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數學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 > 《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教學設計(通用10篇)

《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4-01-02

《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教學設計(通用10篇)

《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教學設計 篇1

  一、說教材

 。ㄒ唬┙滩姆治觯

  1、教學內容:最小公倍數第一課時。是引導學生在自主參與、發現、歸納的基礎上認識并建立并理解最小公倍數的概念的過程。

  2、結合學情與新課程標準對本環節的要求,分析教材編寫意圖:

  五年級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更為豐富,新課程標準要求教材選擇具有現實性和趣味性的素材,采取螺旋上升的方式,由淺入深地促使學生在探索與交流中建立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的概念。

  在此之前,學生已經了解了整除、倍數、因數以及公因數和最大公因數。通過寫出幾個數的倍數,找出公有的倍數,再從公有的倍數中找出最小的一個,從而引出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的概念。接著用集合圖形象地表示出4和6的倍數,以及這兩個數公有的倍數,這一內容的學習也為今后的通分、約分學習打下的基礎,具有科學的、嚴密的邏輯性。

 。ǘ⿲滩牡奶幚硪庖

  1、教材中鋪磚對于理解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的意義,比較抽象,不利于建立對概念的理解。所以把“原來鋪墻磚”的題目改為“找兩人的共同休息日”來建立概念。原因有三:首先,學生的學習內容應該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其次,有效的數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再者,課堂中最有效的時間是前15鐘,做好這段時間的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從而把這一比較難理解的環節放在后面。

  2、新授課中補充生活實例,引導學生從意義的理解來,解決實際問題,通過解決問題來理解意義。理由是:數學教學應密切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自己身邊。

  3、課堂習題進行了有明確針對性與目的性的改變。(后述)

 。ㄈ┙虒W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1、教學目標

 。1)理解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意義。

 。2)通過解決實際問題,初步了解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在現實生活中的某些應用,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3)滲透集合思想,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教學重點

  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的概念建立。理由是:《標準》中要求4—6年級的學生能找出10以內任意兩個自然數的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因此,本節課的重點應放在學生對數的概念的認識上。

  3、教學難點

  運用“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生活實際問題。理由是:《標準》中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讓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反思等活動獲得基本的數學技能。但小學生的生活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普遍較低,所以要達到《標準》中的要求這無疑是重點中的難點。

  二、說學法

  1、學情分析

  小學生的動手欲較強,學生認識數的概念時更愿意自主參與,自己發現。再者,學生個人的解題能力有限,而小組合作則能更好地激發他們的數學思維,通過交流獲得數學信息。

  2、學法指導

  通過動手,讓學生在月歷紙的上動手找一找,圈一圈;通過動口,在概念揭示前,學生動口說一說。給學生機會說動手之后的感悟,還可以在個人表達的同時傾聽他人的說法。

  三、說教法

  為了實現教學目標,達到《標準》中的要求,也為了更好的解決教學重、難點,我將本節課設計成寓教于樂的形式,將教學內容融入一環環的學生自主探索發現的過程中。

  1、利用情境引入新課,通過月歷探索新知。

  學生在月歷上找日期,清楚形象的看到兩個數的倍數關系

  2、順其自然地滲透概念,初步理解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學生探索后,用自己的語言梳理新知,學生便能在環環相扣的教學進程中順理成章的理解概念,溝通二者之間的聯系。

  3、創設問題情境,嘗試應用,方法提煉。

  結合教學內容特征,創設富有生活情趣的問題情境,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與知識背景,鼓勵學生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激活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解題技能。

  4、鞏固練習、不斷刺激,不斷鞏固提升。

  四、教學具準備:印有月歷紙、多媒體課件。

  五、具體的教學過程:

  我設計的總體理念:讓學生在自主參與的基礎上感悟、理解、應用、鞏固。將直觀演示與抽象思維相結合。我的教學流程如下:

 。ㄒ唬、利用學具,導入新課(本環節為解決教學重點)

  1、 學生在預先發放的月歷紙上按照老師的要求,在上面找出4和6的倍數的日期。

  2、引導學生觀察所找出的日期數,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發現日歷上的有特征的數,從而引出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

  3、把生活問題提煉為數學問題,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的概念。

  (二)、創設情境,應用知識:(本環節為解決教學難點)

  1、出示同學排隊的題目。理由是:用富有生活問題的情境,激發學習興趣,再次打通生活與數學的屏障。

  2、合作交流解決問題,方法提煉。

 。ㄈ、練習鞏固(講清練習的層次)

  1、學會用最基本的方法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2、用這樣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1)找生日;尽卣

  (2)鋪墻磚。用數學方法來解釋生活現象,隱含著求公因數與求公倍數的聯系。

  (四)、課堂小結

  學生回憶整堂課所學知識。學生通過這一環節可以將整個學習過程進行回顧、按一定的線索梳理新知,形成整體印象,便于知識的理解記憶。

《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教學設計 篇2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43~44頁例1 1、例1 2和“練一練’’,第46練習七第9~10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和認識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能用列舉的方法求兩個自然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能通過直觀圖理解兩個數的倍數及公倍數之間的關系。

  2.使學生借助直觀認識公倍數,理解公倍數的特征;通過列舉探索求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方法,體會方法的合理和多樣;感受數形結合的思想,能有條理地進行思考,發展分析、推理等能力。

  3.使學生主動參加思考和探索活動,感受學習的收獲,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培養與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良好品質。

  教學重點:

  求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教學難點:

  理解求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方法。

  教學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揭題:我們已經學習了公因數和公因數,今天這節課學習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板書課題)

  提問:看了這個課題,你有什么想法? 你對公倍數有哪些想法?對最小公倍數呢?

  引導:大家交流的想法,實際上是聯系公因數和公因數進行聯想,提出自己的想法。這樣的學習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學好數學。那剛才大家的想法是不是正確呢?現在,我們一起來研究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知

  1.認識公倍數。

  (1)出示例11,讓學生說說知道了些什么,提出的什么問題。

  引導:用長3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鋪兩個正方形,哪個正好鋪滿,哪個不能鋪滿?看圖想一想是為什么,你能不能根據自己的想法寫出算式來說明理由,并和同桌互相說一說?

  交流:哪個正方形能正好鋪滿,哪個不能鋪滿?

  提問:聯系鋪滿長方形的圖形,觀察列出的算式,你覺得6和3、2這兩個數有怎樣的關系?

  說明:6既是3的倍數,又是2的倍數,是3和2公有的倍數。

 。2)引導:想一想,這個長方形紙片還能正好鋪滿邊長多少厘米的正方形?為什么?和同桌說說你的想法。

  交流:還能正好鋪滿邊長多少厘米的正方形?你是怎樣想的?(明確可以正好鋪滿邊長12厘米、18厘米„„的正方形)

  你發現正方形的邊長厘米數只要滿足什么條件,就能用這個長方形正好鋪滿? 像這樣能被正好鋪滿的正方形有多少個,能找得完嗎?

  (3) 引導:現在你發現,6、12、18、24„„這些數和2、3都有什么關系?說說你的想法。 指出:同學們的理解還真不錯!大家發現6、12、18、24„„這樣的數,既是2的倍數,又是3的倍數,也就是2和3公有的倍數,我們稱它們是2和3的公倍數。(板書:公倍數)

  追問:8是2和3的公倍數嗎?為什么不是?

  那哪些數是2和3的公倍數呢?(板書:6,12 ,18,24„„是2和3的公倍數)為什么公倍數里要用省略號?你還能任意再說幾個2和3的公倍數嗎?

  2.求公倍數。

  出示例12,明確要找6和9的公倍數和最小的公倍數。

  讓學生獨立找出6和9的公倍數和最小的公倍數,與同桌交流自己的 方法。 交流:你是怎樣找出6和9的公倍數和最小的公倍數的?

  結合學生交流,教師板書用不同方法找的過程和結論,使學生領會。

  小結:大家用不同的方法找出了6和9的公倍數有18,36,54„„其中’最小的是18。 18是6和9的最小公倍數。

  追問:有沒有的公倍數?為什么?

  說明:兩個數的公倍數有無數個,沒有的公倍數。兩個數的公倍數里最小的一個,就是這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板書:最小公倍數——公倍數中最小的一個)

  3.用集合圖表示公倍數。

  引導:你也能用圓圈圖表示6的倍數、9的倍數和公倍數的關系嗎?自己畫一畫。 學生交流,呈現集合相交的圖,(圖見教材,略)分別標注出“6的倍數”“9的倍數”“6和9的公倍數”,并強調三個部分都有無數個數,都要用省略號表示。

  讓學生看直觀圖說說,哪些數是6的倍數,哪些數是9的倍數,哪些數是6和9的公倍數,最小公倍數是幾。

  指出:從圖上可以直接看出,6和9公有的倍數,是它們的公倍數,其中最小的一個,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三、鞏固深化

  1.做“練一練”第1題。

  2.做“練一練”第2題。

  3.做練習七第9題。

  4.做練習七第10題。

  四、總結提升

  引導:今天學習的是什么內容?什么是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可以怎樣找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寫公倍數時要注意什么?

《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教學設計 篇3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68—69頁。

  教學目標:

  1. 學生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并理解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含義,會在集合圖中表示兩個數的倍數和公倍數。

  2. 通過自主探索,使學生經歷找公倍數的方法,會利用列舉法等方法找出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3. 在探索交流的學習過程中,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理解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含義。

  教學難點:用不同的方法求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同學們都知道自己的學號吧,我叫到學號的同學請起立,看看誰的反應快。(課件出示:學號是4的倍數的同學請起立;是6的倍數的.同學請起立)哪些同學站起來2次?請站起來兩次的同學再次起立,依次報出你們的學號。

  師:想一想,他們為什么站起來兩次?

  生:因為他們既是4的倍數也是6的倍數。

  師:你能給它起個名字嗎?(板書公倍數)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關于公倍數的問題。 設計意圖:說明通過報數游戲,讓學生在研究現實問題的情境中學習數學,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自主探索

  (一)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概念

  1. 回憶學習方法

  師:請同學們回憶,我們是怎樣研究公因數的?

  生:先分別寫出兩個數的因數;從這些因數中找出相同的因數就是公因數;其中最大的一個因數就是這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

  師:我們就用這樣的方法來研究游戲中4和6的公倍數問題。

  2. 自主探究

  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找出4和6的公倍數。

  3. 匯報交流

  學生交流自己的學習成果,同學間互相討論。(兩個數有沒有最大的公倍數?為什么?)

  4. 小結概念,課件演示集合圖。

  12,24,36,……是4和6公有的倍數,叫做它們的公倍數。其中,12是最小的公倍數,叫做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設計意圖:因為學生前面已經學習了公因數,這里讓學生通過遷移的方法,很快地認識到這方面的知識,從而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二)求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方法。

  師:請用你想到的方法找出6和8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1)學生獨立完成,全班交流。

 。2)學生交流方法有:

 、倭信e法:先找倍數,再找公倍數,最后找出最小公倍數。

  例如:6 的倍數:6,12,18,24,30,36,42,48,……

  8 的倍數:8,16,24,32,40,48,……

  6 和 8 公倍數:24,48,……6 和 8 的最小公倍數:24

 、谟眉蠄D表示也很清楚。

 、6 的倍數中有哪些是 8 的倍數呢? 或者8 的倍數中有哪些是 6 的倍數呢?

  師:這么多方法,你喜歡哪一種?

  通過觀察,想一想:①兩個數的公倍數和它們的最小公倍數之間有什么關系?

  練習:18和24 15和25

  三、課堂練習:

  找出下面每組數的最小公倍數,看看有什么發現?

  3 和 6 2 和 8 5和 6 4 和 9 3和9 5和10

  交流你的發現:若兩數互質,兩數直接相乘求最小公倍數;若兩數含有倍數的關系,較大數是兩數的最小公倍數。

  你能舉個例子嗎?

  四、獨立作業:數學書71頁2題

  五、課堂小結:

  師:今天學習了什么知識?你有什么收獲?

  生:幾個數公有的倍數叫做這幾個數的公倍數。其中最小的一個叫做這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找兩個數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方法等等。

  板書設計:

《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教學設計 篇4

  今天湯老師執教的是蘇教版國標本小學數學第十冊《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內容,是引導學生在自主參與、發現、歸納的基礎上認識并建立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概念的過程。

  本節課需要完成的教學目標有:

  1.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認識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會在集合圖中分別表示兩個數的倍數和他們的公倍數。

  2.學會用列舉的方法找到10以內的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并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主動探索簡潔的方法,進行有條理的思考。

  3.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與同伴進行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獲得成功的體驗。

  五年級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更為豐富,課標要求教材選擇具有現實性和趣味性的素材,由淺入深地促使學生在探索與交流中建立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的概念。如今的新教材與以往老教材的編排順序大不一樣了,我想這樣的教學更注重的是學生對知識產生過程和概念意義的理解,以及解決問題方法的掌握。所以對于一些規律性的東西,教材注重的是讓學生感悟滲透,無需歸納成文。本課的教學,對于學生的后續學習和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鑒于前述本課承上啟下的教材地位,依據課標,我認為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的概念建立。教學難點是運用“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解決生活實際問題。

  以下幾個方面是我對本節課的認識:

  1、 能把握教材,教學設計科學合理,符合學生認知過程。通過讓學生找找2和3的倍數,讓學生仔細觀察,自主探究,從而引出公倍數。并通過發現它們最小的公倍數揭示出最小公倍數的概念。湯老師在教學時設計問題導入公倍數的概念以及設計擺圖形時,需精心組織安排,切不可草草行事。

  2、能夠重視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主動探索簡潔的方法。本課要求學會用列舉的方法找到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教師認真細致的講解使學生熟練地掌握一般算法,在此基礎上,教師還鼓勵學生主動探索更簡便的其它方法,在此建議留出時間讓學生討論交流一下,或許掌握的人更多。

  3、能注重講練結合,練習有層次,形式多樣化。練習中有一般基礎題,有求一定范圍內的兩數的公倍數,還有根據自身學習經驗判斷兩數最小公倍數的拓展題,學生在練習中獲得對新知的鞏固和強化。建議練習時不僅要關注學生會不會做,更重要的是關注怎么做,你有什么發現。當學生反饋時,我覺得可以讓學生自己來講講自己的考慮過程,暴露自己的想法,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我覺得是蠻重要的。

  以上是我對這堂課的認識,有不恰當之處,請大家指正。謝謝!

《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教學設計 篇5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從我們學校到中山公園可乘坐A、B兩種車,A車大約每隔400米設有一個車站,B車大約每隔600米設有一個車站。天氣越來越熱了,我們少先隊員開展送愛心活動,在這條線路上擺幾個慰問點,為駕駛員、售票員送上毛巾擦擦汗、送上涼水解解渴,F在請你們小組商量一下,慰問點設在哪里可以同時慰問兩條線路的司售人員,并且要說明你的理由。

  2、在這里,我們找A、B兩車的車站就是運用了有關倍數的知識,那么,你是否知道同時有兩個車站的這幾個數字表示的是什么呢?

  出示課題:公倍數

  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么叫公倍數?

  這一個是最小的,我們又稱它為什么?

  補充課題:最小公倍數

  誰能再來說一說什么叫最小公倍數?

  今天我們就來研究。

  二、探究

  1、看了這個課題,你想在這節課中了解些什么?請學生寫在紙上,并貼到黑板上。

  2、四人一組合作解決1--2個問題,舉例說明,組長筆錄?梢苑瓡埥,在P69--P71。

  3、成果匯報:(由學生任選一種方法)

 。1)公倍數有多少個?

 。2)求最小公倍數的幾種方法:

 、倜杜e法:根據學生舉例填寫集合圈并說出各部分所表示的內容(參見下左圖):

 、诜纸赓|因數:如:12與30的最小公倍數(見上右圖)

  最小公倍數是兩個數全部公有質因數與各自獨有之因數的乘積。

  [12,30]=2×3×2×5=60

  從這兩個分解質因數的式子里你能看出12與30的最大公約數是幾?

  最大公約數與最小公倍數之間有什么關系?參見下左圖。

  最小公倍數是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與各自獨有質因數的乘積。

  短除法:如求:36和45的最小公倍數,參見上右圖。

  討論:與求最大公約數比較有什么異同之處?

  短除法與分解質因數有什么聯系?

  任選一種方法,求下列各組數的最小公倍數(第一組必做,其它可任選,看誰做的.又快又多又正確):

  16和20;65和130;4和15;18和24。

  得出兩個特殊情況:當兩個數是互質數時,最小公倍數是這兩個數的乘積;當兩個數有倍數關系時,最小公倍數是較大的數。

  4、總結:今天你們根據自己所提出的問題進行了研究學習,每個人的研究都非常成功,對于今天所學的內容還有什么疑問?

  三、回家作業布置(感興趣的同學做)

  世紀大道是浦東新區最為壯觀的軸線大道,它橫貫陸家嘴金融貿易區,起于東方明珠電視塔,止于花木行政文化中心,全長4200米。請你當一位設計師,在大道的一旁每隔米種一棵香樟,在大道的另一旁每隔米種一棵銀杏,那么,每米一棵香樟和一棵銀杏正好面對面,這樣的情況共有組相對的樹木。

  教學反思

  我們的教學是要真正地為學生服務,教師的職責不是將知識灌輸給學生,而是在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時幫他們把好舵。講臺不是老師的,而是師生共同的,誰都能在這里發表自己的見解。學生只有在被肯定、被信任的時候,才能提高學習興趣、學習動機。

《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教學設計 篇6

  一、教學目標:

  1、理解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意義。

  2、探究找公倍數的方法,會利用列舉法找出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3、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和觀察、分析、概括的能力;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二、教學重點:

  理解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意義。

  三、教學難點:

  探究找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方法。

  四、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ㄒ唬﹦撛O情境。

  教師談話:,樂樂就放假了,很想爸爸媽媽帶她出去玩。可樂樂的媽媽從七月一日起每工作3天休息一天,爸爸從七月一日起每工作5天休息一天,他們打算等爸爸媽媽同時休息時,全家一塊兒去西湖公園玩。(出示:七月份的日歷)那么在這一個月里,他們可以選哪些日子去呢?你會幫他們把這些日子找出來嗎?

  請學生相互議論后,教師提示:同桌兩位同學可分工合作來解決這個問題。一位同學找樂樂媽媽的休息日,另一位同學找小蘭爸爸的休息日,然后再把兩人找的結果合起來對照一下,就可以很快找出樂樂爸爸和媽媽共同的休息日了。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逐步完成以下板書。

  媽媽的休息日:4、8、12、16、20、24、28。

  爸爸的休息日:6、12、18、24、30。

  他們共同的休息日:12、24。

  其中最早的一天:12。

 。ǘ﹪L試探討。

  1、幾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概念教學。

  我們一起來看媽媽的休息日,把這些數讀一讀(學生讀數),你發現這些數有些什么特點?

  師:對了,這些數都是4的倍數。(教師順勢把板書中媽媽的休息日改成了4的倍數。)

  師:剛才我們是在30以內的數中,依次找出了這些4的倍數,如果繼續找下去,4的倍數還有嗎?有多少個?(學生舉例,教師在4的倍數后面添上了省略號。)

  2、我們再來看爸爸的休息日有什么特點?6的倍數有多少個?

  把爸爸的休息日改成6的倍數并添上省略號。

  師:下面我們再來看他們共同的休息日,這些數和4、6有什么關系?

  師:對了,這些數既是4的倍數,又是6的倍數,你能給它一個新的名字嗎?

  把板書中他們共同的休息日改為4和6的公倍數。

  師:剛才我們從30以內的數中找出了4和6的公倍數有12、24,如果繼續找下去,你還能找出一些來嗎?可以找多少?

  學生舉例,老師根據學生回答,在后面添上省略號。

  師:這其中最早的一天,我們一起給它起個名字,叫什么?

  根據學生回答,把板書中其中最早的一天改為4和6的最小公倍數。

  板書:

  4的倍數:4、8、12、16、20、24、28。

  6的倍數:6、12、18、24、30。

  4和6的公倍數:12、24。

  4和6的最小公倍數:12。

  教師談話:4的倍數、6的倍數、4和6的公倍數、最小公倍數,我們還可以用這樣的圖來表示。

  4的倍數、6的'倍數、4的倍數、6的倍數、4和6的公倍數。

 。ㄈ┥罨拍。

  師:通過找共同的休息日,我們分別求出了這組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請同學們把書翻到51頁看例子,填一填。

  師:什么是公倍數?

  生:兩個數公有的倍數就是他們的公倍數。

  師:公倍數有多少個?

  生:有無數個,找到兩個數的一個公倍數,用它去乘2、乘3所得的積一定是這兩個數的公倍數。

  師:我們發現任意兩個數都有公倍數,而且每組公倍數的個數都是無限的。那么三個數之間是否也有公倍數?四個數呢?五個數呢?

  生①:舉例:2、4和5的公倍數是20。

  生②:無論幾個數,只要相乘,它們的乘積一定是它們的公倍數。

  師:那你能找出最大的或最小的公倍數嗎?

  生:沒有最大的,只有最小的。

  師:為什么?

  生:因為公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所以沒有最大公倍數。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什么叫公倍數?什么叫最小公倍數?

  板書:幾個數公有的倍數叫做這幾個數的公倍數,其中最小的一個叫做這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揭示課題:最小公倍數)

  師:那么我們剛才是怎么找出最小公倍數的呢?

  出示:找最小公倍數。

  2和6 9和18 6和24 5和35 3和9

  3和5 7和5 4和9 9和11

  讓學生找出每組數的公倍數。

  師:有的同學找得很快,能給大家說一說你的方法嗎?你發現了什么?

  小組討論,之后匯報。

  生:如果大數是小數的倍數,那么它們的乘積也是它們的公倍數。

  生:2和6的最小公倍數是12,并不是它們的乘積。

  生:大數要是小數的倍數,大數就是它們的公倍數,而且是最小公倍數。例如2和6,9和18,最大的數都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師:你們還能發現了什么?

  生③:第二排每一組都是互質數。例如3和5兩個數是互質數;ベ|數的最小公倍數是它們的乘積。

  師總結。

  師;你們能舉一些這類的例子嗎?

  請同學們用剛才的發現做書本52頁的第3題,求下面各組數的最小公倍數

 。ㄋ模├米钚」稊到鉀Q生活問題。

 。1)五(1)班同學參加植樹勞動,按6人一組或8人一組都正好分完。五(2)班參加植樹的至少有多少人?

  齊讀兩次,找出題中的關鍵字,引導中理解題意后放手讓生自己完成,同桌間比對。

  (2)人民公園是1路和6路汽車的起點站。1路汽車每3分鐘發車一次,6路汽車每5分鐘發車一次。這兩路汽車同時發車以后,至少再過多久又同時發車?

  (五)小結。

  今天學習了什么內容?什么叫最小公倍數?我們今天學習了求最小公倍數的哪幾種情況?怎樣才能很快地求出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板書設計:

  找最小公倍數

  一般關系 列舉法

  倍數關系 較大數

  特殊關系

  互質關系 兩數的乘積

《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教學設計 篇7

  教材簡析:

  該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約數和倍數的意義”、“質數和合數、分解質因數”、“最大公約數”等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既是對前面知識的綜合運用,同時又是學生學習“通分”所必不可少的知識基礎。因而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本冊教材的核心內容。本課的教學,對于學生的后續學習和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借鑒前面的學習方法學習后面的內容是本課設計中很重要的一個教學特色,這樣設計不僅使教學變得輕松,而且能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掌握一些學習方法,這些學習策略和方法的掌握,對于今后的學習是很有幫助的。

  教學目標:

  1、基礎知識目標:初步建立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概念;

  2、基本技能目標:理解算理并學會計算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3、思維能力目標:通過對最小公倍數算理的探究,培養和發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4、思想品德目標:培養學生用科學的方法研究問題的意識和刻苦鉆研的精神。

  教學重點:

  建立幾個數的公倍數的概念,學會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算理。

  教學方法:

  嘗試教學法。

  教具:

  多媒體課件一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設疑引入:

  教師談話:從四月一日起,小蘭的媽媽每4天休息一天,爸爸每6天休息一天,他們打算等爸爸媽媽休息時,全家一塊兒去公園玩。(多媒體課件出示:小蘭一家和一張四月份的日歷)那么在這一個月里,他們可以選哪些日子去呢?你會幫他們把這些日子找出來嗎?

  請學生相互議論后,教師提示:同桌兩位同學可分工合作來解決這個問題。一位同學找小蘭媽媽的休息日,另一位同學找小蘭爸爸的休息日,然后再把兩人找的結果合起來對照一下,就可以很快找出小蘭爸爸和媽媽共同的休息日了。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逐步完成以下板書:

  媽媽的休息日:4、8、12、16、20、24、28

  爸爸的休息日:6、12、18、24、30

  他們共同的休息日:12、24

  其中最早的一天:12

 。ㄒ灾v故事的形式提出問題,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公倍數”的實體模型,讓學生借助“日期”這一具體有實際意義的“數”,初步感知公倍數、最小公倍數的特點,體會求最小公倍數的基本思路。)

 。ǘ┘に家剑瑖L試思考:

  1、幾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概念教學:

  從“媽媽的休息日”、“爸爸的休息日”、“他們共同的休息日”、“其中最早的一天”分別引出“4的倍數”、“6的倍數”、“4和6的公倍數”、“4和6的最小公倍數”的概念,教師修改并完成板書:

  4的倍數:4、8、12、16、20、24、28……

  6的倍數:6、12、18、24、30……

  4和6的公倍數:12、24……

  其中最小的一個:12

  教師談話:4的倍數、6的倍數、4和6的公倍數、最小公倍數。(通過引導學生對具體問題作進一步研究并根據研究結果修改板書,讓學生親身經歷了一個從具體到抽象的數學化過程。通過這一過程,不僅能幫助學生借助生活經驗理解數學知識,同時也能讓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會到數學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特點。)

  2、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算理和方法引探:

  教師:剛才我們用列舉法,找到了4和6的最小公倍數,但這種方法太麻煩了!能否像求最大公約數一樣,也找到一種比較簡便的計算方法呢?我們來試一試。(多媒體課件出示嘗試題)

  嘗試題:求18和30的最小公倍數。

  嘗試提示:

 。1)認真閱讀課本第73頁例2,邊讀邊思,做標注,找疑點,并嘗試解疑;

 。2)如果你覺得懂了,請你直接在本子上嘗試練習,并想想為什么可以這樣算,如果你在嘗試中遇到困難,請再自學教材,不斷嘗試。(雖然學生知道了求最大公約數的算理、算法,根據知識的遷移規律可類推出“求最小公倍數”的算理和算法,但學生個體的類推能力是有很大差異的的,為了讓不同的學生都有所得,體會到成功的歡樂,我設計了以上“嘗試題”,為之提供主動構建的過程,從而使“有意義學習”的實現成為可能。)

  (三)點撥精講,驗證交流:

  教師談話:你的做法,想法對不對呢?我們一起來理一理例2的思路,到時你就可以自己作出判斷。

  (學生經過自學嘗試,有的學會了算法,但講不清算理;有的在算理算法的理解和領悟上均存在障礙。基本處于“悱”、“憤”狀態,為此,教師應抓住時機,對例2進行精講。)

  1、找聯系,理算理:

  (1)找出18和30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2)把18和30分別分解質因數:18和30的公有質因數:2、3獨有質因數:3(18的)、5(30的)

  (3)觀察:

  18和30的最小公倍數與它們的質因數間有什么聯系?

  得出:2×3×3×5=90即:18和30的全部公有質因數與各自獨有質因數的乘積=它們最小公倍數。

 。4)概括:求最小公倍數的基本方法。

  2、教方法,促概括:

  (1)用合并式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數:

  18和30的最小公倍數是:2×3×3×5=90

  (2)概括:用短除法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方法。(請學生閱讀教科書第74頁的內容。)

  3、理思路,求“內化”:

 。1)讓學生再讀課本,領悟求法,掌握求法;

  (2)請學生質疑問難,相互訂正嘗試題。例如:兩個數有沒有最大公倍數?求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ㄋ模┚毩晳,總結梳理:

 。ň毩暿抢斫庵R,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的基本途徑,又是運用知識,發展智能,完善認知結構的重要手段。在教學中,教師應精心設計練習,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參與練習,受到鍛煉,得到不同層次的發展。在本課教學中,我設計了以下幾個層次的練習)

  1、基本練習:

  填空:①A=2×3×5

  B=3×5×7

  A和B的最小公倍數為:

  ②A=2×2×5

  B=×5×

  A和B的最小公倍數為:2×2×5×7=140

  2、鞏固練習:

 。1)教科書第73頁“做一做”;

 。2)教科書第74頁“做一做”。

  3、深化練習:

  求15和20的最小公倍數和最大公約數,比較異同。

  4、通過學習,你學會了哪些知識?有哪些體會?

  (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指出:“不論我們選教什么學科,務必使學生掌握該學科的基本結構!睘榇耍谡n尾通過以上設問,引導學生梳理本節課的探究內容和過程,讓學生系統整理所學知識,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

 。ㄎ澹┎贾米鳂I:

  練習十五的第1—4題。(第2題讓學生任選2—4個做)

  (六)板書設計:(略)

  一、教學設想。

  “最小公倍數”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倍數的概念和分解質因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節課的教學設想如下:

  1、尊重教材并創造性地使用。

  教材是知識的載體,是教與學的中介,但教材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在深挖教材后,可以結合教學和學生實際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發揮教材的指導作用。所以在充分分析教材上最小公倍數這部分內容后,我抓住倍數這個生長點發現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抓住分解質因數這個生長點研究最小公倍數的算理,大膽地把最小公倍數的意義和多種計算方法進行了有機的整合,力求學生知識體系的有機地自然地生長。

  2、讓學生親歷知識的形成過程。

  現代教育觀點認為:學習不是為了占有知識,而是為了生長知識。因此教學中,我們不要教給學生現成的數學,而是讓學生自己觀察、思考、探索研究出來的數學。因此在研究最小公倍數的意義時,我讓學生親歷知識的形成過程。設計看到這列數你想說些什么,看到這兩列數你想說些什么?等開放的數學問題,讓學生在高度的思維狀態下,調動大量的原有知識參與新知識的構建。

  3、讓情境作為課堂教學的主線。

  《 新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歸納等活動,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進一步發展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因此,課伊始從學生熟知的駟驅車引出倍數這一前衛知識。課中又再次利用兩輛駟驅車同時從起點出發至少多少分鐘再次同時經過起點這個問題情境,使學生體會到最小公倍數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課后又利用駟驅車賽這個情境進行延伸為求三個數的最小公倍數設為伏筆。

  4、算理的教學是課堂教學的主旨。

  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算理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因此教學中我一直把算理的教學作為課堂教學最小公倍數方法的線索,同時,把算法的多樣化作為教學中的另外一個目標。從自然生長起來的列舉法到發現特殊關系的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規律,又從特殊關系的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規律研究到一般的算法,走一條從一般到特殊,又從特殊到一般的思路,且抓根本的最小公倍數與兩個數質因數的關系為方向。從而深入研究分解質因數的方法,并使短除法成為學生又一次知識的升華。

  三、課后反思。

  從教學的實踐過程來看,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較高,知識的掌握也較為自然而扎實,學生的思維也在呈螺旋式上升趨勢,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有以下兩點感悟最深刻。

  1、情境的創設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效率。

  課伊始,趣亦生。學生的注意力被駟驅車吸引,圍繞駟驅車展開了知識的聯想,為最小公倍數的理解鋪墊了很好的基礎。課中的再利用不僅使知識與生活加以聯系,而且使學生的思維能有的放矢。課后的情境延伸更使知識體系更完善。

  2、抓住學生思維的生長點,重視算理的教學,使算法多樣化。

  教學中,教師以“學生的思維發展為中心”研究不同的環節如何使學生的思維自然生長。從概念倍數為基礎而生長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意義,從列舉法而生長的規律,從分解質因數的方法而生長的短除法,幾次的生長都很自然。同時輕結論重算理體現的較為突出,成為了算法的多樣化的前提。

《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教學設計 篇8

  一、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70頁例3。

  二、教學目標

  1、學會用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能夠將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學會用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四、活動設計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數學課堂。在學習新知識前,我們先來復習上節課的內容。

  1、回顧求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方法。

  請你找出下列每組數的最小公倍數。6和92和148和9

  第一組:找6和9的最小公倍數,可以先寫出9的倍數,再從中圈出6的倍數,其中從小到大第一個圈出的就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第二組:因為14是2的倍數,所以14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第三組:因為8和9只有公因數1,所以兩個數的積72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2、教學例3。

  這節課,我們一起利用求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王叔叔在裝修房子時遇到了這樣的問題,請你認真讀一讀,題目中有哪些重要的數學信息呢?(出示例3)

  閱讀與理解:王叔叔裝修墻面用的墻磚是一個長3分米,寬2分米的長方形,要用許多塊這樣的長方形墻磚鋪成一個正方形,而且墻磚必須用整塊的,王叔叔想讓我們幫著找一找,拼成的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分米?其中最小是多少分米呢?可以怎么拼呢,一起試一試。

  分析與解答:橫著鋪兩塊,我們先鋪一行,鋪成的圖形顯然不是正方形,再鋪一行,也不是正方形,那么鋪三行呢?鋪成的圖形是正方形嗎?我們一起算一算,橫著鋪兩塊,它的長就是2個3,6分米,鋪了這樣的三行,豎著看就有3個2,它的長度也是6分米,不錯,我們鋪成了一個邊長是6分米的正方形。

  那么橫著鋪3塊可以嗎?再一起試一試,橫著鋪3塊,它的長是9分米,鋪兩行寬是4分米,鋪三行是6分米,鋪四行是8分米,如果鋪五行就是10分米,因為墻磚必須是整塊的,所以不能鋪成9分米的長度,也就不能鋪成一個正方形。

  我們還可以這么拼,橫著鋪4塊,鋪一行、鋪兩行,顯然都不是正方形,大家想一想,鋪幾行才能鋪成一個正方形呢?有同學說可以鋪6行,大家一起算一算,鋪6行是不是正方形?橫著鋪4塊,長就是4個3,12分米,鋪這樣的6行,就有6個2,也是12分米,真好,我們又鋪成了一個邊長是12分米的正方形。

  通過鋪一鋪,算一算,我們鋪成了一個邊長是6分米的正方形,我們也鋪成了一個邊長是12分米的正方形,相信同學們還能鋪成其他很多不同的正方形,那么為什么橫著鋪2塊和4塊,都能鋪成正方形,而橫著鋪3塊卻不能鋪成正方形呢?請你仔細觀察,試著找一找,鋪成的正方形的邊長與長方形墻磚之間有什么聯系呢?

  橫著鋪兩塊的時候,長是6分米,有2個3,我們也可以說6是3的倍數,像這樣鋪3行,就是6分米,有3個2,6也是2的倍數,鋪出的正方形邊長6分米既是3的倍數,又是2的倍數,也就是它們的公倍數。同樣,12分米既是2的倍數,也是3的倍數,也就是2和3的公倍數,所以它們能鋪成正方形。那么,是不是邊長是2和3的公倍數就能鋪成正方形,如果不是它們的公倍數就不能鋪成正方形了呢?

  我們一起看看,橫著鋪3塊墻磚時的情況。橫著鋪3塊,長9分米,是3的倍數,但不是2的倍數,所以另一條邊不可能鋪出9分米。因為9不是2和3的公倍數,所以不能鋪成正方形。

  看來只要鋪成的正方形的邊長是2和3的公倍數,也就是鋪成的正方形的邊長是長方形墻磚長與寬的公倍數的時候,就一定能鋪成正方形。

  2和3的公倍數有6、12、18……所以鋪成的正方形的邊長可以是6分米,12分米,18分米,還有很多不同邊長的正方形,其中最小公倍數6分米,就是鋪成的正方形的最小邊長。

  回顧與反思:回憶整個解決問題的過程,我們發現解決這類問題的關鍵是把用整塊的長方形墻磚鋪成正方形的`問題轉化成求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數學問題,同學們,你們掌握了嗎?

  3、實際應用(練習十七5—12題、生活中的數學)

  【P71—6】請你認真讀一讀,題目中有哪些重要的數學信息呢?李阿姨要給花澆水,月季每4天澆一次,君子蘭每6天澆一次。李阿姨5月1日給月季和君子蘭同時澆了水,她想讓大家幫忙算一算,下一次再給這兩種花同時澆水應是5月幾日?同學們一定想到了,4和6的公倍數是同時澆花的間隔天數,因為是求“下一次同時澆花”,所以要取最小的間隔天數,也就是4和6的最小公倍數。4和6的最小公倍數是12,所以下一次同時給兩種花澆水應是5月13日。

  【P71—7】請大家先讀題,找出重要的數學信息。好,我們一起來看,這些學生可以分成6人一組,也可以分成9人一組,都正好分完。說明這些學生的總人數是6和9的公倍數。又已知總人數在40以內,所以是求40以內6和9的公倍數。40以內6和9的公倍數有18、36,所以這些學生的總人數可能是18人,可能是36人。

  【P72—10】接著請大家把教材翻到72頁看第10題,自己先嘗試獨立完成,看看大家能不能將這個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轉化成數學問題。相信大家一定做出來了。每隔幾分鐘發車即每過幾分鐘發車,3路車每過6分鐘發一次車,5路車每過8分鐘發一次車,在它們同時發車后,第二次同時發車過的分鐘數就是6和8的最小公倍數。因為6和8的最小公倍數是24,所以兩路公共汽車過24分鐘第二次同時發車。

  【P72—11】請大家認真讀題,解答出第1個數學問題后,再嘗試提出其他數學問題并解答。我們一起來看,爸爸跑一圈用3分鐘,媽媽跑一圈用4分鐘,女孩跑一圈用6分鐘。如果爸爸媽媽同時起跑,至少多少分鐘后兩人在起點再次相遇,這里的“至少”就是取最小的間隔時間,也就是求3和4的最小公倍數,3和4的最小公倍數是12,所以爸爸媽媽至少12分鐘后在起點再次相遇。此時,爸爸跑了12÷3=4圈,媽媽跑了12÷4=3圈。根據題意,我們還可以提出爸爸和女孩,媽媽和女孩以及三人同時起跑,至少多少分鐘再在起點相遇,此時分別跑了多少圈。請你檢查一下,自己做對了嗎?

  【P72—12】第12題是一道帶*號的選做題,讓我們一起挑戰一下吧!36可能是哪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請你先試著找一找,看看你能找出幾組。

  我們知道當兩數成倍數關系時,較大的數就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所以任意一個36的因數,除36以外,與36組合,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都是36。我們先寫出36的所有因數,即1、2、3、4、6、9、12、18、36。去掉36,其他因數與36組合,可以得到8組。此外,兩個數不成倍數關系的還有4組,分別是4和9,4和18,9和12,12和18。

  【生活中的數學】我們一起看“生活中的數學”,用洗衣液手洗衣物時,一盆5升30攝氏度左右的溫水,可以加入《最小公倍數例3》教學設計瓶蓋20毫升的洗衣液調勻。相機可以用《最小公倍數例3》教學設計秒的快門速度曝光,美國科學家研制出了粗細只有頭發絲的《最小公倍數例3》教學設計的太陽能電池。數學家華羅庚曾經說過: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這是對數學與生活的精彩描述,課后,同學們可以繼續尋找生活中與分數有關的例子,還可以尋找生活中公倍數、最小公倍數的實際應用。

  4、課后作業:71頁第5題、第8題,72頁第9題。

  這節課就上到這里,同學們,再見!

《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教學設計 篇9

  教學內容:書第22頁~23頁例1、例2和“練一練”,練習四第1~4題。

  教學目標:1.讓學生認識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會在集合圖中分別表示兩個數的倍數和它們的公倍數。2.讓學生學會用列舉的方法找到10以內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并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主動探索簡捷的方法,進行有條理的思考。3.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一步發展與同伴進行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獲得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1.理解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含義。

  2.掌握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激發興趣

  談話:今天我們先玩找朋友的游戲。

 。ê诎迳蠘擞4、6數字,其他同學的號碼是他們其中一位手中卡片的倍數就請站起來,兩位同學收上符合要求的號碼貼在黑板上。)

  出現爭朋友的情況提問:你們為什么爭朋友?(12、24等既是4的倍數,同時也是6的倍數)

  那么12、24等數與4、6是什么關系呢?今天我們就來繼續研究關于倍數的知識。

  二、教學例1,認識公倍數

  多媒體出示例1

  1. 想一想

  談話:如果用一些長是3厘米、寬是5厘米的長方形紙片分別鋪在這兩個正方形上,看看鋪的結果怎樣?(教師提供材料,如果學生不能解決可以拼一拼)

  學生說猜想的結果和想法。

  2. 議一議

  提問:為什么用這樣的長方形紙片能正好鋪邊長6厘米的正方形?學生觀察正方形的邊長與長、寬之間的關系。

  引導:用長3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紙片鋪邊長6厘米的正方形,每條邊各鋪幾次?怎樣用算式表示?

  鋪邊長8厘米的正方形呢?每條邊都能正好鋪完嗎?

  提問:這樣的長方形紙片還能正好鋪滿邊長是多少厘米的正方形?(同桌交流討論)

  組織學生說一說。

  提問:能說說你的理由嗎?

  引導學生明確12、18、24……除以2和3都沒有余數。

  提問:6、12、18、24……這些數與2有什么關系?與3呢?學生發現6、12、18、24……既是2的倍數,又是3的倍數。

  談話:只要正方形的邊長既是2的倍數,又是3的倍數,這樣的正方形就能正好鋪滿。6、12、18、24……既是2的倍數,又是3的倍數它們是2和3的公倍數。(板書:公倍數)

  提問:兩個數的公倍數的個數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為什么?

  明確:因為一個數的倍數的個數是無限的,所以兩個數的公倍數的個數也是無限的,可以用省略號來表示。

  提問:8是2和3的公倍數嗎?為什么?

  學生回答:8是2的倍數,但8不是3的倍數,所以8不是2和3的公倍數。

  三、教學例2,求兩個數的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

  1.多媒體出示:6和9的公倍數有哪些?其中最小的公倍數是幾?你有什么好方法能很快找出來?

  學生討論交流做法和想法。

  教師組織交流:

  學生想到的方法可能有:

 。1)依次分別寫出6和9的倍數,然后再找出它們的公倍數。

 。2)先找出6的倍數,再從6的倍數中找出9的倍數。

  (3)先找出9的倍數,再從9的倍數中找出6的倍數。

  引導:這三種方法你覺得哪一種方法簡捷一些?

  談話:6和9的公倍數中最小的一個是18,18就是6和9的最小公倍數。(板書:最小公倍數)

  3. 集合圖

  談話:我們可以畫圖表示6的倍數、9的倍數和6和9的公倍數之間的關系。

  展示書上的集合圖,你能從圖中看出哪些數是6的倍數嗎?哪些數是9的倍數?6和9的公倍數是哪些數?圖中的三個省略號各表示什么?6和9的最小公倍數是多少?

  4.給課始活動時的板書加上集合圈。提問這里是否需要加省略號?明確什么情況下需要加省略號。

  四、鞏固練習,加深對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的認識

  1.完成“練一練”。

  2. 做練習四第2題。

  引導:4與一個自然數的乘積都是4的什么數?5、6與一個自然數的乘積呢?怎樣找4和5的公倍數?填空時還要注意什么?

  3. 做練習四第4題。

  說明題意,引導學生思考,哪些方格兩種棋都會走到?這些方格中的數有什么共同特點?動筆涂一涂。

  然后同桌開展活動,玩一玩,看看紅棋和黃棋是否都走到涂色的方格中。

  五、全課小結(略)

  六、布置作業 1、練習四第1、3兩題。 2、補充習題11頁。

  課后反思:

  1.我為誰備課?

  根據教材的安排,教學中可以將引進概念的環節分成三個步驟。第一個步驟是操作,讓學生用長3厘米、寬2厘米的長方形紙片分別鋪長6厘米和8厘米的兩個正方形。備課時,我認為這個環節簡直是低估學生,上學期學生多次做過類似這樣的題目,學生解決這個問題不是“小菜一碟”嗎?于是,我制作一套材料以備不時之需。課中,發現有些學生對能否鋪滿邊長8厘米的正方形有異議。還好準備一套,立即演示給學生看?此平鉀Q了問題,其實是我剝奪了學生操作感悟的機會。所以,有時自己的想法往往又高估了學生,備課還是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當然,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這一節課的內容就無法完成,是想照顧到全體還是想完成一節課,孰是孰非?

  2. 我為誰上課?

  按照教材的建議,這一課時要完成例1、例2和練一練以及練習四1~4題的教學。每次公開課后我都發現學生的課后作業令人失望。究其原因,為完成教學任務,課上即使發現學生沒有得到充分的思考,或者練習沒有都完成,也不肯為他們停留,為他們等待,而是硬著頭皮往下開,導致“夾生飯”的出爐。其實,我知道學生參差不齊,想要在一節課中讓每個人都能研究透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我把希望寄托在下一節課。公開課只想給聽課老師留下一個完整的一節課的印象,感覺公開課不是為學生而開了。所以我也特別希望聽課的評價體制能夠有所變化,我們是想聽真實的課,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還是想看一節課的流程,至少這是我的一個困惑。我究竟應該怎樣上課?

《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理解最小公倍數的概念,理解求兩個數最小公倍數的算理,掌握用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數的方法。

  教學重點:最小公倍數的概念。

  教學難點:兩個數最小公倍數的算理。

  教法:新授、小組合作、自主探究

  學法:練習、自學、小組合作

  課前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定向導學(3分鐘)

  (一)復習

  1、什么是最大公因數?

  2、最大公因數與兩個數的質因數之間有什么關系?

  3、怎樣求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

 。ǘ┏鍪灸繕

  理解最小公倍數的概念,理解求兩個數最小公倍數的算理,掌握用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數的方法。

  二、自主學習(6分鐘)

  自學內容:68-69頁內容

  自學方法:先獨立看書,思考問題,再小組交流老師提出的問題(先從4號、3號開始回答,組長負責組織,提問,副組長負責記錄,以及和老師的交流。)

  自學思考:

  1、什么是公倍數?最小公倍數?并背誦。

  2、如何求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

  3、兩個數的公倍數和他們的最小公倍數之間有什么關系?

  4、兩個數有沒有最大的公倍數?為什么?

  三、合作交流(15分鐘)

  1.最小公倍數的概念。

 。1)學生先獨立思考。

  (2)再合作討論自己是如何做的。

 。3)全班交流。

  2.小結:6,12,18,… 是 3 和 2 公有的倍數,叫做它們的.公倍數。其中,6 是最小的公倍數,叫做它們的最小公倍數。

  3.舉例說明:求 6 和 8 的最小公倍數。

 。1)學生獨立完成,全班交流。

  (2)學生的方法有:①列舉法:先找倍數,再找公倍數,最后找出最小公倍數。

  例如:6 的倍數:6,12,18,24,30,36,42,48,…

  8 的倍數:8,16,24,32,40,48,…

  6 和 8 公倍數:24,48,…

  6 和 8 的最小公倍數:24

  ②大數翻倍法:8,16,24,…

  6 和 8 的最小公倍數:24

 、鄯纸赓|因數法:

  8=2×2×2 6=2×3

  8 和 6 的最小公倍數包括 8 和 6 的公有質因數和各自獨有的質因數。

  ④畫圖法。

  4.用喜歡的方法求 12 和 15 的最小公倍數。

  學生匯報。

  5.用分解質因數法求 18 和 8 的最小公倍數。

  四、質疑探究(4分)

  求下面每組數的最小公倍數,看看有什么發現?

  4 和 5 13 和 7 48 和 16 17 和 85

  小結:若兩數互質,兩數直接相乘求最小公倍數;若兩數含有倍數的關系,大數是兩數的最小公倍數。

  五、小結檢測(6分鐘)

  (一)小結:談談你本節課的收獲?

 。ǘz測:

  1.求下面每組數的最小公倍數。

 。15,9] [18,24] [18,27] [14,21]

 。32,40] [25,45] [26,39] [54,63]

  2.下面的說法對嗎? 說一說你的理由。

  (1)兩個數的最小公倍數一定比這兩個數都大。

 。2)兩個數的積一定是這兩個數的公倍數。

  六、堂清(6分鐘)

  找出下列每組數的最小公倍數。你發現了什么?

  3和6 2和8 5和6 4和9 3和 9 5和10

《公倍數和最小公倍數》教學設計(通用10篇) 相關內容:
  • 《欣賞與設計》教學設計(通用17篇)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小學數學第十一冊教學目標:1、結合欣賞與繪制圖案的過程,體會圓在圖案設計中的應用,能用圓規設計簡單的圖案。2、在設計圖案的活動中,進一步體會圓對稱性等特征。3、感受圖案的美,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

  • 能被3整除的數(精選15篇)

    課題一:能被2、5整除的數的特征教學要求 ①使學生初步掌握能被2、5整除的數的特征,會正確判斷一個數是否能被2、5整除。②使學生知道奇數、偶數的概念。③培養學生判斷、推理能力。...

  • 《復式條形統計圖》教案(精選16篇)

    教學目標:1、使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進一步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總的作用,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2、使學生認識縱向復式條形統計圖,能根據統計圖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能發現信息并進行簡單的數據分析。...

  • 《找次品》教案(精選16篇)

    教學內容:數學廣角找次品(教材第112頁的內容及第113~114頁練習二十七第2~6題)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通過觀察、猜測、試驗、推理等活動,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優化思想。...

  • 《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教案(通用12篇)

    教學目標1.使學生理解小數降法的意義,理解小數除以整數的算理,并能夠正確計算.2.提高學生遷移的能力.3.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意識.教學重點理解小數除法的意義、掌握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教學難點理解小數除以整數中“商與被除數小數點...

  • 《分數加減法》教案(通用14篇)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82頁練習十四第5—9題。教學目標:1、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并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方法,能正確計算簡單的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并能用來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 《 2、 5倍數的特征》教案(精選13篇)

    一、創設情境,引出課題談話引出信息窗情境圖。同學們,每天運動一小時,健康生活一輩子,陽光體育運動讓我們健康快樂成長,讓我們一同欣賞活動中的精彩瞬間吧!...

  • 《探索活動(一)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案(精選2篇)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新世紀版)五年級上冊20-21頁教學目標:1、通過操作活動,經歷推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過程。2、能運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計算相關圖形的面積并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 小學五年級數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香蕉黄视频| 国产视频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性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 拔萝卜高清视频免费 |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不卡 | 欧洲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激情文学综合av | 大胆日本无码一区二区 | 超碰自拍97 | 免费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一级黄色片子免费看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 国产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 天天鲁在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999精品久久久有什么优势 | 四虎永久免费地址 | www日韩在线观看 | 99爱国产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福利 | 里番本子库绅士ACG全彩无码 | 乱精品一区字幕二区 | 久久69| 成人一在线视频日韩国产 | 24小时日本免费观看高清视频www | 女人18毛片a级毛片免费视频 | 四月是你的谎言免费观看动漫 | 亚洲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尤物 | 成人啪精品视频网站午夜 | 免费va视频| 色香色欲天天综合网天天来吧 | 国产小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国内综合精品午夜久久资源 | 少妇做爰特黄A片免费看9588 | 久久久久久天堂 | 久热这里只有 | 超碰激情| 国产精品女同入口 | 中文字幕中文字幕1区 | 国产亚洲自在精品久久 | 欧美成人精品一级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