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 > 《參觀人民大會堂》(精選17篇)

《參觀人民大會堂》

發布時間:2023-10-15

《參觀人民大會堂》(精選17篇)

《參觀人民大會堂》 篇1

  教案示例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4個生字,認識兩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登山、燦爛、寬敞、貴賓”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抄寫自己喜歡的句子。

  3.讀懂每個自然段,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

  4.了解人民大會堂的雄偉壯麗和建設速度,體會我國人民的偉大創造力和建設祖國的高度責任感。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初讀課文,了解大意;學習生字,理解詞義。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導入  新課。

  1.誰參觀過人民大會堂?它座落在什么地方?(請同學介紹有關大會堂的資料。)

  2.老師范讀課文,聽后簡單談談你的感受。

  二、自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自讀課文,標畫出文中生字、詞及自然段序號。

  2.學生通過查字典自學生字、詞(用填表法完成自學)。

  生字

  讀音

  音序

  部首

  剩幾畫

  組詞

  階

  jiē

  J

  阝

  4

  臺階

  三、檢查自學

  1.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并注意糾正讀音。

  “登、廳、堂”是后鼻韻母;

  “燦、爛、賓”是前鼻韻母;

  “敞、飾”是翹舌音。

  2.分析字形結構,注意書寫規范。

  “登”上下結構,左上角是“  ”,不要寫成“  ”;右上角是“  ”,不要寫成“  ”。

  “廳”半包圍結構,外圍是個“廠”,不要把第一筆寫成撇。

  “席”半包圍結構,里下方是“巾”,不要寫成“又”。

  “敞”左右結構,左邊是上下結構,上邊是個變形的“  ”字,不要寫成“  ”。

  “內”獨體字,注意里邊是“丶”,不要寫成捺。

  3.難以確定的部首。

  “登”應查“豆”部。

  “內”應查“|”部。

  “堂”應查“小”部。

  4.區別多音字的用法,可采用組詞的方式,作鞏固練習。

  5.區別形近字,可采用組詞方式,作鞏固練習。

  席(   )      黨(   )       敞(   )      內(   )

  度(   )      賞(   )       敝(   )      肉(   )

  芒(   )      座(   )       描(   )      具(   )

  茫(   )      坐(   )       瞄(   )      且(   )

  四、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義。

  莊嚴:莊重而嚴肅。

  國徽:代表國家的標志。我國的國徽,中間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門,紅底;周圍是谷穗和齒輪。

  燦爛:光彩鮮明耀眼。

  寬敞:寬闊、寬大。

  繁星:許許多多的星星。本文比喻電燈很多。

  擺設:把物品(多指藝術品)按審美觀點安放。

  晶光閃耀:十分明亮的光芒一閃一閃地耀眼。本文指中央大廳大理石的地板十分明亮。

  眼花繚亂:看到的東西又多又好看,眼睛都看花了。

  情不自禁: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五、自讀課文,鞏固生字詞。

  六、作業 :

  生字、詞、讀書。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通過課文的學習,讓學生學習“按參觀的順序寫”這種寫作方法。

  2.了解人民大會堂的雄偉壯麗和建設速度,體會我國人民的偉大創造力和建設祖國的高度責任感。

  教學重點:

  弄清人民大會堂的正門,中央大廳、大禮堂、宴會廳、會議廳各具什么特色以及課文的敘述順序。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按參觀順序把看到,聽到的內容寫清楚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讀題導入  :

  齊讀課題,從題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本文是一篇參觀記;題目交代了干什么,也就是本文以內容命題的。)

  二、學習課文

  1.自由讀文,整體感知。

  讀了這篇文章,人民大會堂給你留下的總印象是什么?

  板書:雄偉壯麗

  2.默讀課文,邊讀邊畫。

  (1)作者都參觀了大會堂的哪些地方,請你用“     ”把完整的句子畫下來。

  (2)自學后,請同學匯報,老師板書

  [正門]   [中央大廳]   [大禮堂]   [宴會廳]   [會議廳]

  再把五個句子讀一讀,體會體會議論議論這些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經過體會議論使學生明白:這些過渡句在文中起到總起或承上啟下的作用。它的好處是:結構清楚,上下文銜接緊密,過渡自然。)

  3.自學課文,體會雄壯。

  設問:作者在參觀每一個地方時,都抓住了哪些事物,怎樣描寫的?這樣寫你體會出有什么好處?請你用“[  ]”畫出事物,用“(   )”畫出描述性的語句,在邊上注上你的體會。

  4.合作學習,交流體會。

  (1)“正門”,作者抓住了[國徽]、[大理石柱子]這兩樣事物,從“紅底鑲金”、“閃閃發光”中體會出國徽的莊嚴。從十二根柱子又高又大看出大會堂的雄偉。

  十二根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有六七層樓那么高,要四個人才合抱得過來。

  通過以上兩句話的比較,使學生明白使用數字舉例、顏色描寫等方法,可以使你要表達的意思具體、形象,讓讀者有身臨其境、親眼目睹之感。

  (2)“中央大廳”,作者抓住了[吊燈]、[地面]這兩樣事物,從“晶光閃耀”、“能映出人的倒影來”,看出大廳的壯麗美觀。

  大理石的地面晶光閃耀,能映出人的倒影來。

  通過以上兩句話的比較,使學生進一步的明白:恰當地運用形容詞,運用相仿的事物,可以使意思表達得準確、具體、生動、形象。

  換詞、句練習:

  如: ①水清澈見底,能映出人的倒影來。

  ②黑板擦得黑又亮,能映出人的倒影來。

  (3)“大禮堂”,作者抓住了[座位]、[燈]這兩樣事物,從“能坐萬人”、“像滿天繁星”、“放出燦爛光芒”看出大禮堂格外明亮壯麗。

  (4)“宴會廳”,作者抓住了[彩畫]、[桌椅]這些事物,從“眼花繚亂”、“舉行五千人的大宴會”看出宴會廳漂亮、寬敞,由此還可以看出大會堂的雄偉、壯麗。

  練習:可以模仿前邊的內容,把你認為不具體的地方給它生動、具體化。

  如:五千人的宴會廳,相當于我們五所學校那么多人。

  (5)“會議廳”,與前四個地方的描寫有什么不同?為什么?

  (會議廳的內容寫得簡單、概括,這樣避免文章太長,重點可突出。)

  (6)從王叔叔的話中體會出:(人民大會堂的建成速度快,聯想到我國人民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的高度積極性和責任感。)

  三、小結:

  看板書,回顧內容,議一議作者是怎樣把大會堂雄偉壯麗這一內容寫具體的。

  (①抓事物,運用數字、描寫顏色,恰當地使用形容詞,運用相仿的事物等手法把看到、聽到的內容寫清楚、寫具體的。②借助比喻、感嘆的句式抒發情感。③注意了詳略安排。)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如果有時間,可請同學象導游一樣向大家介紹大會堂的情況。

  六、作業 :

  1.摘抄你喜歡的句子。

  2.把下列句子寫具體:

  (1)教室里真干凈。

  (2)操場上可真熱鬧。

  (3)比賽正激烈地進行著。

  3.預習11課。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1.組織一次參觀活動。

  2.寫一篇參觀記。

《參觀人民大會堂》 篇2

  教學要求

  1.使學生了解人民大會堂的雄偉壯麗和建設速度,體會我國人民的偉大創造力和建設祖國的高度積極性。

  2.讀懂每個自然段,了解句與句的聯系,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學習按參觀順序把看到,聽到的內容寫清楚的方法。

  3.學會本課17個生字及新詞,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5、6自然段。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段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學習按參觀順序把看到的,聽到的內容寫清楚的方法。

  教學難點 

  懂得自然段中句與句是怎樣連起來的。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準備

  掛圖、訓練用投影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導入  激趣

  同學們,你們都去過人民大會堂嗎?

  誰給大家說一說人民大會堂是什么樣的?是做什么用的?

  板書課題:參觀人民大會堂。

  今天我們學習參觀人民大會堂一課。

  二、按學過的預習方法,檢查預習情況,繼續指導預習,培養自學能力

  (一)檢查讀課文,要讀得正確、通順。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

  2.指名分段朗讀,正音。

  3.同桌互相讀一讀。

  (二)質疑,提出不認識和不理解的字、詞,進行討論、解疑。

  1.讀生字詞卡,繼續正音。

  2.運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詞語。

  大理石:一種帶有白色或帶有黑、灰、褐色花紋的巖石,有光澤,許多做裝飾品或雕刻材料。我國云南大理產的最有名,所以叫大理石。

  水晶玻璃:水晶,是一種無色透明的名貴礦石。水晶玻璃指一種優質的玻璃,它的透明光亮很像水晶。

  晶光閃耀:十分明亮的光芒一閃一閃地耀眼。

  情不自禁: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裝飾:在身體或物體的表面加些附屬的東西,使其更加美觀。

  擺設:本課的意思是把物品按照一定的位置安放。

  人民大會堂:建于1959年,建筑面積有171800平方米,比故宮全部建筑面積還要大。正門朝東面對天安門廣場,頂上鑲嵌著金光閃閃的國徽,前面有12根25米高的淡青色大理石門柱。進入金黃色的大銅門,穿過寬闊的門廳,就是典雅的中央大廳。廳后是萬人大會堂。

  (三)通讀課文,理清段落層次。

  1.標畫出文章的自然段。

  2.從文題入手,把文章劃分為三段。

  (1)自己分自然段讀課文,思考:每個自然段講的是什么意思。

  (2)討論:哪些自然段是寫參觀人民大會堂經過的?(第2到第8自然段)。

  第1自然段寫了什么?

  (概括地講王叔叔帶“我”去參觀人民大會堂和“我”的心情。)

  最后一個自然段寫了什么?

  (講人民大會堂建設速度之快和“我”的感受。)

  (3)教師小結:

  全文可以分為3段,先概括地講了王叔叔帶“我”去參觀人民大會堂,“我”很高興。然后重點介紹了參觀人民大會堂的經過。最后寫人民大會堂建成的速度之快和“我的感受”。

  三、作業 :熟讀課文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一、默讀課文,理清參觀順序

  (一)用筆標出作者參觀的地方。

  (二)按照參觀順序說說王叔叔帶“我”參觀了人民大會堂的哪幾個地方?

  (正門、中央大廳、大禮堂、宴會廳,會議廳。)

  (三)再讀讀課文,看看哪些句子引出了這些參觀的地方,初步認識過渡句。

  1.自己讀課文,劃出這些句子。

  2.匯報你找的句子。

  (“登上臺階,一抬頭就望見正門上那個莊嚴的國徽,紅底鑲金,閃閃發光。”)

  (“進了大門,就是中央大廳。”)

  (“穿過大廳,走進了大禮堂。”)

  (“從大禮堂出來,我們又上樓去參觀北面的宴會廳。”)

  (“我們又參觀了幾個會議廳”。)

  3.讀讀這些句子,看看這幾個句子在寫法上有什么共同點?

  (每句都在段首。每句都引出了參觀的地方。)

  4.運用這些句子有什么好處?

  (能夠使段與段之間連接自然,參觀地點明了,文章層次清楚。)

  (四)作者按參觀的先后順序寫了五個地方,即:正門,中央大廳,大禮堂,宴會廳,會議廳。每個參觀的地方都是由段首句引出的。這樣層次清楚,銜接緊密,過渡自然。這些句子叫做過渡句。

  二、學習課文,理解內容

  (一)齊讀課文第2自然段:

  “人民大會堂真是雄偉壯麗!”

  理解“雄偉壯麗”一詞。(雄壯、偉大而美麗。)

  (二)看文章是怎樣具體寫人民大會堂雄偉壯麗的。

  (以第3自然段為例指導學生閱讀,通過教給學法,使學生掌握了閱讀方法以后,運用學法再指導他們去讀懂其它各段。)

  1.自己讀第3自然段。

  2.討論:

  (1)這段講參觀了什么地方?(正門。)

  (2)都看到了什么?(國徽,大理石柱子。)

  (3)這些東西怎么樣?(莊嚴的國徽,紅底鑲金,閃閃發光。12根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有6、7層樓那么高,要4個人才合抱得過來。)

  (4)理解重點詞語:(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莊嚴”①查字典,選字義,分別理解“莊”和“嚴”的意思。莊,嚴肅,端重。嚴,鄭重,莊重。②理解“莊嚴”一詞的意思:莊重而嚴肅。③出示投影片,指導觀察投影片上的國徽,體會“莊嚴”的含義。

  比較句子,出示訓練題板。

  12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

  12根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有6、7層樓那么高,要4個人才合抱得過來。

  ①討論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

  ②為什么說第2句寫得好?

  [這兩個句子都是寫12根大理石柱子的,第一句只寫了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很空洞。第二句寫得很具體。除寫了柱子的數量(12根)、質地(大理石)之外,還具體寫了顏色,(淡青色)、高(6、7層樓高)粗(4個人才合抱得過來)。]

  (5)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人民大會堂雄偉壯麗?(通過對國徽和大理石柱子顏色、數量,及高、粗的具體描寫。)

  3.歸納學習第3自然段的方法:

  回顧這段我們是怎樣學習的,用小黑板出示學習方法:

  (1)參觀了什么地方。

  (2)看到(或王叔叔向我介紹)了什么。

  (3)這些東西是什么樣的。

  (4)理解重點詞語。

  (5)體會“雄偉壯麗”意思。

  4.運用以上的學習方法,在老師指導下,繼續學習其它段落。學習第4自然段。

  (1)指名讀第4自然段。(中央大廳。)

  (2)嘗試以上總結的學習方法。

  ①按步驟進行學習。

  ②重點討論,比較句子,出示訓練題板,大理石的地面很亮。

  大理石的地面晶光閃耀,能映出人的倒影來。

  按照分析描寫大理石柱子一句的方法進行討論理解:

  首先討論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

  為什么說第二句比第一句寫得好?引導學生分析:

  第一句只寫了大理石地面很亮,第二句具體寫了亮的程度:晶光閃耀,能映出人的倒影來。(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說一說:“能映出人的倒影來”。)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學習5、6自然段。

  (1)重點討論大禮堂“大”的寫法。

  (2)作者是運用哪些數字突出“大”的?

  (3)讀這一段,找出哪些是我看到的,哪些是王叔叔向我介紹的?

  (4)出示投影片,引導學生觀察大禮堂的天花板。體會理解“滿天繁星”,“燦爛光芒”等詞語。

  (5)討論:文中怎樣寫天花板上的電燈?把什么比作什么?這樣比有什么好處?

  (文中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無數盞電燈比作滿天的繁星,具體形象地描繪出大禮堂天花板的美麗,壯觀。)

  6.自讀“宴會廳”和“會議廳”兩個自然段,獨立運用學法。

  (1)學生運用學法按步驟自讀課文,進行討論。

  (2)教師檢查學習效果。

  什么是眼花繚亂?

  什么使“我”眼花繚亂?

  出示訓練題板、比較句子。放手讓學生獨立討論比較分析句子:

  在這大廳里放著大圓桌和皮椅子。

  在這寬敞的大廳里,整整齊齊地放著一排排的大圓桌和皮椅子。

  (3)寫宴會廳這一自然段一共有幾句話,每句話的意思是什么?句與句是怎樣連起來的?

  (這一自然段共有四句話;第一句寫來到宴會廳;第二句寫宴會廳的富麗;第三句宴會廳的寬敞;第四句進一步具體寫宴會廳的寬大。每句話銜接緊密,是根據參觀宴會廳時的觀察順序寫的。)

  (4)你能從“會議廳”一段中知道有多少個會議廳嗎?

  會議廳是干什么用的?

  7.有感情地讀課文參觀經過部分。

  歸納小結:

  (1)記敘順序:按參觀人民大會堂的順序。

  (2)具體描寫了人民大會堂的正門,中央大廳,大禮堂、宴會廳,會議廳等五個地方。

  (3)記敘時抓住了各部分的特點來寫。

  (4)通過對三組句子的比較,引導學生歸納把句子寫具體的方法:

  可以運用數字,描寫顏色,形狀,恰當地運用形容詞語,運用相仿的事物等。(告訴學生具體運用什么方法要根據內容來決定。)

  (三)集體讀第9自然段。

  討論:王叔叔向“我”介紹的話說明了什么?(建筑的雄偉、建設速度之快,說明建設者的勤勞和智慧,歌頌了工人階級的偉大。)

  (四)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總結提高:

  讀了這篇課文就好像和“我”一起參觀了人民大會堂,也聽了王叔叔的介紹,那么你對人民大會堂的總印象是什么?(啟發學生把能表現人民大會堂雄偉壯麗的語句聯系起來,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三、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五、六自然段

  板書設計 

  第三課時

  一、有感情地練習讀課文

  (一)自己讀。

  (二)指名讀。

  二、指導背誦五、六自然段

  同座位互相練習背誦。

  三、學習本課生字詞

  (一)出示本課生字詞。

  (二)重點指導:

  1.正音:燦、敞、飾

  里面是三橫。

  3.記憶字形,指導查字典。

  點指導“左右結構,上下結構,獨體字”各一個:

  “耀”,左右結構。查字典時在“小部、羽部,隹部”均可查到。字典中無“光部”。

  “繁”上下結構,查字典“系”部。

  “具”獨體字。寫時注意第三、四、五筆是短橫。查字典“八字部。”

  4.其它剩余生字,自己思考,識記,練習查字典。

  (三)反饋練習。

  1.寫出下面字的偏旁部首:

  廳( ) 繁( ) 具( ) 夫( )

  2.運用下列生字組詞:

  宴( ) 抬( ) 燦( )

  賓( ) 括( ) 爛( )

  3.按課文內容填空:

  王叔叔帶我參觀了人民大會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人民大會堂真是____。給我留下了____的印象。

  4.練習把句子寫具體。

  (1)花園里的花真美麗。

  (2)操場上真熱鬧。

  (3)教室里真干凈。

  板書設計 

  

  注:生字的偏旁部首用紅筆標出。

  需要注意的筆畫用黃筆標出。

  (張繼華)

《參觀人民大會堂》 篇3

  教學目的要求:

  1、學會本課17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人民大會堂的雄偉壯麗和建設速度。

  3、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著重理解第7自然段中句與句之間是怎樣連起來的。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5、6自然段。

  5、認識祖國的建設成就,體會我國人民的偉大創造力,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教學重點難點:

  結合具體詞句,認識人民大會堂各部分的特點;理解句與句之間的聯系為重點。

  結合插圖,啟發想象,引導體會人民大會堂的雄偉壯麗為難點。

  教學思路:

  本課仍按照“三讀一練”的程序教學。即初讀課文,了解全文大意;細讀課文,按自然段學習,然后劃分結構段;精讀課文,概括全文主要內容,并組織學生談學習收獲;最后按照《思考·練習》的要求安排綜合訓練。

  由于第3至8自然段寫的都是參觀人民大會堂各個部分的情況,結構上有相似之處,便采取了精講第3自然段、教給學習方法,其余各自然段仿照自學的教學方法。但因第7自然段是重點訓練連句成段的憑借,故仍作具體指導。

  思維訓練是提高理解能力的關鍵,所以特別注意了讓學生帶著問題讀書,并在議論中加強引導。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教學步驟 :

  一、談話導入  新課。

  同學們,我們偉大祖國的首都有許多雄偉的建筑,如古老的長城、故宮,現代美麗的首都機場、亞運村等等,它們為古老的北京城增添了豐姿。今天,老師也要帶同學們一起到北京城走一趟,參觀一處雄偉壯麗的建筑——人民大會堂。二、理解課題。

  1、板書課題,齊讀。

  2、你到過北京嗎?見過人民大會堂嗎?你見過的人民大會堂是什么樣子?

  3、簡介:人民大會堂是我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會址,是黨和國家領導人跟人民代表商量國家大事的地方。另外,中央領導還經常在這里會見外國貴賓。

  三、初讀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把生字詞讀準確,同時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2、指名朗讀課文。

  3、回答問題。

  (課文主要寫了“我”隨王叔叔參觀人民大會堂的經過。)四、細讀課文。

  1、學習第l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思考:這一段主要講了什么?(2)議:從“我高興極了”你想到了什么?(從“我高興極了”一句會使讀者想到人民大會堂一定非常美觀、雄偉,很值得參觀。)

  2、學習第2自然段。

  (1)齊讀課文。

  (2)議與導。

  ①這句話的意思是——

  (抓住“真是”引導理解:的確是……)

  ②跟上文聯系,這一句說出了“我高興極了”的原因;跟下文聯系,下文具體講人民大會堂如何雄偉壯麗的。所以這一自然段是——過渡段。

  3、學習第3自然段。

  (1)自由朗讀課文。思考:這一自然段講“我”參觀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

  (2)議與導。

  課文中是怎樣描寫國徽和12根大理石柱子的?國徽有什么特點?12根大理石柱子又有什么特點?

  (要引導學生結合插圖,結合對有關詞語的理解談感受。)

  (3)默讀課文。思考:這一自然段的大意是什么?

  議論后概括:這一自然段寫了人民大會堂正門的國徽和柱子,總的特點是雄偉壯麗。

  4、自學第4至6自然段。

  (1)逐段自學課文。要求:根據學習第3自然段的方法,按照“自學提示”,默讀課文,找出答案;同時記下不懂的問題。(自學提示:①“我”參觀的什么地方?②“我”看到或聽王叔叔說了什么?③課文中是怎樣描寫的?④各處有什么特點?)

  (2)學生自學,教師巡回檢查指導。

  (3)檢查自學情況。

  要求學生逐段回答問題,同時引導理解有關詞語句子,并解答學生的疑難。

  ①學習第4自然段。

  水晶玻璃:水晶,是一種無色透明的名貴礦石。水晶玻璃指一種優質的玻璃,它的透明光亮很像水晶。晶光閃耀:十分光亮的光芒一閃一閃地很耀眼。概括:

  這一自然段寫了中央大廳的天花板和地面,特點是美麗壯觀。

  ②學習5至6自然段。

  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結合插圖,結合對詞語、句子的理解談感受。

  第5自然段寫大禮堂又高又大。

  第6自然段寫大禮堂又高又美觀以及它的用處。燦爛:光彩鮮明耀眼。

  概括:

  這兩個自然段寫了大禮堂的雄偉壯麗。

  五、練習。

  1、有感情地朗讀前6自然段課文。

  2、熟讀并背誦第5至6自然段。

  3、指導寫生字(前9個生字)。

  指導重點:耀、繁。

  第二課時

  教學步驟 :

  一、復習。

  在學過的幾個自然段中,課文從“我們”參觀的哪幾個地方寫了人民大會堂的雄偉壯麗?

  二、細讀課文。

  1、第7自然段。(1)指名讀課文。思考:這一自然段寫參觀哪里?(宴會廳。)共有幾句話?每句話的意思是什么?

  (2)議與導。

  第1句寫宴會廳的位置(或“我們”來到宴會廳);第2句寫看到的金花彩畫多而美;第3句寫看到的桌椅多;第4句寫通過王叔叔的介紹進一步說明宴會廳寬敞。

  眼花繚亂:眼睛看復雜的色彩而感到迷亂。

  “我”為什么會看得眼花繚亂?(因為柱子上,天花板上金花彩畫又多又美,所以使“我”眼花繚亂。)這一自然段中句與句之間是怎樣連起來的?(先講參觀的地點是宴會廳,再講進去之后看到金花彩畫的感覺,接著講所看到的大圓桌和皮椅子,最后用王叔叔介紹的具體數字講宴會廳之大。)

  概括:

  這一自然段寫了宴會廳的寬敞和壯麗。

  2、第8自然段。

  (1)自讀課文,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提出不懂的問題。

  (2)議與導。

  裝飾:在身體或物體的表面加些附屬的東西,使之美觀(應舉例說明)。

  命名:給予名稱。

  貴賓:尊貴的客人。

  概括:

  這一自然段寫了會議廳多而寬敞、各有特點。

  3、默讀第2至8自然段,再看看板書,想想課文從哪幾個地方寫了人民大會堂的雄偉壯麗。

  4、第9自然段。

  (1)自由朗讀課文。

  (2)議與導。

  ①王叔叔的話是什么意思?(人民大會堂建筑時間短,速度快。說明人民群眾建設祖國的偉大力量。)

  ②“我”的話是什么意思?(對祖國建設成就發自內心的贊美。)

  情不自禁:抑制不了自己的感情。

  三、精讀課文。

  1、默讀全文。思考: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這篇課文寫了參觀人民大會堂的過程,介紹了人民大會堂的雄偉壯麗。)

  2、學了這篇課文,你有哪些收獲?

  四、綜合訓練。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完成《思考·練習》第2題。

  引導學生在比較中展開議論。

  (每組中的前一個句子給人的認識比較模糊;后一個句子不但能給人具體、準確的認識,而且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引導思考:怎樣才能把句子寫具體?(首先要仔細觀察,其次是積累詞語。)

  3、指導寫字(后8個)。

  指導重點:敞、飾、具。

  4、完成《思考·練習》第4題。

《參觀人民大會堂》 篇4

  教學目的要求:

  1.學會本課17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人民大會堂的雄偉壯麗和建設速度。

  3.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著重理解第7自然段中句與句之間是怎樣連起來的。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5、6自然段。

  5.認識祖國的建設成就,體會我國人民的偉大創造力,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教學重點難點:

  結合具體詞句,認識人民大會堂各部分的特點;理解句與句之間的聯系為重點。

  結合插圖,啟發想象,引導體會人民大會堂的雄偉壯麗為難點。

  教學思路:

  本課仍按照“三讀一練”的程序教學。即初讀課文,了解全文大意;細讀課文,按自然段學習,然后劃分結構段;精讀課文,概括全文主要內容,并組織學生談學習收獲;最后按照《思考·練習》的要求安排綜合訓練。

  由于第3至8自然段寫的都是參觀人民大會堂各個部分的情況,結構上有相似之處,便采取了精講第3自然段、教給學習方法,其余各自然段仿照自學的教學方法。但因第7自然段是重點訓練連句成段的憑借,故仍作具體指導。

  思維訓練是提高理解能力的關鍵,所以特別注意了讓學生帶著問題讀書,并在議論中加強引導。

  教學資料:

  人民大會堂:建于1959年,建筑面積達171800平方米,比故宮建筑面積還要大。正門朝東,面對天安門廣場,頂上懸掛著金光閃閃的國徽,前面有12根25米高的淡青色大理石門柱。進入金黃色的大銅門,穿過寬闊的門廳,就是典雅的中央大廳。廳后是萬人大禮堂。

  萬人大禮堂:長60米,寬76米,中部高33米,體積8.6萬立方米。兩層眺臺連地面共3層座席。整個禮堂像一座大廈,屋頂是穹窿形,天花板上縱橫排列著500個燈孔,燈光齊明時,就像滿天星斗。頂部中心掛著紅寶石般的五角星大燈,燈的周圍是70條瑰麗的光芒線和40瓣鍍金的向日葵花瓣,象征著全國各族人民萬眾一心,緊密地團結在中國共產黨的周圍。

  宴會廳:在大禮堂的北翼,面積達7000平方米。從一樓到三樓還有包括臺灣省在內的以各省、市、自治區名稱命名的會議廳,寬敞明亮,具有地方的特色。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教學步驟 :

  一、談話導入  新課。

  同學們,我們偉大祖國的首都有許多雄偉的建筑,如古老的長城、故宮,現代美麗的首都機場、亞運村等等,它們為古老的北京城增添了豐姿。今天,老師也要帶同學們一起到北京城走一趟,參觀一處雄偉壯麗的建筑——人民大會堂。

  二、理解課題。

  1.板書課題,齊讀。

  2.你到過北京嗎?見過人民大會堂嗎?你見過的人民大會堂是什么樣子?

  3.簡介:人民大會堂是我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會址,是黨和國家領導人跟人民代表商量國家大事的地方。另外,中央領導還經常在這里會見外國貴賓。

  三、初讀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把生字詞讀準確,同時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2.指名朗讀課文。

  3.回答問題。

  (課文主要寫了“我”隨王叔叔參觀人民大會堂的經過。)

  四、細讀課文。

  1.學習第l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思考:這一段主要講了什么?

  (2)議:從“我高興極了”你想到了什么?(從“我高興極了”一句會使讀者想到人民大會堂一定非常美觀、雄偉,很值得參觀。)

  2.學習第2自然段。

  (1)齊讀課文。

  (2)議與導。

  ① 這句話的意思是——

  (抓住“真是”引導理解:的確是……)

  ② 跟上文聯系,這一句說出了“我高興極了”的原因;跟下文聯系,下文具體講人民大會堂如何雄偉壯麗的。所以這一自然段是——過渡段。

  3.學習第3自然段。

  (1)自由朗讀課文。思考:這一自然段講“我”參觀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

  (2)議與導。

  課文中是怎樣描寫國徽和12根大理石柱子的?國徽有什么特點?12根大理石柱子又有什么特點?

  (要引導學生結合插圖,結合對有關詞語的理解談感受。)

  (3)默讀課文。思考:這一自然段的大意是什么?

  議論后概括:這一自然段寫了人民大會堂正門的國徽和柱子,總的特點是雄偉壯麗。

  4.自學第4至6自然段。

  (1)逐段自學課文。要求:根據學習第3自然段的方法,按照“自學提示”,默讀課文,找出答案;同時記下不懂的問題。(自學提示:①“我”參觀的什么地方?②“我”看到或聽王叔叔說了什么?③課文中是怎樣描寫的?④各處有什么特點?)

  (2)學生自學,教師巡回檢查指導。

  (3)檢查自學情況。

  要求學生逐段回答問題,同時引導理解有關詞語句子,并解答學生的疑難。

  ① 學習第4自然段。

  水晶玻璃:水晶,是一種無色透明的名貴礦石。水晶玻璃指一種優質的玻璃,它的透明光亮很像水晶。

  晶光閃耀:十分光亮的光芒一閃一閃地很耀眼。概括:

  這一自然段寫了中央大廳的天花板和地面,特點是美麗壯觀。

  ② 學習5至6自然段。

  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結合插圖,結合對詞語、句子的理解談感受。

  第5自然段寫大禮堂又高又大。

  第6自然段寫大禮堂又高又美觀以及它的用處。

  燦爛:光彩鮮明耀眼。

  概括:

  這兩個自然段寫了大禮堂的雄偉壯麗。

  五、練習。

  1.有感情地朗讀前6自然段課文。

  2.熟讀并背誦第5至6自然段。

  3.指導寫生字(前9個生字)。

  指導重點:耀、繁。

  第二課時

  教學步驟 :

  一、復習。

  在學過的幾個自然段中,課文從“我們”參觀的哪幾個地方寫了人民大會堂的雄偉壯麗?

  二、細讀課文。

  1.第7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思考:這一自然段寫參觀哪里?(宴會廳。)共有幾句話?每句話的意思是什么?

  (2)議與導。

  第1句寫宴會廳的位置(或“我們”來到宴會廳);第2句寫看到的金花彩畫多而美;第3句寫看到的桌椅多;第4句寫通過王叔叔的介紹進一步說明宴會廳寬敞。

  眼花繚亂:眼睛看復雜的色彩而感到迷亂。

  “我”為什么會看得眼花繚亂?(因為柱子上,天花板上金花彩畫又多又美,所以使“我”眼花繚亂。)這一自然段中句與句之間是怎樣連起來的?(先講參觀的地點是宴會廳,再講進去之后看到金花彩畫的感覺,接著講所看到的大圓桌和皮椅子,最后用王叔叔介紹的具體數字講宴會廳之大。)

  概括:

  這一自然段寫了宴會廳的寬敞和壯麗。

  2.第8自然段。

  (1)自讀課文,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提出不懂的問題。

  (2)議與導。

  裝飾:在身體或物體的表面加些附屬的東西,使之美觀(應舉例說明)。

  命名:給予名稱。

  貴賓:尊貴的客人。

  概括:

  這一自然段寫了會議廳多而寬敞、各有特點。

  3.默讀第2至8自然段,再看看板書,想想課文從哪幾個地方寫了人民大會堂的雄偉壯麗。

  4.第9自然段。

  (1)自由朗讀課文。

  (2)議與導。

  ① 王叔叔的話是什么意思?(人民大會堂建筑時間短,速度快。說明人民群眾建設祖國的偉大力量。)

  ②“我”的話是什么意思?(對祖國建設成就發自內心的贊美。)

  情不自禁:抑制不了自己的感情。

  三、精讀課文。

  1.默讀全文。思考: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這篇課文寫了參觀人民大會堂的過程,介紹了人民大會堂的雄偉壯麗。)

  2.學了這篇課文,你有哪些收獲?

  四、綜合訓練。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完成《思考·練習》第2題。

  引導學生在比較中展開議論。

  (每組中的前一個句子給人的認識比較模糊;后一個句子不但能給人具體、準確的認識,而且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引導思考:怎樣才能把句子寫具體?(首先要仔細觀察,其次是積累詞語。)

  3.指導寫字(后8個)。

  指導重點:敞、飾、具。

  4.完成《思考·練習》第4題。

  附:板書

  1時間

  (山東 姜素萍)

《參觀人民大會堂》 篇5

  教案示例

  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14個生字,認識兩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登山、燦爛、寬敞、貴賓”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抄寫自己喜歡的句子。

  3.讀懂每個自然段,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

  4.了解人民大會堂的雄偉壯麗和建設速度,體會我國人民的偉大創造力和建設祖國的高度責任感。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初讀課文,了解大意;學習生字,理解詞義。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導入  新課。

  1.誰參觀過人民大會堂?它座落在什么地方?(請同學介紹有關大會堂的資料。)

  2.老師范讀課文,聽后簡單談談你的感受。

  二、自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自讀課文,標畫出文中生字、詞及自然段序號。

  2.學生通過查字典自學生字、詞(用填表法完成自學)。

  生字

  讀音

  音序

  部首

  剩幾畫

  組詞

  階

  jiē

  J

  阝

  4

  臺階

  三、檢查自學

  1.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并注意糾正讀音。

  “登、廳、堂”是后鼻韻母;

  “燦、爛、賓”是前鼻韻母;

  “敞、飾”是翹舌音。

  2.分析字形結構,注意書寫規范。

  “登”上下結構,左上角是“  ”,不要寫成“  ”;右上角是“  ”,不要寫成“  ”。

  “廳”半包圍結構,外圍是個“廠”,不要把第一筆寫成撇。

  “席”半包圍結構,里下方是“巾”,不要寫成“又”。

  “敞”左右結構,左邊是上下結構,上邊是個變形的“  ”字,不要寫成“  ”。

  “內”獨體字,注意里邊是“丶”,不要寫成捺。

  3.難以確定的部首。

  “登”應查“豆”部。

  “內”應查“|”部。

  “堂”應查“小”部。

  4.區別多音字的用法,可采用組詞的方式,作鞏固練習。

  5.區別形近字,可采用組詞方式,作鞏固練習。

  席(   )      黨(   )       敞(   )      內(   )

  度(   )      賞(   )       敝(   )      肉(   )

  芒(   )      座(   )       描(   )      具(   )

  茫(   )      坐(   )       瞄(   )      且(   )

  四、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詞義。

  莊嚴:莊重而嚴肅。

  國徽:代表國家的標志。我國的國徽,中間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門,紅底;周圍是谷穗和齒輪。

  燦爛:光彩鮮明耀眼。

  寬敞:寬闊、寬大。

  繁星:許許多多的星星。本文比喻電燈很多。

  擺設:把物品(多指藝術品)按審美觀點安放。

  晶光閃耀:十分明亮的光芒一閃一閃地耀眼。本文指中央大廳大理石的地板十分明亮。

  眼花繚亂:看到的東西又多又好看,眼睛都看花了。

  情不自禁: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五、自讀課文,鞏固生字詞。

  六、作業 :

  生字、詞、讀書。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通過課文的學習,讓學生學習“按參觀的順序寫”這種寫作方法。

  2.了解人民大會堂的雄偉壯麗和建設速度,體會我國人民的偉大創造力和建設祖國的高度責任感。

  教學重點

  弄清人民大會堂的正門,中央大廳、大禮堂、宴會廳、會議廳各具什么特色以及課文的敘述順序。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按參觀順序把看到,聽到的內容寫清楚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讀題導入  :

  齊讀課題,從題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本文是一篇參觀記;題目交代了干什么,也就是本文以內容命題的。)

  二、學習課文

  1.自由讀文,整體感知。

  讀了這篇文章,人民大會堂給你留下的總印象是什么?

  板書:雄偉壯麗

  2.默讀課文,邊讀邊畫。

  (1)作者都參觀了大會堂的哪些地方,請你用“     ”把完整的句子畫下來。

  (2)自學后,請同學匯報,老師板書:

  [正門]   [中央大廳]   [大禮堂]   [宴會廳]   [會議廳]

  再把五個句子讀一讀,體會體會議論議論這些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經過體會議論使學生明白:這些過渡句在文中起到總起或承上啟下的作用。它的好處是:結構清楚,上下文銜接緊密,過渡自然。)

  3.自學課文,體會雄壯。

  設問:作者在參觀每一個地方時,都抓住了哪些事物,怎樣描寫的?這樣寫你體會出有什么好處?請你用“[  ]”畫出事物,用“(   )”畫出描述性的語句,在邊上注上你的體會。

  4.合作學習,交流體會。

  (1)“正門”,作者抓住了[國徽]、[大理石柱子]這兩樣事物,從“紅底鑲金”、“閃閃發光”中體會出國徽的莊嚴。從十二根柱子又高又大看出大會堂的雄偉。

  十二根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有六七層樓那么高,要四個人才合抱得過來。

  通過以上兩句話的比較,使學生明白使用數字舉例、顏色描寫等方法,可以使你要表達的意思具體、形象,讓讀者有身臨其境、親眼目睹之感。

  (2)“中央大廳”,作者抓住了[吊燈]、[地面]這兩樣事物,從“晶光閃耀”、“能映出人的倒影來”,看出大廳的壯麗美觀。

  大理石的地面晶光閃耀,能映出人的倒影來。

  通過以上兩句話的比較,使學生進一步的明白:恰當地運用形容詞,運用相仿的事物,可以使意思表達得準確、具體、生動、形象。

  換詞、句練習:

  如: ①水清澈見底,能映出人的倒影來。

  ②黑板擦得黑又亮,能映出人的倒影來。

  (3)“大禮堂”,作者抓住了[座位]、[燈]這兩樣事物,從“能坐萬人”、“像滿天繁星”、“放出燦爛光芒”看出大禮堂格外明亮壯麗。

  (4)“宴會廳”,作者抓住了[彩畫]、[桌椅]這些事物,從“眼花繚亂”、“舉行五千人的大宴會”看出宴會廳漂亮、寬敞,由此還可以看出大會堂的雄偉、壯麗。

  練習:可以模仿前邊的內容,把你認為不具體的地方給它生動、具體化。

  如:五千人的宴會廳,相當于我們五所學校那么多人。

  (5)“會議廳”,與前四個地方的描寫有什么不同?為什么?

  (會議廳的內容寫得簡單、概括,這樣避免文章太長,重點可突出。)

  (6)從王叔叔的話中體會出:(人民大會堂的建成速度快,聯想到我國人民參加社會主義建設的高度積極性和責任感。)

  三、小結:

  看板書,回顧內容,議一議作者是怎樣把大會堂雄偉壯麗這一內容寫具體的。

  (①抓事物,運用數字、描寫顏色,恰當地使用形容詞,運用相仿的事物等手法把看到、聽到的內容寫清楚、寫具體的。②借助比喻、感嘆的句式抒發情感。③注意了詳略安排。)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如果有時間,可請同學象導游一樣向大家介紹大會堂的情況。

  六、作業 :

  1.摘抄你喜歡的句子。

  2.把下列句子寫具體:

  (1)教室里真干凈。

  (2)操場上可真熱鬧。

  (3)比賽正激烈地進行著。

  3.預習11課。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1.組織一次參觀活動。

  2.寫一篇參觀記。

《參觀人民大會堂》 篇6

  教學要求:

  1、使學生了解人民大會堂的雄偉壯麗和建設速度。

  2、弄清課文的敘述順序,練習歸納段意。

  3、學會本課12個生字。練習用“寬敞”“情不自禁”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五、六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人民大會堂偉壯麗,弄清各段人間的聯系。

  教具準備:幻燈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布置預習。

  1、你去過北京嗎?在天安門廣場西側有一座雄偉壯麗的建筑物,那就是人民大會堂。

  2、出示幻燈。

  3、提出預習要求:輕聲讀課文幾遍,做到讀正確、流利。

  4、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二、檢查預習。

  三、再次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的是誰去參觀了人民大會堂?參觀了哪些地方?

  四、討論交流。

  1、誰去參觀了人民大會堂?

  2、參觀了哪些地方?

  五、討論分段。

  這篇課文可以分成幾段?怎么分的?為什么這樣分?(三段,一1,二2-8,三9)

  六、深入理解第二段。

  1、默讀第二段。把這一段中描寫人民大會堂雄偉壯麗的句子畫出來。

  2、討論,交流。

  (1)指名讀畫出的句子。

  (2)哪些是“我”看到的,哪些是王叔叔向我介紹的?

  (3)用自己的話說說大禮堂的特點。

  七、深入理解第三段。

  1、齊讀第9自然段。

  2、“情不自禁”是什么意思?我為什么會“情不自禁”?

  八、歸納段意。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歸納段意。

  2、指名回答討論。

  九、完成思考練習3。

  1、指名讀詞語。

  2、練習用帶點詞造句。

  3、抄寫詞語兩遍。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

  1、聽寫詞語。

  2、背誦五、六自然段。

  二、完成練筆。

  1、指名讀題目,明確要求。

  2、同桌討論要寫什么,按什么順序寫,如何寫具體。

  3、指名談談自己準備寫什么,怎么寫,其它同學可做補充。

  4、寫完后請同學朗讀自己的練筆作文,并說說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三、鼓勵學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板書設計 :

  26參觀人民大會堂

  禮堂 宴會廳

  大 齊

  雄偉

  壯麗

  亮 異

  大廳 高 會議廳

  正門

《參觀人民大會堂》 篇7

  《參觀人民大會堂 》

  知識目標:讀懂每個自然段,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

  能力目標:提高閱讀能力。

  思想目標:體會我國人民的偉大創造力。

  重    點:弄清正門、中央大廳、大禮堂、宴會廳、會議廳各具什么特色。

  難    點: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

  課    時:第2課時

  教    具:課件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師言:同學們,你們去過人民大會堂嗎?你了解的人民大會堂是什么樣的?(生答)

  師言:(出示課件)人民大會堂建于1959年,是北京標志性的建筑,面積達171800平方米,正門朝東面對天安門廣場。黨和國家的一些重要會議都在這里舉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參觀人民大會堂》。

  上節課我們了解到參觀的順序,現在先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作者的參觀順序。(生答同時板書)

  二、新課

  師言:請同學自讀你喜歡的部分。(生讀)

  師言:你想要學習哪部分?喜歡同一部分的同學到一起共同學習。老師還為你們準備了幾種學習方法,請同學們選擇適合你的方法來學習。(出示課件)

  1、小組學習

  2、小組匯報。

  師言:小組匯報,開始我們大會堂之行。哪個小組愿意先來匯報。

  學生匯報。

  生言:“有六七層樓那么高,要四個人才合抱得過來。”形象地說明了柱子又高又粗。

  生言:“三層一共有九千六百多個座位,加上主席臺上的三百多個,全場能坐一萬人。”用具體數字說明大禮堂的雄偉。

  師言:作者敘述了這么多地方,那他的參觀順序是什么?在文中每一部分有一句標志性的句子誰能找到讀一讀。

  師言:我們掌握了參觀順序,你一定也到過很多地方,請你按參觀順序介紹一處景物。

  學生思考后發言。

  三、總結

  今天我們跟隨作者參觀了人民大會堂,體會了大會堂的雄偉壯麗,這樣的大會堂不到一年工夫就建成了,我們的建筑工人真是了不起。如果同學們有機會一定要到北京身臨其境去體會一下。

《參觀人民大會堂》 篇8

  教學要求:

  1、使學生了解人民大會堂的雄偉壯麗和建設速度。

  2、弄清課文的敘述順序,練習歸納段意。

  3、學會本課12個生字。練習用“寬敞”“情不自禁”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五、六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人民大會堂偉壯麗,弄清各段人間的聯系。

  教具準備:幻燈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布置預習。

  1、你去過北京嗎?在天安門廣場西側有一座雄偉壯麗的建筑物,那就是人民大會堂。

  2、出示幻燈。

  3、提出預習要求:輕聲讀課文幾遍,做到讀正確、流利。

  4、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二、檢查預習。

  三、再次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的是誰去參觀了人民大會堂?參觀了哪些地方?

  四、討論交流。

  1、誰去參觀了人民大會堂?

  2、參觀了哪些地方?

  五、討論分段。

  這篇課文可以分成幾段?怎么分的?為什么這樣分?(三段,一1,二2-8,三9)

  六、深入理解第二段。

  1、默讀第二段。把這一段中描寫人民大會堂雄偉壯麗的句子畫出來。

  2、討論,交流。

  (1)指名讀畫出的句子。

  (2)哪些是“我”看到的,哪些是王叔叔向我介紹的?

  (3)用自己的話說說大禮堂的特點。

  七、深入理解第三段。

  1、齊讀第9自然段。

  2、“情不自禁”是什么意思?我為什么會“情不自禁”?

  八、歸納段意。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歸納段意。

  2、指名回答討論。

  九、完成思考練習3。

  1、指名讀詞語。

  2、練習用帶點詞造句。

  3、抄寫詞語兩遍。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

  1、聽寫詞語。

  2、背誦五、六自然段。

  二、完成練筆。

  1、指名讀題目,明確要求。

  2、同桌討論要寫什么,按什么順序寫,如何寫具體。

  3、指名談談自己準備寫什么,怎么寫,其它同學可做補充。

  4、寫完后請同學朗讀自己的練筆作文,并說說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三、鼓勵學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板書設計:

  26參觀人民大會堂

  禮堂     宴會廳

  大   齊

  雄偉

  壯麗

  亮   異

  大廳  高  會議廳

  正門

《參觀人民大會堂》 篇9

  佚名

  一、素質教育目標

  ㈠知識教學點

  1、使學生了解人民大會堂的雄偉壯麗。

  2、讀懂每個自然段,了解句與句的聯系。

  3、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莊嚴”、“晶光閃耀”、“燦爛”、“擺設”等詞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5、6自然段。

  ㈡能力訓練點

  1、以第三自然段為例指導學生閱讀,讓學生掌握閱讀方法,培養閱讀能力。

  2、說話作文時,能連貫地表達要說、要寫的意思,培養寫作能力。

  ㈢德育滲透點

  1、使學生體會我國人民的偉大創造力和建設祖國的高度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教育學生努力學習,奮發向上,建設祖國。

  二、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㈠重點

  弄清人民大會堂的正門、中央大廳、大禮堂、宴會廳、會議廳各具什么特點。

  ㈡難點

  弄清寫宴會廳自然段的句與句之間的聯系。

  ㈢解決辦法

  1、重點解決辦法

  讓學生弄清作者參觀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這些東西怎么樣,從而弄清人民大會堂的正門、中央大廳、大禮堂、宴會廳、會議廳各具的特點。

  2、難點的解決辦法

  讓學生弄清寫宴會廳自然段共有幾句話,每句話什么意思。

  三、課時安排 3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㈠自學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㈡結合預習與課后思考問題找出不懂的問題做記號。

  ㈢在讀議中弄清人民大會堂各處建筑的特點和描寫宴會廳一段中句與句之間的聯系。

  ㈣背誦5、6自然段

  五、教具準備

  人民大會堂投影片;思考·練習2比較句子的投影片;生字新詞卡片。

  六、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新課。

  1、同學們,誰到過北京?到北京的人一定回去看人民大會堂的。誰給大家說說人民大會堂是什么樣的?

  2、沒有去過的同學也不要遺憾,這節課老師和你們一起學習《參觀人民大會堂》飽覽它雄偉壯麗的風采。

  (二)板書課題。

  28參觀人民大會堂

  (三)自學課文。

  1、提出自學要求。

  (1)、把本課的生字詞在課文中勾畫出來,借助拼音讀幾遍。

  (2)、再讀課文,在不懂的句子或字詞下面畫上橫線,再打個“?”(老師巡視了解,做到心中有數。)

  (3)、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交流自學情況。

  (1)、指名讀課文。(看學生是否讀通了課文)

  (2)、出示寫有生字新詞的活動卡片。

  (四)再讀全文,整體感知。

  (作者參觀過的地方,用筆標出來。)

  (五)逐段理解課文內容。

  (提示:注意每個自然段開頭的第一句話。)

  1、默讀第1自然段。讀后引導概括段意:王叔叔帶“我”去參觀人民大會堂和“我”的心情。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齊讀。

  (2)、出示句子。

  人民大會堂真是雄偉壯麗!

  人民大會堂雄偉壯麗。

  比較異同,第一句話加上“真是”;把“。”改成“!”,讀時強調“真是”,突出感嘆,熱情贊美的語氣。

  (指名朗讀,體會感情)

  (3)、帶感情齊讀第二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指名7人各讀一個自然段(2——8自然段)思考。

  “我”參觀了人民大會堂的哪些地方,是按怎樣的順序參觀的?

  板書:正門:

  中央大廳:

  大禮堂:

  宴會廳:

  會議廳:

  追問:參觀完這些地方,人民大會堂給作者留下的總印象是什么?(雄偉壯麗)為什么?

  1、帶著思考題自讀第3自然段,這一自然段時講參觀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板書:國徽大理石柱子

  指導觀察投影片上的國徽,體會“莊嚴”的含義,講讀中比較句子:

  十二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

  十二根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有六七層樓那么高。

  要四個人才合抱過來。

  (討論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為什么說第二個句子寫得好。教師點播:這兩個句子都是寫十二根大理石柱子的。第一句只寫了十二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第二句不僅寫了大理石有多少根,是什么顏色的,而且用人們熟悉的可以想象出來的相仿的事物來說明大理石柱子多么高多么粗。這樣寫得更具體。)

  2、指名讀第4自然段,讀前提出思考:這一段講參觀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這些東西怎么樣?(出示投影“中央大廳”)

  3、教師范讀5、6自然段,學生思考,勾畫:

  ⑴哪些是“我”看到的?

  ⑵哪些是王叔叔向“我”介紹的?

  ⑶文中怎樣寫天花板的電燈?把什么比作什么?這樣比有什么好處?

  (“天花板上有無數盞電燈,像滿天繁星。”這個比喻句把無數盞電燈比作滿天繁星,形象地說燈很多。)

  ⑷通過“我”看到的和王叔叔告訴“我”的,這兩個自然段分別寫了什么?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座位——能坐一萬人

  大禮堂電燈——像滿天繁星

  用途——人民代表大會

  ⑸學生自由朗讀5、6自然段,看板書練習背誦,指導學生按“大禮堂在哪兒,有多大,燈又多又亮,大禮堂的用場”的順序加以背誦。

  4、自由朗讀7自然段,邊讀邊思考:這一自然段一共有幾句話?每句話的意思是什么?

  (逐句朗讀,說句意,體會句與句之間的連接。這一自然段共有四句話:第一句寫出宴會廳的位置;第二句是說宴會廳的富麗;第三、四句分別從大廳里的擺設和能容納的人數,說明宴會聽的寬敞。每句話銜接緊密,是根據參觀宴會廳的觀察順序寫的。)

  在讀議中板書:金花彩畫五千人宴會

  講讀中引導學生獨立分析句子:

  在這大廳里放著大圓桌和皮椅子。

  在這寬敞的大廳里,整整齊齊地放著一排一排的大圓桌和大皮椅子。

  5、自學8自然段。

  出示自學提綱:這一段講參觀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根據學生讀議板書:寬敞裝設擺設各不同

  6、教師小結歸納:以上2至8自然段是按參觀的順序記敘人民大會堂的。具體地描寫了人民大會堂的正門、中央大廳、大禮堂、宴會廳、會議廳等五個地方。通過作者地描寫,人民大會堂給你留下的總印象是什么?再次有感情的朗讀2自然段。

  (二)齊讀9自然段。

  概括:這么雄偉壯麗的大會堂不到一年工夫就建成了,歌頌了建設者的創造力和高度的積極性。

  (三)對照板書總結性提問。布置作業 

  作者和王叔叔到人民大會堂先后參觀了哪些地方?都看到了什么?這些東西怎么樣?

  第三課時

  (一) 復習檢查。

  1、讀生字新詞卡片。

  2、指名朗讀課文。

  3、指導背誦5、6自然段,同位互相背誦。

  (二) 分析字形,指導寫字。

  “耀”左右結構,寫時注意小結構部分筆畫變化。

  “飾”的右半邊不要寫成“市”或“布”。

  “具”容易丟掉一小橫,提醒學生注意。

  其他生字自己思考,識記。

  (三) 指導讀全文,說說本課按參觀順序主要寫了什么?

  (四) 完成課后練習·練習4。

  七、布置作業 

  朗讀課文。背誦5、6自然段。

  八、板書設計 

  28、參觀人民大會堂

  正門:國徽 大理石 柱子

  中央大廳:玻璃大吊燈 大理石地面

  座位——能坐一萬人

  大禮堂:電燈——像滿天繁星 雄偉壯麗

  用途——人民代表開會

  宴會廳:金花彩畫 五千人宴會

  會議廳:寬敞 裝飾擺設各不相同

《參觀人民大會堂》 篇10

  佚名

  教學目的要求:

  1、學會本課17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人民大會堂的雄偉壯麗和建設速度。

  3、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著重理解第7自然段中句與句之間是怎樣連起來的。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5、6自然段。

  5、認識祖國的建設成就,體會我國人民的偉大創造力,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教學重點難點:

  結合具體詞句,認識人民大會堂各部分的特點;理解句與句之間的聯系為重點。

  結合插圖,啟發想象,引導體會人民大會堂的雄偉壯麗為難點。

  教學思路:

  本課仍按照“三讀一練”的程序教學。即初讀課文,了解全文大意;細讀課文,按自然段學習,然后劃分結構段;精讀課文,概括全文主要內容,并組織學生談學習收獲;最后按照《思考·練習》的要求安排綜合訓練。

  由于第3至8自然段寫的都是參觀人民大會堂各個部分的情況,結構上有相似之處,便采取了精講第3自然段、教給學習方法,其余各自然段仿照自學的教學方法。但因第7自然段是重點訓練連句成段的憑借,故仍作具體指導。

  思維訓練是提高理解能力的關鍵,所以特別注意了讓學生帶著問題讀書,并在議論中加強引導。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教學步驟 :

  一、談話導入  新課。

  同學們,我們偉大祖國的首都有許多雄偉的建筑,如古老的長城、故宮,現代美麗的首都機場、亞運村等等,它們為古老的北京城增添了豐姿。今天,老師也要帶同學們一起到北京城走一趟,參觀一處雄偉壯麗的建筑——人民大會堂。二、理解課題。

  1、板書課題,齊讀。

  2、你到過北京嗎?見過人民大會堂嗎?你見過的人民大會堂是什么樣子?

  3、簡介:人民大會堂是我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會址,是黨和國家領導人跟人民代表商量國家大事的地方。另外,中央領導還經常在這里會見外國貴賓。

  三、初讀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把生字詞讀準確,同時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2、指名朗讀課文。

  3、回答問題。

  (課文主要寫了“我”隨王叔叔參觀人民大會堂的經過。)四、細讀課文。

  1、學習第l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思考:這一段主要講了什么?(2)議:從“我高興極了”你想到了什么?(從“我高興極了”一句會使讀者想到人民大會堂一定非常美觀、雄偉,很值得參觀。)

  2、學習第2自然段。

  (1)齊讀課文。

  (2)議與導。

  ①這句話的意思是——

  (抓住“真是”引導理解:的確是……)

  ②跟上文聯系,這一句說出了“我高興極了”的原因;跟下文聯系,下文具體講人民大會堂如何雄偉壯麗的。所以這一自然段是——過渡段。

  3、學習第3自然段。

  (1)自由朗讀課文。思考:這一自然段講“我”參觀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

  (2)議與導。

  課文中是怎樣描寫國徽和12根大理石柱子的?國徽有什么特點?12根大理石柱子又有什么特點?

  (要引導學生結合插圖,結合對有關詞語的理解談感受。)

  (3)默讀課文。思考:這一自然段的大意是什么?

  議論后概括:這一自然段寫了人民大會堂正門的國徽和柱子,總的特點是雄偉壯麗。

  4、自學第4至6自然段。

  (1)逐段自學課文。要求:根據學習第3自然段的方法,按照“自學提示”,默讀課文,找出答案;同時記下不懂的問題。(自學提示:①“我”參觀的什么地方?②“我”看到或聽王叔叔說了什么?③課文中是怎樣描寫的?④各處有什么特點?)

  (2)學生自學,教師巡回檢查指導。

  (3)檢查自學情況。

  要求學生逐段回答問題,同時引導理解有關詞語句子,并解答學生的疑難。

  ①學習第4自然段。

  水晶玻璃:水晶,是一種無色透明的名貴礦石。水晶玻璃指一種優質的玻璃,它的透明光亮很像水晶。晶光閃耀:十分光亮的光芒一閃一閃地很耀眼。概括:

  這一自然段寫了中央大廳的天花板和地面,特點是美麗壯觀。

  ②學習5至6自然段。

  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結合插圖,結合對詞語、句子的理解談感受。

  第5自然段寫大禮堂又高又大。

  第6自然段寫大禮堂又高又美觀以及它的用處。燦爛:光彩鮮明耀眼。

  概括:

  這兩個自然段寫了大禮堂的雄偉壯麗。

  五、練習。

  1、有感情地朗讀前6自然段課文。

  2、熟讀并背誦第5至6自然段。

  3、指導寫生字(前9個生字)。

  指導重點:耀、繁。

  第二課時

  教學步驟 :

  一、復習。

  在學過的幾個自然段中,課文從“我們”參觀的哪幾個地方寫了人民大會堂的雄偉壯麗?

  二、細讀課文。

  1、第7自然段。(1)指名讀課文。思考:這一自然段寫參觀哪里?(宴會廳。)共有幾句話?每句話的意思是什么?

  (2)議與導。

  第1句寫宴會廳的位置(或“我們”來到宴會廳);第2句寫看到的金花彩畫多而美;第3句寫看到的桌椅多;第4句寫通過王叔叔的介紹進一步說明宴會廳寬敞。

  眼花繚亂:眼睛看復雜的色彩而感到迷亂。

  “我”為什么會看得眼花繚亂?(因為柱子上,天花板上金花彩畫又多又美,所以使“我”眼花繚亂。)這一自然段中句與句之間是怎樣連起來的?(先講參觀的地點是宴會廳,再講進去之后看到金花彩畫的感覺,接著講所看到的大圓桌和皮椅子,最后用王叔叔介紹的具體數字講宴會廳之大。)

  概括:

  這一自然段寫了宴會廳的寬敞和壯麗。

  2、第8自然段。

  (1)自讀課文,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提出不懂的問題。

  (2)議與導。

  裝飾:在身體或物體的表面加些附屬的東西,使之美觀(應舉例說明)。

  命名:給予名稱。

  貴賓:尊貴的客人。

  概括:

  這一自然段寫了會議廳多而寬敞、各有特點。

  3、默讀第2至8自然段,再看看板書,想想課文從哪幾個地方寫了人民大會堂的雄偉壯麗。

  4、第9自然段。

  (1)自由朗讀課文。

  (2)議與導。

  ①王叔叔的話是什么意思?(人民大會堂建筑時間短,速度快。說明人民群眾建設祖國的偉大力量。)

  ②“我”的話是什么意思?(對祖國建設成就發自內心的贊美。)

  情不自禁:抑制不了自己的感情。

  三、精讀課文。

  1、默讀全文。思考: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這篇課文寫了參觀人民大會堂的過程,介紹了人民大會堂的雄偉壯麗。)

  2、學了這篇課文,你有哪些收獲?

  四、綜合訓練。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完成《思考·練習》第2題。

  引導學生在比較中展開議論。

  (每組中的前一個句子給人的認識比較模糊;后一個句子不但能給人具體、準確的認識,而且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引導思考:怎樣才能把句子寫具體?(首先要仔細觀察,其次是積累詞語。)

  3、指導寫字(后8個)。

  指導重點:敞、飾、具。

  4、完成《思考·練習》第4題。

《參觀人民大會堂》 篇11

  一、素質教育目標

  ㈠知識教學點

  1、使學生了解人民大會堂的雄偉壯麗。

  2、讀懂每個自然段,了解句與句的聯系。

  3、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莊嚴”、“晶光閃耀”、“燦爛”、“擺設”等詞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5、6自然段。

  ㈡能力訓練點

  1、以第三自然段為例指導學生閱讀,讓學生掌握閱讀方法,培養閱讀能力。

  2、說話作文時,能連貫地表達要說、要寫的意思,培養寫作能力。

  ㈢德育滲透點

  1、使學生體會我國人民的偉大創造力和建設祖國的高度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教育學生努力學習,奮發向上,建設祖國。

  二、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㈠重點

  弄清人民大會堂的正門、中央大廳、大禮堂、宴會廳、會議廳各具什么特點。

  ㈡難點

  弄清寫宴會廳自然段的句與句之間的聯系。

  ㈢解決辦法

  1、重點解決辦法

  讓學生弄清作者參觀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這些東西怎么樣,從而弄清人民大會堂的正門、中央大廳、大禮堂、宴會廳、會議廳各具的特點。

  2、難點的解決辦法

  讓學生弄清寫宴會廳自然段共有幾句話,每句話什么意思。

  三、課時安排 3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㈠自學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㈡結合預習與課后思考問題找出不懂的問題做記號。

  ㈢在讀議中弄清人民大會堂各處建筑的特點和描寫宴會廳一段中句與句之間的聯系。

  ㈣背誦5、6自然段

  五、教具準備

  人民大會堂投影片;思考·練習2比較句子的投影片;生字新詞卡片。

  六、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新課。

  1、同學們,誰到過北京?到北京的人一定回去看人民大會堂的。誰給大家說說人民大會堂是什么樣的?

  2、沒有去過的同學也不要遺憾,這節課老師和你們一起學習《參觀人民大會堂》飽覽它雄偉壯麗的風采。

  (二)板書課題。

  28參觀人民大會堂

  (三)自學課文。

  1、提出自學要求。

  (1)、把本課的生字詞在課文中勾畫出來,借助拼音讀幾遍。

  (2)、再讀課文,在不懂的句子或字詞下面畫上橫線,再打個“?”(老師巡視了解,做到心中有數。)

  (3)、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交流自學情況。

  (1)、指名讀課文。(看學生是否讀通了課文)

  (2)、出示寫有生字新詞的活動卡片。

  (四)再讀全文,整體感知。

  (作者參觀過的地方,用筆標出來。)

  (五)逐段理解課文內容。

  (提示:注意每個自然段開頭的第一句話。)

  1、默讀第1自然段。讀后引導概括段意:王叔叔帶“我”去參觀人民大會堂和“我”的心情。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齊讀。

  (2)、出示句子。

  人民大會堂真是雄偉壯麗!

  人民大會堂雄偉壯麗。

  比較異同,第一句話加上“真是”;把“。”改成“!”,讀時強調“真是”,突出感嘆,熱情贊美的語氣。

  (指名朗讀,體會感情)

  (3)、帶感情齊讀第二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指名7人各讀一個自然段(2——8自然段)思考。

  “我”參觀了人民大會堂的哪些地方,是按怎樣的順序參觀的?

  板書:正門:

  中央大廳:

  大禮堂:

  宴會廳:

  會議廳:

  追問:參觀完這些地方,人民大會堂給作者留下的總印象是什么?(雄偉壯麗)為什么?

  1、帶著思考題自讀第3自然段,這一自然段時講參觀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板書:國徽大理石柱子

  指導觀察投影片上的國徽,體會“莊嚴”的含義,講讀中比較句子:

  十二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

  十二根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有六七層樓那么高。

  要四個人才合抱過來。

  (討論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為什么說第二個句子寫得好。教師點播:這兩個句子都是寫十二根大理石柱子的。第一句只寫了十二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第二句不僅寫了大理石有多少根,是什么顏色的,而且用人們熟悉的可以想象出來的相仿的事物來說明大理石柱子多么高多么粗。這樣寫得更具體。)

  2、指名讀第4自然段,讀前提出思考:這一段講參觀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這些東西怎么樣?(出示投影“中央大廳”)

  3、教師范讀5、6自然段,學生思考,勾畫:

  ⑴哪些是“我”看到的?

  ⑵哪些是王叔叔向“我”介紹的?

  ⑶文中怎樣寫天花板的電燈?把什么比作什么?這樣比有什么好處?

  (“天花板上有無數盞電燈,像滿天繁星。”這個比喻句把無數盞電燈比作滿天繁星,形象地說燈很多。)

  ⑷通過“我”看到的和王叔叔告訴“我”的,這兩個自然段分別寫了什么?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座位——能坐一萬人

  大禮堂電燈——像滿天繁星

  用途——人民代表大會

  ⑸學生自由朗讀5、6自然段,看板書練習背誦,指導學生按“大禮堂在哪兒,有多大,燈又多又亮,大禮堂的用場”的順序加以背誦。

  4、自由朗讀7自然段,邊讀邊思考:這一自然段一共有幾句話?每句話的意思是什么?

  (逐句朗讀,說句意,體會句與句之間的連接。這一自然段共有四句話:第一句寫出宴會廳的位置;第二句是說宴會廳的富麗;第三、四句分別從大廳里的擺設和能容納的人數,說明宴會聽的寬敞。每句話銜接緊密,是根據參觀宴會廳的觀察順序寫的。)

  在讀議中板書:金花彩畫五千人宴會

  講讀中引導學生獨立分析句子:

  在這大廳里放著大圓桌和皮椅子。

  在這寬敞的大廳里,整整齊齊地放著一排一排的大圓桌和大皮椅子。

  5、自學8自然段。

  出示自學提綱:這一段講參觀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根據學生讀議板書:寬敞裝設擺設各不同

  6、教師小結歸納:以上2至8自然段是按參觀的順序記敘人民大會堂的。具體地描寫了人民大會堂的正門、中央大廳、大禮堂、宴會廳、會議廳等五個地方。通過作者地描寫,人民大會堂給你留下的總印象是什么?再次有感情的朗讀2自然段。

  (二)齊讀9自然段。

  概括:這么雄偉壯麗的大會堂不到一年工夫就建成了,歌頌了建設者的創造力和高度的積極性。

  (三)對照板書總結性提問。布置作業 

  作者和王叔叔到人民大會堂先后參觀了哪些地方?都看到了什么?這些東西怎么樣?

  第三課時

  (一) 復習檢查。

  1、讀生字新詞卡片。

  2、指名朗讀課文。

  3、指導背誦5、6自然段,同位互相背誦。

  (二) 分析字形,指導寫字。

  “耀”左右結構,寫時注意小結構部分筆畫變化。

  “飾”的右半邊不要寫成“市”或“布”。

  “具”容易丟掉一小橫,提醒學生注意。

  其他生字自己思考,識記。

  (三) 指導讀全文,說說本課按參觀順序主要寫了什么?

  (四) 完成課后練習·練習4。

  七、布置作業 

  朗讀課文。背誦5、6自然段。

  八、板書設計 

  28、參觀人民大會堂

  正門:國徽 大理石 柱子

  中央大廳:玻璃大吊燈 大理石地面

  座位——能坐一萬人

  大禮堂:電燈——像滿天繁星 雄偉壯麗

  用途——人民代表開會

  宴會廳:金花彩畫 五千人宴會

  會議廳:寬敞 裝飾擺設各不相同

《參觀人民大會堂》 篇1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人民大會堂的雄偉壯麗;讀懂每個自然段,了解句與句之間的聯系;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莊嚴、晶光閃耀、燦爛、擺設”等詞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以第三自然段為例指導學生閱讀,讓學生掌握閱讀方法,培養閱讀能力。

  3、使學生體會我國勞動人民的偉大創造力和建設祖國的高度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4、使學生感受到人民大會堂的壯觀、莊嚴、絢麗的美。

  教學重難點:

  弄清人民大會堂的正門、中央大廳、大禮堂、宴會廳、會議廳各具有什么特點。弄清寫宴會廳自然段的句與句之間的聯系。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二)自學課文

  提出自學要求。

  交流自學情況:

  指名讀課文。認讀生字詞,并匯報理解詞語的情況。

  再讀課文,整體感知(作者參觀的地方,用筆標出)。

  (三)理解課文內容

  朗讀第一自然段,這一段主要寫了什么?

  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齊讀。

  (2)出示句子,比較異同:

  人民大會堂真是雄偉壯麗!

  人民大會堂雄偉壯麗。

  (3)指導朗讀,體會感情。

  第二課時

  (一)學習第二~八自然段

  自由讀,思考:“我”參觀了人民大會堂的哪些地方,是按怎樣的順序參觀的?

  指名朗讀第三自然段,這一段是講參觀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比較句子:十二根大理石柱子又高又粗。

  十二根淡青色的大理石柱子,有六七層樓那么高,要四個人才合抱過來。

  指名讀第四自然段,這一段講參觀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這些東西怎樣?

  比較句子:大理石的地面很亮。

  大理石的地面晶光閃耀,能映出人的倒影來。

  師范讀第五、六自然段,學生思考、勾畫:

  (1)哪些是“我”看到的?

  (2)哪些是王叔叔向“我”介紹的?

  (3)文中怎樣寫天花板的電燈?把什么比作什么?這樣比有什么好處?

  (4)通過“我”看到的和王叔叔告訴“我”的,這兩個自然段分別寫了什么?

  (5)學生朗讀。

  自由讀第七自然段,思考:這一自然段一共有幾句話?每句話的意思是什么?

  自學第八自然段:這一段講參觀了什么地方?都看到了什么?

  小結歸納。

  有感情地朗讀第二~八自然段。

  (二)齊讀第九自然段。

  (三)總結:課文學到這里,你有什么想法?請用一句話進行表達。

  第三課時

  (一)指名朗讀課文

  (二)分析字形,指導書寫

  學生自己讀生字,提出自學有困難的生字,師講解。

  自己識記生字,互相交流方法。

  同桌互相檢查效果。

  (三)朗讀全文,說說本課按參觀順序主要寫了什么?

  (四)完成課后思考練習4。

  (五)布置作業

  朗讀課文,背誦第五、六自然段。

  預習《紙奶奶的生日》。

《參觀人民大會堂》 篇13

  (一)教學目標

  1、理解“紅底鑲金”、“眼花繚亂”等詞語的意思,進一步了解人民大會堂的雄偉壯麗以及它的用處,感受人民大會堂建設者者的創造精神。

  2.能聯系上下文認識過渡句的作用。

  (二)教學過程

  1.復習詞語:

  參觀倒影大廳禮堂座位繁星

  商量宴會簡直眼花繚亂擺設

  2.學習課文。

  (1)帶著問題自由朗讀讀課文,用劃出表現人民大會堂“雄偉壯麗”的詞,想想作者是怎樣寫的。

  (2)討論交流,教師點撥。

  第3自然段:正門國徽:紅底鑲金,閃閃發光

  柱子:12根六七層樓高4個人合抱

  第4自然段:中央大廳大吊燈:5盞

  地面:晶光閃耀

  第5、6自然段:大禮堂座位多:3層9600多個

  300多個10000人

  電燈多:像滿天繁星

  燈光亮:燦爛的光芒

  第7自然段:宴會廳金花彩畫眼花繚亂

  大圓桌、皮椅子5000人

  第8自然段:會議門---寬敞、各不相同

  (3)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句子,讀出贊美之情。

  (4)用自己的話概括地說:人民大會堂真是雄偉壯麗!正門

  ,中央大廳一一一;大禮堂一一一;宴會廳;

  會議廳一一一一一。

  (4)比較。剛才同學們說的和作者寫的有什么不同?(課文還用了過渡句把上下文緊密聯系起來。)

  ①用“--”在文中劃出過渡句。

  ②說說這些句子是怎樣把上下文緊密地聯系起來的。

  3.總結。

  通過本課的學習,你知道寫參觀記還要注意些什么?

  (1)把看到的東西有重點地具體寫下來。

  (2)課文用“數字說明、描寫、比喻”等方法寫出人民大會堂的'雄偉、壯麗。

  (3)用過渡句把上下文緊密聯系起來。這是參觀記的寫作特點之一。

  4.練習鞏固。彈性作業,學生自選:

  (1).摘錄自己喜歡的詞語或摘錄過渡句。

  (2)作業本5。

  (3)寫出你出家門到學校的過程,注意寫好過渡句。

《參觀人民大會堂》 篇14

  【課課練】

  a 組

  一、選擇加粗字的正確讀音。

  眼花亂 liǎo (  )  觀 cān (  )

  liáo (  )     chān (  )

  爛 càn (  )  光 wáng (  )

  chàn (  )     máng (  )

  二、查字典,填空。

  加粗的字部首再查幾畫讀音字義組新詞燈閃耀有  三、看拼音寫漢字。

  zhuāng yón   càn làn     jīng guāng shǎn yào

  (      )  (      )   (             ) 

  kuān cháng  zhuāng shì    mǎn tiān fán xīng

  (      )   (       )   (             )

  四、多音字組詞。

  五、區別組詞。

  六、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寬敞——    擺設——    情不自禁——

  七、根據解釋寫出本課詞語。

  1.莊重而嚴肅。(   )

  2.光彩鮮明耀眼。(   )

  3.把物品按照一定的位置安放。(   )

  4.十分明亮的光芒一閃一閃地耀眼。(   )

  5.看到的東西又多又好看,眼睛都看花了。(   )

  6.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

  b 組

  一、選擇正確的漢字,把詞語寫在后面的括號里。

  二、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寬敞——   明亮——

  三、選詞填空。

  1.寬敞  寬闊

  ①人民大會堂(   )的宴會廳,可以舉行五千人的宴會。

  ②(   )的操場上空無一人。

  2.莊嚴  莊重

  ①我遠遠望見人民大會堂正門上方那枚(   )的國徽。

  ②今天會場上的氣氛顯得十分(   )。

《參觀人民大會堂》 篇15

  佚名

  教學要求:

  1、使學生了解人民大會堂的雄偉壯麗和建設速度。

  2、弄清課文的敘述順序,練習歸納段意。

  3、學會本課12個生字。練習用“寬敞”“情不自禁”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五、六自然段。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人民大會堂偉壯麗,弄清各段人間的聯系。

  教具準備:幻燈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布置預習。

  1、你去過北京嗎?在天安門廣場西側有一座雄偉壯麗的建筑物,那就是人民大會堂。

  2、出示幻燈。

  3、提出預習要求:輕聲讀課文幾遍,做到讀正確、流利。

  4、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二、檢查預習。

  三、再次默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的是誰去參觀了人民大會堂?參觀了哪些地方?

  四、討論交流。

  1、誰去參觀了人民大會堂?

  2、參觀了哪些地方?

  五、討論分段。

  這篇課文可以分成幾段?怎么分的?為什么這樣分?(三段,一1,二2-8,三9)

  六、深入理解第二段。

  1、默讀第二段。把這一段中描寫人民大會堂雄偉壯麗的句子畫出來。

  2、討論,交流。

  (1)指名讀畫出的句子。

  (2)哪些是“我”看到的,哪些是王叔叔向我介紹的?

  (3)用自己的話說說大禮堂的特點。

  七、深入理解第三段。

  1、齊讀第9自然段。

  2、“情不自禁”是什么意思?我為什么會“情不自禁”?

  八、歸納段意。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歸納段意。

  2、指名回答討論。

  九、完成思考練習3。

  1、指名讀詞語。

  2、練習用帶點詞造句。

  3、抄寫詞語兩遍。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

  1、聽寫詞語。

  2、背誦五、六自然段。

  二、完成練筆。

  1、指名讀題目,明確要求。

  2、同桌討論要寫什么,按什么順序寫,如何寫具體。

  3、指名談談自己準備寫什么,怎么寫,其它同學可做補充。

  4、寫完后請同學朗讀自己的練筆作文,并說說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三、鼓勵學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板書設計 :

  26參觀人民大會堂

  禮堂 宴會廳

  大 齊

  雄偉

  壯麗

  亮 異

  大廳 高 會議廳

  正門

  〖你正在瀏覽《老百曉在線》提供的文章〗

《參觀人民大會堂》 篇16

  教學目的要求:

  1、學會本課17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人民大會堂的雄偉壯麗和建設速度。

  3、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著重理解第7自然段中句與句之間是怎樣連起來的。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5、6自然段。

  5、認識祖國的建設成就,體會我國人民的偉大創造力,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教學重點難點:

  結合具體詞句,認識人民大會堂各部分的特點;理解句與句之間的聯系為重點。

  結合插圖,啟發想象,引導體會人民大會堂的雄偉壯麗為難點。

  教學思路:

  本課仍按照“三讀一練”的程序教學。即初讀課文,了解全文大意;細讀課文,按自然段學習,然后劃分結構段;精讀課文,概括全文主要內容,并組織學生談學習收獲;最后按照《思考·練習》的要求安排綜合訓練。

  由于第3至8自然段寫的都是參觀人民大會堂各個部分的情況,結構上有相似之處,便采取了精講第3自然段、教給學習方法,其余各自然段仿照自學的教學方法。但因第7自然段是重點訓練連句成段的憑借,故仍作具體指導。

  思維訓練是提高理解能力的關鍵,所以特別注意了讓學生帶著問題讀書,并在議論中加強引導。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教學步驟 :

  一、談話導入  新課。

  同學們,我們偉大祖國的首都有許多雄偉的建筑,如古老的長城、故宮,現代美麗的首都機場、亞運村等等,它們為古老的北京城增添了豐姿。今天,老師也要帶同學們一起到北京城走一趟,參觀一處雄偉壯麗的建筑——人民大會堂。二、理解課題。

  1、板書課題,齊讀。

  2、你到過北京嗎?見過人民大會堂嗎?你見過的人民大會堂是什么樣子?

  3、簡介:人民大會堂是我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會址,是黨和國家領導人跟人民代表商量國家大事的地方。另外,中央領導還經常在這里會見外國貴賓。

  三、初讀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把生字詞讀準確,同時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2、指名朗讀課文。

  3、回答問題。

  (課文主要寫了“我”隨王叔叔參觀人民大會堂的經過。)四、細讀課文。

  1、學習第l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思考:這一段主要講了什么?(2)議:從“我高興極了”你想到了什么?(從“我高興極了”一句會使讀者想到人民大會堂一定非常美觀、雄偉,很值得參觀。)

  2、學習第2自然段。

  (1)齊讀課文。

  (2)議與導。

  ①這句話的意思是——

  (抓住“真是”引導理解:的確是……)

  ②跟上文聯系,這一句說出了“我高興極了”的原因;跟下文聯系,下文具體講人民大會堂如何雄偉壯麗的。所以這一自然段是——過渡段。

  3、學習第3自然段。

  (1)自由朗讀課文。思考:這一自然段講“我”參觀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

  (2)議與導。

  課文中是怎樣描寫國徽和12根大理石柱子的?國徽有什么特點?12根大理石柱子又有什么特點?

  (要引導學生結合插圖,結合對有關詞語的理解談感受。)

  (3)默讀課文。思考:這一自然段的大意是什么?

  議論后概括:這一自然段寫了人民大會堂正門的國徽和柱子,總的特點是雄偉壯麗。

  4、自學第4至6自然段。

  (1)逐段自學課文。要求:根據學習第3自然段的方法,按照“自學提示”,默讀課文,找出答案;同時記下不懂的問題。(自學提示:①“我”參觀的什么地方?②“我”看到或聽王叔叔說了什么?③課文中是怎樣描寫的?④各處有什么特點?)

  (2)學生自學,教師巡回檢查指導。

  (3)檢查自學情況。

  要求學生逐段回答問題,同時引導理解有關詞語句子,并解答學生的疑難。

  ①學習第4自然段。

  水晶玻璃:水晶,是一種無色透明的名貴礦石。水晶玻璃指一種優質的玻璃,它的透明光亮很像水晶。晶光閃耀:十分光亮的光芒一閃一閃地很耀眼。概括:

  這一自然段寫了中央大廳的天花板和地面,特點是美麗壯觀。

  ②學習5至6自然段。

  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結合插圖,結合對詞語、句子的理解談感受。

  第5自然段寫大禮堂又高又大。

  第6自然段寫大禮堂又高又美觀以及它的用處。燦爛:光彩鮮明耀眼。

  概括:

  這兩個自然段寫了大禮堂的雄偉壯麗。

  五、練習。

  1、有感情地朗讀前6自然段課文。

  2、熟讀并背誦第5至6自然段。

  3、指導寫生字(前9個生字)。

  指導重點:耀、繁。

  第二課時

  教學步驟 :

  一、復習。

  在學過的幾個自然段中,課文從“我們”參觀的哪幾個地方寫了人民大會堂的雄偉壯麗?

  二、細讀課文。

  1、第7自然段。(1)指名讀課文。思考:這一自然段寫參觀哪里?(宴會廳。)共有幾句話?每句話的意思是什么?

  (2)議與導。

  第1句寫宴會廳的位置(或“我們”來到宴會廳);第2句寫看到的金花彩畫多而美;第3句寫看到的桌椅多;第4句寫通過王叔叔的介紹進一步說明宴會廳寬敞。

  眼花繚亂:眼睛看復雜的色彩而感到迷亂。

  “我”為什么會看得眼花繚亂?(因為柱子上,天花板上金花彩畫又多又美,所以使“我”眼花繚亂。)這一自然段中句與句之間是怎樣連起來的?(先講參觀的地點是宴會廳,再講進去之后看到金花彩畫的感覺,接著講所看到的大圓桌和皮椅子,最后用王叔叔介紹的具體數字講宴會廳之大。)

  概括:

  這一自然段寫了宴會廳的寬敞和壯麗。

  2、第8自然段。

  (1)自讀課文,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提出不懂的問題。

  (2)議與導。

  裝飾:在身體或物體的表面加些附屬的東西,使之美觀(應舉例說明)。

  命名:給予名稱。

  貴賓:尊貴的客人。

  概括:

  這一自然段寫了會議廳多而寬敞、各有特點。

  3、默讀第2至8自然段,再看看板書,想想課文從哪幾個地方寫了人民大會堂的雄偉壯麗。

  4、第9自然段。

  (1)自由朗讀課文。

  (2)議與導。

  ①王叔叔的話是什么意思?(人民大會堂建筑時間短,速度快。說明人民群眾建設祖國的偉大力量。)

  ②“我”的話是什么意思?(對祖國建設成就發自內心的贊美。)

  情不自禁:抑制不了自己的感情。

  三、精讀課文。

  1、默讀全文。思考: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這篇課文寫了參觀人民大會堂的過程,介紹了人民大會堂的雄偉壯麗。)

  2、學了這篇課文,你有哪些收獲?

  四、綜合訓練。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完成《思考·練習》第2題。

  引導學生在比較中展開議論。

  (每組中的前一個句子給人的認識比較模糊;后一個句子不但能給人具體、準確的認識,而且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引導思考:怎樣才能把句子寫具體?(首先要仔細觀察,其次是積累詞語。)

  3、指導寫字(后8個)。

  指導重點:敞、飾、具。

  4、完成《思考·練習》第4題。◆

《參觀人民大會堂》 篇17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7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人民大會堂的雄偉壯麗和建設速度。

  3、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著重理解第7自然段中句與句之間是怎樣連起來的。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5、6自然段。

  5、認識祖國的建設成就,體會我國人民的偉大創造力,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教學重難點:

  1、結合具體詞句,認識人民大會堂各部分的特點;理解句與句之間的聯系為重點。

  2、結合插圖,啟發想象,引導體會人民大會堂的雄偉壯麗為難點。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偉大祖國的首都有許多雄偉的建筑,如古老的長城、故宮,現代美麗的首都機場、亞運村等等,它們為古老的北京城增添了豐姿。今天,老師也要帶同學們一起到北京城走一趟,參觀一處雄偉壯麗的建筑——人民大會堂。

  二、理解課題。

  1、板書課題,齊讀。

  2、你到過北京嗎?見過人民大會堂嗎?你見過的人民大會堂是什么樣子?

  3、簡介:人民大會堂是我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會址,是黨和國家領導人跟人民代表商量國家大事的地方。另外,中央領導還經常在這里會見外國貴賓。

  三、學習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把生字詞讀準確,同時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2、指名朗讀課文。

  3、回答問題。

  (課文主要寫了“我”隨王叔叔參觀人民大會堂的經過。)

  四、細讀課文。

  1、學習第l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思考:這一段主要講了什么?

  (2)議:從“我高興極了”你想到了什么?(從“我高興極了”一句會使讀者想到人民大會堂一定非常美觀、雄偉,很值得參觀。)

  2、學習第2自然段。

  (1)齊讀課文。

  (2)議與導。

  ①這句話的意思是——

  (抓住“真是”引導理解:的確是……)

  ②跟上文聯系,這一句說出了“我高興極了”的原因;跟下文聯系,下文具體講人民大會堂如何雄偉壯麗的。所以這一自然段是——過渡段。

  3、學習第3自然段。

  (1)自由朗讀課文。思考:這一自然段講“我”參觀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

  (2)議與導。

  課文中是怎樣描寫國徽和12根大理石柱子的?國徽有什么特點?12根大理石柱子又有什么特點?

  (要引導學生結合插圖,結合對有關詞語的理解談感受。)

  (3)默讀課文。思考:這一自然段的大意是什么?

  議論后概括:這一自然段寫了人民大會堂正門的國徽和柱子,總的特點是雄偉壯麗。

  4、自學第4至6自然段。

  (1)逐段自學課文。要求:根據學習第3自然段的方法,按照“自學提示”,默讀課文,找出答案;同時記下不懂的問題。(自學提示:①“我”參觀的什么地方?②“我”看到或聽王叔叔說了什么?③課文中是怎樣描寫的?④各處有什么特點?)

  (2)學生自學,教師巡回檢查指導。

  (3)檢查自學情況。

  要求學生逐段回答問題,同時引導理解有關詞語句子,并解答學生的疑難。

  ①學習第4自然段。

  水晶玻璃:水晶,是一種無色透明的名貴礦石。水晶玻璃指一種優質的玻璃,它的透明光亮很像水晶。晶光閃耀:十分光亮的光芒一閃一閃地很耀眼。概括:

  這一自然段寫了中央大廳的天花板和地面,特點是美麗壯觀。

  ②學習5至6自然段。

  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結合插圖,結合對詞語、句子的理解談感受。

  第5自然段寫大禮堂又高又大。

  第6自然段寫大禮堂又高又美觀以及它的用處。燦爛:光彩鮮明耀眼。

  概括:

  這兩個自然段寫了大禮堂的雄偉壯麗。

  五、練習。

  1、有感情地朗讀前6自然段課文。

  2、熟讀并背誦第5至6自然段。

  3、指導寫生字(前9個生字)。

  指導重點:耀、繁。

  第二課時

  一、復習。

  在學過的幾個自然段中,課文從“我們”參觀的哪幾個地方寫了人民大會堂的雄偉壯麗?

  二、細讀課文。

  1、第7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思考:這一自然段寫參觀哪里?(宴會廳。)共有幾句話?每句話的意思是什么?

  (2)議與導。

  第1句寫宴會廳的位置(或“我們”來到宴會廳);第2句寫看到的金花彩畫多而美;第3句寫看到的桌椅多;第4句寫通過王叔叔的介紹進一步說明宴會廳寬敞。

  眼花繚亂:眼睛看復雜的色彩而感到迷亂。

  “我”為什么會看得眼花繚亂?(因為柱子上,天花板上金花彩畫又多又美,所以使“我”眼花繚亂。)這一自然段中句與句之間是怎樣連起來的?(先講參觀的地點是宴會廳,再講進去之后看到金花彩畫的感覺,接著講所看到的大圓桌和皮椅子,最后用王叔叔介紹的具體數字講宴會廳之大。)

  概括:

  這一自然段寫了宴會廳的寬敞和壯麗。

  2、第8自然段。

  (1)自讀課文,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提出不懂的問題。

  (2)議與導。

  裝飾:在身體或物體的表面加些附屬的東西,使之美觀(應舉例說明)。

  命名:給予名稱。

  貴賓:尊貴的客人。

  概括:

  這一自然段寫了會議廳多而寬敞、各有特點。

  3、默讀第2至8自然段,再看看板書,想想課文從哪幾個地方寫了人民大會堂的雄偉壯麗。

  4、第9自然段。

  (1)自由朗讀課文。

  (2)議與導。

  ①王叔叔的話是什么意思?(人民大會堂建筑時間短,速度快。說明人民群眾建設祖國的偉大力量。)

  ②“我”的話是什么意思?(對祖國建設成就發自內心的贊美。)

  情不自禁:抑制不了自己的感情。

  三、精讀課文。

  1、默讀全文。思考: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這篇課文寫了參觀人民大會堂的過程,介紹了人民大會堂的雄偉壯麗。)

  2、學了這篇課文,你有哪些收獲?

  四、綜合訓練。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完成《思考?練習》第2題。

  引導學生在比較中展開議論。

  (每組中的前一個句子給人的認識比較模糊;后一個句子不但能給人具體、準確的認識,而且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引導思考:怎樣才能把句子寫具體?(首先要仔細觀察,其次是積累詞語。)

  3、指導寫字(后8個)。

  指導重點:敞、飾、具。

《參觀人民大會堂》(精選17篇) 相關內容:
  • 參觀人民大會堂

    教案示例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4個生字,認識兩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登山、燦爛、寬敞、貴賓”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抄寫自己喜歡的句子。 3.讀懂每個自然段,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

  • 參觀人民大會堂

    教案示例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4個生字,認識兩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登山、燦爛、寬敞、貴賓”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抄寫自己喜歡的句子。 3.讀懂每個自然段,了解課文的敘述順序。...

  • 《古詩詞三首》快樂練習:提升訓練(通用12篇)

    一、先解釋字的意思,再說說詩句的意思1、從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盡:___________________ 閑:___________________詩句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 愚公移山(通用12篇)

    列子教學目標1.學習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偉大氣魄和堅強毅力。2.積累文言詞語,誦讀課文。3.學會辯證地看問題。教學時間兩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預習熟讀課文,讀準字音,看注解試譯全文。二、導入從“杞人憂天”說起。...

  • 《牧場之國》說課(精選13篇)

    《牧場之國》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文章描寫了荷蘭美麗的田園風光全文緊緊圍繞荷蘭牧場白日的遼闊無際、寧靜和諧和夜晚的祥和寂靜來寫. 展現 了荷蘭藍天、白云、牛羊成群的優美迷人、自然和諧...

  • 《爬山虎的腳》同步達綱練習(精選12篇)

    一、看拼音寫漢字fú吹() yàng蕩()xì空() wěi枯() jūn yún() bǐng葉() dié重() shū fú()二、下面句子里的“新鮮”應分別選擇哪一種解釋“新鮮”一詞在詞典里有四種解釋:①食物沒有變質;②植物(如花朵等)沒有枯...

  •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教后感(精選13篇)

    《宋慶齡故居的樟樹》是蘇教版國標本第八冊中的一篇以物喻人的敘事性文章。文章具體描寫了宋慶齡故居的兩棵樟樹的外形和生長特點,以及它具有拒蟲的香氣且能永久保持的高貴之處。...

  • 《走,我們去植樹》(通用15篇)

    1、 走,我們去植樹教學要求: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新詞。 3、 理解詩歌內容,了解植樹的重要,體會少先隊員們要用實際行動綠化祖國的決心,教育學生從小要增強環境保護意識。...

  •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新解(精選15篇)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代大詩人王維(公元701~761)的這首《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陽關曲》),千古傳誦,膾炙人口。筆者認為,此詩是中華詩壇不可多得的一首奇詩。...

  •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av资源吧 | 商场女厕偷拍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精品大片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一线 | a级片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在线 | 九一视频在线看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视频 | 青青草成人网 | av免费看在线 | 麻豆av资源| 中文字幕八区 | 久久久SS麻豆欧美国产日韩 | 国产精品久久秋霞鲁丝片 | 亚洲av人人夜夜澡人人 | 性饥渴少妇AV无码毛片 | 91国高清视频 | 日韩a一区二区 | 啪啪综合视频 | www久久爱 | 免费三级在线观看 | 被按摩的人妻中文字幕 | 无码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妻中字 | 欧美日韩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夜夜摸夜夜操 | 无码AV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黄色视屏网站 | 日日碰日日操 | 大香伊蕉中文字幕 | 手机看片被窝午夜婷婷国产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野外 | 国产成人精品影视 | 麻豆传媒最新网址 | 中文字幕第15页 | 91免费大片|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观看视频 | 激情综合色五月六月婷婷 | 九月婷婷 | 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蜜芽 | 九九热在线视频 | 久久精品国产清高在天天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