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 > 《頤和園》快樂練習:課堂達標(精選17篇)

《頤和園》快樂練習:課堂達標

發布時間:2023-01-29

《頤和園》快樂練習:課堂達標(精選17篇)

《頤和園》快樂練習:課堂達標 篇1

  a級基礎訓練:課內鞏固與強化(時間30分鐘,滿分50分)

  一、我能把字寫漂亮(看拼音,寫字、詞)(12分)

  kūn

  明湖長  láng

  jīn     bì      huī   huáng

  cōng

  郁清shuǎng

  tíng    tái      lóu    gé

  二、火眼金睛,辨字組詞(12分)

  湖(    )柱(    )堤(    ) 糊(    )住(    )提(    )     欄(    )眺(    )栽(    ) 攔(    )跳(    )載(    )

  三、詞語巧搭配(根據課文內容填上適當的詞語)(8分)

  (    )的城樓(    )的大公園(    )的琉璃瓦     (    )的楊柳(    )的堤岸(    )的宮殿     (    )的樹叢(    )的宮墻 

  四、課文內容我熟悉(根據課文內容按要求填空)(18分)

  1、按課文內容填空:

  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___________,綠得像________

  __。作者用__________比喻________,用_______比喻

  _______。

  2、請你仿照文中的比喻句用下列詞語寫一句話:

  像……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這篇課文里,作者帶我們走進了______的大門,繞過_____,

  就來到了有名的_____。走完______,就來到了_______腳下。登

  上______,站在______的前面向下望,_______的景色大半收在

  眼底,從_______下來,就是________。

  本文是按__________順序寫的。

  b級智能訓練:課外復習與拓展(30分鐘內完成,滿分50分)

  五、詞海拾貝(照樣子,填一填,記一記)(14分)

  (閃閃)發光         (斤斤)計較

  (  )(  )大方     (  )(  )不入

  (  )(  )不樂     (  )(  )不舍

  (  )(  )不忘     (  )(  )是道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六、點球大戰(選詞填空)(14分)

  美麗  美妙  美好

  1、北京的頤和園是一個(   )的大公園。

  2、這是一首(   )歌曲,大家都能喜歡聽。

  3、我們的生活多么(   )!

  欣賞  游賞

  4、頤和園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   )。

  5、今天,我們(   )了音樂劇《龜兔賽跑》。

  聳立  高聳

  6、巨大的廣告牌(   )在市中心廣場。

  7、國際貿易中心的大廈(   )入云,宏偉壯觀。

  七、從文中抄出兩個你喜歡的句子,并說說你喜歡的原因(10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快樂閱讀(12分)

  美麗的東山湖

  東山湖是個美麗的公園。當春風吹綠大地的時候,站在湖邊望去,真是風景如畫。柳樹抽出嫩綠的新芽,輕柔的柳絲在微風中輕輕地擺動。五顏六色的鮮花爭芳斗妍,散發出陣陣清香。小鳥在枝頭喳喳叫,燕子在樹林間飛來飛去。遠處群山一片翠綠,黃綠相間的琉璃塔高高聳立,在陽光下更加光彩奪目。湖中碧波粼粼,倒映著山巒、寶塔。人們搖著雙槳,小船劃破水面緩緩向前,歡聲笑語不斷從游船上傳來。

  春天的東山湖多美啊!

  1、作者觀察東山湖的立足點在______,觀察順序是由____到___

  __。(3分)

  2、短文描寫了景物的顏色、形態、動態,請你分別用“  ”、“○○”和“△△”畫出有關詞語,讀一讀。(6分)

  3、找出文中的中心句,把它寫下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頤和園》快樂練習:課堂達標 篇2

  a級基礎知識達標(時間30分鐘,滿分50分)

  一、我會寫(10分)

  宮diàn

  子zhù

  dī

  岸長láng

  zhū

  紅  diāo

  刻姿tài

  shī

  子建zhù

  sǒng

  立 

  二、小猴學樣(照樣子,寫詞語)(6分)

  穩(穩當) 例:急    隱(隱約)

  (  )(   )  (  )(   )  (  )(   )是  桼  各  (  )(   )  (  )(   )  (  )(   )

  三、我會填(20分)

  查加粗的字要查的部首除部首外有幾畫在準確有詞義后打“√”金碧煌  ①閃耀的光彩( )②照耀( )神清氣  ①明朗( )②干脆( )③舒服( )

  四、找朋友(連線)(10分)

  金碧輝煌的      宮墻

  碧綠的        琉璃瓦

  黃色的        宮殿

  朱紅的        昆明湖

  紅漆的        欄桿

  五、寫好鋼筆字(4分)

  三、比一比,組詞語(16分)

  提(   )

  堤(   )屹(   )

  吃(   )沸(   )

  佛(   )灰(   )

  恢(   )

  b級重點難點過關(時間30分鐘,滿分50分)

  一、花落誰家(選詞填空)(12分)

  遠眺  遙看  俯視  仰望  瞻仰  望見

  1、走完長廊,就來到萬壽山腳下。(   ),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聳立在半山腰上……

  2、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   ),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3、我去北京,(   )了毛主席的遺容。

  二、我知道(4分)

  《頤和園》這篇課文是按照______順序來寫的。順序為: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閱讀樂園(34分)

  (一)

  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蔥郁的樹叢,掩映著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朱紅的宮墻。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向東遠眺,隱隱約約可以望見幾座古老的城樓和城里的白塔。

  1、抄出文中的比喻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是用_____比喻_____。用上比喻寫出了________。

  2、這一段是按什么順序寫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模仿“隱隱約約”寫六個詞語(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這一段主要講了什么?(2分)

  (二)三游洞游記

  我盼望(以 已)久的春游到來了。那一天,太陽才露出小半邊臉,我們便坐車向三游洞駛去。聽老師說三游洞位于陵峽畔(bàn pàn),葛洲壩庫區。唐代的李白、杜甫和宋代的陸游都在這里游過,故名三游洞。今天我們也能去飽眼福,心中自然雨十分高興。

  車到了三游洞,我迫不(及 急)待地跳下車。三游洞在半山腰,上面是刀削(xiāo xuē)一樣的懸崖峭壁,下面的懸崖直插長江水中。

  我順著一條一米寬的“文”字形小徑繞進了三游洞。這洞很(寬敞 寬廣),可以容納一百多人,洞頂上的水一點一點滴在地上。洞內有三尊塑像,左邊是李白,中間是陸游,右邊是杜甫,頓時,我情不自禁(jīn jìn)吟起李白的詩句來。

  走出三游洞,來到望江亭。望江亭(矗立 屹立)在長江北岸,是三年前才重新修建的,游人都想登上居高臨下的望江亭好飽覽西陵峽的風光。亭子里游人擠得滿滿的,我使勁地擠了進去,看見亭子右側有一個大平臺,我仔細一看,原來是擂鼓臺。擂鼓臺旁邊有一座五米高的張飛塑像,粗腰長腿,一雙眼睛炯炯有神。他望著江心,手握住木棒,好像正在擊鼓。這時,我忽然想起張飛當年稱雄于長坡的故事來。當時,他站在橋上,大吼三聲,萬里長江立(既 即)倒(dǎo dào)流的景象,好像又(展現 浮現)在我的眼前。

  旅游車離開了三游洞,我禁不住把頭伸出車窗凝視著漸漸遠去的三游洞……

  1、用“/”將括號內不合適的字、詞、音節劃去。(10分)

  2、解釋下面的詞語。(4分)

  故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居高臨下:_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根據意思寫出詞語。(2分)

  ⑴ 急迫得不能等待。          (     )

  ⑵ 形容眼睛明亮有神,表示精神充足。  (     ) 

  ⑶ 感情激動,控制不住自己。      (     )

  4、為什么這個洞叫做“三游洞”?(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寫出游覽順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加題(10分)

  填空:

  北京西郊有一座規模宏偉的古典園林名叫_______。它原名_____,

  后又名________,是古代皇帝的行宮。________執政后對它重加修

  建并改稱_________。

《頤和園》快樂練習:課堂達標 篇3

  《頤和園》這篇課文描繪了北京頤和園的湖光山色、亭臺樓閣、長廊石橋等景物,表達了作者對頤和園的贊美之情。

  因此,在教學中我特別注重引導學生有層次地讀,通過讀了解北京頤和園的美麗景觀,感受到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發民族自豪感。

  第一次讀,我要求學生一邊讀,一邊感知課文,把自己覺得寫的好的地方多讀幾遍,與同學交流自己的讀書感受。第二次讀,我要求學生把自己的理解以及自己能體會到的情感能通過自己的朗讀表現出來。第三次讀,我要求學生邊讀邊展開想象,在腦海里再現頤和園的美麗景觀,同作者游覽頤和園時油然而生的愉悅心情和民族自豪感產生共鳴,讀出欣賞、陶醉、贊美的情調。最后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把學生自己喜歡的句子積累下來。

《頤和園》快樂練習:課堂達標 篇4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能按照課文所記敘的游覽順序,練習給課文分段。

  3.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理解詞句,會用“聳立”和“隱隱約約”2個詞語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2、4自然段。

  二.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按照游覽順序給課文分段。教學難點借助課文,陶冶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第二課時:

  三.教學過程

  (一)齊讀課文,講讀第1、6自然段。

  1.齊讀課文。

  2.提問:

  (1)頤和園給作者留下了什么深刻印象?(課文開頭就點明了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頤和園景色優美;頤和園很大,占地范圍廣。)

  (2)作者有什么希望?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

  (作者希望我們有機會去北京能親自到頤和園去細細游賞。因為頤和園到處都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所以作者希望我們有機會去北京能夠到頤和園去游覽那里的美景。)

  你們想去頤和園嗎?(想。)那好,就讓我們按照作者的游覽順序來游覽一下頤和園的美景吧!

  (二)明確作者的游覽順序。

  長廊→萬壽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橋。

  (三)講讀,學習課文第二段。

  1.指名朗讀,思考討論,教師歸納明確:

  (1)作者是怎樣來到長廊的?(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說明長廊的位置:離大門不遠。)

  (2)長廊的特點是什么?(長,“一眼望不到頭”。)作者是用什么方法來說明的?(作者是用具體準確的數字來說明長廊的長的。“這條長廊有700多米長,分成273間。”)

  (3)作者是怎樣把長廊這處景觀寫具體的?(分層次寫具體。重點段分層,這是把文章寫具體的常用方法。)

  2.按照提示給第二段分層。

  (1)分層的提示是:

  從整體上和外部介紹長廊;從內部介紹長廊;講長廊兩旁風景宜人。

  (2)分層的結果:

  第一層是第1、2句;第二層是第3句;第三層是第4、5句。

  3.逐層學習:(重點學習第二層)

  (1)學習第一層:從整體和外部介紹長廊。長廊的外部:綠的柱子,紅漆的欄桿。

  (2)學習第二層:長廊內部: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且內容各不相同。讀句子;提問:畫的內容包括“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這說明了什么?

  (說明畫的內容豐富,題材廣泛。體現了我國古代文化園林藝術的燦爛和勞動人民能工巧匠的智慧。)

  (3)學習第三層:長廊兩旁:風景宜人。“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又開了。”這句說明了什么?(說明長廊兩旁的花木品種多、數量多;“開”和“謝”是一對反義詞,形象地說明了長廊兩旁鮮花常開的景色特點。)“使人神清氣爽”的:“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這句話間接地說明了長廊是昆明湖邊的一處美景。長廊在昆明湖的右邊。

  一進頤和園的大門,長廊就把它那富有特點的美,展現在我們面前了。

  4.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怎樣朗讀這段才能把長廊的美讀出來呢?

  (1)教師在語氣、語句輕重音、停頓等方面指導學生朗讀。

  (2)教師范讀,學生模仿。

  (3)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4)指名朗讀或齊讀。

  注意:學生讀的形式要豐富一些;不要讓學生產生枯燥乏味感。俗話說“熟讀成誦”,在熟讀的基礎上練習背誦此段。

  5.完成課后思考•練習第1題中的第(1)小題。說出頤和園的長廊是什么樣的?

  (1)明確要求:先說出長廊的整體特點“長”;再分層說出長廊的外部、內部和兩旁各是什么樣的,并以長廊的內部為主。

  (2)學生練習。

  (3)指名回答。

  (四)講讀,學習第三段。

  指名兩名同學分別朗讀課文第3、4兩個自然段。思考、回答問題。

  1.作者游完長廊,站在萬壽山腳下,抬頭一看都看到了哪些景觀?它們各是怎樣的?

  佛香閣:八角形寶塔,建在半山腰,三層頂上所鋪的黃色琉璃瓦閃閃發光。

  排云殿:一排排、金碧輝煌。

  教師提問的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更好地讀書。讓學生從書中去尋找答案,組織好語言,提高口語表達能力。讓學生多讀、多說,以便形成能力。

  2.作者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不同的三個方向望,分別看到了什么?

  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蔥郁的樹叢;黃色、綠的琉璃瓦屋頂;朱紅的宮墻,組成了一幅古色古香的風景畫。

  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

  向東遠眺:隱隱約約可以望見幾座古老的城樓和城里的白塔。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三段,試背第4自然段。

  (五)完成課后思考•練習第1題中的第(2)小題:登上萬壽山,呈現在作者眼前的是怎樣的景色?

  1.提示說明:作者的觀察點是固定的,在萬壽山上,地點沒有發生變化,但是作者的觀察視角(方向)發生了變化,看到的景物、景色也就不同了。這與整篇課文“移步換景”的特點是有所不同的。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善于發現這些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的部分。讓學生在異中求同、同中求異,通過對比,在這種比較中更好地來學習,提高學習能力。

  這個自然段(第4自然段)是按照方向變化的順序來寫的,學生可以按照書上的方向順序來說,也可以變化一下方向順序來說。

  2.學生練習。

  3.指名回答。

  (六)完成課后思考•練習第3題中的第(2)小題。

  1.出示這段話,說句子。

  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痕跡。

  2.說說這段話是抓住什么來描寫景物的?

  3.學生思考、回答,教師訂正,歸納總結:

  這段話是抓住了昆明湖“平靜”的特點來描寫的。描寫得很具體、形象。“昆明湖漆氽得像一面鏡子”,這個比喻句寫出了昆明湖水面平靜、水波不興的特點。 “綠得像一塊碧玉”寫出了湖水晶瑩透亮如碧玉一般的特點。湖水非常綠,也說明昆明湖湖水的水質好。”“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痕跡”說明湖面非常平靜。“滑”字與上面的“鏡子”一詞相得益彰。這是以動的畫面反襯出昆明湖的靜。這段文字的形象性很強,閉上眼睛,想一想,在頭腦中就能浮現出昆明湖平靜的美,給人以一種安逸、舒適的感覺。

  4.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要邊讀邊想象,想象出昆明湖平靜的美來。

  (七)學生對課文第二、三段這部分內容還有沒有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師生共同研究解答。

  (八)作業。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2、4自然段。

  2.思考課后思考•練習中還沒有講的問題。

《頤和園》快樂練習:課堂達標 篇5

  【教學目的】

  1、認識11個生字,學會其中的7個;正確讀寫“大殿、長廊、綠漆、欄桿、昆明湖、神清氣爽、佛香閣、金碧輝煌、宮殿、朱紅、痕跡、堤岸、雕刻、隱隱約約、玩賞”等詞語。

  2、初步朗讀課文,理清課文順序。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學習生字

  1、讀生字并組詞:

  殿、廊、柱、栽、筑、閣、朱、堤、雕、獅、態。

  2、注意部首:

  殿、栽、朱。

  3、注意字形:

  殿、廊、栽、朱。

  4、讀詞:

  大殿、長廊、綠漆、欄桿、昆明湖、神清氣爽、佛香閣、金碧輝煌、宮殿、朱紅、痕跡、堤岸、雕刻、隱隱約約、玩賞

  5、組詞:

  郎(  ) 堤(  ) 欄(  ) 昆(  )

  廊(  ) 提(  ) 爛(  ) 困(  )

  二、初讀課文

  1、在熟讀詞語的基礎上,讀課文,要求:

  正確、流利。

  2、課文先后寫了頤和園哪些景點?

  3、小組合作讀讀課文。

  三、作業

  1、寫生字詞。

  2、查找關于頤和園的資料。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2、學習課文寫景狀物的敘述順序以及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同學們,在北京西北郊有一個清代的皇家園林──頤和園。占地約300公頃,其中水面約占四分之三。今天,我們和作者一起瀏覽一下這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

  1、指名讀課文,填空:

  頤和園是一個(      )的古代皇家園林。

  2、作者都去了哪些地方?

  長廊──萬壽山──佛香閣──昆明湖。

  二、分析

  1、請你當個小導游帶我們去游覽頤和園:

  ⑴ 默讀課文:

  你最喜歡頤和園那個景點?讀完有什么感受?

  ⑵ 喜歡的句子多讀一讀,能背下來就更好了。

  ⑶ 選擇你最喜歡的方式進行匯報(讀、說、演、畫、貼)。

  2、請幾位小導游分別向我們介紹:

  ⑴ 長廊:

  ① “這條長廊有700多米長,分成273間。

  700多米、273間,寫出了長廊的長和長廊間數多的特點。

  ② “每一間的橫楗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

  這說明畫的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構圖多樣,從中感悟我國古代燦爛的文化、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技藝。

  ③ 觀看錄像,體會古代燦爛的文化、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技藝。

  ④ 把自己喜歡的句子讀一讀。

  ⑵ 萬壽山:

  ① 先寫從山腳下抬頭看到的佛香閣和排云殿壯觀的景象:“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a、間接地感受到佛香閣非常高。

  b、記住好詞:

  聳立、金碧輝煌的宮殿、閃閃發光。

  c、有感情讀一讀。

  ② 再寫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從山上向下、向前、向東遠眺所看到的美麗的景觀:“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

  a、讀后有什么感受?

  b、想象當時的情景。有條件的可以放錄像。

  c、再讀一讀。

  ③ 體會一種古色古香的美。

  ⑶ 昆明湖:

  ① 昆明湖占頤和園的四分之三,水域很是寬闊。在這里可以欣賞垂柳、堤岸、小島、十七孔橋……

  ② 這么多的獅子,姿態不一,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

  又一次體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技藝。

  ③ 有條件的可以展示圖片或者錄像。

  三、小結

  1、學完這篇課文有什么感受?

  自豪,高興,陶醉,喜悅……

  2、帶著這種感受,把喜歡的段落讀一讀。

  3、指名有感情地讀讀(最好配有古箏伴奏)。

  4、再次強調一下寫作的順序(尤其是表示游覽順序的詞語)。

  四、作業

  1、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抄寫下來。

  2、觀察熟悉的一個景點,寫一段話。

《頤和園》快樂練習:課堂達標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長廊、柱子、神清氣爽、建筑、佛香閣、金碧輝煌、宮殿、蔥郁、掩映、朱紅、隱隱約約、堤岸、雕刻、獅子、姿態不一”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美的語言,激發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4、學習按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教學重點:

  1、讓學生感受頤和園的美麗景色,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發民族自豪感。

  2、學習本課按照游覽的順序記敘,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1、學習按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課前準備:

  1、頤和園風光圖或錄象片。

  2、學生課前查閱有關頤和園的資料。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文中的詞語。

  2、理清文章的思路,知道寫作順序。

  3、能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教師激情引入,導入新課:

  她,構思巧妙,建筑精致,全國各地有名的園林都能在此看到影子,有“皇家園林博物館”之稱;她,被譽為“世界幾大文明的有力象征”,是中國的“世界遺產”之一,園內的長廊還被列入“吉尼斯世界記錄”之中。她,就是北京的頤和園。今天,我們一起來細細游賞這個美麗的大公園。

  板書課題,讀課題,認讀“頤”字。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先請你們自己跟隨課文去游覽頤和園。(老師要求同學們帶著問題去觀賞美景,既游覽了美景,又自己解決了問題。)

  1、請生自己提出自學的要求,師歸納總結:

  (1)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標出生字在文中的位置,理解詞語意思并想辦法記住生字。

  (3)在文中標出作者描寫了頤和園的哪些景色。

  (4)有不理解的地方畫出來,多讀幾遍課文,聯系上下文,爭取通過自己的努力將它弄懂。

  2、指名朗讀課文,檢查自學情況。

  3、指名小組合作學習。

  (1)議議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介紹頤和園的?

  (2)認真讀每個自然段,想想作者抓住了每個景點的什么特點來向大家介紹?

  (3)議議自學中不理解的地方。

  4、小組匯報學習情況。

  師:說說作者按什么順序介紹頤和園的?(生說,師板書:長廊——萬壽山腳下——佛香閣前——昆明湖) 你怎么知道的?

  師小結:文中四個自然段的第一句話都寫出要游覽的地方,因此這篇課文是按照作者的游覽順序來介紹頤和園的。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

  1、游覽了頤和園,你覺得頤和園給你留下的總的印象是怎樣的?(板書:大、美)

  課文哪一部分很明確地為我們指出來?(引導學生找出第一、六自然段)

  2、這是什么寫法?(首尾照應)

  3、指導朗讀。看到這么大和美的頤和園,你的心情怎樣?(生說:驚喜、喜愛)我們就帶著這種心情來朗讀這兩段吧!

  四、總結。

  同學們真不錯,游覽也挺仔細的,我們感受到了頤和園的大、美,也從中體會到了作者心中的喜愛。那你喜歡頤和園那一處景色的景色呢?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五、作業。

  鞏固要認的字,練習要寫的字。

《頤和園》快樂練習:課堂達標 篇7

  這篇課文描繪了北京頤和園的美麗景觀,全文層次清楚,首尾呼應,語言生動優美、具體形象,處處洋溢著作者對頤和園的贊美之情。學生預習比較充分,課堂上我充分借助多媒體課件,讓學生欣賞了長廊、萬壽山和昆明湖的視頻,學生被頤和園的美景所深深吸引,此時我讓學生邊讀邊理解,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很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愛國之情和自豪感。

  課后,我讓學生學習作者按游覽順序介紹景物的方法,再一次修改寫游覽街心公園的習作,大部分學生能按一定的順利寫,突出了重點,進步很大。 學習完這一課,我感到學習寫作方法很重要,但是恰當地適時地給學生創設運用的機會更為關鍵。

《頤和園》快樂練習:課堂達標 篇8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1個生詞,正確認識二類字,并能正確讀寫,理解“神清氣爽、金碧輝煌、隱隱約約、聳立”等詞語。

  2.使學生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培養學生的賞美情趣,收倒霉的熏陶,并能有所感悟,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3.了解作者的寫作順序,體會并學習課文抓住特點寫景狀物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1.使學生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培養學生的賞美情趣,收倒霉的熏陶,并能有所感悟,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引導學生體會課文的寫作順序,抓住特點寫景狀物的方法并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前面我們學習了第17課《長城》。即使沒去過北京,大家也知道北京的許多著名景點,除了長城以外,你們還知道有哪些?

  <評:你們知道的真不少。>

  今天我們就去游覽一個地方。〔播放課件〕

  (師:下面先請同學們仔細聽老師的一段描述,猜一猜是說的北京的哪個著名景點?

  她,構思巧妙,建筑精致,全國各地有名的園林都能在此看到影子,有“皇家園林博物館”之稱;她,被譽為“世界幾大文明的有利象征”,園中的長廊還被列入“吉尼斯世界記錄”當中;)她,就是北京的:生:頤和園。

  〔板書課題〕

  師:看老師這兒,注意“頤”字的寫法,看清筆順。

  <齊讀課題>

  師:誰能為大家介紹一下頤和園?

  師:謝謝你們為大家帶來的精彩介紹。今天,我們就一塊兒游覽一下北京的頤和園。

  二、初讀課文,了解作者游覽順序。

  1.帶著問題自由朗讀課文。

  師:據老師了解,你們讀課文的方法有很多,現在就請大家用自己最喜歡的方法認真地朗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自己解決大屏幕上兩個問題。<請同學讀題> 好,下面開始吧,邊讀邊找,用筆劃下來,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數”的好習慣。

  問題:1.初次游覽了頤和園你們有什么感受?

  2.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游覽的,從課文的哪些語句可以看出,請用“――”劃下來。

  師;有誰愿意把自己的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書中有一句話概括了頤和園的特點。

  〔板書:美麗的大花園〕

  師:如果你是這里的導游,你會按照怎樣的順序領游人游覽頤和園的美景?

  〔板書:長廊

  ↓

  萬壽山

  ↓

  昆明湖〕

  2.了解頤和園,感受頤和園的美。

  過渡:北京的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花園。大家也有這么多感受,那么,想不想去細細欣賞一番?

  師:誰愿意當這個小導游領大家到長廊去走走?在小導游的介紹過程中,請游客們總結一下長廊有什么特點。

  <生讀第二段>〔板書:長美〕

  師:你們是從小導游的哪句話知道長廊很長的?

  〈評:找的真準確〉

  ①“這條長廊有七百多米長,分成273間。”

  師:老師這也有一句話,〈出示大屏幕〉

  1. 這條長廊有七百多米長,分成273間。

  2. 這條長廊很長,分很多間。

  〈請學生讀第二句〉

  師:比較一下,這兩句話哪一句較好,為什么?

  數字說明,更具體些。

  師:既然第一句好,請你再來讀一下第一句好嗎?把長廊的“長”讀出來。

  還可以從哪里看出來?

  ②“一眼望不到頭。”

  師:看一下課本上的插圖,是不是“一眼望不到頭”?

  這是長廊“長”的特點,長廊是中國園林中最長的游廊,1992年被認定為世界最長的長廊,列入“世界吉尼斯記錄”。哪些地方又體現了長廊的“美”?

  ①生:“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

  師:你讀的真好,能不能領大家讀一下?

  <生讀>

  師:從圖上找一找橫檻在哪里?橫檻上的畫怎樣?

  生:內容豐富,題材廣泛,構圖多樣。

  師:據資料記載:廊上的橫檻和房梁上的圖畫有14000余幅。你從中可以感悟到什么?

  生:我國古代燦爛的文化,勞動人民的智慧。

  師:既然這句話這么好,大家一塊讀,體會一下。

  <找生讀>

  還可以從哪里看出長廊的“美”?

  生:“……神清氣爽”

  師:你認為哪個詞用的比較好,讓你感覺長廊很美?

  〔板書:神清氣爽〕

  師:神清氣爽:形容人頭腦清醒,精神爽快。知道了神清氣爽的感覺,大家就帶著這種感覺讀一下這一句,感受一下。

  <齊讀>

  師:長廊又長又美,大家齊讀這一段,注意把長廊的“長、美”讀出來。

  過渡:參觀長廊真是美不勝收,走完長廊,就到了:萬壽山腳下。〔板書:萬壽山腳下〕這里有一位小導游,請大家站在山腳下仰望,你們又看到了什么?快點找一找:

  ① 生:佛香閣。〔板書:佛香閣〕

  師:在插圖上找一找佛香閣在哪里?請你給大家指一指,大家說他找得對不對?

  若對: 師:你是根據什么找到的?

  若不對: 師:大家說你找的不對,你再讀讀課文中寫佛香閣的句子,再給你一次機會。

  師:你們還能望見什么?

  ② 生:排云殿。〔板書:排云殿〕

  師:課文中描寫“排云殿”的句子是哪一句?

  生:金碧輝煌。

  師:“金碧輝煌”是什么意思?什么地方的建筑物才可以用這個詞來形容?

  師:由于琉璃瓦在陽光照耀下發出耀眼的金黃色,顯現出金碧輝煌,很有皇家氣派,所以,佛香閣和排云殿的總特點,我們可以概括為:生:〔板書:宏偉(壯觀)〕

  師:大家再大聲齊讀一下這一段,讀出他們壯觀的一面。

  <評:同學們讀的很整齊,聲音很響亮>

  過渡:剛才在萬壽山腳下從下往上看了萬壽山的景色,下面我們就到山頂上去看看,這次老師來當你們的導游可以嗎?

  <師范讀>

  師:這里可是站得高看得遠,由近至遠,你們都看到了哪些美景?

  ①“蔥郁的樹叢,掩映著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朱紅的宮墻”

  師:你是怎么體會出美的?

  生:這里的顏色特美,有黃的綠的屋頂還有朱紅的墻,五彩繽紛。

  ②“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

  師:這句話寫出了昆明湖的湖面的什么特點?

  生:昆明湖的靜和綠。〔板書:靜、綠〕

  師:誰還想讀讀這句話?注意這次要把湖面的靜和綠讀出來。誰來說說你還看到什么了?

  ③“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的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

  師:我如果把這里的“滑”換成“劃”行嗎?〔板書:劃〕

  師:我知道大家都很愛動腦筋,請大家結合上下文讀一讀,聯系生活實際想一想,談一談自己的看法,討論一下能不能換,為什么?

  <師巡視,提示>

  ① 游船和畫舫是專為人們用來觀賞湖面上的景物的。因為湖面上和萬壽山、十七孔橋的景色太美了,所以行駛很慢。給人們的感覺不是在水上行駛,倒像是在冰上慢慢劃動似的。只有這樣,有人才能盡情地欣賞。“滑”字展現了昆明湖“靜”的特點。

  師:哦,你是這樣想的,想法不錯,其他同學也來說說。

  ② 如果用“劃”字,船過去以后,水面上就會出現痕跡,而文中說游船、畫舫駛過以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所以,用“滑”字比劃船的“劃”字好。

  師:你的想法很美妙,抓住“不留痕跡”這一點來說。

  ③ 文中說,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我們知道,精子是由玻璃制成的,表面很光滑,這兒用“滑”字就顯得很準確,而用“劃”字就沒有這樣好了。

  師:又有新想法了,請你來說。

  ④ 你的想法也不錯,有點難度了,由“玉”想到平滑。另外,“滑”字還以東的畫面反襯出昆明湖的靜。

  師提示:“滑”字可以組成什么詞,“劃”字又能組成什么詞?比較一下你們組的詞語都有什么共同特點?

  師:剛才同學們說了這么多,現在應該理解這里為什么用“滑”而不用“劃”了嗎?這段文字形象性很強,閉上眼睛,想一想,在頭腦中浮現出昆明湖的美,感受一下那種安逸、舒適的感覺。

  是啊,誰是那樣的靜,那樣的綠,同學們你們是否也被這平如鏡、綠如玉的湖面陶醉了呢?現在就請大家用上自己喜歡的方法,再讀一讀這句話,讓昆明湖的靜和綠葉走進你們的心里。

  <指名讀>

  師:這樣寧靜的湖,讓我們一起靜靜地讀讀吧!

  <齊讀>

  師:聽了同學們繪聲繪色的朗讀,老師已經置身于“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美景之中了。請大家再來默讀第5自然段,這次自己是小導游,你準備領游人去哪里游覽,游覽什么?

  生:“堤岸兩旁數不清的垂柳”和“小島上一片蔥綠”。

  師:本文中斜率的詞語有很多,你們平常積累了哪些和“綠”有關的詞語?回想一下,看誰說得多。

  生:碧綠、蔥郁、綠油油、翠綠、墨綠……

  師:看來大家平常都很注意積累詞語,那我們在寫作文時適當的運用這些詞,就可以把文章寫生動了。

  師:還記得我們走過的石橋嗎?它叫什么名字?看看插圖,數一數是不是十七個孔?橋欄桿上有沒有小獅子?涂上獅子很模糊,文中說:它們“姿態不一,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這個句式在課文前面哪個地方出現過?

  師:“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想象一下,它們會有什么姿態?

  <生描述、扮演>

  師:假如你西安再走在十七孔橋上,手里撫摸姿態不一的小獅子,你想說什么?

  [板書:有趣]

  師:這么多有趣的小獅子,我們齊讀一下這一句,體會一下。

  <評:同學們讀得真棒!>

  3.結束旅游

  }和壯觀

  長廊 長 美

  ↓

  師:可以說,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一節課我們是游覽不完的,有機會大家親自去游覽一番。

  板書設計:

  18 頤和園 —— 萬壽山{

  美麗的大公園 ↓

  山腳下仰望{

  山頂上俯視湖面靜綠

  佛香閣

  排云殿 金碧輝煌

  昆明湖{

  堤岸

  小島

  十七孔橋 有趣 

《頤和園》快樂練習:課堂達標 篇9

  之五

  佚名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能按照課文所記敘的游覽順序,練習給課文分段。

  3.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理解詞句,會用“聳立”和“隱隱約約”2個詞語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2、4自然段。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按照游覽順序給課文分段。教學難點 借助課文,陶冶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初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二)學會本課14個生字和12個新詞。

  (三)練習按作者的游覽順序給課文分段。

  二、教學重、難點

  (一)學會本課14個生字和12個新詞。

  (二)練習用不同的方法給課文分段。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新課。

  導語 :在我國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個世界著名的皇家園林。它就是頤和園,(教師板書課題)那里有著名的長廊、佛香閣、昆明湖、十七孔橋等人文景觀。今天就讓我們尋著作者的足跡,一同來飽覽頤和園的美景。

  (二)出示幻燈片,認識頤和園的幾個著名景觀,從直觀入手,對頤和園的美景先有一個感性的認識。(有條件的可以給學生播放有關頤和園的風景教學錄相片。或出示一組有關頤和園名勝風光圖片。)

  (三)學生輕聲讀課文,用筆標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劃出本課的生字和新詞。

  (四)學習生字新詞。

  1.學習生字:

  識字教學的要求是讀準字音、記清字形、了解字義。會給生字組詞。

  (1)利用漢語拼音,讀準字音。

  用聲韻兩拼法和三拼連續法讀準字音。重點指導“栽、爽、蔥、朱、賞”的讀音。

  (2)用多種方法記憶字形。

  ①用拆合法記“殿、昆、爽、蔥、郁、堤、雕”的字形。例如“殿”字。我們把它拆成三個部分,左上角是尸體的“尸”;左下角是個“共”字;右邊是沒有的“沒”的右半邊“殳”;再把這三個部分正確地組合在一起就是“殿”字。

  ②利用形聲字構字規律記憶“閣、煌、廊、蔥”的字形。“閣”屬于外形內聲類,“門”形旁表意;“各”聲旁表音。“煌”屬于左形右聲類,左邊“火”形旁表意,右邊“皇”表聲。“蔥”屬于聲占一部類,“匆”表聲只占中間一部分。“廊”屬于外形內聲類。

  講解:聲旁和形旁的作用是有局限性的。有的形旁能大致表示出屬于哪一類的;有的就不能明確地表示出來。有的聲旁能表音,有的就不能準確地表示讀音。如:“恍、晃”兩個字就不能念成(gu1ng)。因此,學生在遇到形聲字時不要“念半邊”,要正確運用形聲字的構字規律識字。

  ③用比較法(根據生字字形上的特點,找出一些與生字字形相近的字,形近字之間區別對比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從而記住生字的字形)記憶“栽、雕、賞”的字形。栽——裁——載;賞——黨——堂;雕——準——誰——淮。

  ④用數筆畫的方法記憶:“漆、朱”的字形。

  ⑤突出強調“殿、廊、蔥、爽、漆”的字形。“殿”字的左下角是個“共”字;“廊”字“廣”的里面是“郎”字,右邊是“阝”不要寫成“卩”;“蔥”字中間部分是“匆”字不要少寫一點寫成“勿”;“爽”字的寫法,筆順應是要把字寫美觀;“漆”的右下角是不要寫成“氽”。

  記憶字形時,不一定就是一個生字就用一種方法,有時可以幾種方法并用。比如“雕”字,我們可以用形近字區別對比的比較法來記字形;也可以用拆合法來記,把“雕”字拆成左右兩部分左邊是“周”,右邊是“隹”(zhu9)。學生要能夠根據漢字特點靈活選擇記憶字形的方法。

  (3)借助字典理解字義、詞義;查字典也可以幫助學生識字。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查字典使用工具書的這種能力。學生具備了這種能力將終生受益。

  2.解釋下列詞語:

  神清氣爽:形容人頭腦清醒,精神爽快。

  金碧輝煌:形容建筑物異常華麗,光彩奪目。

  姿態不一:樣子各不相同。

  琉璃瓦:內層有較好的黏土,表面用琉璃燒制成的瓦。形狀像半邊粗竹筒,外部多是綠色或金黃色,鮮艷、發光,多用來鋪宮殿或廟宇的屋頂。

  橫檻:本課指橫嵌的長方形欄板。

  宮殿:帝王居住的高大華麗的房屋。

  遠眺:往遠處看。

  畫舫:裝飾華美、專供游人乘坐的船。

  蔥郁:青翠茂密。

  介紹幾種常用的解詞方法:

  1).直觀、演示法。表示事物名稱的名詞,而又是學生沒有掌握的,可以用實物、標本、圖片、幻燈等,讓學生直接看到詞所表示的具體事物形象,以獲得清晰的印象。例如“琉璃瓦、橫檻、畫舫”這三個詞語,教師就可以出示幻燈或圖片指給學生看,會收到較好的效果。“遠眺”一詞,教師可以讓學生實際去做,以理解詞義。

  2).形象描繪法。有些形容詞的詞義可以用語言描繪形容詞所表示的情境,啟發學生想象,以達到理解。例如:“金碧輝煌”、“蔥郁”這兩個詞語就可以用形象描繪法來解釋。

  3).講解詞素法。有些詞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詞素組成的,講清學生不理解的詞素,把各個詞素的意思合在一起加工整理一下,學生就能理解詞語的意思了。例如:“姿態不一”、“神清氣爽”就可以用這種方法。

  4).舉例說明法。

  5).和同義詞、反義詞比較法。

  6).結合上下文理解詞義。

  7).聯系學生生活實際理解詞義。

  以上是常用的幾種方法,講解一個詞時,不一定就用一種方法,有時幾種方法并用,會更便于學生準確地掌握詞義。

  3.讀讀寫寫下列詞語。

  宮殿 堤岸 掩映 雕刻 長廊 蔥郁 楊柳 聳立 金碧輝煌 神清氣爽 細細游賞 隱隱約約

  4.聽寫詞語,當堂檢查識字效果。

  宮殿 堤岸 雕刻 長廊 蔥郁 金碧輝煌 神清氣爽 細細游賞

  (五)齊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質疑問難,在教學過程 中要解決學生中的疑難問題,做到“講其所當講”。

  (六)用不同的方法給課文分段。

  1.用自然段歸并法給課文分段。

  (1)默讀課文,思考:每個自然段主要講的是什么?位置相鄰的自然段哪些聯系比較緊密?(第3、4兩個自然段的聯系就很緊密。第3自然段寫的是作者站在萬壽山腳下,抬頭仰望看到的景色;第4自然段寫的是作者站在萬壽山上看到的景色。我們可以把第3、第4自然段合并為一段。這種分段方法叫自然段歸并法。)

  (2)利用自然段歸并法給課文分段,學生討論后,教師歸納訂正,其分段結果是:一(第1自然段);二(第2自然段);三(第3、4自然段);四(第5自然段);五(第6自然段)。

  2.按照作者的游覽順序給課文分段:

  (1)默讀課文,看作者寫了頤和園哪些地方的景色?(長廊、萬壽山佛香閣、昆明湖十七孔橋。)

  (2)看書上的插圖或出示風光圖片從感性上領略頤和園幾處景觀的美景。

  (3)從課文中找出能夠體現作者游覽順序的句子。體會它們在課文中的作用。

  ①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

  ②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

  ③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

  ④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

  讀句子,體會這些句子在課文中的作用:這些句子都是過渡句,在文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這些句子清楚地交代了作者的游覽順序;(長廊→萬壽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橋。)這些句子可以幫助我們給課文分段。游記這類文章的特點是“移步換景”,一般是一處景觀為一段。

  (4)劃分段落,標出起止。分段結果:同上。

  3.兩種分段方法進行比較:

  自然段歸并法適用于任何一篇課文,應用范圍廣,在理解了各個自然段的內容的基礎上,才能運用自然段歸并法比較費時費力;按空間不同位置分段,適用于游記、參觀訪問記、寫活動的文章,應用范圍較窄,但具有方便、快捷的優點。

  (七)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如何給課文分段。

  1.分段的方法步驟:

  (1)通讀全文,理解課文內容,確定分段依據。

  (2)細讀每個自然段,弄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看課文有沒有可幫助我們給課文分段的標志。

  (3)精讀全文,按照分段的依據,正確標出段落的起止。

  2.分段的依據:

  (1)按時間順序分段。

  (2)按事情發展順序分段。

  (3)按空間不同位置分段。

  (4)按不同內容分段。

  (5)按組織材料的邏輯關系分段。

  ①總分式(包括總—分段式;總—分—總段式;分—總段式)

  ②順承段式

  ③并列段式

  ④因果段式

  ⑤轉折段式

  ⑥遞進段式

  ⑦點面段式(先概括后具體的段式)

  3.分段的標志:

  (1)以時間詞語為分段標志。

  (2)以地點詞語為分段標志。

  (3)以總起、總結的句段為分段標志。

  (4)以過渡句、段為分段標志。

  教師要依據課文特點適時地教給學生的分段方法,培養學生的分段能力,不要急于求成。學生要善于抓住課文的特點,找準分段的依據和標志快速準確地給課文分段,在練習中不斷積累經驗,提高分段能力。

  (八)作業 。

  1.抄寫生字新詞。

  2.組詞。

  堤( )閣( )漆( )昆( )殿( )爽( )

  提( )各( )膝( )混( )臀( )大( )

  栽( )堂( )廊( )

  裁( )黨( )郎( )

  載( )賞( )朗( )

  3.練習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2、4自然段。

  4.思考課后思考·練習中的1、2、3題。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圖文對照,學習課文一至三段和第五段,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頤和園里長廊、萬壽山佛香閣這幾處景觀的景色特點;陶冶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會解答課后思考·練習中的第1、2、3題中的有關問題。

  (三)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試背課文第2、4兩個自然段。

  二、教學重點

  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點來寫具體的。

  三、教學難點 

  憑借課文內容,陶冶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四、教學過程 

  (一)齊讀課文,講讀第1、6自然段。

  1.齊讀課文。

  2.提問:

  (1)頤和園給作者留下了什么深刻印象?(課文開頭就點明了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頤和園景色優美;頤和園很大,占地范圍廣。)

  (2)作者有什么希望?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

  (作者希望我們有機會去北京能親自到頤和園去細細游賞。因為頤和園到處都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所以作者希望我們有機會去北京能夠到頤和園去游覽那里的美景。)

  你們想去頤和園嗎?(想。)那好,就讓我們按照作者的游覽順序來游覽一下頤和園的美景吧!

  (二)明確作者的游覽順序。

  長廊→萬壽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橋。

  (三)講讀,學習課文第二段。

  1.指名朗讀,思考討論,教師歸納明確:

  (1)作者是怎樣來到長廊的?(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說明長廊的位置:離大門不遠。)

  (2)長廊的特點是什么?(長,“一眼望不到頭”。)作者是用什么方法來說明的?(作者是用具體準確的數字來說明長廊的長的。“這條長廊有700多米長,分成273間。”)

  (3)作者是怎樣把長廊這處景觀寫具體的?(分層次寫具體。重點段分層,這是把文章寫具體的常用方法。)

  2.按照提示給第二段分層。

  (1)分層的提示是:

  從整體上和外部介紹長廊;從內部介紹長廊;講長廊兩旁風景宜人。

  (2)分層的結果:

  第一層是第1、2句;第二層是第3句;第三層是第4、5句。

  3.逐層學習:(重點學習第二層)

  (1)學習第一層:從整體和外部介紹長廊。長廊的外部:綠的柱子,紅漆的欄桿。

  (2)學習第二層:長廊內部: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且內容各不相同。讀句子;提問:畫的內容包括“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這說明了什么?

  (說明畫的內容豐富,題材廣泛。體現了我國古代文化園林藝術的燦爛和勞動人民能工巧匠的智慧。)

  (3)學習第三層:長廊兩旁:風景宜人。“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又開了。”這句說明了什么?(說明長廊兩旁的花木品種多、數量多;“開”和“謝”是一對反義詞,形象地說明了長廊兩旁鮮花常開的景色特點。)“使人神清氣爽”的:“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這句話間接地說明了長廊是昆明湖邊的一處美景。長廊在昆明湖的右邊。

  一進頤和園的大門,長廊就把它那富有特點的美,展現在我們面前了。

  4.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怎樣朗讀這段才能把長廊的美讀出來呢?

  (1)教師在語氣、語句輕重音、停頓等方面指導學生朗讀。

  (2)教師范讀,學生模仿。

  (3)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4)指名朗讀或齊讀。

  注意:學生讀的形式要豐富一些;不要讓學生產生枯燥乏味感。俗話說“熟讀成誦”,在熟讀的基礎上練習背誦此段。

  5.完成課后思考·練習第1題中的第(1)小題。說出頤和園的長廊是什么樣的?

  (1)明確要求:先說出長廊的整體特點“長”;再分層說出長廊的外部、內部和兩旁各是什么樣的,并以長廊的內部為主。

  (2)學生練習。

  (3)指名回答。

  (四)講讀,學習第三段。

  指名兩名同學分別朗讀課文第3、4兩個自然段。思考、回答問題。

  1.作者游完長廊,站在萬壽山腳下,抬頭一看都看到了哪些景觀?它們各是怎樣的?

  佛香閣:八角形寶塔,建在半山腰,三層頂上所鋪的黃色琉璃瓦閃閃發光。

  排云殿:一排排、金碧輝煌。

  教師提問的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更好地讀書。讓學生從書中去尋找答案,組織好語言,提高口語表達能力。讓學生多讀、多說,以便形成能力。

  2.作者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不同的三個方向望,分別看到了什么?

  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蔥郁的樹叢;黃色、綠的琉璃瓦屋頂;朱紅的宮墻,組成了一幅古色古香的風景畫。

  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

  向東遠眺:隱隱約約可以望見幾座古老的城樓和城里的白塔。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三段,試背第4自然段。

  (五)完成課后思考·練習第1題中的第(2)小題:登上萬壽山,呈現在作者眼前的是怎樣的景色?

  1.提示說明:作者的觀察點是固定的,在萬壽山上,地點沒有發生變化,但是作者的觀察視角(方向)發生了變化,看到的景物、景色也就不同了。這與整篇課文“移步換景”的特點是有所不同的。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 中,就要善于發現這些同中有異、異中有同的部分。讓學生在異中求同、同中求異,通過對比,在這種比較中更好地來學習,提高學習能力。

  這個自然段(第4自然段)是按照方向變化的順序來寫的,學生可以按照書上的方向順序來說,也可以變化一下方向順序來說。

  2.學生練習。

  3.指名回答。

  (六)完成課后思考·練習第3題中的第(2)小題。

  1.出示這段話,說句子。

  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痕跡。

  2.說說這段話是抓住什么來描寫景物的?

  3.學生思考、回答,教師訂正,歸納總結:

  這段話是抓住了昆明湖“平靜”的特點來描寫的。描寫得很具體、形象。“昆明湖漆氽得像一面鏡子”,這個比喻句寫出了昆明湖水面平靜、水波不興的特點。“綠得像一塊碧玉”寫出了湖水晶瑩透亮如碧玉一般的特點。湖水非常綠,也說明昆明湖湖水的水質好。”“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痕跡”說明湖面非常平靜。“滑”字與上面的“鏡子”一詞相得益彰。這是以動的畫面反襯出昆明湖的靜。這段文字的形象性很強,閉上眼睛,想一想,在頭腦中就能浮現出昆明湖平靜的美,給人以一種安逸、舒適的感覺。

  4.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要邊讀邊想象,想象出昆明湖平靜的美來。

  (七)學生對課文第二、三段這部分內容還有沒有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師生共同研究解答。

  (八)作業 。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2、4自然段。

  2.思考課后思考·練習中還沒有講的問題。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圖文對照,學習課文第四段,了解頤和園里昆明湖及十七孔橋的景物特點。陶冶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二)會解答課后思考·練習中第1、3題中的有關問題。

  (三)指導用“聳立”和“隱隱約約”兩個詞語造句。

  (三)檢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2、4自然段。

  二、教學重點

  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點來寫具體的。

  三、教學難點 

  憑借課文內容,陶冶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四、教學過程 

  (一)齊讀全文。昨天我們領略了頤和園里長廊、萬壽山佛香閣的美景,今天,我們再來欣賞一下昆明湖和十七孔橋的美景。

  (二)學習課文第四段。

  1.指名朗讀第四段。思考,回答問題:

  (1)作者從萬壽山下來,在昆明湖畔都看到了哪些景物?(長長的堤岸;幾座樣式不同的石橋;倒垂的楊柳;湖心小島,十七孔橋。)

  (2)十七孔橋是怎樣的?(十七孔橋有十七個橋洞,橋欄桿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著小獅子。并且這么多獅子姿態不一,各不相同。)

  (3)石柱上雕刻著眾多的獅子且姿態不一,這說明了什么?(獅子“姿態不一”的特點,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2.教師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1)教師范讀。教師在范讀時,要通過表情語氣的變化,感情的處理來加以體現。

  (2)學生模仿練習。

  (3)指名朗讀、齊讀。

  3.完成課后思考·練習第3題中的第(3)小題。

  (1)出示句子,讀句子。

  這座石橋有十七個橋洞,叫十七孔橋;橋欄桿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著小獅子。

  (2)說說這個句子是抓住什么來描寫景物的?(這段話抓住了景物“多”的特點來寫具體的。首先是十七孔橋的橋洞多有17個;其次是橋欄桿上的石柱多有上百根;第三是柱子上雕刻的小石獅子多。)

  (三)指導用“聳立、隱隱約約”兩個詞語造句。

  1.找出詞語在課文中的位置,讀其所在的句子,明確課文是怎樣運用的。

  2.弄懂詞義:

  聳立:高高地直立。

  隱隱約約:看起來或聽起來不很清楚;感覺不很明顯。

  3.明確詞語的使用范圍。思考:詞語經常在哪些方面?在什么情況下使用?可以和什么詞語搭配合理使用?

  4.學生能按指定的句式練習。(或者不給出固定的句式。)

  例:________聳立在________。________隱隱約約可以看見遠處的________。

  5.造出的句子要豐滿,可以填加一些修飾性成分。做到語法完整和語意完整。

  例:我站在高高的山頂上,眺望遠處的高樓大廈,因為有霧,所以只能隱隱約約地看到一個大概的輪廓。

  6.讀一讀句子,檢查一下有無寫錯的字;用錯的標志;句子是否通順、完整;能否使人明白;是否合情合理。

  (四)默讀課文,體會游記這類文章的寫作方法。

  1.按照一定的順序寫。(游覽順序、觀察順序、方位變化順序、季節變化順序。)

  2.運用好過渡句,交待清游覽順序。

  3.抓住景物特點分層次寫具體。

  4.選擇有代表性的景物來寫。

  (五)解決學生的疑難問題。

  (六)檢查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2、4自然段。

  (七)作業 。

  1.熟讀課文。

  2.預習第11課。

《頤和園》快樂練習:課堂達標 篇10

  【摘要】

  新的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就是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即從被動的接受性學習轉變為主動的探究性學習,以適應未來社會和個人發展的需要。實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需要廣大教師積極轉變觀念,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構建充滿生機與活力的課堂。特別是作為“農遠”學校教師,要樹立先進的教育思想,在課堂教學中,重視運用“農遠”教育資源,并掌握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教學方法。以適應新課程的需要,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關鍵詞】

  農遠 閱讀教學 自主 合作 探究

  【主題與背景】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方式的選擇,都應有助于這種學習方式的形成。《頤和園》這一課是筆者在課改年級上的一節公開課。筆者打算就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作一些有益地探索。因此,我將《頤和園》一課的教學主題定位在: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為主要學習方式,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和課文優美的語言,學習作者按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依據學生過去積累的學習經驗,以《頤和園》為例,在學習過程中使之具體化,最終達到教學既定目標。課前,我充分利用學校遠程教育資源認真備課,精心制作課件。在教學中,運用媒體輔助教學,努力實現信息技術與新課程的整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整節課采用“確定目標,自由探究,獲取知識,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五個環節構成。

  【案例描述及分析】

  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頤和園》。首先讓我們回憶一下作者是按什么順序游覽頤和園的?

  板書課題:

  頤和園

  生:作者先是游覽了長廊;然后來到萬壽山腳下看到了佛香閣和排云殿;接著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前面向下望,看到了昆明湖的景色;然后下山,觀賞了著名的十七孔橋。

  師:看來作者的游覽順序即寫作順序大家都清楚了。那么這節課,老師就想幫助同學們通過組內同學之間和小組與小組之間的協作學習來深刻理解課文,進一步領略頤和園迷人的風光。這是一種全新的富有挑戰性的方法,大家想不想和老師一起嘗試一下?那么,請同學們首先按老師教給大家的方法自己確定一下本課的學習目標。

  生:我想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師:這是我們學習每篇課文都應該爭取做到的。

  生:我想知道頤和園中長廊是什么樣的?

  生:我想讀讀描寫昆明湖的這一部分,看看昆明湖美在哪兒。

  生:我想學習作者描寫景物的方法。

  生:我想背誦課文。

  師:下面老師歸納一下同學們提出的學習目標。看看是不是這幾個:一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是必選的);二是體會園中景物的特點(各組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景物來學習,不必都選);三是學習作者按游覽順序寫作的方法;四是背誦課文。

  (評析:教師引導學生根據自己學習所需確定學習目標,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這里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性,教師只是學生學習過程的輔導者,體現出對學生學習主體充分的尊重。)

  師:如果沒有問題,就請各小組迅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學習目標組織學習。大家可以結合以前的學習,選擇你喜歡的方法,也可以自己創造新方法。一會兒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學習成果。

  (小組學習)

  (評析:課上,教師注意激勵學生,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教師自覺地把自己定位為學生的學習伙伴,學習內容、學習方法的選擇和學習結果的評價等都由學生自己完成,體現“以學習者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主、合作學習。)

  師:同學們學習得很認真。接下來就讓我們開始今天的頤和園之行吧!哪個小組先來匯報?

  生:我們小組學習了描寫長廊的這一部分,我們采取的是“找特點,談感受”的方法。我們先來讀讀這部分課文。

  媒體出示“農遠”資源:長廊畫面和文字片段,學生朗讀。

  生:我先來匯報。通過讀課文,我知道長廊的特點是長,走在這樣的長廊里,我會覺得非常自豪。因為我還通過查找資料知道長廊是世界上最長的畫廊,作為中國人,我為祖國有這樣好的建筑而驕傲。

  師:是呀!體會得真深刻!誰愿意再來讀讀這部分,把這種感受讀出來。

  生讀課文。

  生:我接著介紹長廊,我覺得長廊的環境也很美。

  讀句子。

  師:你讀得真美!有誰愿意向她學習,再來讀讀這兩句話。

  生讀課文。

  師:同學們請看,這就是長廊。(看投影)走在長廊里,長廊那獨具特色的建筑,長廊上數以千計的彩繪,再加上長廊外昆明湖的美麗景色,真是令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讓我們一起配上音樂再讀一讀這一部分,共同感受長廊美麗的景色。

  齊讀。

  (評析:充分利用“農遠”教育資源中的媒體資源輔助教學,通過多種形式的閱讀學習,擴展學生的知識,開闊學生的視野。在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更深的感悟后,指導學生美讀,并注意給全體學生朗讀的機會,調動所有學生朗讀、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師:我們不知不覺走完長廊,來到萬壽山腳下。抬頭一看──(引讀)哪個組接著匯報?

  生:我們小組游覽了佛香閣和排云殿,我們選擇的是第二種方法“查資料,深入體會”。我先來匯報。通過讀課文,我們認為佛香閣非常高大宏偉。

  師:你從哪兒知道的?

  生:從“聳立”一詞能看出來,“聳立”的意思就是高高的直立。

  生:從“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可以感受到佛香閣很高。

  生:我通過上網查資料知道佛香閣高41米,是頤和園里最宏偉的建筑。園內所有景觀都是以它為中心建造的。通過這個資料我更感到佛香閣非常宏偉,有氣勢。

  生:我知道排云殿是慈禧太后過生日時慶祝的地方。這個地方一定是非常華麗、光彩奪目的。

  (評析:學生通過拓展閱讀,查閱了關于佛香閣、排云殿的相關資料,豐富并加深了對課堂閱讀內容的理解。開發和利用課外學習資源,拓寬了知識面。)

  師:(運用“農遠”資源展示佛香閣圖片)這么宏偉的建筑,讓我們再一次通過朗讀來體會它的壯觀好不好?(生齊讀課文)大家想不想登上萬壽山欣賞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哪個小組學習的是這一部分?誰來匯報?

  生:我們小組學習的是這一部分,我們選的是“有感情朗讀”這種方法。下面我們請一位代表來讀讀課文。

  師:老師為你配上音樂。好,讓我們閉上眼睛,一邊聽,一邊想象美麗的畫面,看他能不能把我們帶到萬壽山上。請你開始吧。

  生朗讀。

  師:你們感受到什么了?誰來說說?

  生:我感到昆明湖景色非常美。

  生:聽了她的朗讀,我感到昆明湖非常的靜,也非常的綠。我也想讀一讀這一句。

  生:作者分別用“鏡子”和“碧玉”來比喻昆明湖的靜和綠。

  生:我通過“滑”字,體會到昆明湖顯得更靜了,更美了,讓人回味無窮。

  師:你的發言太精彩了!你感悟出“滑”字的妙處,把書讀活了!你能把這種體會讀出來嗎?

  生朗讀。

  師:(請剛才的小組代表)你來評一評,她讀得怎么樣?

  生:我覺得她讀得不錯,但聲音再輕一點就更能表現出昆明湖的靜了。

  師:你指導得很好。我也想向你學一學,讀讀這句話行嗎?

  (評析:學生通過自主學習體會到了昆明湖的意境美。教師尊重學生的感悟及心理感受,學生感到親切,使學生感受到了閱讀成功的樂趣。)

  師:(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你來評評,老師讀得怎么樣?

  生:我覺得老師比我讀得還好。

  師:謝謝你的夸獎。我們都來練一練,看看誰比老師讀得還要好。

  練讀。

  (評析:教師看似普通的一句話,是對學生能比老師讀得還好的一種心理暗示,極大地調動了學生朗讀的積極性。教師的詼諧以及自身的文化素養也是學生學習、探究的動力。)

  師:這么美麗的景色,大家想不想把它留在記憶里呀?好,讓我們試著背一背。

  (評析:教師對背誦的意義有深刻的認識。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鼓勵學生背誦精美的課文片段,符合新大綱重視背誦、積累語言的要求。)

  師:昆明湖的景色的確很迷人。讓我們移步下山,到昆明湖去看一看吧。接著匯報。

  生:我們學習的是十七孔橋這一部分,我們采用的是“當小導游”的方法。下面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

  學生結合畫面介紹長堤、小島、十七孔橋等景物。

  (評析:語文的性質之一是“重要的交際工具”。此處學生創設的當小導游的情境,是學生調動以往的語言儲備加以運用和創造,培養了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

  師:頤和園中到處都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引讀)其實,園中景物不只作者介紹的這幾處,還有許多,你們知道嗎?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

  學生踴躍發言,介紹得繪聲繪色,座位上的同學聽得津津有味。

  師出示課件:頤和園風光圖片。

  (評析:重視“農遠”教育資源的利用和開發,注重現代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優化了閱讀教學,有效地突破了教學重點。同時,陶冶了學生的審美情趣,使學生對頤和園產生留戀和向往的情感。)

  師:(在音樂聲中)同學們,頤和園的湖光山色既有令人陶醉的自然風光,也有夢幻般神奇的境界。它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心血和智慧的結晶,它不愧是我國園林藝術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希望同學們有機會去北京,親自到頤和園細細游覽。

  【教學反思

  新的教學理念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強調主體充分參與、自主學習、自主發展。閱讀教學強調學生是具體的,活生生的、有豐富個性的、不斷發展的主體,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使學生在閱讀實踐中逐步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讀書,獨立的創造性的進行學習活動。把教學本位定位在師生交往上,確立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題地位,面向全體學生,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強調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將教學目的轉化為學生作為學習和發展主體的內在需要,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感受和理解,體現學生學習的個性化行為。

  本課教學,教師讓學生先自學,自主嘗試,課堂上每個學生都有充分的時間讀書、思考。在個人充分自學、領悟的基礎上開展小組討論。學習過程運用了“確定目標、自主探究、獲取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五步教學法。整個探究學習的過程,完全是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的語文實踐活動,教師僅僅是學生學習的幫助者和引導者,讓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體,真正成為了教學過程中的勞動者,求索者和設計者。

  教師能充分運用“農遠”教育資源輔助教學,努力將現代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有機整合,能優化課堂教學,準確地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參與意識,輕輕松松引導學生自己去獲取信息,分析、加工信息,進行交流與創新,使課堂教學變得活潑而高效,有效實現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頤和園》快樂練習:課堂達標 篇11

  《頤和園》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一、引題,板書課題,交流資料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帶有生字、新詞的句子多讀幾遍。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檢測掌握生字的情況。

  3、快速默讀課文,把課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開頭的第一個句子畫下來,邊讀邊想: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介紹頤和園的,頤和園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4、匯報,相機板書:長廊萬壽山下萬壽山昆明湖

  5、引導、點撥:作者是按一定的游覽順序介紹頤和園的。

  三、再讀課文,把描寫你所喜歡的景點的段落多讀幾遍,想想為什么喜歡它。并用自己習慣用的標記方式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

  四、按照學生的意見,選擇學習內容

  引入學習描寫長廊的相關段落,重點學習第二自然段,體會長廊的美。

  1、引導學生自讀、自悟、質疑。

  2、集中交流:

  對于學生不理解的地方,組織學生討論,啟發學生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以及自己的感受談體會,鼓勵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

  3、師生共同朗讀、背誦,深入體會、感悟長廊的美。

  引入學習作者描寫萬壽山的相關段落,體會在萬壽山腳下和登上萬壽山后所感受到的不同的美。

  四人小組用學法合作探究學習,全班交流、展示學習成果。

  五、創設情景、拓展思維,進行語言訓練。

  1、結合課文、參考相關的資料,用自己的語言,采取自己喜歡的各種形式讓學生展示自己。

  2、學生自由展示

《頤和園》快樂練習:課堂達標 篇12

  第一課時

  一、教材分析

  本冊五單元教材以“我國的世界文化遺產”為專題,展現了中華文化的魅力,是引導學生了解祖國文明的一扇窗口。《頤和園》一課是其中的一篇精讀課文。全文最大特點就是按移步換景的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用簡潔準確的語言寫出了頤和園的美麗景色,展示出了我國園林藝術的輝煌成就和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才干。根據文本特點和中年級學生邊讀書邊想象的讀書要求及學習作者表達方法的習作要求,我們力求用“讀寫結合”的教學思路,讓教學走兩個來回,讓學生隨著文字移步換景,抓住重點詞句邊讀邊想象,把書讀厚,體會頤和園豐富的人文內涵。反過來,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感受從不同角度欣賞到的不同景物的特點和作者簡潔準確的表達方式,從而有效地學習游記的寫法。

  二、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2.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感受頤和園是一個美麗的大公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作者按游覽順序有序觀察,抓住景物特點準確描寫的寫作方法。

  三、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借助拼音把課文多讀幾遍,借助課后思考題想想課文內容,借助課本上的資料袋對頤和園有一個初步了解。教師做好分析教材特點和了解學生年段特點的準備,同時收集頤和園相關資料,形成課件及教學資源儲備。

  四、教學過程

  【教案

  一、讀課題,了解頤和園的歷史背景。

  (一)今天我們要學習第18課,請讀課題。

  (二)頤和園是我國保持最完整,規模最大的皇家園林!該怎么讀(課題)?

  (三)今天,頤和園早已成了中外游客競相游覽的一個美麗的大公園。你又想怎么讀?

  (四)小結:頤和園真的會帶給我們很多的感受,我們在學習中要試著用朗讀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

  二、從游覽順序入手,了解文章結構和課文內容。

  (一)從詞入手,了解課文描寫的主要景點和游覽順序。

  1.按順序聽寫“長廊、萬壽山、昆明湖”等詞,并學習其中的生字“廊”。

  2.思考:為什么要寫這樣三個詞?為什么要按這樣的順序寫?文中又是哪些句子說明了作者游覽的順序?

  3.學生自讀課文,勾畫文中表示游覽順序的句子。

  (二)從句子入手,掌握文章的結構,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1.學生自讀表示游覽順序的四句話,從中感受移步換景的游覽觀察順序。

  2.給表示游覽順序的四句話加上文章的首尾段,學生自讀感受課文總分總的結構形式,并根據段落提綱掌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師生共同根據板書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并提出進一步的學習要求:這就是文章的段落提綱,它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學習課文。現在,我們就移步換景,依次游賞長廊、萬壽山、昆明湖,去感受頤和園這個美麗的大公園。

  三、抓住重點詞句邊讀邊想象,從不同的觀察角度欣賞頤和園美景的不同特點,體會頤和園是一個美麗的大公園的同時,學習作者簡潔準確的表達方式。

  (一)“游賞”長廊。

  1.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出示課文相關文字,在原文中加入表示觀察角度的短語,請學生讀一讀思考這些短語對我們“游”長廊有什么幫助?

  (放眼一望)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七百多米長,分成273間。(抬頭看去)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邊走邊賞)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花又開了。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使人神清氣爽。

  2.學生整體感受整個自然段,試著從不同觀察角度去欣賞長廊,發現長廊的特點并試著用自己的朗讀把感受表達出來。

  3.根據學生的自學情況,老師重點指導學生通過填詞練習,邊讀邊想象把書讀厚的讀書方法理解“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這個句子,體會長廊所包含的中華文明,感受作者抓住特點簡潔表達的寫法。

  4.由此及彼,學生通過邊讀邊想象把書讀厚的方法朗讀學習整段內容。

  5.再次出示表示觀察角度的短語并配合由此看到的景象圖片,學生練習分三層背誦本段句子,體會表達順序,達到段的積累。

  6.小結:作者移步換景,從不同的角度寫出了景物不同的特點。讓我們繼續隨著文字去感受。走完長廊,就來到萬壽山腳下。這一次,作者又是從哪個角度去看萬壽山?又賞出些什么呢?自己讀一讀吧。

  (二)“游賞”萬壽山。

  1.學生自讀第三自然段,從“抬頭一看”、“聳立”、“金碧輝煌”、“金光閃閃”等詞想象仰望萬壽山建筑群的感受,體會皇家園林的宏偉氣勢。

  2.抓住重點詞,通過朗讀表達感受,體會作者用詞準確

  3.小結:這一次,我們跟著作者從抬頭一看這個觀察角度賞到了頤和園華美、宏偉的特點。

  (三)學生自讀自悟,從不同角度“游賞”昆明湖景區,感受昆明湖的特點和作者的表達方式。

  1.占頤和園總面積2/3的煙波浩渺的昆明湖又可以從哪些角度去欣賞它呢?請學生跟隨一組圖片從不同的角度去直觀地看看作者描寫的不同景色。

  2.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觀察角度,練習邊讀邊想象,通過朗讀表達自己的感受。

  3.學生交流分享朗讀及感受。老師通過對比組詞等語言訓練,重點引導學生理解“滑”與“劃”的意思差別,從而理解作者準確的用詞。通過和學生一起想象不同獅子的形象,讀好描寫十七孔橋的句子,體會精湛的藝術和勞動人民的智慧。

  4.今天這堂課我們按游覽順序,依次從不同的觀察角度游賞了頤和園,你覺得移步換景究竟有什么妙處?(這次引導學生自己感受從不同角度抓住景物特點的寫作方法。)

  四、總結。

  (一)以“說不盡”引出頤和園的“世界文化遺產”的價值。

  (二)以“說不盡”引出選擇重點內容寫清楚的游記表達方式。

  五、課后學習建議。

  建議大家課后收集一些頤和園的資料,豐富自己對頤和園的認識;

  把文中自己特別喜歡的句段讀一讀,記一記,下堂課再交流。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聽寫生詞,積累語言。

  2.鞏固游記的寫作方法,小練筆。

  一、回憶上堂課學習內容,說說作者是怎么寫《頤和園》這篇游記的。

  二、積累語言。

  (一)聽寫并積累生詞。

  (二)通過朗讀,交流分享自己喜歡的詞、句、段。

  (三)背誦記憶或摘抄積累自己喜歡的語句。

  三、小練筆。

  (一)結合《頤和園》一課的學習積累,結合自己最近的游覽活動練習寫一篇游記。

  (二)現場分享、點評小練筆。幫助大家更有信心,更有興趣地讀和寫。

  課文

  頤和園

  北京的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

  進了顧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700多米長,分成273間。每一間的橫檻(jiàn)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又開了。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使人神清氣爽。

  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抬頭一看,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聳(sǒng)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líu)璃瓦閃閃發光。那就是佛香閣(gé)。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就是排云殿。

  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蔥郁的樹叢,掩映著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朱紅的宮墻。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游船、畫舫(fǎng)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向東遠眺(tiào),隱隱約約可以望見幾座古老的城樓和城里的白塔。

  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圍著長長的堤(dī)岸,堤上有好幾座式樣不同的石橋,兩岸栽著數不清倒垂的楊柳。湖中心有個小島,遠遠望去,島上一片蔥綠,樹叢中露出宮殿的一角。游人走過長長的石橋,就可以去小島上玩。這座石橋有十七個橋洞,叫十七孔橋;橋欄桿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著小獅子。這么多的獅子,姿態(tài)不一,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

  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玩賞。

《頤和園》快樂練習:課堂達標 篇13

  一、         交流導入:

  1、學生匯報課前搜集的頤和園的資料。

  2、導入新課:繼續跟隨作者的腳步,徜徉頤和園,盡享它的美。

  二、學習新課:

  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向我們展示了頤和園的美呢?選取你最喜歡的一處景物仔細讀文,畫出最能表現景物美的句子,反復地讀一讀,把讀書的體會在小組內互相交流。

  學生自由讀文,匯報交流:

  (一)長廊(抓住“長”和“美”兩個特點學習體會)

  (1)“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七百多米長,分成273間。”(抓住七百多米,273間這兩個數字感受到長廊的長!讀出長廊的長。)

  (2) “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另一種花又開了。” (理解“橫檻”,觀看橫檻上的彩畫,體會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讀出心中的敬佩,贊美之情。)

  (3)欣賞長廊視頻,感受長廊直觀的視覺美。

  (4)學生匯報通過網絡了解到的長廊的美。

  (5)介紹長廊在1990年的時候被評為世界上最長的畫廊,還被收錄到《吉尼斯世界紀錄》中。學生讀出心中的驕傲與自豪。

  (二)萬壽山

  默讀課文,思考作者在游覽萬壽山的時候,分別站在萬壽山的哪些地方觀察的?觀察到了哪些景物呢?哪些句子給人以美的想象?邊讀邊畫。

  1、體會作者抓住重點景物來描寫萬壽山的美。

  站在萬壽山的山下往山上看,可以看見佛香閣和排云殿;站在萬壽山的山上往山下看,頤和園景色大半收在眼底,可以看見蔥郁的樹叢,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朱紅的宮墻。向前看,看見昆明湖。向東遠眺,可以看見城樓和白塔。

  2、抓住重點句子來理解感受萬壽山的美。

  (1)“抬頭一看,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筑聳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那就是佛香閣。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就是排云殿。”(抓住“聳立”一詞感受佛香閣的高大;抓住“金碧輝煌”一詞感受排云殿的雄偉氣勢。)

  (2)蔥郁的樹叢,掩映著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朱紅的宮墻。(讀一讀表示顏色的詞,體會中國古代皇家園林的特色及古色古香的美。)

  (3)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痕跡。

  A對比句子,感受昆明湖的“靜”和“綠”。

  ①昆明湖是那么靜,是那么綠。

  ②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

  B體會“滑”字用得巧妙。

  C讀出對昆明湖的喜愛,并背誦下來。

  (三)昆明湖(重點學習“十七孔橋”)

  作者介紹了昆明湖上的哪些景色?重點描寫的是哪一處景色?用自己的話說說十七孔橋的樣子,讀文中的句子。(看十七孔橋及石獅子的圖片,拓展訓練,想象石獅子的不同姿態。)

  三﹑全文總結:

  1﹑作者是按照怎樣的游覽順序游覽的?

  2﹑作者從不同視角觀察,并且抓住了長廊、萬壽山、昆明湖這些景物各自的特點,運用生動的語言來描寫,把文章描寫得有條有理,生動形象。

  四﹑運用文中的寫作方法,課后選一處景物進行一次小練筆。

  運用多媒體輔助語文教學

  ——《頤和園》教學反思

  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具有綜合處理語言、文字、圖形、圖像、動畫、視頻和聲音的能力,擁有極強的表現力和較好的受控性、交互性,經過完整演示、形成合理教學結構的過程。

  一、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只有創設一種最佳的學習環境,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自主地參與到學習中來。而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使多媒體計算機的視聽功能全部展現出來,它以全方位、整體化的方式把語文信息知識形象地呈現給學生,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借助多媒體,多場景多角度地向學生展示頤和園的迷人風光,讓學生如同身臨其境和作者一起去欣賞美麗的風光。隨著畫面的出現,音樂的響起,播音員的配文講解,學生的興趣油然而生。二、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

  在多媒體計算機這樣交互式的學習環境中,學生可以平等地共有、共享學習資源,可以按照自己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來選擇學習內容、方法、策略和發展目標。學生根據提綱預習課文,查閱資料,與同學們交流,學生利用網絡收集資料的過程就是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擴展。

  信息技術使課堂教學聲情并茂、化難為易,在有限的時間內,提高教學效率,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想象能力、認識能力和綜合能力的培養,為學生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使學生在最佳的學習條件下充分調動其主動性和積極性,進行有效的學習,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最大發展,學生學習方式和教師教學方式達到優化組合,個別化和大面積施教的統一得到實現!

《頤和園》快樂練習:課堂達標 篇14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長廊、柱子、神清氣爽、建筑、佛香閣、金碧輝煌、宮殿、蔥郁、掩映、朱紅、隱隱約約、堤岸、雕刻、獅子、姿態不一”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美的語言,激發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4、學習按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教學重點】

  1、讓學生感受頤和園的美麗景色,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發民族自豪感。

  2、學習本課按照游覽的順序記敘,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學習按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課前準備】

  1、頤和園風光圖或錄象片。

  2、學生課前查閱有關頤和園的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文中的詞語。

  2、理清文章的思路,知道寫作順序。

  3、能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教師引入,導入新課

  她,構思巧妙,建筑精致,全國各地有名的園林都能在此看到影子,有“皇家園林博物館”之稱;她,被譽為“世界幾大文明的有力象征”,是中國的“世界遺產”之一,園內的長廊還被列入“吉尼斯世界記錄”之中。她,就是北京的頤和園。今天,我們一起來細細游賞這個美麗的大公園。

  板書課題:

  頤和園 

  讀課題,認讀“頤”字。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先請你們自己跟隨課文去游覽頤和園。

  (老師要求同學們帶著問題去觀賞美景,既游覽了美景,又自己解決了問題。)

  1、請生自己提出自學的要求,師歸納總結:

  ⑴ 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⑵ 標出生字在文中的位置,理解詞語意思并想辦法記住生字。

  ⑶ 在文中標出作者描寫了頤和園的哪些景色。

  ⑷ 有不理解的地方畫出來,多讀幾遍課文,聯系上下文,爭取通過自己的努力將它弄懂。

  2、指名朗讀課文,檢查自學情況。

  3、指名小組合作學習:

  ⑴ 議議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介紹頤和園的?

  ⑵ 認真讀每個自然段,想想作者抓住了每個景點的什么特點來向大家介紹?

  ⑶ 議議自學中不理解的地方。

  4、小組匯報學習情況:

  師:說說作者按什么順序介紹頤和園的?

  生說,師板書:

  長廊──萬壽山腳下──佛香閣前──昆明湖 

  你怎么知道的?

  師小結:

  文中四個自然段的第一句話都寫出要游覽的地方,因此這篇課文是按照作者的游覽順序來介紹頤和園的。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

  1、游覽了頤和園,你覺得頤和園給你留下的總的印象是怎樣的?

  板書:

  大、美 

  課文哪一部分很明確地為我們指出來?

  (引導學生找出第一、六自然段)

  2、這是什么寫法?

  (首尾照應)

  3、指導朗讀:

  看到這么大和美的頤和園,你的心情怎樣?

  (生說:驚喜、喜愛)

  我們就帶著這種心情來朗讀這兩段吧!

  四、總結

  同學們真不錯,游覽也挺仔細的,我們感受到了頤和園的大、美,也從中體會到了作者心中的喜愛。那你喜歡頤和園那一處景色的景色呢?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五、作業

  鞏固要認的字,練習要寫的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頤和園的美景,激發民族自豪感,激發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3、學習按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按游覽的順序游覽了頤和園的哪些景點呢?

  作者是怎樣向我們介紹這些景點的?今天,我們再一起走進頤和園吧!

  二、學習課文

  1、師:各位“游客”,帶上攝像機或者照相機,讓我們一起走進頤和園吧。你最想在哪里“留影”,就把描寫那里風景的段落練習有感情地多讀幾遍吧!

  學生自主選擇段落,練習有感情朗讀,教師巡回指導。

  2、師:你最想在哪兒“留影”呢?為什么?

  (生自由說,師點撥)

  ⑴ 有的想在長廊留影,為什么?

  出示長廊課件。

  師:一進入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來到了長廊,啊!好美呀,你們最想把長廊的哪兒拍攝下來?

  (生說:柱子、欄桿、橫檻、花木)

  這一切都向我們展示了長廊的特點是,文中用了具體的數字來說明長廊的這一特點。

  板書:

  長、美 

  誰來向游客介紹這么美、大的長廊?該用什么語氣?

  (喜歡、驚奇)

  指導朗讀。

  ⑵ 有的想在萬壽山腳下留影,為什么?

  出示課件:佛香閣、排云殿。

  用上面學過的方法學習這一段,并突出佛香閣、排云殿的特點朗讀時讀重,表示強調。

  板書:

  閃閃發光、金碧輝煌 

  ⑶ 有的想在佛香閣留影,為什么?

  師:一轉眼,我們就登上了萬壽山,站在佛香閣前向下望,哇,我留影的背景好美呀,趕快向大家介紹一下吧!

  板書:

  蔥郁的樹叢,黃綠屋頂,朱紅的宮墻,昆明湖的靜、綠,古老的城樓,白塔 

  師:這些景點按什么順序來描寫的?

  (從遠到近)

  誰來介紹一處景點,按從遠到近的順序。

  師:這些景色中那些詞用得好?

  (引導學生學習一些形容詞)

  文中“滑”這個動詞,為什么不用“劃”?

  生談,師引導:“滑”字讓昆明湖更靜、更美,讓人回味無窮。我們來讀讀。

  ⑷ 有的想在昆明湖留影,為什么?

  自學這一處美景,師板書:

  橋洞多,石柱多,石獅子多,且姿態不一 

  3、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游覽了頤和園,在各處留影了吧!感覺怎樣?我們帶著對頤和園的喜愛來讀一讀全文吧!

  4、再次感受頤和園的美:

  美麗的頤和園讓我們流連往返,我們把剛才拍攝的頤和園的錄象,大家一起來共享一下吧!

  師放錄象。

  三、創設情景,拓展練習

  這一節課,我們跟隨作者游覽了頤和園的美,所以作者在課文最后發出感嘆“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細細游賞。”究竟頤和園還有哪些美麗的景點?你們能根據自己對頤和園的了解,來當當導游,向大家介紹一下,介紹時,請用今天學過的游覽的順序來介紹。

  四、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按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也感受到了頤和園的美景。1998年,頤和園被列入“世界遺產”,譽為“世界幾大文明之一”,那你們還了解哪些“世界遺產”呢?請同學們去了解了解。

  五、作業

  1、回家,用游覽的順序,把頤和園介紹給爸爸、媽媽。

  2、用游覽的順序,向你的朋友介紹一處自己熟悉的景物。

  【板書設計】

  游覽順序         景物特點

  長廊           長、美

  萬壽山腳下 佛香閣     閃閃發光

  (抬頭看) 排云殿     金碧輝煌

  頤和園  (美麗的大公園)      蔥郁的樹叢

  登上萬壽山         黃綠屋頂

  (向下望)         朱紅的宮墻

  昆明湖           靜、綠

  古老的城樓、白塔

  昆明湖 堤岸、石橋、楊柳

  小島、宮殿、十七孔橋、石柱、獅子 

  【設計說明】

  本課的教學設計是以“情感”為紐帶,以學生觀賞為主,讓“頤和園”的美景深深地打動了學生。語文教學具有審美性的特點,把學生帶入意境,批文如情,是學冶情感。

  我還注重學生讀的實踐,用豐富多彩的方式,巧妙地引導學生品讀、賞讀課文,讓學生在讀中體驗,在讀中感悟。另外,我還注重學生的自學,培養學生的獨立閱讀能力,還通過拓展訓練來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從而拓展語文學習的渠道,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頤和園》快樂練習:課堂達標 篇15

  【教學目標】

  1、教養方面:

  ⑴ 認識本課11個生字,學會其中的7個。正確讀寫:“大殿、長廊、綠漆、神清氣爽、金碧輝煌、堤岸、隱隱約約”等詞語。

  ⑵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敘述的順序。

  ⑶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自己喜歡的部分。

  2、教育方面:

  了解祖國燦爛的文化,培養學生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3、發展方面:

  學習課文寫景狀物的敘述順序以及抓住特點描寫景物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2至5自然段開頭一句的作用,理清文章的寫作順序。

  2、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課文,積累、運用語言。

  【教學難點】

  領悟并學習作者按游覽地點變化、抓住特點寫景的方法。

  【教學方法】

  以讀為本、情境教學法、探究性學習法。

  【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初讀課文,學習學生所選擇的內容。

  〖教學過程〗

  一、引題,板書課題,交流資料

  教師板書:

  頤和園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文:

  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帶有生字、新詞的句子多讀幾遍。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課件檢測掌握生字的情況。

  3、快速默讀課文:

  把課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開頭的第一個句子畫下來,邊讀邊想:

  作者是按什么順序介紹頤和園的,頤和園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4、匯報,相機板書:

  長廊萬壽山下萬壽山昆明湖 

  5、引導、點撥:

  作者是按一定的游覽順序介紹頤和園的。

  6、課件出示:

  聘請導游(怎樣才能做好導游) 

  三、再讀課文

  把描寫你所喜歡的景點的段落多讀幾遍,想想為什么喜歡它。并用自己習慣用的標記方式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

  四、按照學生的意見,選擇學習內容

  引入學習描寫長廊的相關段落,重點學習第二自然段,體會長廊的美。

  1、引導學生自讀、自悟、質疑。

  2、集中交流:

  在學生談體會的過程中,利用插圖、多媒體課件讓學生了解長廊的特點,體會、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對于學生不理解的地方,組織學生討論,啟發學生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以及自己的感受談體會,鼓勵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

  3、師生共同朗讀、背誦,深入體會、感悟長廊的美:

  引入學習作者描寫萬壽山的相關段落,體會在萬壽山腳下和登上萬壽山后所感受到的不同的美。

  四人小組用學法合作探究學習,全班交流、展示學習成果。

  五、創設情景、拓展思維,進行語言訓練

  1、結合課文、參考相關的資料,用自己的語言,采取自己喜歡的各種形式讓學生展示自己。

  (自由組織導游詞)

  2、同伴合作,演導游。

  3、競聘導游、評價。

  4、學生自由展示。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總結全文,競聘導游。

  〖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

  二、用學法學“昆明湖”的相關段落

  三、質疑問難、回讀全文、理清課文結構

  四、環境教育

  五、交流資料

  閱讀收集到的關于“頤和園”的資料,聯系課文,組織召開“資料信息會”,匯報形式如下:

  1、朗讀摘抄下來的自己喜歡的句、段,體會文章的語言美。

  2、編寫導游解說詞,競聘“頤和園”的小導游。

  3、也可以用自己喜歡的其他方式匯報。

  【板書設計】

  18、頤和園

  美麗的大公園

  長廊  萬壽山下  萬壽山上  昆明湖

《頤和園》快樂練習:課堂達標 篇16

  《頤和園》教學反思

  吉林省吉林市昌邑區第二實驗小學 馬秋影

  一、教材分析

  這篇精讀課文描繪了北京頤和園的湖光山色、亭臺樓閣、長廊石橋等景物,表達了作者對頤和園的贊美之情。

  課文移步換景,按照游覽的順序記敘。一寫長廊的景色。先抓住“長”的特點從總體介紹,接著抓住每一間的橫檻上五彩的畫的特點從內容介紹,最后抓住長廊兩旁風景宜人的特點介紹外部環境。二寫萬壽山的景色,再寫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從山上向下、向前、向東遠眺所看到的美麗的景觀。三寫昆明湖的景色。分別介紹了長堤、湖心島、十七孔橋。課文開頭總述頤和園的美麗,開頭呼應,表達了作者贊美之情。

  選取本課的主要意圖:一是讓學生了解北京頤和園的美麗景觀,感受到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發民族自豪感。二是了解并學習本空間變換的順序記敘、抓住特點寫景狀物的表達方法。

  二、設計意圖

  根據本文的特點及學生的年齡特點,對新奇的事物有著極強的好奇心,對自己不了解的職業有著極大的興趣這一特點,我設計了選拔小導游這一情境貫穿全課的始終。并遵循閱讀教學的特點,為課堂教學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

  1、談話引趣,導入新課:

  新課伊始,教師問:“同學們知道導游這個職業嗎?這是干什么的?”在總結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接著說:“今天這節課,老師要選拔非常聰明的小朋友來當小導游,領著大家游覽北京美麗的皇家公園──頤和園,大家愿意參加這個選拔賽嗎?”在學生興致高漲紛紛要求參加時,老師及時引入課題:“哇,這么多同學要參加選拔賽,很好,可是,要當一個稱職的小導游并不容易,要求大家認真學習第十八課《頤和園》,只有學懂了,才能做個好導游,現在我們就開始學習,老師看哪些同學能做個合格的好導游。”

  2、初識課文,理清順序:

  ⑴ 配樂范讀,創設情境。

  ⑵ 指名答題。

  ⑶ 分清段落。

  3、再讀課文,研讀詞句:

  通過“導游──介紹景點──研讀本段重點詞句,特點──導游再次介紹景點──配樂朗誦,升華情感”。這一學習方法來完成課文二、三、四自然段的學習,而且學習的過程中二段詳細學習,其它幾段自由學習。

  4、熟讀課文,總結全文:

  在這一環節完成本節課的升華,認識到頤和園的美麗,從而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本設計運用了看、聽、讀、比劃、說的方法。采用了聽錄音、看影碟、燈片等教學手段與朗讀教學巧妙結合,融為一體,再現了頤和園的美麗景色,把學生帶入了一幅山水畫卷的優美情境之中。同時,還精心設計了比較訓練,指導劃重點詞句,引導復述課文,不僅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而且鍛煉了學生的理解、閱讀、說話等多種能力,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質。特別是所設計的小導游選拔賽更為全堂課增色不少,競賽的激烈,情境的優美,激發了學生極大的興趣,他們在游覽的愉悅中輕松完成了教學任務,鍛煉了學生的膽量、競爭意識。整個教學中還運用了變敘教學手法,突出了教學的重點。

  三、不足之外

  因為全文比較長,知識點比較多,為了使一堂課充實飽滿而又不顯得面面到面面松,所以許多的亮點都舍去了。比如說文中的三大景點僅以長廊為例進行了細致全面的講解和剖析。讓學生充分完整的掌握了長廊的特點,領悟到了長廊的美麗。但同時也忽略了萬壽山和昆明湖的教學,讓學生采用小組全黨學習的方法,感覺學生有一些知識理解的不夠深刻,時間的匆促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總之,這是本人關于閱讀教學的一點粗淺的認識和實踐,其中還存在著許多的不足和問題,有待各位領導的批評指正。雖然說教學是不完美的藝術,但正因為如此我們更應該不斷的充實自己使自己的教學少一些缺失,少一些遺憾,為學生多留一些問號、省略號,而不是句號、感嘆號。

  《頤和園》教學反思 

  吉林省吉林市第二實驗小學 徐淑云

  這節研究課結束,回憶自己的教學過程,許多細節都和初衷有所出入。反思細節,覺得自己太需要學習,太需要交流。因此,真心希望更多的老師能經常與我探討教學路子,以便互相促進,共同提高教學水平。

  本課教學,設想從以下環節實現教學目標:

  1、觀看頤和園視頻,激發感官導入。

  2、欣賞長廊圖片,感受特點, 導讀課文,以“三品”教學為主要手段,通過個別讀、評讀、齊讀讓學生再次感受特點,使學生學有路子。

  3、學習“萬壽山”部分,通過小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感受萬壽山的特點,循序漸進,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4、讓學生當導游,培養說話能力并加深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反思】

  一、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夠突出

  具體表現在:

  教學時教師按照自己設計的教學環節一步一步推進,牽著學生走。

  二、學科教學目標沒能很好實現

  具體體現:

  1、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仍然停留在表面上,他們對頤和園美的感受還不全是教與學的水到渠成。

  2、教師的朗讀指導不到位,沒有帶著他們用心去感受去朗讀。

  《頤和園》教學反思 

  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區得勝街小學 董珍萍

  在《頤和園》一課的教學中,我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工具性,運用多媒體網絡技術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活動創設一種接近真實的學習環境,完成對問題的理解和知識的運用。教學中讓學生通過局域網,互聯網搜索查尋頤和園的相關資料,獲取大量的信息,擴大知識面。我個人認為信息技術和網絡在本次教學的不同環節發揮了不同的作用。

  一、利用網絡渲染,激活學生思維

  教學時,我首先以網絡引導,讓學生在互聯網上觀看頤和園的視頻,讓他們初步感知頤和園的美,悠揚的音樂、逼真的畫面使學生們興趣大增。因此,欣賞完后,學生無拘無束發表了自己的見解,也大大地激發了學生閱讀文本的興趣。學生通過朗讀全文來初步感知頤和園的美麗。從而激發學生的愛美情趣,為課文的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二、創設虛擬網絡,輕松獲取知識

  《頤和園》是一篇寫景的游記。作者按照游覽的順序,用生動的語言、準確的詞匯描繪了這座古老的皇家園林的美麗景色,字里行間流露出喜愛之情,是一篇培養學生語感,幫助學生積累、運用語言的好文章;也是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作品。課文介紹的景物較多,為了讓學生感悟課文中介紹的頤和園的景點的形象美,讓學生在接近仿真情境中學習,在做教學準備時,我搜集了頤和園許多相關資料,如圖片、音像、古詩、對聯、美文等制作了網頁型課件,創設了一個虛擬的網絡環境,并引進課堂,進行了的嘗試和探究,充分發揮了教師和學生的雙主體作用,使信息技術和語文教學融為一體,極大地提高了學習效率。尤其是學生在整體感知課文后,讓學生利用專題學習網站,自主探究自己喜歡的景點,品味頤和園獨特的美,同時也避免了學生上網的盲目性。

  三、培養自主協作,發展學生能力

  課文第四、五自然段是重點段落。學習這一段時我讓學生分組進行協作學習: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文章的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設計導游詞,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語言的創新表達能力也得到了培養。這樣,學生在和諧民主的氛圍中,討論交流,自由發揮,自由想象,多種不同觀點的碰撞與交流,更充分地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四、引導網絡馳騁,擴展學生視野

  學生利用互聯網、局域網查看相關資料,增加表象積累,對頤和園就有了真切的感性認識,更利于對課文的理解,充分體現了網絡環境的突出優勢。他們根據自己的喜好去瀏覽相關的內容,新鮮感也很強,個性化的學習要求,讓學生充分的享受學習的自主,每一個人都可以將自己獨特的感受凝聚于指尖,在電腦上或寫一首小詩,或制作電子簡報,或編輯一句響亮的廣告詞,這不僅培養了學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也培養了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

  五、拓展延伸學習,升華民族情感

  在課后留下了擴展余地,能有效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增強對課文的理解。因此,在課文學習結束時,我用激情的語言提醒學生在網上搜索,查找更多的古典建筑藝術,再進行交流,了解中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增強民族自豪感。

  從這節課中我發現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應用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適時適度,是否有利于學生更好地進行知識的學習、積累與應用。

《頤和園》快樂練習:課堂達標 篇17

  教學目標:

  1、認識七個生字,會寫十一個生字,把握文中的新詞語。

  2、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美的語言,激發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3、學習按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教學重點:

  1、讓學生感受頤和園的美麗景色,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發民族自豪感。

  2、學習本課按照游覽的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課前準備:

  讓學生查閱有關《頤和園》的資料,搜集《頤和園》的風光圖片

  教學過程:

  一、檢查課前準備

  讓學生展示查閱的資料和圖片。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容,感受風景美。

  1,讓學生自讀課文,思考:

  文中寫的頤和園的哪幾處景色?

  教師點名,讓學生回答,并作小結:

  作者一寫長廊的景色,二寫萬壽山景色,三寫昆明湖景色。

  2,作者所寫的頤和園的幾處景物,可以用首段和尾段中的哪個詞來概括它們的特點?

  學生找,學生回答,教師作結。

  3,讓學再次拿出頤和園的圖片,看看有沒有頤和園的其他景物,讓學生用詞語把它們的美形容出來。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作點評。

  三、細讀課文,探索文路,體會結構美。

  1,提問:請劃出文中作者在頤和園行蹤變化的文字。

  留出時間,讓學生讀,劃。點名讓學生來回答。教師出示課件,顯示小結:

  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經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走完長廊,又來到萬壽山腳下→登上萬壽山→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游人走過長長的石橋→就可以去小島上玩。

  2,給學講解移步換景的寫法。

  四、研讀課文,領悟語句,品味語言美。

  1,作者所寫的三處景物,寫得很美。讓學生劃出顯示景物美好的詞語。

  提名讓學生來回答。

  2,教師示范朗讀課文寫長朗的段落,然后讓學生來讀。

  學生朗讀時,教師作指導。重點提示學生讀出民族的自豪感來。

  五、處理課堂作業

  做已印發的講義。

  六、作業

  讓學生星期六或星期天去游覽學校附近的圣泉寺,要求至少要寫出圣泉寺的三種景物。

《頤和園》快樂練習:課堂達標(精選17篇) 相關內容:
  • 《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快樂練習:課堂達標(精選15篇)

    a卷課堂教學跟蹤訓練(時間45分鐘,滿分100分)一、按提示填空(20分)1、本文從“我”回憶小時候,有一次隨父親登上高高的看蛛網般通往城市廣場的街道,父親給我上了生動的一課:給了我一把開啟心扉的鑰匙切入;隨后記敘了“我”人生道路...

  • 練習課(通用13篇)

    教學內容:本單元內容的系統練習教學目標:鞏固本單元所學知識,并在練習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綜合運用。進一步體驗數學與生活實際的聯系。教學過程:一、看圖寫出物品或人的重量。二、把你認為合適的答案圈出來。...

  • 《長城》快樂練習:課堂達標(精選14篇)

    a級基礎知識達標(時間30分鐘,滿分50分)一、拼音詞語對對碰(18分) bǎo lěizhì huìpán xuánjiān bǎngdǎ zhàngtún bīngchéng qiángchóng shān jùn lǐngqì pò xiòng wěi二、火眼金睛,辨字組詞(8分)轉()隔()...

  • 《白鵝》快樂練習:課堂達標(通用13篇)

    a級基礎訓練:課內鞏固與強化(時間30分鐘,滿分50分)一、我能把字寫漂亮(看拼音,寫詞語)(16分)pí qìshì hòuzhèng zhòngtǎng ruòlín jìnwǎn cāntóu jǐng dūn zhe二、小小變色龍(給多音字組詞)(8分)角:jué ()...

  • 《觀潮》快樂練習:課堂達標(精選12篇)

    a級基礎訓練:課內鞏固與強化(時間30分鐘,滿分50分)一、我能把字寫漂亮(看拼音,寫詞語)(16分)lǒng zhàoguān cháobáo wùhuī fùfèi téng áng shǒu héng guàn kuān kuò二、詞海拾貝(將下列詞語補充完整)(9分)人...

  • 第二冊《練習7》課堂實錄及評點(精選16篇)

    一、畫圖導入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幅很特別的畫。師:(簡筆畫畫出文字畫——配古樂)。師:是不是和我們平時見過的畫不一樣?生:(自言自語)有點兒像畫又有點兒不像。生:像我們學過的一些象形字。...

  • 《母雞》快樂練習:課堂達標(通用16篇)

    a級基礎訓練:課內鞏固與強化(時間30分鐘,滿分50分)一、一錘定音(將加粗字的正確讀音涂上顏色)(6分)一撮兒毛來zuǒ田壩bèi可惡èzuōbàwù聾子lóng成績jī啄食zuònóngjìzhuò二、火眼金睛(辨字組詞)(12分)訴()抗()搶...

  • 《貓》快樂練習:課堂達標(精選17篇)

    a級基礎訓練:課內鞏固與強化(時間30分鐘,滿分50分)一、我能把字寫漂亮(看拼音,寫詞語)(16分)xìng gétān chījìn zhídiē zhuàngzhuā yǎngkāi pìyǒng měnghū huàn二、一錘定音(請在加粗字正確的讀音下面畫)(...

  • 《單元練習課》教案(通用4篇)

    1、教學目標:使學生進一步理解6的乘法口決的意義,熟記口決,會用一句口決算有關的兩個乘法算式。2、教學重點、難點:熟記口決,會用一句口決算有關的兩個乘法算式3、教具、學具準備:小黑板、投影機4、教學過程:步驟師生活動修改意見一...

  • 《搭石》快樂練習:課堂達標(精選13篇)

    a級基礎訓練:課內鞏固與強化(時間30分鐘,滿分50分)一、我能把字寫漂亮(看拼音,寫詞語)(16分)bào fāpíng héngsú yǔlǎn duòshān hóngpíng wěnyǒu xùkù zi二、巧填量詞(16分)一()小溪一()風景一()石頭一()...

  • 《烏塔》快樂練習:課堂達標(精選14篇)

    a級基礎訓練:課內鞏固與強化(時間30分鐘,滿分50分)一、一錘定音(選擇正確的讀音)(6分)漱(sù shù)愜(qiè xiá)邏(luó lóu)輯(jī jì)碼(mǎ má)駁(bó bò)二、花落誰家(選字填空)(16分)暑署1、我在羅馬下...

  • 欣賞與設計練習課(精選2篇)

    第四課時 備注教學內容教材第8~11頁。 教學目標 1.通過收集圖案,小組交流,感受圖案的美,并為自己以后創作圖案提供借鑒。2.通過欣賞圖案,發展學生的審美意識和空間觀念。...

  • 5、6商是兩位數的除法練習課(精選2篇)

    商是兩位數的除法練習課教學內容:練習十六的有關練習教學目標:1.鞏固商是兩位數除法的計算方法;2.進一步掌握兩位數除法的筆算方法及有關綜合練習;3.培養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的能力。...

  • 計算練習課教案范文(通用2篇)

    教學目的`:通過練習,加強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難點:學生自行提問,自己解答的能力的培養教學過程設計:一、計算1、口算35+429+670+3040+639+245—873—569—22、計算19+2846—3739—1648—22二、用數學10分20分30分40...

  • 《通往廣場的路不止一條》快樂練習:課堂達標(通用15篇)

    a卷課堂教學跟蹤訓練(時間45分鐘,滿分100分)一、按提示填空(20分)1、本文從“我”回憶小時候,有一次隨父親登上高高的看蛛網般通往城市廣場的街道,父親給我上了生動的一課:給了我一把開啟心扉的鑰匙切入;隨后記敘了“我”人生道路...

  •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眠药扒开女同学双腿玩弄 | 国产色网站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址 | 男人天堂网在线 | 欧洲黄色录像 | 日韩不卡一区二区 | 大地资源在线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无码一区二区色戒 | 国内久久久久高清影视 | 欧洲多毛裸体XXXXX | 相泽南在线 |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被多人伦好爽 | 中文字日产乱码六区中国有限公司 | 综合激情五月丁香久久 | 数码宝贝第一部日语版 | AV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牛牛 | 极品少妇被猛的白浆直喷白浆 | 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 |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久 | 国产尤物精品自在拍视频首页 | 一级一片在线观看 | 98k网站毛片成年女人网站 | 另类校园春色小说综合网 | 日本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蜜桃 | 伊人色综 | 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 欧美一级美女视频 | 色爱天堂200 | 久久中文字幕网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9999 | 国产激情久久久久影院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免费 |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 | 日韩在线观看网站 | 久久999久久 | 青青草青娱乐在线 | 亚洲无遮挡av |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有码 | 国内午夜无码不卡在线观看 | www.黄色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