序號,
二、指名朗讀全文,糾正不正確的字音。
三、了解文章內(nèi)容
交流: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寫三個牧童把一口老噴泉挖成一口小水井,因而得到了智慧的女兒的祝福,并讓他們自己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以后,三個青年與智慧的女兒在小井旁邊再次相遇,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親身體會到了幸福。)
那課文的起因是什么呢?(把一口老噴泉挖成了一口小水井)(板書:挖小水井)
四、研讀課文的起因
1.默讀課文起因部分,思考三個牧童是怎么干的?
2.指名幾個學生說說他們挖小水井的過程。
3.他們挖小水井時心情怎么樣?結(jié)合上下文說一說他們?yōu)槭裁催@么快樂?。(因為他們看到自己的勞動有了成果并且給別人帶來好處。)
4、自由讀——齊讀課文起因部分,讀出他們快樂的心情。
五、研讀課文的經(jīng)過
三個牧童挖了水井后,一位美麗的姑娘出現(xiàn)了,稱贊他們做了一件好事,并祝他們幸福。這時,三個牧童并不理解什么是幸福。于是他們分手各自去尋找幸福,他們找到了嗎?請小朋友默讀全文,想想三個牧童分手后,各自都做了些什么?(學做醫(yī)生,為人治。磺趹┕ぷ,對人有用;耕地種麥,養(yǎng)活多人)然后展開想象:在這十年之中可能發(fā)生一些什么事讓他們更深地體會到了幸福。(生討論交流)
六、研讀課文的結(jié)果
1、朗讀全文,把智慧的女兒兩次說的話劃下來
讀這兩段話,結(jié)合三個青年的體會說說幸福是什么?
。ㄍㄟ^自己的勞動,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給人們帶來快樂,這就是幸福。)
說說什么叫“義務”、“有益”?(益就是好處。)
2、大家討論得出:本文告訴我們幸福是靠勞動,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從而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給人們帶來快樂。
七、課本劇表演,以加深對幸福含義的體會。
八、總結(jié)深化
今天,我們知道了什么叫真正的幸福。我想同學們今后一定會努力學習,將來好好工作,好好生活。這樣,我們每個人都會嘗到幸福和快樂。最后老師找了幾句關(guān)于“幸!钡拿嗣耘c大家共勉。
關(guān)于“幸福”的名人名言
人類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獲得幸福。──歐文
金錢和享受的貪求不是幸福。──赫拉克利特
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但愿你首先會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想不付出任何代價而得到幸福,那是神話。──徐特立
建筑幸福的生活,我們就沒有任何權(quán)利享受幸福,這正和沒有創(chuàng)造財富無權(quán)享受財富一樣。──蕭伯納
九、作業(yè)
1、讀讀畢淑敏的作品《提醒幸福》,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根據(jù)《幸福是什么》這個故事,接著續(xù)編通話。
★3、收集有關(guān)幸福的名言名句,并且工整地書寫到課文的空白處。
板書設(shè)計:
10*幸福是什么
。ǹ縿趧颖M義務有益的)
幫助別人有用的養(yǎng)活別人
幸福的
四年級語文上冊:《幸福是什么》教學設(shè)計 篇9
一、 說教材
幸福是什么?對于我們而言這都是一種很抽象的概念,而對于幼兒來說將更是不能體味其中的深奧含義,然而幸福并不是一定是一種框死了的特定的概念,,對于每個人而言幸福都有各自不同的意義,就像本次活動中這片小散文所講述的那樣,現(xiàn)在的幼兒往往都生在福中不知福,對于幸福著一次更是含糊不清,而本次活動主要通過一個散文的欣賞讓幼兒淺顯的理解幸福的概念,而《綱要》中也指出幼兒社會領(lǐng)域教育是以發(fā)展幼兒的情感,社會性為目標的,因此,我制定了以下的活動。
二、 說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與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jù)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實際情況以及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為依據(jù),我確定認知,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標,其中既有獨立的成分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
1) 認知目標:通過欣賞散文,初步了解幸福的概念,知道每個人對幸福都有不同的定義
2) 能力目標,能大膽的說說屬于自己的幸福是什么,并與老師同伴交流
3) 情感目標:通過活動,產(chǎn)生美好的情感,體驗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更具目標我把本次活動的難點定位認知目標,難點定位為能力目標。
三、 說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為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為了更好地達到教學效果,我給孩子做了以下的準備:
物質(zhì)準備:多媒體課件《幸福是什么?》、人手一只勾線筆和各色的彩紙若干。
經(jīng)驗準備:已經(jīng)學習過歌曲《幸福拍手歌》
四、 說教學法
教師不是為了教而教,而適應但采用恰當?shù)膶W習方法,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被顒又袘η笮纬珊献魈骄渴降膸熒,生生互動,在活動中充分調(diào)動幼兒學習的興趣,我主要采用了一下幾種教學法:
1. 情感遷移法:本次活動我主要會在討論的基礎(chǔ)上遷移幼兒的情感,讓他們用回話的方式表達出自己對于幸福的獨到見解,用直觀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更易于幼兒理解。
2. 討論法:活動開始我還會啟發(fā)性的提問引發(fā)幼兒思考,從而更好地理解本次活動的意義。
五、 說活動過程
六、 此次活動我將采用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組織教學,以《綱要》為指導讓幼兒在互動式,開放式的教育活動中自主,能動,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我還在此活動中加入了繪畫的形式,讓活動更富趣味性,基于此我將本次活動分為以下5個環(huán)節(jié):
。ㄒ唬 以幸福拍手歌導入活動,引出話題進行談話。
在活動一開始,我就會彈奏《幸福拍手歌》引導幼兒主動地跟唱,在彈奏過后,我會提問到:“小朋友們,我們剛才一起唱了一首什么歌呀?”根據(jù)幼兒的已有經(jīng)驗,幼兒都會答出是《幸福拍手歌》,我會接著說道:“那歌里面唱到的是什么呀?”幼兒會說是幸福,我會接著說:“恩,真棒!那小朋友你們知道幸福是什么嗎?”引導幼兒自由討論。
這個環(huán)節(jié)我主要用幼兒熟悉的歌曲來引出幸福這一詞,再加上我啟發(fā)性的提問一到幼兒自由討論,幸福是什么。
。ǘ 欣賞課件,初步理解散文中的幸福是什么
討論過后我會說到:“咦,怎么每個小朋友說的幸福都不一樣呢?那你們想知道幸福到底是什么嗎?”幼兒一般都會回答說想,接著播放多媒體課件,讓幼兒欣賞。觀賞過后我在提問:“散文中都出現(xiàn)了誰呀?”引導幼兒回憶散文中的內(nèi)容,幼兒會回答:“有小貓,大雁,青蛙,農(nóng)民伯伯,媽媽!薄岸,你們看的可真仔細,誒?那你們聽到他們的幸福分別是什么嗎?”讓幼兒充分理解故事內(nèi)容,過后我會說到:“那怎么他們對于幸福的理解怎么也不一樣呢?你們知道為什么嗎?”讓幼兒想一想,說一說。
這一環(huán)節(jié)旨在理解散文的基本內(nèi)容,未下一個環(huán)節(jié)的討論與發(fā)掘做一個良好的鋪墊。
。ㄈ 通過討論,讓幼兒知道原來對于每個人說幸福的理解都是不同的。
我會先請幼兒上來說說散文中為什么每個人對于幸福的概念不同,發(fā)展幼兒的發(fā)散性思維,也許也會有小朋友說出“因為小貓喜歡吃魚,所以他覺得有魚吃就是幸!敝惖幕卮稹W詈笪視〗Y(jié)道:“其實每個人對于幸福的理解都是不同的,這是正常的,就像剛才那位小朋友講的那樣,因為我覺得做這件事是我很開心,那我就可以說這就是我的幸福!
這個環(huán)節(jié)我主要讓幼兒討論一下,然后由我小結(jié),使幼兒清楚的了解,并知道原來每個人對于幸福的理解都是不同的這一事實,也突破了本次活動的重點達成了目標(1)
(四) 動手創(chuàng)作,讓幼兒畫出屬于自己的幸福并大膽的說說
我會這樣說:“我真想知道你們的幸福是什么,那小朋友們除了直接告訴老師之外還有什么方法能讓我知道呢?”引導幼兒說出用畫畫的方式,并說:“那你們來畫,然后老師來猜猜看,好不好?”住址幼兒回到各組進行作畫,畫完先猜猜,在請個別幼兒上前大膽說說。
這個環(huán)節(jié)主要讓幼兒進行作畫,描繪出屬于自己的幸福,突破了本次活動的難點也達成了目標(2)
。ㄎ澹 遷移情感
我先會說:“幸福呀是多種多樣的,我們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幸福,只要我們善于發(fā)現(xiàn),其實幸福就在我們的身邊。那我們一起來說說除了剛才被我們畫出來的幸福外還有什么也是幸福的?”引導幼兒再次的說說,再次理解幸福的概念。
活動結(jié)束。
七、 說活動延伸
一個活動的結(jié)束并不意味著教育的結(jié)束,幼兒學習的興趣還在不斷的延生。因此我會把握住這個聊好的教育契機,積極地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我會請幼兒把自己畫的幸福張貼在展示板上,并讓他們同伴間相互猜猜說說,這也鍛煉了幼兒的語言能力與思維能力,使幼兒得到更全面的發(fā)展,此外我還會鼓勵幼兒一起尋身邊的幸福,并讓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下來。
我們說課結(jié)束了,請各位評委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四年級語文上冊:《幸福是什么》教學設(shè)計 篇10
一、判斷下面的說法,對的打“√”,不對的打“×”
1、作者能寫出一位神奇、美麗、善良、謙虛的智慧女兒,*的是觀察能力強。(。
2、作者能寫出一位神奇、美麗、善良、謙虛的智慧女兒,表現(xiàn)了很強的想像能力。(。
二、讀課文,按要求作業(yè)
三個牧童在神奇姑娘的引導下,經(jīng)過勞動實踐,弄懂了幸福的真正含義
是: 。你填的這句話,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
那位神奇姑娘稱為“智慧的女兒”,其原因是: 。
四年級語文上冊:《幸福是什么》教學設(shè)計 篇11
【教學目標】
1、學習從內(nèi)容中體會思想,有個人的獨立感受。
2、進行創(chuàng)作表演活動,激發(fā)學習熱情及思維活力。
3、進行練筆訓練,激發(fā)學生再次創(chuàng)造。
【教學過程】
一、引入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放錄音,請同學們側(cè)耳傾聽,當意境悠遠的音樂、嘩嘩的溪流聲、小鳥悅耳的歌聲、小動物們歡快的嬉鬧聲在教室每個角落回蕩,孩子們臉上出現(xiàn)神往的神情時,問他們:“你仿佛來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
告訴學生,在美麗的樹林中,發(fā)生了一個動人的故事,你愿意讀讀它嗎?
二、自讀自悟
1、自讀課文,思考:三個青年和智慧女兒的話你聽明白了嗎?你是怎樣理解的?
2、交流感悟:由學生選有關(guān)語句朗讀,并談談自己的理解。
三、創(chuàng)作表演
1、讓學生在讀通的基礎(chǔ)上,自己找同學,自編自演課本劇。感受不同角色的語氣,互相幫助,共同提高。
2、課本劇展示。同學們互相評議。
四、發(fā)散訓練
讓學生任選一題,表達你對幸福是怎樣理解的?
1、說:以其中一個牧童的口吻,給身邊的人講一講發(fā)生在村子里的一口噴泉邊的美好
經(jīng)歷。
2、畫:借智慧的女兒的神筆,畫一副畫,并寫上幾句話,表達你對三位青年的贊美。
3、編:村民們來到井邊,看到不噴水的小井又流出了清涼的泉水,肯定有一段對話。找2~3名同學扮演村民,進行對話訓練。
4、寫:你在生活中遇到過困難嗎?你想智慧的女兒給你幫助嗎?請給智慧的女兒寫一封信,和她交個朋友吧。
四年級語文上冊:《幸福是什么》教學設(shè)計 篇12
1、你是否贊同汪老師對學生的表現(xiàn)不直接給予反饋而是采用學生互評的做法?為什么?
答:我比較贊同汪老師對學生的表現(xiàn)不直接給予反饋,而是采用學生互評的做法,來實現(xiàn)對學生的評價,這樣做給學生留了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思維進行碰撞,產(chǎn)生火花,小組活動之后,學生互相評價,汪老師采用步步深入的引導方式,引導學生進行分析、思考,進而達到了解內(nèi)容的目的。但是我覺得在最后,老師應適當?shù)目偨Y(jié)一下,給學生的發(fā)言作一點評,特別是對于那些發(fā)言比較精彩的,應該及時給以正確的評價和鼓勵,既可以使學生看到自己的成就,也能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這樣會更好。
2、在小組活動后,學生互相評價時,汪老師是如何進行引導的?
答:在這個活動中,體現(xiàn)了教學活動中的傳遞策略中的提問策略。汪老師通過以下幾個問題進行引導:“大家說得真好,那么哪個小組說得最好呢?”“哪個小組的立意最好?”“哪個小組的表達最好?”將這一個一個的大問題轉(zhuǎn)化為一個一個的小問題,細化了學生的回答,也讓學生漸漸領(lǐng)悟到該怎樣做小組匯報,引導學生互相評價注重細節(jié)。
3、你認為汪老師的課堂導入是否合適?
答:我認為汪老師的課堂導入很合適,是通過創(chuàng)設(shè)情景導入新課的方式,汪老師在《幸福拍手歌》的歌聲中開始了這節(jié)課的學習, 利用學生對幸福沒有深刻認識這一點,從學生熟悉的《幸福拍手歌》入手,先拋出了一個問題來引起學生的注意:“同學們,我們感到幸福時可以有很多表達的方式,可是幸福到底是什么呢?” 從這個問題就自然過度到新課的學習了。在歡快的氣氛里,既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也能讓大家精神飽滿的投入學習?匆姶蠹乙桓泵H坏谋砬,汪老師適時得導入說,“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童話故事《幸福是什么》,看看我們能不能從故事中找到答案。”讓學生認識到本節(jié)課的學習,是必要的,是能幫解決問題的,進而就會盡全力到學習中, 問題問得很貼切,很自然過度到新課的學習了。這樣,很大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一個成功的開始。所以我認為汪老師這節(jié)課的導入是非常的成功。
4、你在教學中常用的課堂導入方法有哪些?
答:怎樣使一節(jié)歷史課上的精彩,好的開始意味著成功的一半,我在教學過程中常用的課堂導入方法有:直接導入法、復習導入法、問題引導法,故事導入法,情景創(chuàng)設(shè)導入法,背景介紹導入法、多媒體圖片導入法等。
5、你認為汪老師的這節(jié)課有哪些值得學習的地方?有哪些可以改進的地方?
答:汪老師這節(jié)課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地方很多,
。1)對教材鉆研的比較透徹,能夠依據(jù)課程標準把握教材的重難點,在教學策略上充分的采用自主學習教學策略。以學生為主體展開一切教學活動,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使得這堂課學生的參與度很高,真正的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地位。
(2) 教學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問題設(shè)計層層深入,關(guān)注學生在發(fā)現(xiàn)過程中的思維策略,關(guān)注探究能力和內(nèi)在動機的發(fā)展,培養(yǎng)了學生的探索能力和學習興趣,有利于教學目標的突破。
(3)教學目標明確,重視教師的指導。教師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都注意了提出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自主交流學習,調(diào)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5)注重了學生的學習反饋。在教學中,學生答題后,讓學生互評;學習小組討論交流后,抽小組代表進行匯報交流,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又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另外我認為汪老師的這節(jié)課有以下改進的地方:
當老師拋出一個問題:“孩子們,你們有過讓你們感到特別幸福的時刻嗎?誰來說說?”學生們只說出了關(guān)于自己感到幸福的事。“但事實上幸福的確有很多種含義,愛別人是一種幸福,被別人愛也是一種幸福,付出了是一種幸福,等待也是一種幸福。學生說不出這樣概括的話,但他們說出自己的生活,我們應該去肯定它。”這說明學生沒能真理解“幸福是什么”,拓展環(huán)節(jié)應該是教材內(nèi)容的再現(xiàn)和升華,所以在這里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理解什么事幸福,并廣泛的感受之,應該上升到大愛的角度,他們說出自己的生活,我們應該去肯定它。這樣的安排無疑很好地加深學生對幸福內(nèi)涵更寬泛的理解,但僅僅停留在這個層面上是不行的。教師應順勢啟發(fā)學生以“我感到幸福!”為結(jié)尾,聯(lián)系身邊的親人、朋友、同學,回想他們做過的事進行說話,讓學生更真切的感受到幸福,理解幸福,并激勵學生要學會創(chuàng)造幸福,珍惜幸福,做一個幸福的人。
四年級語文上冊:《幸福是什么》教學設(shè)計 篇13
【重慶市九龍坡區(qū)西彭一小 劉錦秀】
〖抓住重點段落把長文讀短,短文讀長〗
例如劉明瓊教學《幸福是什么》時,這篇文章很長,她主要采取了抓住“三位青年十年后……”這樣一個重點段落進行教學,使學生能比較快地把握主要內(nèi)容,理解文章思想感情。
【廣東省潮州市楓溪區(qū)堤頭小學 章漫潔】
〖師生交流課〗
新理論指導下的新的語文教學,應是這樣的: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自主互動的教學對話;情思飛揚、言語鮮活的在場狀態(tài)。這種師生交流課型,為師生創(chuàng)設(shè)了平等和諧的學習氣氛,師生在其中交流思想和感情,互相說心里話。這樣的課堂沒有任何說教味,十分親切自然。如教《幸福是什么》一節(jié)課時,我一改傳統(tǒng)的“師傳生授”的教學觀,采用師生交流的教學組織形式。課前我先播放歌曲《假如幸福你就拍拍手吧》,渲染課堂氣氛,在愉悅和諧的氛圍中與學生共同交流,許多學生都將自己的想法告訴我。一位調(diào)皮的男學生對我說:“老師,您現(xiàn)在教我們讀書,您覺得幸福嗎?”我聽了莞爾一笑,告訴他:“當然了,看到你們這么聽話,學習這么用功,我真的感到很幸福!蹦莻男學生聽后似有所悟。通過這樣親切的交談,我發(fā)覺師生間的距離很近很近,就像是朋友在互訴心事一樣,絲毫也不造作。
此外,我還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課文的內(nèi)容特點等方面,采取其它的課型,如辯論課、生生合作課、演講課等,這樣有助于搞活課堂,培養(yǎng)主動參與、自主學習的能力。
彈離跳板,飛向詩的國度──《幸福是什么》一文教學有感
在深入反思幾十年來小語教學的成敗得失之后,肩負著歷史使命的新大綱正式出臺。新大綱既是思想論,又是方法談;既概括,又具體,就許多關(guān)鍵問題進行了界定,引導并規(guī)范著小語教學的改革與發(fā)展。對于用時最多的閱讀教學,新大綱更是從大綱的高度強調(diào)了以下三方面的內(nèi)容:
1、淡化分析,強化積累;
2、以讀為本,加強誦讀;
3、披文入情,重在感悟。真可謂是力戒陳習,抓住根本。
所以,如何貫徹新大綱精神,優(yōu)化閱讀教學,構(gòu)建富有時代特色的閱讀教學形態(tài),則成為語文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重要問題。不久前,筆者執(zhí)教了《幸福是什么》一文,或許是無心插柳之故,課堂上竟氣氛活躍,節(jié)奏輕盈,教者鄭重,學者真誠,最后還誕生了若干首不錯的詩,讓人激動不已。
一、針對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恰當剪裁教學內(nèi)容,讓教材成為一塊跳板
《幸福是什么》為一篇幅較長的童話,故事生動有趣,通過三個牧童在智慧的女兒引導下尋找到幸福的過程,告訴人們“幸福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盡自己的義務,做出對別人有益的事情”的這一人生道理。雖然文章主旨明確,但要深切地體會語言、感悟哲理則有一定難度。在寫法上,作者善于布白留空,對于三個牧童分手后十年間的所作所為的描寫極為簡約,僅通過三個牧童的簡單講述來表現(xiàn)。小學生好奇心強,這一布白恰好成為學生探索精神盡情展示的平臺。因此,對三個牧童及智慧女兒的幾處語言描寫就自然而然地成為了語言訓練的焦點,成為了對學生進行想像力和表達力的語言性實踐及體驗生命歷程的關(guān)鍵。這樣處理既擺脫了串讀串講串問的陳舊教學模式,又集中了教學內(nèi)容,長文短教,重敲一處,使教學效益有了最可靠的保障。
二、感悟語言,展開想像,實現(xiàn)對課文情感的再創(chuàng)造
在確定教學重點內(nèi)容之后,圍繞教學目標,便可展開教學全過程。在板書“幸福是什么”這一文題之后,激發(fā)學生自由談談對幸福的認識,什么“受到老師表揚、得到同學安慰、向災區(qū)兒童獻愛心、心愿實現(xiàn)、畫好了一幅畫”等等,教師依據(jù)“過去”“現(xiàn)在”“未來”而分類板書,然后便引導學生進入“幸福是什么”的追求中。在初讀了解課文大意之后,啟發(fā)學生帶著“三個牧童做了一件什么事而得到了智慧女兒的贊揚?”“三個牧童十年后找到了真正的幸福嗎?你怎么知道的?”的問題自能讀書。學生自學自悟后分小組交流,然后再集中探討第一個牧童的幸福歷程。多媒體出示牧童的話:“弄明白了,很簡單。我給病人治病。他們恢復了健康,多么幸福。我能幫助別人,因而也感到幸福。”在反復理解與朗讀后,問:他是怎樣幫助別人的?教師不斷創(chuàng)造情景:遇到一個下肢癱瘓的老大娘,他是怎么做的呢?遇到一個雙目失明的孩子呢?遇到……引導學生不斷地從語言、動作、神態(tài)、情感各方面去體驗白衣天使的奉獻歷程,去體驗救死扶傷的神圣與莊嚴,從而真切感受幫助別人而獲得幸福的愉悅。如此炮制,在全方位、多層面地體驗了火車服務員、輪船職員、消防隊員、農(nóng)民等等的真誠勞動之后,學生再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幸福的含義。
通過對課文中的精彩語段的研討,實現(xiàn)對人物情感的再創(chuàng)造,既體現(xiàn)了語文本體觀,又體現(xiàn)了學生主體觀,情與景交融,其樂亦融融。
三、情感+語言=詩。實現(xiàn)對課文情理的語言創(chuàng)造,是小語教學的一種境界
詩是語言的精華,激情是點燃語言的火把。凡是有激情澎湃的課堂,就有詩的火花在閃爍。在學生深入地理解幸福的深刻含義之后,教師應關(guān)注著學生情感的點燃。要求學生回頭看看黑板上課初留下的種種答案吧,學生提出將“買彩票得大獎”擦掉,我欣然照辦。當學生默然時,我追問:黑板上的這些都是真正的幸福嗎?學生答:有的是兒時的幸福,只不過是在享受幸福;現(xiàn)在的真的是幸福,因為是自己的勞動成果帶給了朋友、父母、老師以快樂;未來的是心中的夢想,只能期盼著未來再實現(xiàn)啦。在這種情況下,我又板書下“小時候、現(xiàn)在、未來”三個詞語,并告訴他們:“是!小時候,我們每個人都在享受著幸福;現(xiàn)在啊,每個人都在追尋幸福;未來呢?幸福就是你們燦爛的前程!”并要求他們寫出一首詩,當然,孩子們的驚喜是可想而知的!人人都變成了詩人,人人都才華橫溢。下面謹錄取一首,以饗讀者:
幸福是什么
小時候,
幸福是鉆進媽媽懷里撒嬌,
幸福是和爸爸一塊在草地上蹦跳,
幸福是喂只兔子、栽棵小樹,
比一比,看誰跑得快,誰長得高。
現(xiàn)在呀,
幸福是我的習作,幸福是我畫的小貓,
幸福是把心愛的書都獻給陌生的朋友,
幸福是領(lǐng)獎臺上咚咚的心跳,
當然,更幸福的還是爸媽往上翹的嘴角。
未來啊,
幸福是靠勞動獲得的第一筆報酬,
幸福是心中的夢都變成了現(xiàn)實,
幸福是我們都成了顆火熱的太陽,
溫暖別人,也溫暖著自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