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說課教案
尊敬的各位老師,你們好!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小學語文蘇教版第七冊里的一篇課文《桂花雨》第二課時。
一、說教材
課文以“桂花雨”為題,以“桂花香”為線索,寫了作者童年時代的“搖花樂”,表達了對家鄉(xiāng)親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戀。
文章清新自然,感情豐富真摯,本文的思鄉(xiāng)情感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還是一個空白點,在教學中如何調(diào)動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讓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讓學生走進作者與作者情感相融,是我本課設計與研究的重點。
根據(jù)課程改革與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想象文中描寫的情景,感受作者的“搖化樂”。
2、過程方法目標:以插圖,課件和音樂渲染的方式,引導學生讀課文,從中感受“搖花樂”,注重探究式學習,體會思鄉(xiāng)情。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理解母親說的“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xiāng)舊宅院子里的金桂”這句話,體會思鄉(xiāng)情。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從搖花樂中體會作者對童年生活的留戀和對家鄉(xiāng)的懷念。
教學重點:體會母親說的“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xiāng)舊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達的感情。
二、說教法、學法
教法:
我采用以下幾種教法:
1、以“讀——賞——聯(lián)——議——悟”的教學方法組織教學
(1)讀:讓學生走進文本,與文本對話。
(2)賞:賞讀文中優(yōu)美的句子,積累內(nèi)化。
(3)聯(lián)和議:聯(lián)系實際針對重點內(nèi)容展開議論,鍛煉學生說和議的能力。
(4)悟:每一節(jié)課上,我們應該堅持為學生提供足夠的自讀、自悟的機會,讓學生在讀中悟情、在讀中悟理、在讀中悟法。
2、采用多媒體教學,錄音和《江南桂花香》的mtv。渲染一種學習氛圍,引導學生入情入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學法:
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境界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說教學程序
為了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母親那句話,我把課文分成:桂花香、搖花樂、思鄉(xiāng)情三部分,重點引導學生體會“桂花鄉(xiāng)、搖花樂”,以更好的理解母親的“思想情”。
1、學習第一部分:桂花香
(1)播放《江南桂花香》mtv,將學生帶到江南桂花香的氛圍中。
(2)學生默讀課文,畫出桂花香的句子。(讓學生在喜歡的句子旁加批注,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3)出示具體句子,引導學生理解“浸”字。(培養(yǎng)學生抓重點字理解句子的能力)
(4)把喜歡的句子背誦下來。(賞讀,積累優(yōu)美的句子,厚積薄發(fā))
2、過渡到下一部分:讓作者難忘的不僅僅是桂花香,更難忘的是“搖花樂”
(1)提出問題:“搖花樂”都有誰樂?(讓學生邊讀邊在旁邊作記號,學會帶問題讀書)
反饋交流,總結:我樂、全家樂、全村樂
(2)引導學生體會“我樂”
指導學生從讀中體會作者由著急到快樂的心情,調(diào)動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理解“纏”,分角色朗讀,著急用什么成語表示,快樂用什么成語表示,讓學生讀出這種心情。(語文是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tǒng)一,既注重人文性的教育,又讓學生練好遣詞用句的基本功)