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我的“長生果”》說課稿
誦讀法:“三分散文七分讀”,從教學過程來看,教學中將朗讀教學貫徹到課堂始終,教師示范朗讀,引導學生按要求聽讀,幫助學生深入體會課文情感意蘊,到交替運用輪讀、個讀、齊讀和品讀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真正學會讀書,欣賞、領悟短文的優美語言和意味,借此落實教學目的。
提問法:為了在課堂教學中訓練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提高對短文整體的把握能力,我設計了若干個問題在學生反復朗讀中適時拋出,有利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記憶,最后又通過互動設計板書表現出來。
討論法:引導學生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
練習法:控制論告訴我們,“要實現有效控制”就必須“要有反饋”,而且反饋越及時越好。因此我設計一些課堂練習,運用練習教學法及時反饋課堂教學效果。
《課標》中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葉圣陶先生也指出:“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與,而在相機誘導,必令學生運其才智,勤苦練習,領悟之源廣開,純熟之功彌深,乃為善教者也。”因而,學法方面我采用“導¬—思—討論¬—練”的過程,讓學生自主參與知識的發生、發展、形成過程。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的共同發展。學法具體如下:
1、勾畫圈點法:讓學生勤動筆墨,積極讀書。
2、朗讀法:指導學生反復朗讀,從中體會課文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3、討論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合作探究。
4.練習法:主要是進行創造性的表達(口語和寫作)。
五.說教學評價
主要用語言和軟件對學生進行評價。
1、從語言上評價:采取這種評價相對及時,以激勵性的語言進行評價,對學生的優點作出肯定,如:“我們班又多了一位文學家!”“你的回答有創意!”“大家鼓掌歡迎,希望你再接再厲!”對學生回答的不足之處加以提點和修正,使其能揚長避短,更有利于學習。
2、軟件上評價:我將《小組擂臺積分榜》的評價軟件放在小組合作中,進行小組答辯評比,這樣不僅使小組間產生競爭意識,并帶動了學習積極性。
六.說教學設計:
(一)趣味引入,懸念入題。(從學生喜愛的神話故事人物輕松導入,激起學生興趣,調動全體進入學習氛圍)
(二)自讀自悟,整體把握。(《課標》中明確提出,學生要“要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能“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現力的語言”。此環節的設置意在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1.齊讀,明確“長生果”的喻意。
2.個讀,理清文章思路(“我”的讀書經歷和讀書收獲)。
3. 輪讀,積累優美詞句。
4.范讀,重點品讀1,2節。
(三)批注精讀,體會情感。(重點突出,合作探究精神的培養)
討論和圈點勾劃:
1.作者為什么把書比作“長生果”?文中哪些詞句(字里行間)體現出我對書的喜愛?請把你的理解或感受批注在旁邊。
2.書對作者的人生產生了怎樣的影響?(信息的歸納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