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牽夢繞梅花魂──《梅花魂》教學設計
◆“老人總是搖搖頭,長長地吁出一口氣,說:‘鶯兒,你小呢,不懂!’”
為什么外祖父說作者不懂?在外祖父眼里年幼的作者不懂什么?(不能理解外祖父強烈的思鄉之情;不能切身感受到一個身在異鄉、遠離故土的海外赤子的眷戀祖國的心情。)
2 無法回國,失聲痛哭。
“想不到外公竟像小孩子一樣,‘嗚嗚嗚’地哭起來了……”
◆這句話把外公比作什么?(小孩子)
◆外祖父和小孩子應該說在年齡上相差甚遠,作者為什么作這樣的比喻,你體會到了什么?(外祖父無法控制自己的悲傷之情,從他的失態中體會到外祖父思歸難歸的悲痛心情。)
3 送別親人,思歸難歸。
“赤道吹來的風撩亂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齊齊的銀發,我覺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許多。”
◆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許多僅僅是因為風撩亂了老人的頭發嗎?(思歸難歸,愁苦變老)
◆當你讀到這句,眼前出現了怎樣的畫面?(一位滿頭銀發的老華僑望著遠去的親人,想到自己再也無法回到祖國,抑制不住心中的悲傷,愁苦使他愈加的衰老。)
↘回顧整體,暢談收獲
1 (指課題)什么叫“魂”?
2 本文以“梅花魂”為題想告訴讀者什么呢?(梅花的稟性;外祖父思鄉、愛國之情……)
3 通過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明白了梅花的秉性:感受到海外赤子強烈的思鄉愛國之情,積累了好詞佳句……)
4 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課外拓展,內化積累
自己選擇一首思念親人或家鄉的古詩背誦下來,在班上展示。
魂牽夢繞梅花魂──《梅花魂》教學設計一學習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梅花魂、縷縷幽香、葬身異國、腮邊、白杭稠、甚至、無所謂、輸理、華僑、衰老、手絹”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自由抄寫讓你感動的詞語句子段落。
3.把握主要內容,體會作者選擇幾件事情來表明外祖父的思鄉之情,感受情感的熏陶。
4.繼續進行默讀的訓練,并從中找到疑難問題,嘗試自行解決或者合作解決。培養閱讀思考的習慣以及與人合作的能力。
學習重點
把握主要內容,體會外祖父的情感,繼續開展“濃農鄉情”的活動。
學習難點
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義。
學習準備
了解文中涉及的關于梅花的詩句的意思及出處,查閱了解華僑在海外生活經歷的相關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播放《梅花三弄》,引出“梅花”與“魂”。(自由評說自己的感悟)
2.板書課題,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初讀感悟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出示“初讀提示”,組織學生按照初讀提示來自學課文:自讀課文,字字入目,句句入腦,不認識的字看課后生字表,或者查字典來解決,把課文讀正確。)
2.交流自學生字詞的情況,讓學生當老師,提示易錯之處。
(“魂”的發音與筆畫、“縷縷幽香”、中“幽”,“衰老”中“衰”的筆畫,“縷”的是邊音,“葬”是平舌,注意發音規范。)
3.默讀課文,不好理解的地方多讀幾遍,做好批注了解課文內容。
(小組內交流學習所得,討論自己疑惑的問題,再不懂的全班交流。)
三、交流反饋,體會情感
1.針對課堂上生成的問題,進行解答。(自行解答,留做思考,下個環節解答)
2.如果學生沒有提出關于能夠梳理課文大致內容的問題,老師提出:課文在給我們講梅花的故事,講了哪幾個呢?能不用兩三句話簡要地寫出來?誰先寫完誰站起來讀給大家欣賞。(學生靜靜地寫,老師巡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