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政治教案 > 小學思想品德教案 > 取人之長補已之短(精選4篇)

取人之長補已之短

發布時間:2023-01-07

取人之長補已之短(精選4篇)

取人之長補已之短 篇1

  教學目標

  認識:

  1.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點,也有自己的短處和缺點。

  2.懂得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短處,有利于個人進步。

  3.懂得用自己的長處來比別人的短處,既不利于個人進步,還影響團結。

  情感:

  愿意不斷地學習別人的優點,來彌補自己的不足。

  行為:

  1. 注意發現和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

  2. 不用自己的長處比別人的短處。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課是依據課程標準中年級段“自尊自愛”德目中認識目標第5條“知道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懂得善于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有利于個人進步。”和行為目標第3條“注意發現和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而設置的,與第一課同屬一個單元。設置本課的中心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從小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痹诎嗉w中人都有長處,也都有短處,要善于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長處,正視自己的缺點、不足,虛心向別人學習,不斷完善自己,這樣有利于個人進步。

  課文共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一段簡短的議論,告訴學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聰明謙遜的人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自滿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長處。

  第二部分選用了我國古代著名文學家歐陽修虛心學習別人長處的故事。這個故事生動地說明:人要善于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才能夠求得自身更好的發展。

  第三部分采用議論的方式,主要是給學生講明怎樣做到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首先要正確認識自己;其次要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虛心向別人學習,來彌補自己的短處。

  本課共分四個欄目:

  欄目一“說一說”用談問題的方式,直接切入學生的行為。讓學生通過對自己行為的反思來進入課文的學習,開門見山,針對性較強。這一欄目是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親身體驗來說明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好處,怎樣去做到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從而強化觀點,深化認識。

  欄目二“找一找” 共有兩道小題。第一題是引導學生先找自己的短處,然后確定向誰學習,這是第一種取長補短。第二題是課文內容的補充和延伸。

  欄目三“議一議”讓學生懂得任何人都有優點和缺點,應該學習他人的長處和優點。

  欄目四“讀一讀” 目的是給學生更多的事例,使學生理解和鞏固課文所學的道德觀點。

  教法建議:

  1.在導行過程中,教師應更多地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學會發現別人的優點,鼓勵學生敢于面對自己的不足,以達到教學實效。

  2.教學中,教師應注意一方面鼓勵學生敢于面對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要尊重學生的人格,保護他們的自尊心不受到傷害。

  3.本課的教學中,教師可組織學生分析、討論,深化道德觀點,明確道德要求。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目標〉

  認識:

  1.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點,也有自己的短處和缺點。

  2.懂得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短處,有利于個人進步。

  3.懂得用自己的長處來比別人的短處,既不利于個人進步,還影響團結。

  情感:

  愿意不斷地學習別人的優點,來彌補自己的不足。

  行為:

  1. 注意發現和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

  2. 不用自己的長處比別人的短處。

  教學重點:

  使學生懂得,為什么善于吸取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短處,才有利于個人進步。原因有兩點:一、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二、善于吸取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短處,才有利于個人進步;三、用自己的長處比別人的短處,既不利于個人進步,也影響團結。

  教學難點:使學生掌握取長補短的具體做法。

  教育過程:

  一 、導入  新課

  1.同學們,你們聽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嗎?

  2.課件演示場景一:

  內容: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1. 同桌學生相互交流,全班學生互相交流。

  2. 教師小結并提問:

  每個人身上都有優點、長處,也都存在著短處、不足。應該如何對待別人的長處和自己的不足呢?

  3.學生發言后教師板書。

  板書:二 取人之長 補己之短

  二 、學文明理

  1.師:謙虛的人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自滿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長處,看不到別人的長處。我國古代文學家歐陽修就是一位謙虛好學的人。下面,咱們就來聽聽他年輕的時候是怎樣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

  2.演示課件場景二:

  播放錄音故事:教材P6--8課文內容的2--10自然段。

  3.提問:

 。1)歐陽修、謝希深、尹師魯三人在寫作中各自表現出的特點是什么?

 。2)錢惟演老師是怎樣評價他們的文章的?

  4.錢老師的評價說明了什么?

  5.小結:每個人都有優點、長處,同時每個人也都有短處和不足。

  6.提問:

  歐陽修是怎樣對待老師的評價的?說明什么?

  小結:歐陽修謙虛好學,能夠耐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并努力向同窗學習,使他的文章不斷完善,彌補了自己的不足,他做到了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因此,他的寫作水平迅速提高。

  7.小組討論:聽完歐陽修的故事,請大家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有什么好處?怎樣才能做到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板書:不斷進步 正確認識自己 善于發現、學習別人的長處 改掉自己的不足

  8.小結: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有利于自己的進步。只有正確認識自己,善于發現并學習別人的優點,改掉自己的不足,才能不斷進步。

  三、深化認識

  1.過渡語:像歐陽修這樣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事例還有很多,誰能舉個例子。

  2.學生舉例。

  3.師補充:在思想品德書上也有這樣的事例我們來看一看。

  4.學生自己閱讀"讀一讀"。

  5.提問:

  故事中的媽媽是怎樣取得進步的?

  6.小結:我們要向故事中的媽媽學習,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找出自己的不足,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不斷完善自己。

  7.提問:

 。1)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你能經常發現別人的長處嗎?(P欄目一"說一說"中的問題。

 。2)自己有什么短處?可以向哪些同學學習?

 。3)自己有什么長處?哪些人在這方面比自己做的更好?怎樣向他們學習?

  8.演示課件場景三:

  內容:以上三個提問。

  9.學生小組討論。

  10.學生動手制作"提示卡"

  制作內容及要求:在提示卡上寫出自己的優點、缺點;寫出同學的優點、長處。提示卡版面自己設計。

  11.師:有兩位同學對于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有自己看法,我們一起討論一下,看看誰的想法正確,為什么?

  12.演示課件場景四

  內容:教材P9課文后 "議一儀"的內容。

  13.學生討論后,自己選擇一位同學的想法發表自己的看法。

  14.小結:馬紅的想法不對。每個人身上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張明的想法正確。只有善于發現別人的優點,并虛心向別人學習,才能不斷進步。

  四 總結全課

  每個人身上都有優點、長處,也有短處、不足,我們要做一個有心人,善于發現別人的優點、長處,敢于面對自己的缺點、不足,并虛心學習,取長補短,不斷完善自己,爭取做一個全面發展、不斷進步的好學生。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1.觀察周圍的人有哪些長處?把他們的長處記錄下來。

  2.想一想,自己有哪些長處?請家長評價自己的長處。

取人之長補已之短 篇2

  教學目標 

  認識:

  1.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點,也有自己的短處和缺點。

  2.懂得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短處,有利于個人進步。

  3.懂得用自己的長處來比別人的短處,既不利于個人進步,還影響團結。

  情感:

  愿意不斷地學習別人的優點,來彌補自己的不足。

  行為:

  1. 注意發現和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

  2. 不用自己的長處比別人的短處。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課是依據課程標準中年級段“自尊自愛”德目中認識目標第5條“知道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懂得善于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有利于個人進步。”和行為目標第3條“注意發現和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而設置的,與第一課同屬一個單元。設置本課的中心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從小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痹诎嗉w中人都有長處,也都有短處,要善于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長處,正視自己的缺點、不足,虛心向別人學習,不斷完善自己,這樣有利于個人進步。

  課文共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一段簡短的議論,告訴學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聰明謙遜的人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自滿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長處。

  第二部分選用了我國古代著名文學家歐陽修虛心學習別人長處的故事。這個故事生動地說明:人要善于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才能夠求得自身更好的發展。

  第三部分采用議論的方式,主要是給學生講明怎樣做到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首先要正確認識自己;其次要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虛心向別人學習,來彌補自己的短處。

  本課共分四個欄目:

  欄目一“說一說”用談問題的方式,直接切入學生的行為。讓學生通過對自己行為的反思來進入課文的學習,開門見山,針對性較強。這一欄目是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親身體驗來說明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好處,怎樣去做到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從而強化觀點,深化認識。

  欄目二“找一找” 共有兩道小題。第一題是引導學生先找自己的短處,然后確定向誰學習,這是第一種取長補短。第二題是課文內容的補充和延伸。

  欄目三“議一議”讓學生懂得任何人都有優點和缺點,應該學習他人的長處和優點。

  欄目四“讀一讀” 目的是給學生更多的事例,使學生理解和鞏固課文所學的道德觀點。

  教法建議:

  1.在導行過程中,教師應更多地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學會發現別人的優點,鼓勵學生敢于面對自己的不足,以達到教學實效。

  2.教學中,教師應注意一方面鼓勵學生敢于面對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要尊重學生的人格,保護他們的自尊心不受到傷害。

  3.本課的教學中,教師可組織學生分析、討論,深化道德觀點,明確道德要求。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目標 

  認識:

  1.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點,也有自己的短處和缺點。

  2.懂得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短處,有利于個人進步。

  3.懂得用自己的長處來比別人的短處,既不利于個人進步,還影響團結。

  情感:

  愿意不斷地學習別人的優點,來彌補自己的不足。

  行為:

  1. 注意發現和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

  2. 不用自己的長處比別人的短處。

  教學重點

  使學生懂得,為什么善于吸取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短處,才有利于個人進步。原因有兩點:一、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二、善于吸取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短處,才有利于個人進步;三、用自己的長處比別人的短處,既不利于個人進步,也影響團結。

  教學難點 :使學生掌握取長補短的具體做法。

  教育過程:

  一 、導入  新課

  1.同學們,你們聽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嗎?

  2.課件演示場景一:

  內容: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1. 同桌學生相互交流,全班學生互相交流。

  2. 教師小結并提問:

  每個人身上都有優點、長處,也都存在著短處、不足。應該如何對待別人的長處和自己的不足呢?

  3.學生發言后教師板書。

  板書:二 取人之長 補己之短

  二 、學文明理

  1.師:謙虛的人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自滿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長處,看不到別人的長處。我國古代文學家歐陽修就是一位謙虛好學的人。下面,咱們就來聽聽他年輕的時候是怎樣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

  2.演示課件場景二:

  播放錄音故事:教材P6--8課文內容的2--10自然段。

  3.提問:

 。1)歐陽修、謝希深、尹師魯三人在寫作中各自表現出的特點是什么?

 。2)錢惟演老師是怎樣評價他們的文章的?

  4.錢老師的評價說明了什么?

  5.小結:每個人都有優點、長處,同時每個人也都有短處和不足。

  6.提問:

  歐陽修是怎樣對待老師的評價的?說明什么?

  小結:歐陽修謙虛好學,能夠耐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并努力向同窗學習,使他的文章不斷完善,彌補了自己的不足,他做到了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因此,他的寫作水平迅速提高。

  7.小組討論:聽完歐陽修的故事,請大家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有什么好處?怎樣才能做到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板書:不斷進步 正確認識自己 善于發現、學習別人的長處 改掉自己的不足

  8.小結: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有利于自己的進步。只有正確認識自己,善于發現并學習別人的優點,改掉自己的不足,才能不斷進步。

  三、深化認識

  1.過渡語:像歐陽修這樣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事例還有很多,誰能舉個例子。

  2.學生舉例。

  3.師補充:在思想品德書上也有這樣的事例我們來看一看。

  4.學生自己閱讀"讀一讀"。

  5.提問:

  故事中的媽媽是怎樣取得進步的?

  6.小結:我們要向故事中的媽媽學習,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找出自己的不足,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不斷完善自己。

  7.提問:

  (1)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你能經常發現別人的長處嗎?(P欄目一"說一說"中的問題。

 。2)自己有什么短處?可以向哪些同學學習

 。3)自己有什么長處?哪些人在這方面比自己做的更好?怎樣向他們學習?

  8.演示課件場景三:

  內容:以上三個提問。

  9.學生小組討論。

  10.學生動手制作"提示卡"

  制作內容及要求:在提示卡上寫出自己的優點、缺點;寫出同學的優點、長處。提示卡版面自己設計。

  11.師:有兩位同學對于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有自己看法,我們一起討論一下,看看誰的想法正確,為什么?

  12.演示課件場景四

  內容:教材P9課文后 "議一儀"的內容。

  13.學生討論后,自己選擇一位同學的想法發表自己的看法。

  14.小結:馬紅的想法不對。每個人身上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張明的想法正確。只有善于發現別人的優點,并虛心向別人學習,才能不斷進步。

  四 總結全課

  每個人身上都有優點、長處,也有短處、不足,我們要做一個有心人,善于發現別人的優點、長處,敢于面對自己的缺點、不足,并虛心學習,取長補短,不斷完善自己,爭取做一個全面發展、不斷進步的好學生。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1.觀察周圍的人有哪些長處?把他們的長處記錄下來。

  2.想一想,自己有哪些長處?請家長評價自己的長處。

取人之長補已之短 篇3

  教學目標

  認識:

  1.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點,也有自己的短處和缺點。

  2.懂得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短處,有利于個人進步。

  3.懂得用自己的長處來比別人的短處,既不利于個人進步,還影響團結。

  情感:

  愿意不斷地學習別人的優點,來彌補自己的不足。

  行為:

  1. 注意發現和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

  2. 不用自己的長處比別人的短處。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課是依據課程標準中年級段“自尊自愛”德目中認識目標第5條“知道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懂得善于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有利于個人進步!焙托袨槟繕说3條“注意發現和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倍O置的,與第一課同屬一個單元。設置本課的中心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從小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痹诎嗉w中人都有長處,也都有短處,要善于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長處,正視自己的缺點、不足,虛心向別人學習,不斷完善自己,這樣有利于個人進步。

  課文共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一段簡短的議論,告訴學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聰明謙遜的人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自滿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長處。

  第二部分選用了我國古代著名文學家歐陽修虛心學習別人長處的故事。這個故事生動地說明:人要善于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才能夠求得自身更好的發展。

  第三部分采用議論的方式,主要是給學生講明怎樣做到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首先要正確認識自己;其次要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虛心向別人學習,來彌補自己的短處。

  本課共分四個欄目:

  欄目一“說一說”用談問題的方式,直接切入學生的行為。讓學生通過對自己行為的反思來進入課文的學習,開門見山,針對性較強。這一欄目是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親身體驗來說明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好處,怎樣去做到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從而強化觀點,深化認識。

  欄目二“找一找” 共有兩道小題。第一題是引導學生先找自己的短處,然后確定向誰學習,這是第一種取長補短。第二題是課文內容的補充和延伸。

  欄目三“議一議”讓學生懂得任何人都有優點和缺點,應該學習他人的長處和優點。

  欄目四“讀一讀” 目的是給學生更多的事例,使學生理解和鞏固課文所學的道德觀點。

  教法建議:

  1.在導行過程中,教師應更多地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學會發現別人的優點,鼓勵學生敢于面對自己的不足,以達到教學實效。

  2.教學中,教師應注意一方面鼓勵學生敢于面對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要尊重學生的人格,保護他們的自尊心不受到傷害。

  3.本課的教學中,教師可組織學生分析、討論,深化道德觀點,明確道德要求。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目標〉

  認識:

  1.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點,也有自己的短處和缺點。

  2.懂得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短處,有利于個人進步。

  3.懂得用自己的長處來比別人的短處,既不利于個人進步,還影響團結。

  情感:

  愿意不斷地學習別人的優點,來彌補自己的不足。

  行為:

  1. 注意發現和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

  2. 不用自己的長處比別人的短處。

  教學重點:

  使學生懂得,為什么善于吸取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短處,才有利于個人進步。原因有兩點:一、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二、善于吸取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短處,才有利于個人進步;三、用自己的長處比別人的短處,既不利于個人進步,也影響團結。

  教學難點:使學生掌握取長補短的具體做法。

  教育過程:

  一 、導入  新課

  1.同學們,你們聽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嗎?

  2.課件演示場景一:

  內容: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1. 同桌學生相互交流,全班學生互相交流。

  2. 教師小結并提問:

  每個人身上都有優點、長處,也都存在著短處、不足。應該如何對待別人的長處和自己的不足呢?

  3.學生發言后教師板書。

  板書:二 取人之長 補己之短

  二 、學文明理

  1.師:謙虛的人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自滿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長處,看不到別人的長處。我國古代文學家歐陽修就是一位謙虛好學的人。下面,咱們就來聽聽他年輕的時候是怎樣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

  2.演示課件場景二:

  播放錄音故事:教材P6--8課文內容的2--10自然段。

  3.提問:

  (1)歐陽修、謝希深、尹師魯三人在寫作中各自表現出的特點是什么?

 。2)錢惟演老師是怎樣評價他們的文章的?

  4.錢老師的評價說明了什么?

  5.小結:每個人都有優點、長處,同時每個人也都有短處和不足。

  6.提問:

  歐陽修是怎樣對待老師的評價的?說明什么?

  小結:歐陽修謙虛好學,能夠耐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并努力向同窗學習,使他的文章不斷完善,彌補了自己的不足,他做到了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因此,他的寫作水平迅速提高。

  7.小組討論:聽完歐陽修的故事,請大家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有什么好處?怎樣才能做到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板書:不斷進步 正確認識自己 善于發現、學習別人的長處 改掉自己的不足

  8.小結: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有利于自己的進步。只有正確認識自己,善于發現并學習別人的優點,改掉自己的不足,才能不斷進步。

  三、深化認識

  1.過渡語:像歐陽修這樣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事例還有很多,誰能舉個例子。

  2.學生舉例。

  3.師補充:在思想品德書上也有這樣的事例我們來看一看。

  4.學生自己閱讀"讀一讀"。

  5.提問:

  故事中的媽媽是怎樣取得進步的?

  6.小結:我們要向故事中的媽媽學習,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找出自己的不足,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不斷完善自己。

  7.提問:

  (1)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你能經常發現別人的長處嗎?(P欄目一"說一說"中的問題。

 。2)自己有什么短處?可以向哪些同學學習?

 。3)自己有什么長處?哪些人在這方面比自己做的更好?怎樣向他們學習?

  8.演示課件場景三:

  內容:以上三個提問。

  9.學生小組討論。

  10.學生動手制作"提示卡"

  制作內容及要求:在提示卡上寫出自己的優點、缺點;寫出同學的優點、長處。提示卡版面自己設計。

  11.師:有兩位同學對于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有自己看法,我們一起討論一下,看看誰的想法正確,為什么?

  12.演示課件場景四

  內容:教材P9課文后 "議一儀"的內容。

  13.學生討論后,自己選擇一位同學的想法發表自己的看法。

  14.小結:馬紅的想法不對。每個人身上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張明的想法正確。只有善于發現別人的優點,并虛心向別人學習,才能不斷進步。

  四 總結全課

  每個人身上都有優點、長處,也有短處、不足,我們要做一個有心人,善于發現別人的優點、長處,敢于面對自己的缺點、不足,并虛心學習,取長補短,不斷完善自己,爭取做一個全面發展、不斷進步的好學生。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1.觀察周圍的人有哪些長處?把他們的長處記錄下來。

  2.想一想,自己有哪些長處?請家長評價自己的長處。

取人之長補已之短 篇4

  教學目標 

  認識:

  1.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點,也有自己的短處和缺點。

  2.懂得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短處,有利于個人進步。

  3.懂得用自己的長處來比別人的短處,既不利于個人進步,還影響團結。

  情感:

  愿意不斷地學習別人的優點,來彌補自己的不足。

  行為:

  1. 注意發現和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

  2. 不用自己的長處比別人的短處。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課是依據課程標準中年級段“自尊自愛”德目中認識目標第5條“知道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懂得善于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有利于個人進步。”和行為目標第3條“注意發現和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倍O置的,與第一課同屬一個單元。設置本課的中心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從小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在班集體中人都有長處,也都有短處,要善于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長處,正視自己的缺點、不足,虛心向別人學習,不斷完善自己,這樣有利于個人進步。

  課文共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一段簡短的議論,告訴學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聰明謙遜的人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自滿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長處。

  第二部分選用了我國古代著名文學家歐陽修虛心學習別人長處的故事。這個故事生動地說明:人要善于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才能夠求得自身更好的發展。

  第三部分采用議論的方式,主要是給學生講明怎樣做到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首先要正確認識自己;其次要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虛心向別人學習,來彌補自己的短處。

  本課共分四個欄目:

  欄目一“說一說”用談問題的方式,直接切入學生的行為。讓學生通過對自己行為的反思來進入課文的學習,開門見山,針對性較強。這一欄目是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親身體驗來說明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好處,怎樣去做到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從而強化觀點,深化認識。

  欄目二“找一找” 共有兩道小題。第一題是引導學生先找自己的短處,然后確定向誰學習,這是第一種取長補短。第二題是課文內容的補充和延伸。

  欄目三“議一議”讓學生懂得任何人都有優點和缺點,應該學習他人的長處和優點。

  欄目四“讀一讀” 目的是給學生更多的事例,使學生理解和鞏固課文所學的道德觀點。

  教法建議:

  1.在導行過程中,教師應更多地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學會發現別人的優點,鼓勵學生敢于面對自己的不足,以達到教學實效。

  2.教學中,教師應注意一方面鼓勵學生敢于面對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要尊重學生的人格,保護他們的自尊心不受到傷害。

  3.本課的教學中,教師可組織學生分析、討論,深化道德觀點,明確道德要求。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目標 

  認識:

  1.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優點,也有自己的短處和缺點。

  2.懂得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短處,有利于個人進步。

  3.懂得用自己的長處來比別人的短處,既不利于個人進步,還影響團結。

  情感:

  愿意不斷地學習別人的優點,來彌補自己的不足。

  行為:

  1. 注意發現和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

  2. 不用自己的長處比別人的短處。

  教學重點

  使學生懂得,為什么善于吸取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短處,才有利于個人進步。原因有兩點:一、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二、善于吸取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短處,才有利于個人進步;三、用自己的長處比別人的短處,既不利于個人進步,也影響團結。

  教學難點 :使學生掌握取長補短的具體做法。

  教育過程:

  一 、導入  新課

  1.同學們,你們聽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嗎?

  2.課件演示場景一:

  內容: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1. 同桌學生相互交流,全班學生互相交流。

  2. 教師小結并提問:

  每個人身上都有優點、長處,也都存在著短處、不足。應該如何對待別人的長處和自己的不足呢?

  3.學生發言后教師板書。

  板書:二 取人之長 補己之短

  二 、學文明理

  1.師:謙虛的人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自滿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長處,看不到別人的長處。我國古代文學家歐陽修就是一位謙虛好學的人。下面,咱們就來聽聽他年輕的時候是怎樣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

  2.演示課件場景二:

  播放錄音故事:教材P6--8課文內容的2--10自然段。

  3.提問:

 。1)歐陽修、謝希深、尹師魯三人在寫作中各自表現出的特點是什么?

 。2)錢惟演老師是怎樣評價他們的文章的?

  4.錢老師的評價說明了什么?

  5.小結:每個人都有優點、長處,同時每個人也都有短處和不足。

  6.提問:

  歐陽修是怎樣對待老師的評價的?說明什么?

  小結:歐陽修謙虛好學,能夠耐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并努力向同窗學習,使他的文章不斷完善,彌補了自己的不足,他做到了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因此,他的寫作水平迅速提高。

  7.小組討論:聽完歐陽修的故事,請大家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有什么好處?怎樣才能做到取人之長,補己之短?

  板書:不斷進步 正確認識自己 善于發現、學習別人的長處 改掉自己的不足

  8.小結: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有利于自己的進步。只有正確認識自己,善于發現并學習別人的優點,改掉自己的不足,才能不斷進步。

  三、深化認識

  1.過渡語:像歐陽修這樣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的事例還有很多,誰能舉個例子。

  2.學生舉例。

  3.師補充:在思想品德書上也有這樣的事例我們來看一看。

  4.學生自己閱讀讀一讀。

  5.提問:

  故事中的媽媽是怎樣取得進步的?

  6.小結:我們要向故事中的媽媽學習,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找出自己的不足,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不斷完善自己。

  7.提問:

  (1)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你能經常發現別人的長處嗎?(P欄目一說一說中的問題。

  (2)自己有什么短處?可以向哪些同學學習?

 。3)自己有什么長處?哪些人在這方面比自己做的更好?怎樣向他們學習?

  8.演示課件場景三:

  內容:以上三個提問。

  9.學生小組討論。

  10.學生動手制作提示卡

  制作內容及要求:在提示卡上寫出自己的優點、缺點;寫出同學的優點、長處。提示卡版面自己設計。

  11.師:有兩位同學對于取人之長,補己之短有自己看法,我們一起討論一下,看看誰的想法正確,為什么?

  12.演示課件場景四

  內容:教材P9課文后 議一儀的內容。

  13.學生討論后,自己選擇一位同學的想法發表自己的看法。

  14.小結:馬紅的想法不對。每個人身上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張明的想法正確。只有善于發現別人的優點,并虛心向別人學習,才能不斷進步。

  四 總結全課

  每個人身上都有優點、長處,也有短處、不足,我們要做一個有心人,善于發現別人的優點、長處,敢于面對自己的缺點、不足,并虛心學習,取長補短,不斷完善自己,爭取做一個全面發展、不斷進步的好學生。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1.觀察周圍的人有哪些長處?把他們的長處記錄下來。

  2.想一想,自己有哪些長處?請家長評價自己的長處。

取人之長補已之短(精選4篇) 相關內容:
  • 做遵守社會公德的好少年(通用5篇)

    教學目標認知:1.知道什么是社會公德和社會公德的基本要求。2.懂得遵守社會公德的重要性。情感:1.愿意自覺遵守社會公德。2.厭惡不遵守社會公德的行為。行為:1.自覺遵守社會公德。2.敢于批評不遵守社會公德的人和事。...

  • 向老師致敬(精選4篇)

    教學目標認知:1.能從個人和社會進步兩方面認識老師工作的意義。2.懂得應與老師建立民主平等的關系。情感:1.感激老師對自己的培育之恩。2.對老師從內心產生崇敬之情。行為:1.尊重老師的勞動,聽從老師的教導,對老師有禮貌。...

  • 讓老人高興(通用4篇)

    教學目標認知:1.知道尊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2.知道一些敬老助老的事例,懂得要尊敬老人。3.懂得老人曾經為家庭、為社會做出貢獻,現在他們年老體弱,理應受到晚輩和社會的尊敬和照顧。情感:1.對家中和社會上的老人有敬愛之情。...

  • 維護集體榮譽(通用4篇)

    教學目標認知:1.懂得集體榮譽是集體中的成員共同努力得來的,每個人都應該珍惜。2.知道珍惜集體榮譽是熱愛集體的表現。情感:1.為集體取得榮譽而自豪。2.稱贊的人。對有損集體榮譽的行為不滿。...

  • 保證完成任務(精選4篇)

    教學目標認知:1.知道自己是集體中的一員,集體的事與每個集體成員有關。2.知道熱心為集體服務是愛集體的表現。3.懂得機體的事要大家一起做。情感:1. 樂意接受集體交給的工作,有集體責任心。2. 對熱心于集體工作的人有認同感。...

  • 時間老人的禮物(精選4篇)

    學目標認知:1. 記住一些有關惜時的格言、諺語。2. 懂得時間是寶貴的,一去不復返。時間也是公平的,每人每天都有24小時。3. 知道現實生活中,時間意味著勝利,時間意味著財富。4. 知道珍惜時間、努力學習,才能成為有用的人。...

  • 相信科學不迷信(精選4篇)

    教學目標認知:1.知道迷信是違反科學的,是愚昧無知的表現。2.懂得科學是破除迷信的有力武器。情感:對迷信思想感到可笑、可悲。行為:1.熱愛科學,多讀科學書刊。2.不信鬼神,不宣傳迷信思想,不參加迷信活動。...

  • 敗不餒(精選6篇)

    教學目標認知:1.懂得失敗是成功之母的道理。2.知道在失敗面前應當不灰心,不氣餒,從失敗中吸取教訓,繼續前進。情感:佩服那些在失敗面前不灰心、不氣餒的人。行為:1.在失敗面前不灰心、不氣餒。...

  • 光榮啊!“園丁”(通用3篇)

    教學目標認知:1.知道老師為學生的全面成長付出了艱苦的勞動,他們是辛勤的“園丁”。2.懂得尊重老師首先要尊重老師的勞動。情感:1.感激老師對自己的培養,體會老師的辛苦。2.對老師產生敬佩和愛戴之情。...

  • 小學思想品德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毛片成人网 | av观看国产 | 久久精品黄AA片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h片 | 东方aⅴ免费观看久久av | 你懂的在线国产 | caoni视频| 岛国免费av | 福利在线一区 | 国产成人精品微拍视频网址 | 中文在线亚洲 | 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辣椒 | 五月天影院久久综合 | 二区三区av | 国模私拍xvideos | 78m-78模成视频在线 | 2020年国产精品 | 一级久久19久久久区区区区区区 | 97视频自拍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高清性色生活片免费播放网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青草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妞妞 | 1级黄色大片 | 综合色站导航 | 18久久| 国内揄拍高清国内精品对白 | 美女裸体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 人人爽久久久噜噜噜婷婷 | 欧美视频在线精品 | 91在线不卡 | 久久久婷婷五月亚洲97色 | 制服丝袜人妻中文字幕在线 | 成人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日日澡夜夜澡人人高潮 | 午夜男女爽爽爽在线视频 | 日本春药精油按摩系列 | 少妇又爽又刺激视频 | 日本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影院丰满少妇中文字幕无码 |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