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儀休拒收禮物》教學一得(精選12篇)
《公儀休拒收禮物》教學一得 篇1
《公儀休拒收禮物》教學一得
《公儀休拒收禮物》這篇課文是一個獨幕劇,講了兩千多年前魯國的宰相公儀休拒收某大夫讓管家送來鯉魚的動人故事。在教學此文時,同學們對公儀休的這一人物形象圍繞一個“清”字層層深入而獨到的分析感悟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一、拒禮前,感知“清貧”:
課文是以圍繞公儀休拒收禮物為線索展開故事情節的。學習第一部分,即拒禮前,學生通過找出有關詞句進行朗讀品位,如“(回味似的)鯉魚的味道實在是鮮美呀!我已經很久沒吃魚了,今天買了一條,一頓就吃光了。”“只要天天有魚吃,我也就心滿意足了!睆倪@些詞句中,體會到公儀休對鯉魚的喜愛之情。有的學生卻不滿足于這些理解,他們獨具慧眼,還從這些詞句中看出了公儀休生活中的本色,即他容易知足,對生活沒有過高的要求,更沒有貪心,,他的生活可用兩個字來概括,那就是“清貧”!通過這一段的學習,學生的頭腦中對公儀休已有了初步的形象感知!
二、拒禮時,感悟“清醒”:
課文第二部分,緊緊圍繞公儀休拒絕管家的那句話“你不知道,現在我一聞到魚的腥味就要嘔吐”來展開教學。學生當場質疑:公儀休為什么不直接一口回絕他,卻要借故假托不愛吃魚來回絕別人呢?教師通過讓學生比較、辯駁后,體會到了婉拒、巧拒要比直拒、力拒高明得多,也明白了公儀休的虛于周旋、機智回避!此時一個隨機應變、機智高明的人物形象已躍然紙上!這一點同學們都領悟得很好,但讓我刮目相看的是李冬冬的同學,他認為公儀休面對極大的誘惑能保持清醒的頭腦更值得欽佩!話音剛落,掌聲從教室的各個角落里響起來了,同學們為他獨辟蹊徑的見解而叫好!好一個“清醒”,這對身居高位的人來說無疑是最需要的一劑良藥!
三、拒禮后,升華“清正”:
拒禮后,公儀休跟他的學生子明說的那番意味深長的話很值得引導學生細細地玩味。課文用了一個因果關系和兩個假設關系的復句來層層展開說明拒禮的原因,分析得合情合理,令人信服。至此,教師趁熱打鐵設下疑問:“公儀休拒禮真是為了吃魚嗎?”學生經過一番熱烈的討論后,一個有血有肉、清正廉明的清官形象在學生的頭腦中清晰鮮活起來了,學生的審美情操與處事立人也得到了無聲的熏陶與升華!
公儀休生活清貧但頭腦清醒,不為物欲所迷而為官清正,“清貧——清醒——清正”這三個詞巧妙地凸現出了一位“兩袖清風”的一代名相那令后世景仰的高尚氣節!
《公儀休拒收禮物》教學一得 篇2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來學習《公儀休拒收禮物》,這篇課文與以前學過的課文有什么不同?
二、初讀理解。
初讀劇本,了解獨幕劇的特點以及朗讀注意點。
1、學生交流板書,舉例說明。
2、出示劇本有關知識,歸納說明。
小結:劇本開頭先點明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和人物,方括號主要交代布景和人物活動等,圓括號主要交代說話時的表情、語氣、動作等,以上是舞臺說明。劇本的主要內容是人物的對話,朗讀只讀對話,提示要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三、學習生字,理解詞語。
1、小組領學生字,理解生詞“回味、違犯、無可奈何、恍然大悟、心滿意足”,注意多音字“吐、盛、大”,尤其是兩個“大夫”的不同讀音和意思。
2、想想這個獨幕劇講了一件什么事?概括主要內容并板書主要情節。(愛吃魚——拒收魚——談吃魚)
四、細讀劇本,深入理解。
1、提出你認為最有價值或最值得研究的一個問題:公儀休喜歡吃魚卻為什么拒收鯉魚呢?圍繞以上問題,引導學生閱讀相關內容,圈畫重點詞語,通過朗讀、品味,體會公儀休對魚的喜愛之情以及公儀休的見解和清正廉潔的品格。
2、出示公儀休談吃魚的一段話,聯系實際談理解。
(1)公儀休喜歡吃魚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來?找出有關句子,練習有感情朗讀。
“(回味似的)鯉魚的味道實在是鮮美呀!我已經很久沒吃魚了,今天買了一條,一頓就吃光了。”(正面描寫)
“只要天天有魚吃,我也就心滿意足了。”(側面描寫)
。2)公儀休是怎樣拒收鯉魚的呢?找出有關句子讀一讀,體會公儀休的聰明機智。
。3)這段話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體會關聯詞和反問句的作用,感悟公儀休的清正廉潔。
a、可設計以下句式幫助理解。
a我喜歡吃魚,不能收人家的魚。
b我收了人家的魚,要照人家的意思辦事。
c照人家的意思辦事,難免要違犯國家的法紀。
d我犯了法,吃不上魚。
b、設問:公儀休不收鯉魚就是為了“一直有魚吃”嗎?
出示:e我之所以不收人家的魚,是因為。
。4)課外資料補充:公儀休任魯國宰相時規定魯國當官的不得經營產業,與民爭利,曾拔掉自家園子里好吃的冬葵菜,燒織布機、休妻。
五、分角色朗讀課文。
1、把握人物形象。
公儀休:聰明機智、清正廉潔
子明:謙遜有禮、勤學好問
管家:阿諛逢迎、別有用心
2、要求:把自己當成文中的角色,深入領會人物的神態、語言,揣摩人物的心理,通過朗讀表現出人物的神態、語氣,刻畫出人物的形象。
3、小組練習,上臺展示評議。
《公儀休拒收禮物》教學一得 篇3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在我們的語文課堂上演課本劇已深受小朋友的喜愛,如果不是在課堂上,而是在舞臺上表演課本劇,那還叫課本劇嗎?(板書:戲劇)
今天,我們學的課文和以前的不一樣,而是一場戲劇,喜歡嗎?現在老師手里就是這場戲劇的劇本,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對了,誰見過劇本嗎?
出示:
劇本的特點:
1)開頭交代時間、地點、人物。
)方括號里交代布景及人物活動等。
(3)括號里交代說話時的語氣、動作等。無需讀出來,但朗讀時要注意把它表現出來。
師述:這篇課文是個獨幕劇,就是一個小型戲劇。里面人物不多,情節簡單。(齊讀課題;板書:獨幕。
下面請同學自己讀讀劇本,邊讀邊想:這個獨幕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二、自由讀劇本
1、讀后會自由說說劇本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出示詞語,讀詞語。
公儀休魯國宰相子明大夫管家拒絕
務必無可奈何不可思議違犯法紀恍然大悟
能用到出示的這些詞語連起來說說這個故事嗎?
三、學習劇本內容
師述:說的真不錯,想演好可不容易!作為一個優秀的話劇演員,除了背好臺詞,還需要具有哪些素質?
現在請同學再好好地讀讀劇本,要邊讀邊想,腦海中應該有一個情景,自己可以讀一讀,演一演,好嗎?
1、再自由讀劇本。
誰來告訴老師你想象到哪個情景給你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是誰說的話?
2、依次解讀課文。
3、出示課文,指導朗讀。
4、分角色朗讀。
過渡:
同學們都很有表演才能,現在為滿足我們班廣大戲迷朋友的要求,“小天使”話劇團給我們帶來了精彩的節目。
四、課本劇表演
師述:我們同學都太棒了,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在座的同學說不準誰能功成名就,小有名氣了,那時,你還會記得我們今天所學的“想吃魚就自己去買,這樣會一直有魚吃的”這也是老師對你們的希望。
教學目標要求:
1、了解獨幕劇的特點,學會閱讀劇本。
2、理解公儀休說的話的含義。
3、能分角色朗讀課文,演好課本劇。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習公儀休清正廉潔、拒收禮物的品質。
難點:教育學生為人做官一身正氣。理解公儀休說的話的含義。
教學準備:道具:鯉魚、官帽、胡須、扇子。
這篇課文是個獨幕劇,講的是兩千多年前魯國的宰相公儀休拒收某大夫讓管家送來的鯉魚的故
事。我認為教學這篇課文要使學生掌握三點:一是學會課文是的生字詞,能分角色朗讀課文;二是了解獨幕劇的特點,學會閱讀劇本;三是能把握劇本中公儀休、子明、管家這三個人物的特點,其中特別是要學習公儀休清正廉潔、拒收禮物的品格。所以我的這堂課主要是完成以上教學目的而設計,那就是由于以上教學內容量很大,在時間的沒能把握好,后面復習鞏固的時間稍短了些這是因為我對于學生的一些問題沒有考慮到位。我想在以后的教學更加充分的備好學生,我相信只要我不斷的總結教學的得失,多寫教后記,我的教學水平會不斷提高。
《公儀休拒收禮物》教學一得 篇4
“課堂表演”很久以來一直是一線教師爭論的焦點。有人認為它華而不實,缺乏對語言文字的認同與歸屬,缺乏扎實的語言文字的訓練,時常在整個課堂教學中喧賓奪主,嘩眾取寵;也有人認為課堂表演時一味課堂調味劑,認為它融“琢磨課文、推敲語言、體會情感”于一體,并“形諸于外”,是課堂教學形式的一個新嘗試。
我比較認同后者的觀點,我認為課堂教學中的課堂表演,是促進學生對課文進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如果學生能把抽象的語言文字轉化為形象的表情、身姿、語言,提高的不僅僅是對課文的深入理解程度,更是對語文學習的喜愛的程度。教育心理學將教育目標分為三大類——認識領域、情感領域和身體運動領域。而課堂表演恰恰三者兼顧,具有很強的綜合性。我想表演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一種深讀課文,感受語言含義,提高閱讀能力和審美情操的手段。再加上孩子的樂與嘗試的個性特點,在課堂教學中我也經常嘗試進行課堂表演。
《公儀休拒收禮物》是蘇教版第八冊的一篇課文,更是一個好劇本。我想這是一個課堂表演的好載體,能淋漓盡致地展現課堂上這種動態生成過程,這樣的嘗試使它具有很高的教學價值。
在教學過程中,我是這樣操作的:課前,我讓學生查閱了大量的公儀休的資料,了解他生活的年代的人的穿著,并且尋找家中可以做道具的東西帶來,甚至還可以動手做道具。
課上,我指導學生關注人物說話的語氣,想象他們的表情,語調。揣摩人物的內心。通過反復朗讀,讓學生熟知了劇本,了解了主人公的動作語言和心理。我覺得表演的時機成熟了,便讓學生按課前分好的小組進行排練。學生躍躍欲試的熱情一下子被點燃了,教室里立刻喧囂如茶館。有的在組合服裝道具,有的在對臺詞,有的在舞足蹈表演,真的是群情沸騰。
表演開始前,我要求每個組當評委的同學立時亮分,以課本為依托作有根有據的點評。公儀休的扮演者一上臺,立刻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因為他用方便面的桶外面糊上黑色的卡紙當公儀休的帽子,把爸爸的睡衣當作公儀休的袍子,這個創意一下子讓大家喜笑顏開,議論紛紛。后面的小組更是精彩紛呈。特別是演“管家”的一個同學,手里拎著兩條紙做的“紅鯉魚”,滿臉堆笑地湊到公儀休身邊,又是就鞠躬又是作揖,語調里也滿是討好,尤其是他還在自己的左臉上貼了一個電視里的媒婆常有的“黑痣”, 這“招”贏得了大家陣陣喝彩……
表演結束了,評委亮分并作了點評,這些當評委的同學根據劇本的內容,進行了合理的點評。比如“文中說回味似的,他的回味僅僅嗒了一下嘴,我們覺得還不夠,表情還應該充滿了滿足感”,還有的點評道:“管家的笑是討好的笑,他眼睛鼻子幾乎擠在一塊了,再配合上說話的聲音,太像了!钡鹊取
整個課堂幾乎是笑聲不斷,每一組都有自己與眾不同之處,有的是道具逼真,動作夸張,有的是語言生動,表情豐富。幾乎分不出伯仲,每個組都集體參與,群策群力,所以我根據每個組的特色,版給了不同的獎項,例如“最佳道具獎”、“最佳演員獎”、“最佳合作獎”、“最佳創意獎”等。整堂課學生非常興奮非常愉快,我也是不斷有驚喜。課后我總結了一下,我覺得這節課成功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充分準備是表演成功的前提
課前準備包括兩方面的準備:教師準備,學生準備。就這節課而言,學生準備的是道具,教師準備的是教材。教材包括對教學過程的分析把握,以及達成度。正是因為對教材的把握的到位才能提出切實可行的要求。假如沒有學生充分準備,課堂表演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學生也不會那樣投入和愉快。
二、合作創新是表演成功的基礎
《新課標》要求學生學會合作探究。課堂表演為學生提供學會合作的平臺。課堂表演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所以要求每個學生之間能夠配合好,在表演中增強學生對課文豐富性的感受和理解,使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合作。同時,課堂表演成為了激發學生創造力的良好契機。課堂表演給學生創造的契機,比如道具的廢物利用,表演上的別出心裁,所以,在某種程度上給學生留有很大的創造空間。
三、深入理解是表演成功的關鍵
要想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表演的恰如其分,最關鍵的是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對人物的把握。比如公儀休這個人物前面說是那么“愛吃魚”,而后面又說自己“看見魚就嘔吐”,咋一看這不是撒謊?不是虛偽嗎?細致深入文字閱讀和理解后就會發現這是他智慧的一面,是他處理問題的技巧,更是他兩袖清風的一個反映。學生把握住了文章的“魂”,就能把人物的“神”表演出來。
四、精彩表演是激發興趣的手段
做學生喜歡的事情,學學生喜歡的內容,是培養興趣的一種手段,也是學生學好語文的途徑。隨著同學們的理解力的增強,隨著課文教學內容的豐富,我們可以用更多的時間,更精心準備,讓課堂表演成為學生展示才華的舞臺。讓這種融語言、情感、動態于一體的課堂教學形式成了課堂的一個新亮點。
《公儀休拒收禮物》教學一得 篇5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75
《公儀休拒收禮物》教學設計三
教學要求:
1、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獨幕劇的特點,學會閱讀劇本。
4、理解公儀休最后一段的含義,學習公儀休清正廉潔、拒收禮物的品格。
教學重點、難點:
1、了解獨幕劇的特點,學會閱讀劇本。
2、理解公儀休最后一段的含義,學習公儀休清正廉潔、拒收禮物的品格。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今天,周老師要和大家一起學習一篇新課文,結識一位生活在兩千多年前的古人,他叫公儀休。這篇課文的題目就是(板書:齊讀)公儀休拒收禮物。同學們,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課文與以前學過的課文完全不同,把書翻開。
二、初讀劇本、了解劇本知識、內容
1、首先請同學們快速地自由朗讀課文,看看你有什么發現,可以邊讀邊劃。注意:與以前學過的喔。
2、引導回答
師:是的,課文就是一個獨幕劇的劇本(板)獨幕劇。
a、(讓學生看課文開頭5行內容)本和我們平時學的記敘文不同,它在開頭先點明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和劇中人物。
b、(指明試讀開頭兩句對話,然后讓學生瀏覽全文,看看是不是主要內容是對話)劇本的主要內容是人物的對話。。
c、(讓學生看看課文方括號里的內容)。劇本中方括號主要交代布景和人物活動等。
d、(讓學生看課文圓括號里的內容)劇本中圓括號主要交代說話時的表情、動作等。
3、本的一切都是為演員演好戲服務的。它通過人物的對話告訴我們一個生動的故事,那這個劇本講述了怎樣的一個故事呢?請大家快速閱讀,然后來說一說。
4、聽老師朗讀課文要求:
要求:找出生字、詞,劃出難讀的地方,聽懂課文內容。
5、了解了劇本的知識,接下來就請你們大聲地獨立朗讀全文
。1)出示要求:
a、畫出生字,圈出生字,標出自然段序號。
b、讀準字音。借助生字表上的拼音,讀準字音。
c、讀順句子。對于比較難讀的長句子要反復讀幾遍,直到讀通為止。
d、讀通全文。把課文多讀幾遍,想想這個獨幕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出示:
拒收獨幕劇客廳魯國宰相大夫管家幕起行禮回味鯉魚一頓滿臉堆笑日夜操勞補補身子盛情醒味
嘔吐務必不解無可奈何接受難免違法法紀恍然大悟
a、開火車讀
b、齊讀
c、指名讀
重點理解:
魯國:春秋時期的一個國名,在今山東曲阜一帶。今天山東的簡稱還叫魯
宰相:我國封建王朝輔助君主掌管國事的最高官員的通稱。
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管家:舊社會里稱呼為地主、官僚等管理家產和日常事物的地位較高的仆人。
心滿意足:形容稱心如意。
盛情:深厚的情義。
不解:不明白。
務必:必須。
違犯:違背和觸犯法律。
法紀:法律和紀律。
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明白過來。
三、用各種形式,讀懂劇本,讀好劇本
1、邊讀邊體會劇中人物的內心活動,可以試著把你的體會通過朗讀表達出來,然后在這個基礎上選擇你最感興趣的一個人物,反復朗讀他的語言,仔細揣摩他的心理變化,研究一下這個人物,看看你又會有什么新的認識,新的發現。
2、看來,我們一起很好地了解了公儀休,還有誰對其他兩個人物感興趣的,來談談好嗎?(可以挑一句來讀一讀)
3、小結:在這個小小的獨幕劇中,我們一起認識了清正廉潔、聰明機智的公儀休,好學上進、很懂禮貌的子明,還有一個阿諛奉承的管家,下面,我們分成小組,先分角色朗讀,再次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然后,再把你們發現、體會到的都表演出來。人物語言可以有所改變。排演時也可以走下座位,行嗎?開始
4、哪組先上來?獨幕劇開演前,請允許我這個不算高明的劇務為小演員們準備好舞臺布景和道具,其他同學既要當好文明觀眾,又別忘了你還是小導演,待會兒怎么指點,都得靠你現在認真去看,去體會。生評議(拿起書,聯系課文,老師可點撥,重點評語氣、動作、神態,找依據)
5、第一組同學的拋磚引玉,下面老師再給你們一段時間,可在原有基礎上進行再加工,爭取表演能更傳神。明天我們將舉行這樣的表演。
四、指導寫字
1、指導:腥、悟,都是左右結構,左窄右寬。魯,中間的“田”要寫得扁一些,下部是“日”,不是“日”。
2、用鋼筆描紅。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板書:27、公儀休拒收禮物
通過上堂課的學習我們已經了解了這篇課文是個獨幕劇,那么獨幕劇有哪些特點呢?
過渡:我們今天要繼續學習這篇課文,通過這堂課的學習我們將通過解決幾個問題來深刻地了解課文。恩,那么我們還沒有問題啊怎么辦呢?提,對,提。
二、引導提問,解決問題,理解課文
(一)、提出問題:
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文的題目,也許我們可以從題目上找出一些問題,齊讀課題。
引導學生提出三個問題:
公儀休喜歡吃魚嗎?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來?
公儀休是怎樣拒收禮物的?
公儀休喜歡吃魚,為什么拒收鯉魚?
。ǘ┙鉀Q問題、理解課文
1、公儀休喜歡吃魚嗎?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來?
a、“(回味似的)鯉魚的味道實在是鮮美呀!我已經很久沒吃魚了,今天買了一條,一頓就吃光了。”
、僬堃晃煌瑢W來把這一句話讀一讀。其他同學看看他應該讀懂了什么?
、谒麆偛拍男┑胤阶x得特別好?為什么他要把那些地方讀得那么好?(這些地方能夠說明公儀休是愛吃魚的。)(味道鮮美)(記住沒吃魚的日子)(一頓就吃光)
、勰敲茨隳軌蛴脙灻赖睦首x讓大家體會一下公儀休愛吃魚的程度嗎?
④指名讀(三位),齊讀
b、“只要天天有魚吃,我也就心滿意足了!
①請一位同學來把這一句話讀一讀。其他同學看看他應該讀懂了什么?
、谒麆偛拍男┑胤阶x得特別好?為什么他要把那些地方讀得那么好?(這些地方能夠說明公儀休是愛吃魚的。)(只要……就……)
③那么你能夠用優美的朗讀讓大家體會一下公儀休愛吃魚的程度嗎?
、苤该x(三位),齊讀
2、公儀休是怎樣拒收禮物的?
過渡:公儀休這么愛吃鯉魚,但是大家要知道魯國這個地方是很少有鯉魚的,所以人們經常把鯉魚當作貴重的贈品,那么如果有人送鯉魚給你會怎樣呢?送給公儀休會怎樣呢?(公儀休拒收了禮物)
b、管家為什么給公儀休送鯉魚呢?公儀休是怎樣拒收禮物的?
①(管家說是因為公儀休為國為民日夜操勞,太辛苦了,送鯉魚給他補身子。)
、谡娴氖沁@樣嗎?(其實是管家的主人知道公儀休愛吃鯉魚,有意討好公儀休)
③可能為了達到那些目的來討好公儀休呢?
、芄芗乙詾椤懊袢找共賱冢量嗔,送鯉魚給他補身子!边@種正當的理由來替主人討好公儀休,那么他應該是怎樣的表情呢?(注意討好哦)那會怎樣來說這句話呢?
、葜该x,齊讀
、弈敲垂珒x休沒有接受這種討好,他是怎么做的呢?
⑦公儀休說一聞到魚的腥味就要嘔吐,其實這是假話。(他這樣說才能讓管家乖乖地把魚帶回去,表現出了他的機智。)
、嗳绻贿@么說,那他會怎么說,又會有什么結果呢?
、嶂该x這段話。
3、公儀休喜歡吃魚,為什么拒收鯉魚?
過渡,聽了公儀休的話,子明會怎么想呢?
為什么公儀休愛吃鯉魚去又拒絕收鯉魚呢?自己讀課文。畫出有關句子。
②齊讀
、壅页鲫P聯詞,再讓學生根據這些詞談談公儀休的想法,最后反復朗讀,注意突出反問語氣,體會人物品格。
、苣信畬υ。
三、通過分角色朗讀,深入體會課文內容。
1、四人學習小組分工
一人讀旁白包括人物說話前的提示語(人物名字),括號里的內容,開頭的內容。同時還要當導演。最后還要作為專職評論員。
一人讀公儀休
一人讀子明
一人讀管家
2、學生分散練習。
3、朗讀匯報,評論,再練讀,再匯報表演。
老百曉在線
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網頁底端輸入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搜索!
《公儀休拒收禮物》教學一得 篇6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綠線格里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3、初步了解獨幕劇的特點,學會閱讀劇本。
4、理解公儀休最后一段話的含義,體會他清正廉潔的品格。
教學重點:
了解獨幕劇的特點,學會閱讀劇本;理解公儀休最后一段話的含義,體會他清正廉潔的品格。
教學難點:
理解公儀休最后一段話的含義,體會他清正廉潔的品格。
教學準備:
課件
學生預習內容:
1、自讀課文,初步掃清閱讀障礙。
2、能初步感知課文的內容,了解獨幕劇的特點。
3、收集有關戲劇的資料。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能讀準字音,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讀通順課文。
2、初步感受獨幕劇的文體特點,感受戲劇的內容。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學生質疑板書:齊讀 公儀休拒收禮物。同學們,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課文與以前學過的課文完全不同,把書翻開。
2、簡單介紹獨幕劇常識
獨幕劇是一種小型的戲劇,幕起開始,幕落結束。 本文的劇本,就是演出這個獨幕的底稿。劇本的一切都是為演員演好戲服務的。它通過人物的對話告訴我們一個生動的故事,那這個劇本講述了怎樣的一個故事呢?請大家快速閱讀,然后來說一說。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自由輕讀全文。
出示要求
a、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對于比較難讀的長句子要反復讀幾遍,直到讀通為止。
b、在不理解的地方做記號。
c、想想這個獨幕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2、了解劇本知識,小結
(1)劇本一般在開頭交代時間、地點、人物
(2)劇本主要講公儀休拒收禮物的故事。采用的形式是對話。
。3)劇本中的方括號主要交待舞臺布景和人物活動等;劇本中的圓括號主要交待說話時的表情、動作等。
。4)劇本的朗讀只需讀人物對話。
3、檢查生字詞自學情況。
。1)讀生字新詞。
(2)開火車讀課文。
4、整體感知:本課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1)故事發生在什么時間?地點?有哪些人?
(2)故事分為幾部分?
。3)這篇課文與我們以往的課文有什么不一樣之處?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三、師小結。
四、作業
根據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填空。
1、這個獨幕劇中共有____個人物,分別是______。
2、故事發生在______(時間)____(地點),主要講_______。
最能表現公儀休聰明機智的語句是:_______
最能表現他清正廉潔語句是:______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2、理解公儀休最后一段話的含義,體會他清正廉潔的品格。
一、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板書:公儀休拒收禮物
通過上堂課的學習我們已經了解了這篇課文是個獨幕劇,獨幕劇有哪些特點呢?
過渡:我們今天要繼續學習這篇課文。
二、默讀全文,理解脈絡。
1、默讀全文,要求
(1)了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
(2)聯系方括號的內容,初步把握劇情的發展,并分成幾部分,說出理由。
2、討論劇情發展。
。ㄩ_頭~“心滿意足了”):寫公儀休特別愛吃鯉魚。
(“幕后”~“提著鯉魚下場”):寫公儀休拒收人家送來的鯉魚。
。ā袄蠋煛薄Y束):寫公儀休拒收鯉魚的原因。
三、理解課文內容。
第一部分
1、同桌分角色自由輕讀公儀休和子明的對話,思考:從對話中你知道了什么?
2、討論
分別評議子明的彬彬有禮及公儀休的言行舉止。
相機板書:愛吃鯉魚。
3、從哪兒看出公儀休特別愛吃鯉魚呢?能讀出來嗎?
A、“(回味似的)鯉魚的味道實在是鮮美呀!我已經很久沒吃魚了,今天買了一條,一頓就吃光了!
、僬堃晃煌瑢W來把這一句話讀一讀。其他同學看看他應該讀懂了什么?
②他剛才哪些地方讀得特別好?為什么他要把那些地方讀得那么好?(這些地方能夠說明公儀休是愛吃魚的。)(味道鮮美)(記住沒吃魚的日子)(一頓就吃光)
③那么你能夠用優美的朗讀讓大家體會一下公儀休愛吃魚的程度嗎?
、苤该x(三位),齊讀
B、“只要天天有魚吃,我也就心滿意足了!
①請一位同學來把這一句話讀一讀。其他同學看看他應該讀懂了什么?
、谒麆偛拍男┑胤阶x得特別好?為什么他要把那些地方讀得那么好?(這些地方能夠說明公儀休是愛吃魚的。)(只要……就……)
、勰敲茨隳軌蛴脙灻赖睦首x讓大家體會一下公儀休愛吃魚的程度嗎?
④指名讀(三位),齊讀
4、自由讀指名讀。
5、評讀得怎樣?好在哪兒?為什么這樣讀?
相機做記號
實在 鮮魚 一頓 吃光 天天 心滿意足
6、分角色再讀
第二部分
1、過渡:公儀休這么愛吃鯉魚,但是大家要知道魯國這個地方是很少有鯉魚的,所以人們經常把鯉魚當作貴重的贈品,那么如果有人送鯉魚給你會怎樣呢?送給公儀休會怎樣呢?(公儀休拒收了禮物)
2、管家為什么給公儀休送鯉魚呢?公儀休是怎樣拒收禮物的?
、伲ü芗艺f是因為公儀休為國為民日夜操勞,太辛苦了,送鯉魚給他補身子。)
②真的是這樣嗎?(其實是管家的主人知道公儀休愛吃鯉魚,有意討好公儀休)
、劭赡転榱诉_到那些目的來討好公儀休呢?
、芄芗乙詾椤懊袢找共賱冢量嗔,送鯉魚給他補身子!边@種正當的理由來替主人討好公儀休,那么他應該是怎樣的表情呢?(注意討好哦)那會怎樣來說這句話呢?
、葜该x,齊讀
、弈敲垂珒x休沒有接受這種討好,他是怎么做的呢?
、吖珒x休說一聞到魚的腥味就要嘔吐,其實這是假話。(他這樣說才能讓管家乖乖地把魚帶回去,表現出了他的機智。)
、嗳绻贿@么說,那他會怎么說,又會有什么結果呢?
、嶂该x這段話。
3、說話練句
因為_______,所以讓管家送來兩條活鯉魚,給公儀休補了身子。
因為_______,所以公儀休不收鯉魚。
4、公儀休愛吃鯉魚,卻不收別人送的鯉魚。 子明聽了公儀休的話,會怎么想?
小結
公儀休故意說了一番假話,來拒絕接受別人送的鯉魚,表現了他的聰明與機智。
5、指名分角色讀這段話,注意神態、語氣。
第三部分
1、為什么公儀休愛吃鯉魚,卻又拒收鯉魚呢?
、佼嫵鲇嘘P句子。
②齊讀
、壅页鲫P聯詞,再讓學生根據這些詞談談公儀休的想法,最后反復朗讀,注意突出反問語氣,體會人物品格。
2、出示:正因為我喜歡吃魚,所以萬不能收人家的魚!
現在想吃魚就自己去買,不是一直有魚吃嗎?
引導思考:你是怎樣理解這段話的?
相機板書:清正廉潔。
3、細讀這段話中的兩個問句,比一比,有何不同? 給最后一個問句換個說法,應怎么說?(指導朗讀。)
4、聽了公儀休的話,子明這時會怎么想?他今后怎么做呢?
5、分角色談對話。
四、總結全文。
這個獨幕劇里講兩千多年前魯國宰相公儀休愛吃鯉魚卻拒收鯉魚的故事,表現了公儀休以身作則,清正的崇高品格,給我們人生的成長、做人以很深的啟發。
第三課時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中感悟人物內心活動,把握人物形象。
2、學習獨幕劇表演。
一、談話導入
1、我們今天要演的一部戲是——《公儀休拒收禮物》,想想怎樣才能把這本獨幕劇給演好了?
2、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點撥:戲要演得好,不僅要做到形似,還要做到神似。
劇本中的故事是由人物對話展開的,人物的內心活動、思想感情等都隱藏在對話之中。所以,為了演得逼真,要請你:(板書)認真去讀人物對話,仔細揣摩人物內心的想法,選擇你最感興趣的人物,反復朗讀體驗他的內心活動。
學生自由讀書。
二、交流感受,表演評議。
1、你對誰感興趣?為什么?(同桌互說)
2、四人小組演劇本。
3、小組上臺演。
4、評議(讓學生充分評價,在評價的過程中指導朗讀。)
5、在評議的基礎上小組再演。
6、安排記者采訪活動。分別采訪公儀休、管家和子明,在采訪活動中進一步體驗人物情感,領悟人物形象。
三、通過剛才這樣讀、演、評、采訪等活動,我想大家對劇本的理解更近了一步,現在有沒有興趣和信心演得更好。
指名四位同學再次上臺表演。激勵性評價。
四、完成《補充》練習。
板 書 設 計:
10、公儀休拒收禮物(獨幕。
愛吃— 拒收 認真品讀人物對話
清正廉潔 仔細揣摩人物內心
《公儀休拒收禮物》教學一得 篇7
教學要求:
1、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認識一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獨幕劇的特點,學會閱讀劇本。
4、理解公儀休最后一段話的含義,學習公儀休清正廉潔,拒收禮物的品格。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公儀休的崇高品質。
教學難點:理解公儀休最后一段話的含義。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了解獨幕劇的特點,學會閱讀劇本。
3、能把握劇本中公儀休、子明、管家這三個人物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通過對比,了解戲劇。
同學們,你們看過戲劇嗎?老師給大家看一段戲劇,想想看,要演好一場戲,要做那些準備工作呢?(化妝、服裝、道具、布景、演員、燈光……)
同學們說得非常對,其實剛才大家說的都放在一起,就是一場戲的劇本。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劇本。(出示課題)
沒有交代時間、地點、人物。方括號交代布景及人物活動。括號交代說話時的語氣、動作等。)
師述:我們把剛才沒有讀到的部分的內容叫做舞臺說明,讀的部分就是人物對話,也叫臺詞。(出示)劇本包括舞臺說明和臺詞。朗讀時,只需讀人物對話。舞臺說明不要讀出來,但朗讀時要注意把它表現出來。
根據劇本長短和情節的繁簡,戲劇分獨幕劇和多幕劇,只有一幕的戲叫獨幕劇,一幕以上叫多幕劇。本劇是獨幕劇。
二、感知課文,學習字詞。
1、讓學生自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讀通課文。
(2)思考:這個獨幕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檢查自讀效果。
(1)出示生字,指名讀,領讀。
拒收 魯國 宰相 幕起 麻煩 務必 腥味 嘔吐 違犯
法紀 哇 無可奈何 恍然大悟 日夜操勞 心滿意足
(2)討論理解詞語。
(3)寫字指導。
。4)描紅。
(5)再讀課文基礎上,說說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三、創設情境,感悟人物。
1、自學討論。
在詢問臺中,你有哪些不懂的問題,請提出來,讓我們共同討論學習。
歸納出示:
a)公儀休愛吃魚嗎?從什么地方看出來?
b)公儀休是怎樣拒收禮物的?
c)公儀休喜歡吃魚,為什么拒收鯉魚呢?
(1)放古樂,學生自學。
。2)同學們學習非常認真,但一些同學也碰到一些難題,讓我們在小組中來交流、補充。小組學習交流。
2、精讀感悟。
(1)、學生找出寫公儀休喜歡吃魚的語句“(回味似的)鯉魚的味道實在是鮮美呀!我已經很久沒吃魚了,今天買了一條,一頓就吃光了。”“只要天天有魚吃,我也就心滿意足了。”通過對這些詞句品味、體會公儀休對鯉魚的喜愛之情。
(過渡:公儀休喜愛吃魚,這就有人送魚來了。)
。2)、(看動畫,聽讀。)分別請學生讀管家的話和公儀休拒收的話。公儀休真的是“一聞到魚的腥味就要嘔吐”嗎?他為樣說?這里可以從送魚人的目的和公儀休與管家主人之間的關系兩方面去理解。指導學生用不同的語氣,讀管家的話與公儀休的話,管家是滿臉堆笑,而公儀休是虛與周旋,機回絕。然后想象出三個人當時的不同神情:公儀休的睿智,子明的不解,管家的無奈。
練讀。
。ㄟ^渡:為什么公儀休喜愛吃魚,卻不收呢?)
《公儀休拒收禮物》教學一得 篇8
教學過程:
一、 揭題,了解劇本。
1、今天,我有幸和我們八士中心小學四(3)班的同學一起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公儀休拒收禮物(生讀題)
2、通過預習,你發現這篇課文與以往的課文有什么不同?可以打開書再看看。
3、交流:開頭交代時間、地點、人物 人物對話 括號
(師相機指點劇本特點)
二、 初讀課文,歸納文意。
1、 這篇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請同學們讀讀課文。
2、 指名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3、 那課文從哪兒到哪兒寫公儀休拒收禮物?前面的部分講了什么?后面的內容又是講了什么呢?(師相機板書:愛吃魚 拒收魚 明原因)
三、 精讀課文。
a、學習“愛吃魚”部分
1、 公儀休是個愛吃魚的人,你能從哪里讀出來呢?
2、 生交流。(這是一個地方,還有嗎?兩句話)
3、 想象公儀休這么愛吃魚,他坐上餐桌看見有魚會有什么表現?
4、 他這么愛吃魚,你能讀出來嗎?
5、 師:你讀得已經很棒了,但老師還是要給你一個讀得更好的建議,括號里的回味似的誰能用動作表情表現出來?
6、 是呀,這就是劇本的一大特點,括號里的內容有助于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課文的內容。
b、學習“拒收魚”部分
1、 公儀休這么愛吃魚,當有人來給他送魚,他卻怎樣呢?找出來讀讀。
2、 讀到這里,你有什么疑問?
c、學習“明原因”部分
1、 這是什么原因?你能從課文中找到原因嗎?
2、 師出示公儀休說的一段話
找得很好,可是你能用自己的話來說說嗎?
3、 師點引說:
是呀,這就是俗話所說的“吃人家的嘴軟,拿人家的手短”。公儀休深知吃了人家的魚就要(引說)——照人家的意思辦事,這樣就難免(引說)——違犯國家的法紀。如果犯了法,成了罪人,就根本——吃不上魚了。那么從中你可以看出公儀休是個怎樣的人?
4、 說得真好,公儀休真是個清正廉潔的人。好,我們拿起書一起再來把公儀休說的這段話讀一遍,體會一下公儀休的清正廉潔。
四、 表演課本劇。
1、 公儀休是個清正廉潔的好官,他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動人的故事。對這么好的一個故事,你想不想來表演一下呢?
2、 我們分小組挑選其中的一個片段來進行表演
3、 哪一小組能上臺表演?看的學生要睜大眼睛,哪個鏡頭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ㄗプ±ㄌ杻鹊脑u議)
拒收魚拓展表演:但是送禮的人會不會就此罷休呢?這時公儀休又會怎樣呢?請大家發揮想象,然后再表演一下。
五、 布置作業:
通過大家精心合作,我們把這個獨幕劇演完了。也許有的同學在想:老師,我們小組想
把整個故事都演一下,而且在演的過程中有的同學還要加入自己的想象,是嗎?好,我就把這個要求作為課后作業,自己先去練練,我們下一堂課來表演。
板書:
27、公儀休拒收禮物
愛吃魚 拒收魚 明原因
清正廉潔
公 儀 休嗜 魚
公儀休相魯而嗜魚。一國人獻魚而不受。其弟諫曰:“嗜魚不受,何也?”曰:“夫欲嗜魚,故不受也。受魚而免于相,則不能自給魚;無受而不免于相,長自給于魚!贝嗣饔隰~為己者也。
翻譯:公儀休(人名)在魯國當丞相的時候特別喜歡吃魚。一個魯國的人送魚給他他不接受。他的弟子勸他說:“喜歡吃魚卻不收,為什么呢?”回答說:“就是由于特別喜歡吃魚,才不收。收魚的話就會當不成丞相,就不能自己買魚吃;不收就不會被免去丞相,可以長久自己買魚吃。”這就是明白是否有魚吃決定于自己啊。
感:現在的貪官,甚至企業家,他們不在于不明白確保自給自足。而是其嗜好太高,高到其無法自給自足。為了實現其目的,不得不做其能力控制范圍外的事。之所以加上企業家,是因為他們超能力貸款、出售大部分股權常導致自己失去控制的情況,和這個故事說明的道理有類似之處。
《公儀休拒收禮物》教學一得 篇9
角色表演 體驗成功 ——《公儀休拒收禮物》教學談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73
角色表演 體驗成功 ——《公儀休拒收禮物》教學談
最近我教了一篇《公儀休拒收禮物》,這篇課文是個獨幕劇,講了兩千多年前魯國的宰相公儀休拒收某大夫讓管家送來鯉魚的事情。在學完本文,學生了解了故事中各人物特點之后,我讓學生課后去排練,自行分配角色,表演話劇。學生興趣盎然,他們利用中午的時間,有的在教室里,有的在走廊里,還有的跑的行政樓前的空地上,一本正經地練習著,我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在學生準備一番之后,第二天第一范文上他們個個躍躍欲試。他們的桌上、手上還有不少的道具呢,有逼真的鯉魚、有晃動的大折扇、還有用張報紙折成的官帽、胡子……看來是萬事具備,只欠東風了。
師:昨天我們學習了《公儀休拒收禮物》一文,大家都學得很認真,課文理解尤其是在讀課文都能根據文中人物的性格特點來朗讀好。相信今天的表演也能同樣的出色,F在,誰愿意先來演一演?
。ㄐ∈秩缌,我請了其中一位,并由他選出三名與自己合作的伙伴,讓他們各自帶好自制的頭飾、道具。)
師:演員選好了,誰來做做小導演,先給他們提出一些好的建議,使他們的表演能獲得成功!
生:希望他們能把自己當成課文里的人物,有感情地表演,每個人的語氣要根據人物特點來說,要各有所不同。
生:我建議他們在表演的時候能加上適當的動作和表情,這樣才像真的表演。
生:在表演的時候,你們應該可以自己即興發揮,說話、動作都要自然點。
師(對那幾個表演的同學):大家的建議你們能接受嗎?
生(齊):能!
(表演過程略,結束時同學們情不自禁地熱烈鼓掌,時不時地發出一陣笑聲)
師:謝謝你們精彩的表演。鎸珒x休)你們對這位明正清廉的公儀休有什么話要說嗎?還想對管家和子明說些什么呢?
生:我想對公儀休說:“你為人正直,不貪污受賄,真是一位清官!
生:公儀休,盡管你是那么愛吃鯉魚,但是你為了做官的清廉,委婉拒絕管家,真是兩袖清風,堪稱楷模!
生:……
[評析]
李吉林老師的情境教學理論告訴我們:孩子喜歡表演,也喜歡看別人表演。那富有情趣的角色形象,特別接近兒童生活的戲劇形式,不僅喚起他們的新異感、好奇心,使他們激動不已,而且能產生巨大的角色效應!薄坝捎诮巧霓D換,因新異感激起熱烈的情緒,讓兒童作為活生生的人,在角色意識的驅動下,全部地投入,全面地活動起來,忘我地由‘扮演角色’到‘進入角色’,由教育教學的‘被動角色’躍為‘主動角色’。體驗性學習的成功,關鍵在于能否創設激發學生參與熱情的情境。
四十分鐘的課很快就結束了,同學們情緒高漲,大家表演得有滋有味。不管是同學們的表演還是他們自制的道具,都表現出孩子們的積極性和表演的欲望。孩子們手中的兩條大魚多么逼真,還有一個男同學手持紙扇,搖頭晃腦的,口中振振有辭,活脫一副老學究公儀休的模樣。更有趣的是,有個女同學戴了頂用張報紙折成的官帽,嘴巴上還貼了兩撇小胡子,頭上的小辮兒還一翹一翹的,卻偏要學著古代官員的模樣一臉嚴肅,真讓人捧腹。兩組女同學表演了,男同學覺得不服氣,提了好多意見后,自己上來表演了。兩組男同學表演完,女同學也不服氣,又提了好多建議。于是,再換了幾組同學上臺表演。就這樣,表演,評價,再表演,再評價……一共演了十場。雖然說不上一次比一次成功,但確實每一次都有所進步。
“活動和交往是發展的源泉!保ňS果茨基)因此,僅僅注重學生個體的角色體驗、感悟是不夠的,還有賴于開展師生、生生間的多項合作、交流活動,來激活整個課堂。只有在課堂上聯系課內課外,積極為每一個學生創設表現的機會,給他們充分的自主空間,他們才能有所感、有所悟,直至有所創。
轉載自儀征漫網站
《公儀休拒收禮物》教學一得 篇10
作者:溝郭勇 轉貼自:本站原創 點擊數:61
《公儀休拒收禮物》教學設計一
溝郭勇 發表
教學重點:
在表演過程中如何結合同學們的動作、神態、語言來進一步掌握劇本要求,理解課文內容,領悟妙詞佳句的蘊味。
教學用具:
小黑板
教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設計初案
一.出示課題、引發思考
1. 板書課題,指讀
你讀了課題,會有哪些問題?
2. 初步交代劇本常識:
獨幕劇是一種小型的戲劇,幕起開始、幕落結束。
二.快速通讀全文,主動探究劇本格式。
1. 快速瀏覽全文,看看這篇課文與以往有何不同?
2. 相對應學生的回答來理解:開頭介紹時間、地點、人物,主要內容是人物的對話,而方括號與圓括號里就是舞臺說明。方括號里是交代布景、人物活動,圓括號里是人物說話時表情、動作。
3. 出示小黑板,讓學生一目了然。
三.結合預習、自行閱讀
1. 結合預習作業、自讀全文,邊讀邊劃出不解詞語、讀不通順之處,做讀書記號
2. 有覺得自己讀不通順的地方嗎?討論指導,再讓該生讀通順為止。
有不解的詞語嗎?[或由同學回答、或直接答、或查字典]留在課文中解釋
宰相:古代官職名,舊時皇帝身邊總管全國政務的官員。
回味:(破字法)回憶剛才的味道。
心滿意足:十分滿意。
煩:麻煩。
滿臉堆笑:(下節課具體分析)
盛情:深厚、真誠的情意。
務必:(換詞法)
無可奈何:沒有辦法。
難免:很難避免。(可組詞法,可查字典)
法紀:法律、紀律。
恍然大悟:(查字典了解, 具體下節課分析)
腥:形聲字,[書空],結構分析。[怎么記?]
違:形聲字,[怎么記? 換部首法]
3. 描紅
四.各小組分角色表演
要求:1.迅速確定各自角色
2.注意表演時應注意不僅要讀得十分流利,還要有動作、神態!(可以自己添加!)
3.邊表演邊注意遇到些什么問題?(會遇到些什么困難?)哪兒有困難?
五.解釋疑難,共同探究
1.你們在表演過程中間,有沒有感到比較難表演的地方?
2.大家一起來討論討論該如何解決!為什么要這樣演?
這里要體現出層次性
問題提的簡單,也應給予解答,引導他自己找出答案。(耽誤時間沒關系)
注意:邊討論,邊在相應的地方記上關鍵提示。
。ǹ梢允且粋詞,可以是一個字。要簡單。
六.登臺亮相,欣賞評議
1.抽一中等偏上小組登臺表演劇本內容
哪一小組愿意上臺來表演?注意投入劇情
要求:其他小組仔細觀察,尤其是扮演與自己相同角色的,更應當看仔細了,哪兒演的好,哪兒有待改進的,看仔細了。欣賞之后,咱們再說說看,討論討論怎樣能演得更棒。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老師當回報幕員。
請仔細欣賞
獨幕劇《公儀休拒收禮物》
2.欣賞
3.評議、研究,并在相應位置做上記號。
4.請優等生上臺來表演(老師應當心中有數)
5.再評議,再討論
6.小組內再分角色表演一次[來及便安排]
七.作業:
1.談談作為演員,你認為你所扮演角色有哪些特點?表演時需要特別注意哪些地方?你為什么這樣覺得,從文中哪兒看出來的?
2.你認為人物添加些什么動作、語句、神態更好?更能使表演精彩、好看?
3.讀抄課后“抄寫”上的詞語。
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網頁底端輸入課題關鍵的一兩個字搜索!
《公儀休拒收禮物》教學一得 篇11
《公儀休拒收禮物》教學設計
常州市新北區圩塘中心小學 楊霞
設計理念:
“活動和交往是發展的源泉!保ňS果茨基)因此,僅僅注重學生個體的角色體驗、感悟是不夠的,還有賴于開展師生、生生間的多項合作、交流活動,來激活整個課堂。只有在課堂上聯系課內課外,積極為每一個學生創設表現的機會,給他們充分的自主空間,他們才能有所感、有所悟,直至有所創。所以為了讓學生掌握劇本中公儀休、子明、管家這三個人物的性格特點,拉近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讓學生走進文本,真真切切地去理解、去體驗,乃至產生共鳴,培養了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過程。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分角色朗讀課文。
2、能抓住文中的重點詞語去品味人物語言進而把握人物性格特點。
3、理解公儀休最后一段話的含義,學習公儀休清正廉潔的高貴品格。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公儀休的崇高品格。
教學難點:
理解公儀休最后一段話的含義。
教學流程:
一、設疑入境,走進文本。
1、生齊讀課題后,師問:公儀休拒收的禮物是什么?(兩條活鯉魚)
2、師:古時候的魯國,水產品奇缺,這兩條活鯉魚可是很難得的禮物呀!可公儀休為什么不收呢?他的學生子明和我們同樣感到很不理解,誰能找到子明的疑問并讀給大家聽一聽?
3、指名讀子明的話,即“老師,您不是很喜歡吃魚的嗎?現在有人送魚來,您卻不接受,這是為什么呢?”
師及時評價、鼓勵,指導學生讀好疑問的語氣。
。埸c評: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在課堂初始,教師就以疑入手,帶領學生入情入境,并能帶著問題走進文本,單刀直入“子明的話”。這樣以“預設”引路,為后面學生自主解疑埋下伏筆,為課堂中的精彩生成留出更大空間]
二、自主解疑,品讀文本。
(一)以疑設疑,學習“公儀休愛吃魚”的環節。
1、你認為公儀休愛吃魚嗎?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呢?帶著這個問題邊讀邊想,找到答案畫下來,多讀幾遍,有想法可以寫在旁邊。
2、學生自讀,完成后先同位再集體交流。
。1)指名讀體現公儀休愛吃魚的句子,即“嗯,剛吃過……心滿意足了”。
。2)師引導:讀書要品味出文章內涵,讀出感情來,應做到――口到、眼到、心到。即讀到哪個句子,眼睛就要盯住重點詞語,心里就要去體會人物說話時的表情、動作、神態等。
。3)指導感情朗讀,抓住“回味似的”、“實在是鮮美呀!”、“心滿意足了!”等詞語并輔以表情、動作等,讀好人物對話。
。ǘ┳灾鹘庖,學習“公儀休拒收魚”的環節。
下面,就請同學們利用我們剛才掌握的學習方法:“讀—想—畫,”和“讀書三到”來自主學習,解決子明的另一個疑問。
1、學生自主學習“管家送魚”和“公儀休拒收魚并解釋原因”部分的內容。
2、學生解讀疑問、品味課文,教師巡視指導,幫助后進生。
3、交流、反饋。
。1)指名讀“管家送魚”的相關句子。
a你認為管家是個怎樣的人?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
生答后,師板書:阿諛奉承、善于巴結。
b 結合生活中的情景,進一步練讀管家的話,抓住“滿臉堆笑”等詞體會人物性格特點。
c討論:你喜歡管家這樣的人嗎?指名口述,讓生說出原因。
[點評:語文來源于生活。當文本中的主人公和學生平時生活中曾見到過的人物形象有機結合起來時,他們原有的生活經驗被喚醒了,這為體會人物性格,培養語感提供了有利時機。同時,又對學生進行做人的教育,體現了文道合一的理念。]
(2)師引導:盡管管家阿諛奉承,說盡好話,但仍被公儀休巧妙回絕了,從這我們可以看出公儀休是個____的人。
生答后,師板書:聰明機智。
。3)喜歡吃魚,卻要裝作聞到魚腥就要嘔吐,這其中可是大有文章呀!下面誰來當一當公儀休,給子明做進一步的解釋呢?
a指名讀該部分內容。(即“正因為……有魚吃嗎?”)b你能不看課文,把公儀休不收魚的原因解釋給同位聽嗎?說時,引導學生弄懂其中的關系:
如果收魚――違犯法紀
如果犯法――吃不上魚
現在自己買――一直有魚吃
c同位說后,指名練說。
。4)公儀休的這番話,更說明他還具有怎樣的品質?
生答后,師板書:清正廉潔、有遠見。
。5)齊讀這部分內容,強調讀好反問句。
。埸c評:這一板塊的整體設計旨在體現對學生主體的關注和學法的有效指導。“授之以魚,莫若授之以漁”,而這種“授漁”在本課中呈現出了坡度性,由扶到放。當然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遠勝于灌輸給學生更多的語文知識。自主解疑,將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愉悅;與他人的交流、碰撞,又使得整個課堂閃耀智慧的火花,靈性飛揚!]
三、積累內化,鞏固文本。
1、讓生說說子明是個怎樣的人,從哪里可以看出?
2、指名回答后,師板書:謙遜有禮、勤學好問。
3、結合板書上出現的三種人物的不同性格特點,讓學生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
4、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提示:要結合恰當的表情、神態及形體語言,更好地展現人物的性格特點。
5、教師適時評價、鼓勵,小結:
看到同學們讀得這么投入、精彩,相信排演獨幕小話劇時一定表現更棒!
6、合作表演。表演,評價,再表演,再評價。
。埸c評:讀書感悟是語文課堂永恒的旋律,利用分角色朗讀再次鞏固文本,讓生再次體悟人物不同的性格特點,學生十分樂于接受。這種積累內化不著痕跡。]
四、遷移拓展,走出文本。
作業:如果子明也做了官,在公儀休的影響下,他會如何去做呢?想象一下寫下來。
。埸c評:語文教學得益于課內,發乎于課外。遷移練習讓學生走出文本,在生活情境中去體驗文本中的內涵,從有限走向無限。]
教學反思:
新課程注重鼓勵學生選擇自主學習方式,注重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在本節課中,我沒有過多牽著學生走,而是讓生以“子明的兩句疑問”引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尋求答案,在讀書、感悟、交流的過程中,學會方法,發展能力,并能將所學生的知識轉化為能力。
新課程也注重鼓勵學生合作學習,所以我特地安排了讓學生進行合作表演。李吉林老師的情境教學理論告訴我們:孩子喜歡表演,也喜歡看別人表演。那富有情趣的角色形象,特別接近兒童生活的戲劇形式,不僅喚起他們的新異感、好奇心,使他們激動不已,而且能產生巨大的角色效應!薄坝捎诮巧霓D換,因新異感激起熱烈的情緒,讓兒童作為活生生的人,在角色意識的驅動下,全部地投入,全面地活動起來,忘我地由‘扮演角色’到‘進入角色’,由教育教學的‘被動角色’躍為‘主動角色’。體驗性學習的成功,關鍵在于能否創設激發學生參與熱情的情境。
針對一節課,恰到好處的教學模式就是最好的教學模式。做為一名語文教師,要想真正具有嫻熟的課堂教學能力,切實提高教學有效性,需要的是執著的堅持和不懈的努力。
《公儀休拒收禮物》教學一得 篇12
今天我主要說的是九年義務教育蘇教版語文教材的《公儀休拒收禮物》(第27課)的教學設計及其分析
一、說教材:
《公儀休拒收禮物》是蘇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七冊第七單元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是個獨幕劇,講的是兩千多年前魯國的宰相公儀休拒絕某大夫送來的鯉魚的故事。在教學此文時,同學們對公儀休的這一人物形象圍繞一個“清”字層層深入而獨到的分析感悟給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課文是以圍繞公儀休拒收禮物為線索展開故事情節的。劇情雖然簡單,但結構緊湊,人物性格鮮明,充分體現了獨幕劇的特點。
根據大綱要求,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年齡特征,確定本課時的教學目標為:
1、學會閱讀劇本,學習獨幕劇表演。
2、理解公儀休最后一段的含義,學習公儀休清正廉潔、拒收禮物的品格。
其中學會閱讀劇本、表演劇本是本課重點,把握人物的性格,理解公儀休最后一段話的含義是本課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
為了達成上述的教學目標,根據大綱要求和課文特點,遵循閱讀規律和兒童的認知規律,我們備課組選擇的基本教法是“以讀代講、以演代講、情境教學”的導學式教學法,確定了“讀中感悟、以讀悟情、質疑解疑、合作實踐”為基本的學法指導,在操作過程中采用“讀、劃、練、思、演、品”等教學手段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其教學程序分如下幾個環節:
一、復習導入
首先出示出示張藝謀畫像,讓學生說說自己對導演有哪些了解,課始設置“最佳導演獎,最佳演員獎!蹦康脑谟诩て饘W生做導演和演員的興趣,以便學生積極投入到劇本中去。
二、精讀感悟。
以讀為本,以演代講、以讀生情,以情促讀。
我國語文教學有“熟讀、精思、博覽”的優良傳統,葉圣陶先生也認為語文教學最基本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讀,他認為“語文教學要引導學生認真讀書,使之見于書,入于目,出于口,明于心,真正達到口誦心惟,使知、能和諧發展!
本課主要通過人物的對話刻畫人物,雖然文字淺顯,但細細品味,回味無窮,
在指導朗讀時,師說:“請各位導演仔細地讀讀劇本!本褪亲屆恳晃煌瑢W都能將自身置于劇本之中,找到做導演的感覺。指導學生找出體現主人公特點的有關詞句,鯉魚的味道實在是鮮美呀!我已經很久沒吃魚了,今天買了一條,一頓就吃光了。
只要天天有魚吃,我也就心滿意足了。
通過對這些詞句的朗讀品味,體會公儀休對鯉魚的喜愛之情。并能通過自己表演(回味似的)這一表情讓人覺得公儀休真的非常愛吃魚。表演的同學是演員,坐著的同學都是導演,對演員和劇本進行指導、再創造,其實就是將評價換一種形式展示在課堂教學中。
注意語思統一,力求做到發展語言與發展思維相結合。
大綱指出:語言文字是思維的表現形式,發展語言必須與發展思維相結合。所謂語思統一原則就是把語言訓練與思維訓練統一起來,在發展學生語言的同時,發展學生的認知能力、思維品質。本課中我們力求語思統一,從公儀休怎樣拒收和為什么拒收鯉魚入手,探究公儀休思維過程,從而體會公儀休高人一籌的見識和清正廉潔的品格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練習說話、表演,發展創造性思維。
三、內化、表演
學生在閱讀了劇本,進一步熟悉了人物的性格后?梢院妥约旱暮没锇檎乙粔K空地來排演。師問:“最佳導演獎、最佳演員獎將花落誰家呢?”(串聯前文的獎項)更加激起學生表演欲望,最后評出設置獎項。
四、小結
學完劇本后,讓學生說體會,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