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活動(一)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案(精選2篇)
《探索活動(一)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案 篇1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新世紀版)五年級上冊20-21頁
教學目標:
1、通過操作活動,經歷推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過程。
2、能運用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計算相關圖形的面積并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在活動中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并獲得探索問題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探索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平行四邊形紙片、方格紙、剪刀
教學過程:
一、 問題情境
1、復習長方形、正方形面積公式
提問:我們已經學過了哪些平面圖形的面積?怎樣計算?
回憶我們是怎樣推導出長方形面積公式的?
2、出示情景圖:
問:公園準備在一塊平行四邊形的空地上鋪草坪,你能計算出這個圖形的面積嗎?
二、學習探究
1、 獨立探索:
猜想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怎樣計算?你能想辦法證明你的猜想嗎?
2、交流指導:
① 請學生交流數格子的方法。指出不滿1格的按半格算。
② 交流剪拼的方法:你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什么圖形?
追問:你為什么要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
你是沿著哪一條線剪的?
觀察討論:拼成的圖形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之間有什么聯系?
如何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
教師結合學生的討論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 ↓ ↓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③學生試用字母表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
3.小結:各種平面圖形是有一定聯系的,也是可以互相轉化的。我們將平行四邊形轉化為已經學過長方形,從而找到了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方法。
三、應用反思
完成書上試一試和練一練。
設計意圖:
本節課我力圖為學生創設一個自主探索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問題情境。通過鼓勵學生進行大膽猜想,動手操作、實驗驗證,讓其在嘗試與交流中逐步明白轉化的思想,推導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學生通過自己的剪拼、思考、爭論,從思維上實現了從感性認識到抽象認識的飛躍,悟出了數學知識的來龍去脈,有效地培養和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可以說,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產生于學生的探究之中。
《探索活動(一)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教案 篇2
教學內容:教材23---24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在探索活動中,初步理解轉化的思想方法,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會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能力目標:通過猜想、驗證、推導等活動,逐步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情感目標: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在猜想、驗證中,理解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通過具體操作,發現拼成的長方形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之間的關系,進而理解轉化的思想方法。
教具準備:平行四邊形紙板、剪刀、活動框、三角板。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質疑導入。
師:我們團結小學2007年搬進了嶄新的教學樓,你們想不想再看看我們的教學樓呢?那就跟我走吧!(出示課件)看過之后,你想說些什么嗎?學校為了更好的美化校園,想在操場上鋪草坪,決定讓我們五年組承擔兩塊綠化區的平整任務。你們有沒有信心出色地完成任務?那我們就先來看一看第一塊綠化區吧!(課件出示不規則圖形)這塊綠化區有多大,你能算出來嗎?那就快動筆算算吧!
師:你是怎么算出來的?能把你的想法說給大家聽聽嗎?
他能用數格子的方法很快得數出這塊綠化區的面積是12平方米,不錯!誰還有不同的方法嗎?(指名說)這位同學用剪拼的方法把這個不規則的圖形變成了長方形,然后用“長方形的面積=長×寬”這個公式求出這塊綠化區的面積,真聰明!
師:其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不規則的圖形,我們可以像剛才這位同學一樣先把它轉化成我們學過的圖形再來計算。(板書:轉化)轉化是一種很重要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在今后的學習中我們還會經常用到。下面我們一起去看看第二塊綠化區,好嗎?(出示平行四邊形)這是什么圖形?你知道有關它的什么知識呢? 對,它不僅有兩組對邊平行,還有底和高呢!那你會計算它的面積嗎?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方面的問題。板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猜想驗證,探究新知。
1、大膽猜測
師:我們都知道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和寬有關。那么,大家猜想一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可能與什么有關?生猜測。
2.操作驗證.
師:看來許多同學都認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它的底和高有關,那它們之間究竟是什么關系呢?現在,我們就來當一次小科學家,來驗證剛才的猜想,好嗎?你們打算用什么方法來驗證呢?生匯報.
師:老師和你們想的一樣,并為你們準備了學具袋,快打開看看吧!
猜一猜,老師為什么要在平行四邊形上畫出方格圖呢?對,是想讓大家用數格子的方法來研究。那剪刀和三角板又是用來做什么的呢?是讓大家用剪拼的方法來研究。
如果你對這兩種驗證方法還不太明白,可以和同桌交流,還可以尋求數學書的幫助。現在就請你們小組合作,利用學具選擇喜歡的方式來驗證吧!師巡視指導。
3.匯報交流。
師:你們驗證出結果了嗎?誰能把驗證的結果和理由說給大家聽?生匯報,全班交流。
你們是用數格子的方法驗證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很好!誰還有不同的驗證方法?
對,我們還可以把平行四邊形剪開,將三角形平移到左邊,請同學們看,我們應該這樣操作。(操作演示)
老師還有一個問題想請教你們,拼成的長方形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之間有什么關系呢?對,它們的面積是相等的。
那么,誰能結合平行四邊形和拼成的長方形之間的關系把自己剪拼驗證的過程說清楚?生匯報。
誰來評一評,他匯報的怎么樣?評價的很好,這組同學不但通過驗證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而且能有條理、清楚的把驗證過程說完整。真不錯!還有不同的驗證方法嗎?
師:那你們覺得哪種方法更好、更適用呢?對,用剪拼的方法來驗證更準確、更適用。看來,咱班的同學非常善于思考,能用不同的剪拼方法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還能用轉化的思想方法驗證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板書將公式補充完整)這種轉化的方法對我們以后學習其他圖形的面積,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同學們剛才通過動腦筋、動手驗證,得出了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真了不起!下面就讓我們帶著勝利的喜悅齊讀這個公式吧!
4.用字母表示面積公式。
師:這個公式寫起來很麻煩,有沒有簡單的表示方法呢?如果用s表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用a和h分別表示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那么公式可以寫成(生說,師板書:s=ah)
5.運用公式計算。
師:你們會用這個公式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嗎?那好,請你計算出第二塊綠化區的面積,(出示平行四邊形)說說你是怎么想的?生匯報。
原來,我們承擔的兩塊綠化區是同樣大的,都是12平方米。
二、拓展深化。
1.看來同學們已經掌握了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接下來有更大的挑戰在等著你們,你們敢接受挑戰嗎?(課件出示)
這是四年組的綠化區,我們的挑戰任務就和他們有關。誰敢來接受第一關挑戰?
請看題目1: 淘氣這樣算:3×2.5=7.5平方米
笑笑這樣算:3×1.5=4.5平方米
誰算得對?你是怎么想的?也就是說這塊綠化區的面積是4.5平方米。
那如果用斜邊上的這條高來計算面積,我們需要知道什么?是斜邊的長度。這就是第二關挑戰,誰敢試一試?
課件出示題目2:請根據斜邊上高的長度,計算出斜邊上底的長度。
指名板演,其他同學在練習本上寫。讓板演的學生說說怎么想的?這位同學講的真好!剛才我們算出了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現在又知道了高的長度,所以直接用“面積÷高”就可以求出斜邊上底的長度了。
師:那請同學們想一想,今后我們在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時應該注意什么?對,要注意底和高相對應。
2.淘氣今天也學會了這么多知識,非常高興.星期天,他和笑笑去動物園玩,發現許多小動物的家是平行四邊形。淘氣說孔雀的家笑笑說熊貓的家大,他們發生了爭執。你們能幫幫他們嗎?(出示教科書24頁第二題)請同學們小組合作,共同完成。
生組內交流。究竟誰的家大呢?誰來告訴大家。好,你來說。
從剛才的討論中,我們發現了原來孔雀和熊貓的家是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是相等的。
大家不僅有接受挑戰的勇氣,更有克服困難的過人智慧,老師真佩服你們。
剛才,大家幫學校、淘氣和笑笑解決了問題。現在老師也遇到難題了,誰能幫幫我呢?這么多同學幫我,我真是太高興了。
我這有一個相框。(出示活動框)有一天,我不小心把他碰歪了,它的面積有沒有發生變化呢?請你們小組內研究一下,誰找到答案就告訴我,好嗎?生討論,指名匯報。
從大家的討論中,我知道了原來是底沒變,高變小了,所以面積也變小了。真是合作力量大!同學們再一次用智慧幫助了老師,太感謝你們了!
三、全課總結。
好了,今天這節課我們就學到這兒了,你在這節課中都學會了什么?生匯報。是呀,我們不僅學會了如何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還能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老師希望你們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也能勇于猜想,勤于動手實踐,挑戰自我,不斷取得進步!今天的課就上到這兒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